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行距和播量对信粳1号直播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原玉婷 王付娟 +4 位作者 邹晓梅 李姣 任建英 张建磊 鲁伟林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9-101,106,共4页
以常规粳稻品种信粳1号为材料,设置5 kg/667m^(2)、7.5 kg/667m^(2)、10 kg/667m^(2)三个播种量和0.17 m、0.20 m、0.23 m、0.27 m四个行距,采用条直播方式,研究了不同播量和不同行距对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高... 以常规粳稻品种信粳1号为材料,设置5 kg/667m^(2)、7.5 kg/667m^(2)、10 kg/667m^(2)三个播种量和0.17 m、0.20 m、0.23 m、0.27 m四个行距,采用条直播方式,研究了不同播量和不同行距对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高产的最佳配套技术模式是播量10.0 kg/667 m^(2)、行距0.17 m;0.17 m是进行水稻直播最合理的行距;每667 m^(2)播种量在10.0 kg以上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粳1号 直播 不同行距 不同播量 产量
下载PDF
两优信粳1号高产低肥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年 崔满星 +5 位作者 王友华 张淮 严德远 方玲 卢兆成 柳世君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2-285,共4页
试验采用6因子最优混合设计,通过微机建立了初步得到反馈验证的高拟合度产量函数模型.经综合解析、模拟优化,充分显现了两优信粳1号8250kg/hm^2以上的高产低肥优化农艺措施.并对其吸收地力氮素的能力等进行了讨论.表4,参1.
关键词 两优信粳1号 最优混合设计 产量 肥料 栽培模型
下载PDF
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信粳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3
作者 鲁伟林 余新春 +3 位作者 严德远 陈筱君 申关望 王珂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4期249-251,共3页
信粳1号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以信粳64为母本,宁粳3号为父本杂交,F1代用宁粳3号回交一次,采用系谱选择而育成.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16年参加豫南稻区豫南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6.6 kg,较对照9优418增产3.2%,增产极显著;2017年续区... 信粳1号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以信粳64为母本,宁粳3号为父本杂交,F1代用宁粳3号回交一次,采用系谱选择而育成.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16年参加豫南稻区豫南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6.6 kg,较对照9优418增产3.2%,增产极显著;2017年续区,平均亩产556.4 kg,较对照9优418减产0.1%;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9.2 kg,较对照9优418增产4.8%.2017年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鉴定: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3.25,中抗稻瘟病(MR);对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抗性表现为7级,对KS-6-6和JS49-6、PX079抗性表现为5级,抗纹枯病(R).2016-2018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平均出糙率83.1%,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9.7%,粒长5.2 mm,长宽比2.0,垩白粒率34.7%,垩白度7.2%,直链淀粉16.1%,胶稠度64.0 mm,碱消值6.9级,透明度1.3级,水分12.0%.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区及生态相近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粳1号 特征特性 选育
下载PDF
信杂粳1号高产潜力及经济性状指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淮 孙君艳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93-95,共3页
对信杂粳1号多个变量进行多层次回归分析,得到了产量最优方程及3个子方程,提出了750 kg/666.7m2产量的各经济性状指标,认为压低最高苗数是取得高额丰产的关键。
关键词 1 变量 逐步回归分析 通径系数 经济性状指标
下载PDF
两系亚种间杂交粳稻信杂粳1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祁玉良 张淮 +5 位作者 张明年 石守设 高桐梅 鲁伟林 严德远 何世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6,共3页
基于对两用核不育系培矮 6 4S广谱广亲和性的认识 ,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典型常规粳稻豫粳 3号为父本 ,测交选配出亚种间杂交粳稻组合信杂粳 1号。该组合克服了籼粳杂交常出现的一系列负效应 ,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特点 ,适于... 基于对两用核不育系培矮 6 4S广谱广亲和性的认识 ,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典型常规粳稻豫粳 3号为父本 ,测交选配出亚种间杂交粳稻组合信杂粳 1号。该组合克服了籼粳杂交常出现的一系列负效应 ,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特点 ,适于在河南黄河以南中上等肥力稻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 杂交 1品种 选育 应用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杂交稻信杂粳1号稀植栽培的茎蘖动态与穗粒结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祁玉良 石守设 +4 位作者 鲁伟林 余新春 余明慧 何道君 胡建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21-1323,共3页
以杂交中粳信杂粳1号为试验材料,设30万穴/hm2、22.5万穴/hm21、5万穴/hm2和7.5万穴/hm24个栽植密度,研究了该组合在不同栽植密度下的分蘖成穗规律和穗粒结构特点。试验表明:随着密度的降低,水稻的有效分蘖期和最高分蘖期相应延迟,稀植... 以杂交中粳信杂粳1号为试验材料,设30万穴/hm2、22.5万穴/hm21、5万穴/hm2和7.5万穴/hm24个栽植密度,研究了该组合在不同栽植密度下的分蘖成穗规律和穗粒结构特点。试验表明:随着密度的降低,水稻的有效分蘖期和最高分蘖期相应延迟,稀植栽培的分蘖成穗率明显提高,单株有效穗有较大程度增加,同时,种植密度的下降使得各个时期分蘖成穗的经济性状整体优化,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增加,中后期的分蘖成穗在产量构成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另外,信杂粳1号稀植栽培有利于发挥其增产潜力,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栽植密度 分蘖动态 成穗规律 穗粒结构
下载PDF
两系杂交粳稻信杂粳1号高产制种技术
7
作者 鲁伟林 宋世枝 +5 位作者 祁玉良 陈筱君 兰黎明 严德远 石守设 余新春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5,共3页
信杂粳 1号是利用广亲和光温敏不育系培矮 64S与典型粳稻豫粳 3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粳稻组合。通过合理确定双亲播期 ,加强父本栽培管理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抓好稻粒黑粉病防治等措施 ,可有效提高制种产量。
关键词 杂交 1 制种技术 幼穗分化 光温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