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层信访电子政务应用满意度研究
1
作者 赵虹 《中国新通信》 2022年第19期82-85,共4页
本文着眼于基层信访电子政务应用,在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了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期望确认理论、UTAUT理论构建了用户满意度模型。从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政府服务、感知有用、社群影响和期望确认六个方面分析基层信访电子... 本文着眼于基层信访电子政务应用,在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了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期望确认理论、UTAUT理论构建了用户满意度模型。从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政府服务、感知有用、社群影响和期望确认六个方面分析基层信访电子政务应用的用户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公众对基层政府信访电子政务应用的使用及满意情况。利用SPAA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用户满意度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基层信访 电子政务应用 用户满意度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基于期望确认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研究:一项荟萃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韩啸 李洁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意义]建立在期望确认理论上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自提出后,被广泛用于预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中,但所得结论存在着不一致甚至彼此矛盾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模型变量关系的稳定性给出客观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目的/意义]建立在期望确认理论上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自提出后,被广泛用于预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中,但所得结论存在着不一致甚至彼此矛盾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模型变量关系的稳定性给出客观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过程]选择茶萃分析作为研究方法,提取108篇文献中的样本量、相关系数等数据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效应值、失效安全系数等。[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模型中五组变量关系的效应值和失效安全系数均通过稳定性检验,但其中“感知有用性-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满意度”两组变量关系的效应值和失效安全系数偏低,对此进行了原因剖析并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期望确认理论采纳 荟萃分析 效应值相关系数
原文传递
移动新闻APP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期望确认模型之拓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毅 张庭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1-156,共6页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新闻APP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用户的间歇性使用成为移动新闻APP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他们的持续性使用成为其发展的关键。本研究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在对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新闻APP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用户的间歇性使用成为移动新闻APP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他们的持续性使用成为其发展的关键。本研究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在对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期望确认模型(ECM-IT)进行拓展的基础上,构建了移动新闻APP持续使用意向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用户对移动新闻APP的营销感知度、感知易用性和期望确认度与感知有用性正相关,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与满意度正相关,满意度与他们的持续使用意向正相关。在理论贡献上,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期望确认模型的理论框架和应用领域;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对于移动新闻APP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新闻APP 持续使用意向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期望确认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
原文传递
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刘人境 柴婧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135,140,共5页
以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参考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SNS的特点引入感知娱乐、感知信任及习惯,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SNS情境下有良好的适... 以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参考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SNS的特点引入感知娱乐、感知信任及习惯,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SNS情境下有良好的适用性;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行为影响显著;感知娱乐对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影响显著;习惯对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对持续使用意向和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感知娱乐 感知信任 习惯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尹明章 于挽平 周天旻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8-101,105,共5页
持续被关注和使用是图书馆微信发挥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整合任务—技术适配理论(TTF)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C),构建了图书馆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模型。实证分析及结果显示,任务—技术适配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 持续被关注和使用是图书馆微信发挥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整合任务—技术适配理论(TTF)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C),构建了图书馆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模型。实证分析及结果显示,任务—技术适配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及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郭晴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37,共6页
高校移动图书馆能否发挥其最大效能,依赖于用户的持续使用情况。以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为理论背景来构建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 高校移动图书馆能否发挥其最大效能,依赖于用户的持续使用情况。以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为理论背景来构建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研究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任务-技术匹配是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能够进一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而且任务-技术匹配受到移动图书馆技术特征和用户任务特征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基于ECM-IS的拓展模型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延昇 王仲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6-372,共7页
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为基础,引入自我效能感、隐私关注和创新性三项个人特征因素,以及主观参照和转换成本两项外部环境因素,从"技术-个人-环境"的综合视角构建可穿戴设备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 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为基础,引入自我效能感、隐私关注和创新性三项个人特征因素,以及主观参照和转换成本两项外部环境因素,从"技术-个人-环境"的综合视角构建可穿戴设备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356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转换成本及ECM-IS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在p<0.001的水平下对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创新性和主观参照在p<0.05的水平下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隐私关注不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持续使用意愿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
下载PDF
大学生移动在线教育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正祥 柴霞 +3 位作者 姜滢 付天予 张思怡 蔡晨蕊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将心流体验、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相融合,建立大学生移动在线教育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理论模型。基于收集到的265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AMOS软件检验大学生移动在线教育学习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 将心流体验、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相融合,建立大学生移动在线教育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理论模型。基于收集到的265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AMOS软件检验大学生移动在线教育学习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对大学生移动在线教育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期望确认通过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对大学生移动在线教育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间接作用;心流体验和自我效能感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但在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以及满意度的间接作用下,其对大学生移动在线教育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却产生了积极影响;最后,为移动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在线教育平台 社会认知理论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心流体验 持续使用意愿
下载PDF
高校共青团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实证研究——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麑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2-25,34,共5页
目前我国高校共青团微信的营运实际与设计愿景不完全符合。期望-确认理论模型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能够有效分析高校共青团微信的使用群体。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期望确认程度、感知有用性、易用性、交互性、趣味性、非干扰性和用户满意均... 目前我国高校共青团微信的营运实际与设计愿景不完全符合。期望-确认理论模型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能够有效分析高校共青团微信的使用群体。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期望确认程度、感知有用性、易用性、交互性、趣味性、非干扰性和用户满意均正向显著影响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其中感知有用性、趣味性、互动性是影响用户满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注重传播内容的趣味性与思想引领功能的结合,增强传播内容的有用性,建立互动机制,满足大学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青团微信 持续使用意向 影响因素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下载PDF
移动即时通讯业务持续使用意向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德高 郑小玲 《现代商贸工业》 2012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为探究影响移动即时通讯业务持续使用意向的主要因素,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构建了移动即时通讯业务持续使用意向的研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 为探究影响移动即时通讯业务持续使用意向的主要因素,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构建了移动即时通讯业务持续使用意向的研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期望确认和感知娱乐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有通过满意度中介的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对移动即时通讯业务运营商如何有效保持用户、提高运营绩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即时通讯业务 持续使用意向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下载PDF
陕西农民移动互联网持续使用行为研究
11
作者 王小宁 李清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9-35,共7页
基于陕西省10个地市406份调查问卷,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陕西农民移动互联网持续使用行为。研究表明: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成本和教育程度对陕西农民持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家庭年人均收... 基于陕西省10个地市406份调查问卷,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陕西农民移动互联网持续使用行为。研究表明: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成本和教育程度对陕西农民持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家庭年人均收入和期望确认度的影响不显著。从技能培训、网络设施建设等方面为提高农民持续使用移动互联网行为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农民 移动互联网 持续使用行为 扩展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模型
下载PDF
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瑜 《智能城市》 2016年第11期86-,共1页
本文以微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查和分析,对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C)进行拓展和改进,建立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网络进行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探究微信用户在接受与使用行为中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微信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满意度
下载PDF
移动政务服务公众持续使用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永忠 谢隆腾 陈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40-49,共10页
揭示并掌握公众持续使用移动政务服务行为规律,有利于洞察公众服务需求及培养公众使用习惯,有助于移动政务服务的完善与优化。文章首先在TTF模型和拓展的ECM-ISC模型基础之上,引入使用习惯因素,构建移动政务服务公众持续使用行为模型。... 揭示并掌握公众持续使用移动政务服务行为规律,有利于洞察公众服务需求及培养公众使用习惯,有助于移动政务服务的完善与优化。文章首先在TTF模型和拓展的ECM-ISC模型基础之上,引入使用习惯因素,构建移动政务服务公众持续使用行为模型。然后,以公众持续使用"e福州"移动政务APP为调研背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各影响因素对持续使用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任务特性和技术特性对任务-技术适配因素直接产生积极作用;持续使用意愿和使用习惯一同对持续使用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和便利条件分别对持续使用意愿、持续使用行为产生正向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公众持续使用移动政务服务行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政务服务 任务/技术适配模型 拓展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使用习惯
下载PDF
基于整合模型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龚李越 虢毅 +1 位作者 孔仪 胡德华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23-29,共7页
构建在线健康社区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整合模型,阐述模型构建方法、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情况、模型检验方法,分析结果,提出信息质量通过感知有用性积极影响用户满意度,从而提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用户之间交互性正向影响社区归属感,进而... 构建在线健康社区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整合模型,阐述模型构建方法、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情况、模型检验方法,分析结果,提出信息质量通过感知有用性积极影响用户满意度,从而提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用户之间交互性正向影响社区归属感,进而提高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交互性 持续使用意愿
下载PDF
疫情期间慕课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雨芊 杨琳 王笑涵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第24期92-94,98,共4页
2020年新冠肺炎的突然袭来促进了全国各地开展大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实现学习方式向混合学习转变,但在线学习MOOC平台显示出的辍学率却十分之高。为此,以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理论为基础,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MOOC用... 2020年新冠肺炎的突然袭来促进了全国各地开展大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实现学习方式向混合学习转变,但在线学习MOOC平台显示出的辍学率却十分之高。为此,以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理论为基础,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MOOC用户进行调查分析,发掘影响用户行为的关键因素,进而对MOOC制定相应策略,希望有助于推动疫情期间广东省新师范建设,更有助于实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转变学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平台 在线课程 技术接受模型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下载PDF
求职类App大学生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昌裔 杨金鑫 +1 位作者 邵帅 郑一晓 《商展经济》 2023年第15期116-119,共4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求职类App已成为企业招聘和大学生求职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大学生用户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其持续使用意愿,是求职类App开发商在用户体验方面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构建求职类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 移动互联网时代,求职类App已成为企业招聘和大学生求职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大学生用户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其持续使用意愿,是求职类App开发商在用户体验方面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构建求职类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AMOS 27.0对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求职App的情境下有良好的适用性;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对用户的满意度影响显著;主观规范和对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显著。本文为求职类App运营商提高大学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主观规范 求职类App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满意度对在线知识付费产品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李瑞红 罗亚菲 周海娟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在线知识付费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进一步提升在线知识付费产品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并结合感知价值接受模型(VAM)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C),探讨在线知识付费产品持续使用意... 在线知识付费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进一步提升在线知识付费产品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并结合感知价值接受模型(VAM)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C),探讨在线知识付费产品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感知易用性、隐私风险、感知价格对用户在线知识付费产品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并且满意度在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感知易用性、隐私风险、感知价格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知识付费 满意度 持续使用意愿 感知价值接受模型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下载PDF
基于维持现状偏好理论的信息系统使用决策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倩 侯碧梅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51,共8页
近些年来,信息系统的用户行为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从决策机制的角度分析了现有的关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研究,将用户的信息系统使用决策行为划分为理性决策、情感决策和习惯决策三个阶段。理性决策强调用户持续使用某一信... 近些年来,信息系统的用户行为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从决策机制的角度分析了现有的关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研究,将用户的信息系统使用决策行为划分为理性决策、情感决策和习惯决策三个阶段。理性决策强调用户持续使用某一信息系统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性决策行为;情感决策强调用户在使用某一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感觉和态度等心理感受会影响其持续使用该系统的意愿;习惯决策则意味着用户持续使用某一信息系统是一种无意识的重复行为。文章重点介绍了在信息系统使用中维持现状偏好理论的具体体现,及其对用户使用决策的影响,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 维持现状偏好 决策机制 使用行为
原文传递
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44
19
作者 陈美玲 白兴瑞 林艳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1-47,96,共7页
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许多企业、学校等纷纷关注和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和平台,各种移动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系统能否被长期广泛地使用,与用户的初始接受行为、持续使用行为等有很大关系... 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许多企业、学校等纷纷关注和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和平台,各种移动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系统能否被长期广泛地使用,与用户的初始接受行为、持续使用行为等有很大关系。本文在Bhattacherjee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学习的相关特性,增加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动性价值变量,构建了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研究模型,设计问卷并以本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利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和Amos 18.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验证模型假设,找出影响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持续使用行为 持续使用意愿 影响因素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原文传递
“3Q”大战背景下的软件持续使用研究:基于修订的“期望-确认”模型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郑大庆 李俊超 黄丽华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3-132,共10页
本研究以"3Q"大战为背景,以"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以QQ软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软件持续使用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存在外部影响的情况下,软件持续使用的机理。研究融合了信息系统采纳研究的思想,加入了"态度&q... 本研究以"3Q"大战为背景,以"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以QQ软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软件持续使用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存在外部影响的情况下,软件持续使用的机理。研究融合了信息系统采纳研究的思想,加入了"态度"变量,修订了"期望-确认"模型,采用结构方程对研究模型进行了检验,证实了修订的"期望-确认"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软件持续使用现象。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确立了修订的"期望-确认"模型的合理性,并初步厘清了"期望-确认"理论和以信息系统采纳为基础开展的拓展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证实了用户持续使用软件的2种机制;研究的实践价值体现在从用户的角度解读"3Q"大战的带来的管理经验:恰当管理用户期望、注重用户使用软件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 信息系统采纳 期望-确认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