-
题名当代信息交流的模型及特点
- 1
-
-
作者
沈群书
-
机构
装甲兵技术学院
-
出处
《科技资讯》
2008年第14期186-,共1页
-
文摘
文章通过分析当代信息交流体系的特点,构建当代信息交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当代信息交流的特点。
-
关键词
网络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模型
-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基于微信的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模型构建
被引量:6
- 2
-
-
作者
胡媛
秦怡然
-
机构
南昌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9,36,共9页
-
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图书馆社区知识聚合与推送服务研究”(20161BAB211008)
-
文摘
【目的/意义】社会化知识创新环境下,基于微信的学术信息交流迅速发展。研究其中的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模式与模型构建,对促进用户的学术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融合基于微信平台的学术交流发展,分析其信息交流的特点,提炼出四种微信平台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式。【结果/结论】针对不同的信息交流模式与其中的用户特征,构建出基于微信的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
关键词
微信
学术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模型
-
Keywords
WeChat
academic information exchange
information exchange model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信息交流模型——符号学小劄之一
- 3
-
-
作者
蔡勃新
-
出处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2年第2期4-6,共3页
-
文摘
这里所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指人的交际活动。什么是交际?交际就是交际者一方,用载体(物质或能量),即符号的形式,向交际者另一方,交流要传达的信息,或者说是意义,即符号的内容。所以,“交际是一种信息交流””。(《语境与语用学》)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异常复杂的,但这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却可以简单化为一个下列的模型:
-
关键词
信息交流模型
交际活动
发讯
交际者
语境
大脑皮质
语用学
解码
信道
能力编码
-
分类号
B80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
-
题名当代信息交流的模型及特点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贾晓彦
徐跃权
-
机构
东北电力学院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传播与管理学院
-
出处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0,共3页
-
文摘
文章通过分析当代信息交流体系的特点,构建当代信息交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当代信息交流的特点。
-
关键词
网络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模型
-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Web2.0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
被引量:21
- 5
-
-
作者
李河
-
机构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
-
出处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6-49,82,共5页
-
文摘
介绍Web2.0的定义以及相关技术,指出Web2.0在信息交流方面有三大革新:将六度空间理论和长尾理论应用于信息交流,以微内容为信息交流的基础。通过对传统信息交流理论,交流体系,交流效果,交流控制影响的分析,展现Web2.0带来的极大变革。认为Web2.0时代网络信息交流有三个发展方向:交流方法一体化,网络服务更加细化和大量微中心变为中心。提出基于Web2.0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
关键词
网络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模型
WEB2.0
微内容
-
Keywords
infoexchange on Internet the model of infoexchange Web2.0 micro content
-
分类号
TP393.09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