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娩镇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丽峰 罗威 +3 位作者 李胜华 黄露萍 王长社 赵继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与应用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单胎、头位、有镇痛需求的初产妇425例,宫内孕37~40周,年龄22~30岁,BMI 22~28 kg/m^2,ASAⅡ级,其中2018年1—6月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n=213),2018...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与应用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单胎、头位、有镇痛需求的初产妇425例,宫内孕37~40周,年龄22~30岁,BMI 22~28 kg/m^2,ASAⅡ级,其中2018年1—6月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n=213),2018年8月完成信息化分娩镇痛管理系统建设,2019年1—6月分娩的产妇为研究组(n=212)。两组产妇均选择L 3-4椎间隙穿刺置管,镇痛药配方为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镇痛模式为程控脉冲给药+自控给药。研究组产妇可以通过iPainfree TM镇痛管理系统进行反馈,若VAS疼痛评分≥4分或半小时内自控按压≥2次,麻醉科医师给予补救镇痛。主要观察指标为分娩镇痛期间最高VAS疼痛评分和VAS疼痛评分≥7分的比例。次要指标包括镇痛泵按压次数、被动和主动补救镇痛次数,产妇满意度,以及产程时间、器械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最高VAS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7分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减少(P<0.05),有效按压次数、主动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增多(P<0.05),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两组产程时间、器械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镇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减轻产妇的疼痛,增加产妇的满意度,提高分娩镇痛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系统 分娩镇痛 程控脉冲给药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支撑多学科协作分娩镇痛管理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丽峰 罗威 +3 位作者 李胜华 刘艳 沈彩琴 杨立新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信息化技术支撑多学科协作分娩镇痛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行镇痛分娩的360例产妇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018年1-6月间分娩的产妇纳入对照组;2018年8月医院完成产房信息化建设,将2018年9月-2019年... 目的探讨信息化技术支撑多学科协作分娩镇痛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行镇痛分娩的360例产妇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018年1-6月间分娩的产妇纳入对照组;2018年8月医院完成产房信息化建设,将2018年9月-2019年3月间分娩的产妇纳入试验组,每组180例。两组产妇均常规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和胎心率(FHR),在临产(出现规律宫缩、宫颈管消失)且产妇要求镇痛时行硬膜外镇痛。选择L 3至L 4椎间隙行穿刺置管,予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镇痛,镇痛模式为程序化间断硬膜外给药复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试验组产妇通过信息化技术在移动终端即时反馈疼痛VAS评分,信息化系统实时获取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监护图形并自动分析,超过预设值时发出警报,使麻醉科医师、产科医师、麻醉科护士和助产士可随时查看并处理。对照组产妇以常规方式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试验组镇痛分娩期间疼痛VAS评分最高值和疼痛VAS评分≥7分的产妇比例,出现第Ⅱ类胎心监护图形的持续时间、第Ⅲ类胎心监护图形的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试验组产妇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2 h内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信息化技术支撑多学科协作分娩镇痛管理模式能改善产妇的分娩镇痛效果,及时发现异常胎心监护图形,提高产妇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分娩镇痛管理系统 硬膜外分娩镇痛 疼痛VAS评分 电子胎心监护 前瞻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助产专科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丽芹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377-2379,共3页
目的探讨助产专科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建立助产专科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使用该系统前的初产妇作为实施前组,使用该系统后的初产妇作为实施后组,每组120名,比较使用该系统前后两组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结... 目的探讨助产专科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建立助产专科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使用该系统前的初产妇作为实施前组,使用该系统后的初产妇作为实施后组,每组120名,比较使用该系统前后两组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结果实施后组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P <0.05)。实施后组初产妇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妇产后出血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组(P <0. 05),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满意率高于实施前组(P <0. 05)。结论建立科学、可靠的助产专科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缩短初产妇分娩产程,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初产妇对产科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专科信息化管理系统 初产妇 产程 分娩结局 满意度
下载PDF
信息管理系统在脉冲注入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汪晓翠 史景发 +1 位作者 李小朋 汪胜友 《安徽医学》 2020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信息管理系统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拟实施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信息管理系统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拟实施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各产程时间、新生儿指标、产妇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镇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娩过程中产妇缩宫素使用率(43%)低于对照组(59%)、自然分娩成功率(79%)高于对照组(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23.3±94.5)min和(477.2±98.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56.2±111.7)min和(514.0±11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期间对自控硬膜外镇痛方法掌握、自我评估内容知晓程度及不良反应汇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镇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管理系统可加强产妇对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分娩镇痛护理质量,减少缩宫素使用率,缩短产程,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管理系统 脉冲注入 分娩镇痛 护理
下载PDF
产房分娩信息化管理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洁琳 陈韵 《现代计算机》 2022年第8期117-120,共4页
为全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并且加强产妇分娩信息管理,医护工作人员需要登记每位产妇的分娩信息。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工作机制。为了简化每位医护人员手填信息的工作流程及避免登记中出现错误,将信息化、无纸化的管... 为全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并且加强产妇分娩信息管理,医护工作人员需要登记每位产妇的分娩信息。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工作机制。为了简化每位医护人员手填信息的工作流程及避免登记中出现错误,将信息化、无纸化的管理及工作方式引入分娩登记册和产房产科所需填写的一系列登记册。通过实现信息化、无纸化的管理,减少了填写信息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成本,并且提升了登记册中的信息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管理系统 信息化
下载PDF
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6
作者 许德明 周昶碧 +2 位作者 林隽允 翁东升 蔡文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6-8,共3页
观察信息化管理用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12~2022.5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甲、乙组,每组各45例,甲组进行常规管理,乙组联合使用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比较组间分娩镇痛中的效果。结果 ... 观察信息化管理用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12~2022.5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甲、乙组,每组各45例,甲组进行常规管理,乙组联合使用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比较组间分娩镇痛中的效果。结果 镇痛后5min、30min、60min时乙组VAS评分均低于甲组,差异明显(P<0.05)。乙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别是84.44%、8.89%,甲组为53.33%,37.7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中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信息化管理系统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构建分娩镇痛管理的新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贝贝 伍静 姚尚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0期1937-1939,F0004,共4页
围术期镇痛不足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不利于术后恢复,增加急性疼痛慢性化的风险[1]。目前,疼痛管理发生了两大转变:①缓解疼痛的理念从疼痛控制转为疼痛管理;②疼痛管理团队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逐渐转为以护士为主体,同... 围术期镇痛不足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不利于术后恢复,增加急性疼痛慢性化的风险[1]。目前,疼痛管理发生了两大转变:①缓解疼痛的理念从疼痛控制转为疼痛管理;②疼痛管理团队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逐渐转为以护士为主体,同时有内科医师、麻醉医师、心理治疗医师等共同参与[2]。我国围术期疼痛管理理念已经从急性疼痛小组(APS)逐步转变为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其中护士已经成为疼痛管理的核心人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现状 分娩镇痛信息管理系统 云产房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