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用创造货币理论:释疑与冲击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达 李群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0年第4期29-36,共8页
存款创造货币适用于实物货币体系,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商业银行才是存款货币的创造者,贷款的创造不以存款存在作为先决条件,因此认为银行只是中介机构以及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决定存贷款规模的理论是错误的。货币消灭和货币数量控制... 存款创造货币适用于实物货币体系,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商业银行才是存款货币的创造者,贷款的创造不以存款存在作为先决条件,因此认为银行只是中介机构以及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决定存贷款规模的理论是错误的。货币消灭和货币数量控制不能再用货币数量论来解释,利率走廊和量化宽松必然将作为货币政策,同时信用体系下重新建模信贷本身的作用以及信贷对于生产的作用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创造货币 货币消灭货币 数量控制 信贷作用重建
下载PDF
从资产负债表机理看信用货币创造的内在逻辑
2
作者 王国刚 方明浩 潘登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7,共17页
“存款创造贷款、贷款创造存款”是主流货币理论的重要基础。英国学者乔西·瑞安-柯林斯等人和中国学者孙国峰等人认为,“存款创造贷款”的原理存在根本性错误,用于存款的货币均为贷款的产物,因此,不是“存款创造贷款”而是“贷款... “存款创造贷款、贷款创造存款”是主流货币理论的重要基础。英国学者乔西·瑞安-柯林斯等人和中国学者孙国峰等人认为,“存款创造贷款”的原理存在根本性错误,用于存款的货币均为贷款的产物,因此,不是“存款创造贷款”而是“贷款创造存款”,银行可以无限地凭空创造贷款。本文对这一认识寻根溯源,指出其中的偏颇之处。“贷款创造存款”的认识,从麦克鲁德算起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但它并不符合信用货币创造和资产负债表复式记账的内在机理。商业银行贷款以有款可贷为前提;在无款可贷条件下,贷款合同只是一纸空文。在实施贷款行为中,资金应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账户划到客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账户。从资金流程角度看,这是“存款创造存款”过程。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不论是“发行货币”还是收取“存准”、吸收超额存款准备金都是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有了资金来源,才能有效地开展贷款、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资金使用”,这一切操作都建立在真实资金的基础上,并非无中生有的“贷款创造存款”。“存款创造贷款”与“贷款创造存款”之争在理论逻辑中无解,要解开这一死结,需要回到历史起点。人民币最初入市是与边币和旧币的兑换,初始信用货币并非来自贷款;银行券的问世建立在贵金属货币准备的基础上,并非来自贷款。如果银行可以凭空创造贷款,则不存在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也不存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同时,利率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表理论、货币政策理论、汇率理论等均将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货币创造 资产负债表 存款 贷款
下载PDF
我国影子银行与信用货币创造——基于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卫国 兰晓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2011-2017年以理财产品和同业业务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对信用货币创造的影响,并结合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广义信贷考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一,非保本理财产品和同业业务均促使我国货币供应量... 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2011-2017年以理财产品和同业业务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对信用货币创造的影响,并结合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广义信贷考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一,非保本理财产品和同业业务均促使我国货币供应量正向增长,非保本理财产品对货币供应增速正向贡献度更大。其二,以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为传导路径,理财产品与同业业务均导致我国货币创造乘数的上升。其三,广义信贷规模对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影响为正,对同业业务影响为负,广义信贷考核机制限制了商业银行通过同业渠道扩张影子银行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信用货币创造 广义信贷
下载PDF
《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
4
作者 李斌 伍戈 《中国信用》 2020年第2期126-126,共1页
该书是一本研究中国货币与宏观经济问题的书。作者在本书中使用多部门和结构主义的方法探讨了货币总量的来源以及货币供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问题。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信用货币创造机理及其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 该书是一本研究中国货币与宏观经济问题的书。作者在本书中使用多部门和结构主义的方法探讨了货币总量的来源以及货币供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问题。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信用货币创造机理及其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二是运用信用货币创造理论来分析存贷差等问题。三是离岸市场发展与货币创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创造 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
原文传递
邮政储蓄制度下货币乘数的漏损效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惠芬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从货币供应理论来讲,邮政储蓄的转存制度加速了货币回笼,减弱了货币再创造机能。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邮政储蓄增长率加快,会加速反向影响货币乘数。这在客观上影响了1998年以来的“适度”货币政策效能。现行邮政储蓄制度的根本缺陷还在于... 从货币供应理论来讲,邮政储蓄的转存制度加速了货币回笼,减弱了货币再创造机能。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邮政储蓄增长率加快,会加速反向影响货币乘数。这在客观上影响了1998年以来的“适度”货币政策效能。现行邮政储蓄制度的根本缺陷还在于“金融与财政”职能的混淆,这有悖于1994年以来的金融改革目标。邮政储蓄的财政化定位能较好地延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并加速金融的市场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信用创造 货币乘数 邮政储蓄制度 财政化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