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斯特的信息方式理论述评
1
作者 李彦 孙乃龙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6,共5页
20世纪电子设备作为媒介的传播环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益深刻的影响,波斯特认为,当电子媒介进入我们日常交往时,其语言的多变性引发了意义的去中心化及自我意识的消解。信息方式促成了语言的重构与主体的变化。以前的“后工业社会”... 20世纪电子设备作为媒介的传播环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益深刻的影响,波斯特认为,当电子媒介进入我们日常交往时,其语言的多变性引发了意义的去中心化及自我意识的消解。信息方式促成了语言的重构与主体的变化。以前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已不足以全面解释现在变化了的主体与现实。为此,他以“主体的重构”为基点把电子传播媒介、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批判理论交汇在一起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信息方式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特 信息方式理论 后工业主义 后结构主义
下载PDF
“信息方式”能否取代“生产方式”--对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理论的批判
2
作者 张琳 杨玲玲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117,共2页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为了复兴电子媒介时代的社会批判理论,提出了信息方式理论,试图用"信息方式"概念来取代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波斯特夸大了交流方式和交流结构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而忽略了任何信息...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为了复兴电子媒介时代的社会批判理论,提出了信息方式理论,试图用"信息方式"概念来取代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波斯特夸大了交流方式和交流结构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而忽略了任何信息方式实现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当前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基本模式,取决于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方式理论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
下载PDF
信息方式理论对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启示
3
作者 张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1,共5页
马克·波斯特的信息方式理论是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当今社会日益增大的影响及其重要地位的理论反映。波斯特敏锐地捕捉到了电子媒介对于主体建构、社会关系以及政治构型的深远影响和重新塑造,其关于第二媒介时代传... 马克·波斯特的信息方式理论是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当今社会日益增大的影响及其重要地位的理论反映。波斯特敏锐地捕捉到了电子媒介对于主体建构、社会关系以及政治构型的深远影响和重新塑造,其关于第二媒介时代传播权力结构的变化、电子媒介对主体的构建、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强化和替代等观点不仅为当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所佐证,而且也为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与西方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波斯特 信息方式理论 中国互联网管理
下载PDF
话题:网络时代的高中教师课题研究
4
作者 王本中 骆魁敏 《信息技术教育》 2003年第9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高中教师 课题 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 《MM教育方式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