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2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建构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真真 王相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126,共9页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提供了共情可能。并以国际认同的建构为导向,构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情传播模式,认为承载不同价值观、不同主题的中国体育故事,在相应的跨文化传播场域,能够经由共情传播建构国际认同。基于这一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的路径:提炼中国体育故事与世界的共情元素,消解认知偏差;从平民视角和他者视角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强化情感认同;强化中国体育交流故事传播中的聚合效应,以共识促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故事 跨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国际认同
下载PDF
符号互动:品牌数字传播的社会认同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曦 姚俊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7,共12页
网络化个体主义是推动品牌社会认同加速离散的重要力量,由此造成品牌社会认同的危机,然而,网络个体的重新聚集也成为品牌构建新社会认同的契机。因此,探索全新的品牌数字传播对社会认同的建构理路,对于理解广告品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具... 网络化个体主义是推动品牌社会认同加速离散的重要力量,由此造成品牌社会认同的危机,然而,网络个体的重新聚集也成为品牌构建新社会认同的契机。因此,探索全新的品牌数字传播对社会认同的建构理路,对于理解广告品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对“后浪现象”这一数字传播典型案例进行探讨,从个体、群际和社会三重互动情境着手分析,提炼出品牌数字传播构建社会认同的两个关键环节:“情感化的符号生产”与“仪式化的公众文本创作”。在个体间情感认同形成层面,符号的生产促成情感心理空间的连接和扩大,其是形成情感认同的中间纽带;在群际间层面,人们通过互动仪式链参与公众文本创作,促进群际间的意义生产,突破圈层的意义边界,助力群际间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品牌传播 符号互动论 “后浪现象” 社会认同
下载PDF
仪式传播·生活展演·身份认同:数字时代孕期女性的媒介化赋权实践研究
3
作者 刘娜 王玥敏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2,共11页
数字时代聚集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孕期女性在以孕期记录、日常打卡与互动分享等生活展演为内容的仪式传播中促成新的身份认同。基于孕期女性的媒介化赋权实践,扎根社交媒体平台的田野调查,发现孕期女性不同于其孕前的仪式传播与生活展演。... 数字时代聚集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孕期女性在以孕期记录、日常打卡与互动分享等生活展演为内容的仪式传播中促成新的身份认同。基于孕期女性的媒介化赋权实践,扎根社交媒体平台的田野调查,发现孕期女性不同于其孕前的仪式传播与生活展演。从空间视角分析孕期女性如何在个体空间与平台空间中穿梭跨越,凭借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可以深度梳理孕期女性在社交媒体中的媒介使用记录。研究发现:孕期女性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日常生活展演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积极与他人互动以完成仪式传播的建构,并借此促成孕期女性共同体的建立,完成孕期女性对当下新身份的认同。媒介化的传播、展演与认同,不仅形成彼此勾连彼此影响的赋权逻辑,而且对其进行学理分析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学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女性 仪式传播 生活展演 身份认同 赋权
下载PDF
脑机接口的传播学审视:人机合体与身份认同
4
作者 张品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0,共10页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正在引发人类传播的深刻变化,数字生命逐步生成,人机融合不断演进,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一场传播革命正在到来。面对脑机接口引发的传播问题,传统理论所定义的主体与客体、人与机...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正在引发人类传播的深刻变化,数字生命逐步生成,人机融合不断演进,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一场传播革命正在到来。面对脑机接口引发的传播问题,传统理论所定义的主体与客体、人与机器、传播者与受众等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机器正在重塑人的传播身份。如何应用身份认同等相关理论与方法,更新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目标,探索人机合体中人的主体地位与身份,讨论人机传播相关问题,已成为传播学研究与传播实践发展的重大课题。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脑机接口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传播新问题与挑战,以引导人机合体传播的正确进路,避免在人机共融共生中传播主体的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人机合体 身份认同 传播变革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仪式传播视域下的观察与思考
5
作者 邹军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5,共10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个体接触信息的主要渠道。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表现出开放性、分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社交媒体改变了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个体接触信息的主要渠道。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表现出开放性、分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社交媒体改变了人际交往方式,并且成为用户自我表达、自我构建与自我认同的重要平台。在仪式传播理论的视域下,人们可以借助于社交媒体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构建仪式化行为、管理自我形象、参加虚拟社群、获得社会支持。当然,自我认同是一个内化、外化、再内化的动态过程。人们在线上线下的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通过自我认知将其内化为自我概念,通过外在呈现获取他人的认可,在他人的认同中继续完善自我,进而构建自我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核心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开发自身潜能,才能提升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传播 社交媒体 自我呈现 自我认同 自我实现
下载PDF
认同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大运河水文化传播研究
6
作者 张杰 王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7,共7页
水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为构建积极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供基础和动力。新时代水文化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当前复杂传播环境下,水文化传播也面临困境。本研究基于认同理论... 水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为构建积极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供基础和动力。新时代水文化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当前复杂传播环境下,水文化传播也面临困境。本研究基于认同理论,从传播学视阈考察大运河文化传播实践,对现阶段水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其在传播话语权、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三个方面存在现实困境。为打破这三个方面的现实困境,应以人民为中心,优化话语权结构;构建积极认同,优化传播内容;顺应融合趋势,优化传播渠道。本文可为大运河保护与传承、水文化有效传播提供可行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水文化 认同理论 认同建构 传播困境
下载PDF
技术革新、艺术传播与文化认同:流媒体时代弹幕电影现象的探讨
7
作者 徐铭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随着科技与网络的飞速,流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人们观看电影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从传统的影院观影到如今的流媒体平台观影,观影体验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升级,给电影美学尤其是电影接受美学带来了冲击。流媒体时代的弹幕电影是一种全新的观影... 随着科技与网络的飞速,流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人们观看电影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从传统的影院观影到如今的流媒体平台观影,观影体验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升级,给电影美学尤其是电影接受美学带来了冲击。流媒体时代的弹幕电影是一种全新的观影狂欢和游戏仪式,造就了影院观影和流媒体平台观影的特殊奇观,在这种弹幕电影和电影弹幕的文化现象中,沉默的观众得以解脱,变成电影的关键环节,互动评论使得电影传播迎来了新的感官体验。这种观影现象产生的背后既有技术革新,也有艺术传播的互动交流,更深层次地体现流媒体时代下电影观影带来的游戏狂欢和文化认同。本文拟从技术革新、艺术传播、文化认同三个方面剖析流媒体时代的弹幕电影现象和文化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 弹幕电影 技术革新 艺术传播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以文化认同赋能“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
8
作者 李川 胡洁雯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1期42-45,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文化认同如何赋能“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文章从文化认同的强度、稳定性、契合程度以及内涵外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文化认同对“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传播的影响机制。文章还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强调了挖掘传统文... 文章旨在探讨文化认同如何赋能“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文章从文化认同的强度、稳定性、契合程度以及内涵外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文化认同对“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传播的影响机制。文章还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强调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造认同氛围、优选传播平台和方式等举措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全人类共同价值 国际传播 影响机制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传播符号视角下《这!就是街舞》的群体认同研究
9
作者 林堃 庄雪莹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9期23-27,共5页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以《这!就是街舞》节目为研究对象,探究舞步动作、背景音乐、服化道等街舞传播符号,解析街舞真人秀、街舞道具、街舞手势等网综传播符号,深入研究节目观众对街舞的认同和《这!就是街舞》节目的街舞叙事...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以《这!就是街舞》节目为研究对象,探究舞步动作、背景音乐、服化道等街舞传播符号,解析街舞真人秀、街舞道具、街舞手势等网综传播符号,深入研究节目观众对街舞的认同和《这!就是街舞》节目的街舞叙事认同。研究发现,《这!就是街舞》节目在传播街舞文化时面临群体认同困境,这主要源于大众对街舞文化和真人秀节目的刻板印象。基于此,文章以符号学理论和群体认同理论为核心理论,借鉴“专精特新”战略布局,建议《这!就是街舞》节目深耕街舞符号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在获得街舞专业舞者群体专业认同的基础上,实现街舞爱好者和街舞类节目观众的群体认同;同时建议《这!就是街舞》节目延续“这!就是”系列节目的品牌特色,延续《这!就是街舞》综N代节目的创新性成果,打破部分群体对街舞和街舞文化的刻板印象,破解大众对街舞类网综真人秀节目的认同困境,构建街舞类综艺节目更健康向上、更正能量的传播符号体系,推动实现《这!就是街舞》综N代节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街舞为载体,在守正创新中担负起传播和弘扬中国街舞的文化使命,用街舞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认同 传播符号 《这!就是街舞》 中国街舞 刻板印象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球传播与国际认同建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悦 金圣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7,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将指引着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行稳致远,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以全球交往视域审思人类文明进程、以传播动能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全球文明视野提升中国形象海外能见度,形塑...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将指引着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行稳致远,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以全球交往视域审思人类文明进程、以传播动能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全球文明视野提升中国形象海外能见度,形塑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多元动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文化自信自强内蕴、追求文化间“重叠共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话语精髓。中国共产党形象正向度建构、话语场域的多维契合性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话语内核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认同的生成要素。多层次的结构性力量、系统性力量、过程性力量相结合,成为有效赋能习近平文化思想全球传播的动力结构。发掘“复兴中华文化话语权”资源、注重“世界文化共通性”阐释力、回应“中国特色、世界共性议题”的关切,有望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认同建构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 中华文化立场 国际认同
下载PDF
主管的管理公民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社会信息加工视角的跨层研究
11
作者 陈建安 金泽林 +1 位作者 陈武 陈明艳 《珞珈管理评论》 2023年第5期73-91,共19页
主管的管理公民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是其分别作为领导角色和员工角色的对应行为表现,均能引导下属产生更多组织公民行为。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揭示主管的管理公民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分别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基于95位... 主管的管理公民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是其分别作为领导角色和员工角色的对应行为表现,均能引导下属产生更多组织公民行为。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揭示主管的管理公民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分别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基于95位主管和660名下属配对数据的跨层分析结果发现:主管的管理公民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均能激发下属的组织公民行为,且主管管理公民行为的影响力度大于主管组织公民行为;主管管理公民行为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促进通过下属感知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和组织认同的中介产生作用;主管组织公民行为促进下属组织公民行为是依据观察模仿的自动化加工路径发挥作用。这些结论从社会信息加工视角深化了对主管角色行为作用于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机理认识,为领导促进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诠释提供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公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 感知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 组织认同 社会信息加工
下载PDF
建构与认同:旅游类短视频中的区域形象传播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培蓉 陈淼 《科技传播》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以抖音旅游类短视频为例,依据建构与认同理论,研究发现短视频用符号和画面、文案和记忆、经历和互动来增强受众的代入感、共鸣感和自我认可度,建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最终区域形象得以塑造和传播。并据此得出用共情传播触及受众内心,... 以抖音旅游类短视频为例,依据建构与认同理论,研究发现短视频用符号和画面、文案和记忆、经历和互动来增强受众的代入感、共鸣感和自我认可度,建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最终区域形象得以塑造和传播。并据此得出用共情传播触及受众内心,故事叙事输出区域文化和差异化设计营造独特体验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与认同 区域形象传播 旅游类短视频 文本分析
下载PDF
文明互鉴:国际传播共鸣的认同间性建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杰 梁眉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2,I0003,共10页
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基本理念。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承认、共鸣等理论资源中的主体间性原则,并将其与中国智慧和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理解和阐释文明如何交流、文明如何互鉴,提出更符合当下国际传播语境的“认同间性”... 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基本理念。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承认、共鸣等理论资源中的主体间性原则,并将其与中国智慧和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理解和阐释文明如何交流、文明如何互鉴,提出更符合当下国际传播语境的“认同间性”概念作为建立文明交流互鉴的国家间共鸣关系的基础。“认同间性”可以发展出基于平等和协商的我们/他们关系,并通过对差异性的承认达到认同,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共鸣关系,使得各种文明和文化能够相互敞开与靠近,进而找到文化相通之处并确认文化共识,进而达到半受掌控的良好关系状态。从主体间性到认同间性的建构过程,就是国家间从承认到共鸣的关系建构过程,这真正体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为建构国际传播的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 共鸣 国际传播 认同间性 文明交流互鉴
下载PDF
粤剧在古巴的传播及文化认同感的形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启耀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41-51,共11页
晚清以来,大批来自广东的华人到古巴谋生,也带去了粤剧等乡土艺术。粤剧作为祖籍广东的华人的乡音,对他们纾解思乡之苦、增强文化认同感、维系同胞情谊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华人在身体、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粤剧也在... 晚清以来,大批来自广东的华人到古巴谋生,也带去了粤剧等乡土艺术。粤剧作为祖籍广东的华人的乡音,对他们纾解思乡之苦、增强文化认同感、维系同胞情谊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华人在身体、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粤剧也在古巴的非华人群体中传播,获得更为广泛的跨血缘跨地域认同,成为中华文化在异乡交流与融合的文化表征之一。哈瓦那粤剧团中的华人、古巴人及中古混血演员,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粤剧传承中,以对粤剧一生的热爱,提供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和文化认同感形成的一个精彩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戏曲传播 古巴文化 华人文化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中国脱贫故事在国际传播中的认同与建构
15
作者 王天瑞 张开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6期55-57,共3页
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本应为全球提供“中国经验”的中国脱贫故事却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遭遇认同危机。文章对关于中国脱贫事业的西方媒体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西方世界对中国长期存在认知缺失、双重标... 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本应为全球提供“中国经验”的中国脱贫故事却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遭遇认同危机。文章对关于中国脱贫事业的西方媒体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西方世界对中国长期存在认知缺失、双重标准,以及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差异都是中国脱贫故事在国际传播中出现认同困境的问题所在。从新修辞中的认同理论视角出发,中国脱贫故事在国际传播中应以真实为基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人类思维、价值理性、文化增值作为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脱贫故事 国际传播 认同困境 国家形象构建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青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大学生政治认同关系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更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稳定发展乃至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随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全媒体进一步... 大学生政治认同关系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更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稳定发展乃至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随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全媒体进一步强化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成为必然选择。基于发挥全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优势,尝试从传播内容建设、传播载体建设、传播主体建设、传播机制建设着手探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路径,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旨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认同 全媒体传播体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下中国电影的民族化情感表达与身份认同探析
17
作者 王玲 赵攀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3-97,共5页
本文借助文本分析法,以跨文化传播为视点回顾与分析民族情感是怎样在中国电影中形成一种具有影响力的议题,并进而影响到电影情感表述与身份认同的。研究揭示,中国早期电影中的“民族”议题伴随民族危机与人口流动逐渐浮现,通过题材选择... 本文借助文本分析法,以跨文化传播为视点回顾与分析民族情感是怎样在中国电影中形成一种具有影响力的议题,并进而影响到电影情感表述与身份认同的。研究揭示,中国早期电影中的“民族”议题伴随民族危机与人口流动逐渐浮现,通过题材选择与民族精神的契合有意识地进行了正面民族形象的塑造;抒情手法的民族化探索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传统审美情趣,通过民族化的抒情手法展现了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当下中国电影则通过个体故事来传达国家意志和民生关怀,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宏大叙事,体现了新时代民族题材电影在叙事与跨文化传播上的新高度。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电影民族议题的历史演变与当下趋势,以期能为中国电影的民族化情感表达与身份认同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中国电影 民族情感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全球化转型时代的民族电影传播与文化认同:以“一带一路”巡展机制下的中国电影为例
18
作者 朱祉豫 石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2,共6页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巡展活动在共建国家和地区展示中国电影的独特创意与审美,拓展海外市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2018年以来“一带一路”巡展机制下的优秀中国电影数不胜数,其在文化...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巡展活动在共建国家和地区展示中国电影的独特创意与审美,拓展海外市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2018年以来“一带一路”巡展机制下的优秀中国电影数不胜数,其在文化互鉴和文化传播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巡展机制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化舞台提供了重要平台,提升了中国文化认同感,促进了文化交流,为国家间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将以世界文化的全球化转型为背景,以2018年以来“一带一路”巡展机制下①的中国电影为例,探讨如何实现积极开放、多元协作的民族电影传播与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一带一路 跨文化传播 文化认同与合作
下载PDF
品牌短视频传播中的情绪驱动与文化认同感构建
19
作者 魏宝涛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115-122,共8页
品牌短视频传播中的情绪驱动与文化认同感构建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新媒体文化现象。其中情绪化视频片段和颗粒化情节的处理方法成为品牌短视频渲染情绪和情绪驱动的主要手段之一。情绪驱动主要诉诸情感共鸣强化、故事叙述方式创新、视觉与... 品牌短视频传播中的情绪驱动与文化认同感构建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新媒体文化现象。其中情绪化视频片段和颗粒化情节的处理方法成为品牌短视频渲染情绪和情绪驱动的主要手段之一。情绪驱动主要诉诸情感共鸣强化、故事叙述方式创新、视觉与听觉协同、情感表达多样、用户互动性增强、内容传播广泛等层面。在详细梳理情绪驱动和文化认同感概念属性的基础上,能够看到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感的多维生成元素,主要包含视觉和听觉元素、故事情节、音乐、色彩、文化融合元素等。消费者情感关联与文化认同感强化关联密切,其中情绪驱动的内容创作源自情感关联,也同时推进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与强化。情绪驱动与文化认同感构建的内在理路主要体现在:情绪驱动的连锁反应、文化认同感的说服效应、情绪驱动对文化认同感的激发与影响、情绪驱动促进文化传承、文化认同感对情绪的反作用、情绪驱动与文化认同感的互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短视频 情绪驱动 文化认同 新媒体文化传播
下载PDF
传播学视阈下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认同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蕾 崔瑾瑜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3期64-68,共5页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文化创意产品作为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我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传播、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文化创意产品作为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我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传播、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传播学视阈下,分析文化创意产品在文化传播中打破文化遗产冷媒介属性、突破文化遗产原有体裁的约束,厘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品传播机制,重点关注文化创意产品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效果,解析文化创意产品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与文化遗产的互动机制,剖析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认同路径构建,为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和创新拓展提供参考,助力文化创意产品对文化遗产的弘扬和传播,强化受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文创产品 传播机制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