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信访者心理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立新 宋俊山 《黑河学刊》 2003年第6期55-56,共2页
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不仅要严格把握法律、政策,而且要注重分析来访者的心理,以增强信访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 信访者 心理 分析
下载PDF
中国人偏好信访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信访者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晓春 郭梦晨 《社科纵横》 2019年第6期48-53,共6页
信访作为一种弱程序性的救济途径,在当前社会中有着很大的需求量,而本应作为“主力军”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信访者的信访行为进行分析。信访诉求处理的需求大于供给,导致信访普遍“价格”... 信访作为一种弱程序性的救济途径,在当前社会中有着很大的需求量,而本应作为“主力军”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信访者的信访行为进行分析。信访诉求处理的需求大于供给,导致信访普遍“价格”上涨,信访者福利下降;除了谋利型信访和信访者主观认为收益大于成本之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收益小于成本的;由于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存在,信访者为了寻求内心的安慰,而选择继续上访。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形成普遍的信访“价格”,增大信访的机会成本,同时帮助信访者合理评估信访的成本与收益,减少对沉没成本的主观放大,逐渐改掉中国人信“访”不信“法”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偏好 供求 成本-收益 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
下载PDF
信访激励的法经济学分析——以信访者利益诉求与纠纷解决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慰星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7-102,161,共7页
信访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属于缺乏消费弹性的刚性产品。信访的免费性激励当事人进行信访,但作为信访消费者的纠纷当事人,往往会沉溺于纠纷解决"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而导致对于穷尽一切纠纷解决方式的信访兜底路径依赖,从而扩... 信访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属于缺乏消费弹性的刚性产品。信访的免费性激励当事人进行信访,但作为信访消费者的纠纷当事人,往往会沉溺于纠纷解决"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而导致对于穷尽一切纠纷解决方式的信访兜底路径依赖,从而扩大了对信访公共产品的需求。作为信访产品提供者的国家,虽可以通过信访机制获得对代理人地方治理的绩效考评,改善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委托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不过,这种改善的前提在于需要配套足够的上级信访受案容量,以免造成信访者为获得信访纠纷解决而产生的过频过度放大纠纷强度的逆向激励。但是,这种前提却存在着逻辑悖论,即为了满足信访的供应量而实现的放量信访纠纷解决公共产品供应,只会分流其他正式的纠纷解决机制,并反过来加剧信访本身的拥堵,进而使得信访制度这一公共产品劣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纠纷解决机制 法经济学
下载PDF
医院信访者的人格心理解读
4
作者 梁瑞琼 刘佩玲 《卫生软科学》 2013年第3期153-155,共3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医院信访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原因分析,提出医院信访与信访者的人格表现和人格动力有关,发现医院信访者发生信访行为与其情绪、需要和动机、人格特质有关,医院信访管理工作应关注信访者人格心理因素。
关键词 信访 医院 人格 心理
下载PDF
高校信访者的心理特征及疏导路径探赜
5
作者 封福霖 《老区建设》 2012年第20期4-6,共3页
高校信访者有胆怯、侥幸、自欺欺人和偏激等心理特征。信访工作者要洞察信访者的心理特征,并采取虚心倾听、善于交谈、巧于提问和适度揭示等心理咨询技巧,做好疏导工作,以增强高校信访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 信访 心理特征 心理疏导
下载PDF
盐都县委农工部长定期接待信访者
6
作者 徐干权 《农村财务会计》 1999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信访接待 盐都 两个文明建设 部长 农村稳定 农民来信 县委 信访工作 信访者 领导重视
下载PDF
代表直面信访者
7
作者 徐颖建 《上海人大月刊》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2005年12月21目.又一批市人大代表走进信访办,开始了一天的信访工作。市人大代表参与人大信访,是市人大常委会2003年6月起试行.并于2004年开始在所有市人大代表中推行的一项制度。截止去年年底,共有45批215位市人大代表参加了信访... 2005年12月21目.又一批市人大代表走进信访办,开始了一天的信访工作。市人大代表参与人大信访,是市人大常委会2003年6月起试行.并于2004年开始在所有市人大代表中推行的一项制度。截止去年年底,共有45批215位市人大代表参加了信访工作,共阅看来信2656件,参与接待来访981批1365人次,并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代表们反映.这是闭会期间参与社会实践的新工作,联系人民群众的新渠道,对“一府两院”监督的新方法,也在群从心目中树立了人大的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者 人大代表 信访工作 上海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下载PDF
劳动信访者心理分析
8
作者 周乃林 《辽宁劳动保障》 2000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辽宁 劳动信访者 来访者 心理分析
下载PDF
对信访者心理类型探析
9
作者 何青 陈勇 《秘书之友》 1992年第Z1期51-52,共2页
人的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动机产生于需要;信访者的需要则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其心理状态的复杂性.个性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人的需要,无论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一般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类.信访即是人民群众在... 人的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动机产生于需要;信访者的需要则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其心理状态的复杂性.个性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人的需要,无论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一般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类.信访即是人民群众在某些方面欲求得不到满足的前提下,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据此可以延伸理解为:信访工作的目的是正确处理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需要与满足这些需要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本文拟就心理学的角度,结合信访实践,对信访活动中信访者心理方面作一初步的理论探讨,这对于认识和了解信访者的心理类型,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无疑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部门 信访活动 个性心理学 人民群众 心理类型 理论探讨 上访者 初次上访 重复上访 越级上访
下载PDF
涉诉信访者心理疏导的可能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光玲 《金陵法律评论》 2021年第1期144-158,共15页
信访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方式,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争议。对信访问题包括涉诉信访的研究逐步受到关注和重视,研究的视角也日益多元化。在信访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理论,能够了解... 信访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方式,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争议。对信访问题包括涉诉信访的研究逐步受到关注和重视,研究的视角也日益多元化。在信访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理论,能够了解信访者的心理特点。对涉诉信访者的心理干预技术包括前置干预、过程控制、干预救济三个面向,通过心理疏导和科学调适,可以创建良好和谐的信访关系,提高信访工作效能。同时也可以促使信访者正确认识自己,理性看待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引导其依法通过正当的信访渠道和法律程序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涉诉信访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浅析涉法涉诉信访者的心理诉求及对策
11
作者 尹青江 赵风英 《全国商情》 2012年第06S期85-85,89,共2页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成为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如何准确地分析判断上访人的心理诉求,及时有效地做好心理疏导和矫正工作已成为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心理疏导
下载PDF
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问题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帆 徐配燕 《社会建设》 CSSCI 2024年第5期99-118,共20页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信访问题治理是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关键举措。专业社会工作凭借其理论基础和实务方法,成为赋能信访矛盾善治的重要结构性主体。本文从价值、理论、方法三个维度研讨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工作何以可能的理论问题,阐释...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信访问题治理是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关键举措。专业社会工作凭借其理论基础和实务方法,成为赋能信访矛盾善治的重要结构性主体。本文从价值、理论、方法三个维度研讨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工作何以可能的理论问题,阐释专业社会工作在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以专业识别与干预技术赋能、推进信访矛盾全过程治理等方面的特殊治理效能。在此基础上,描摹和展望了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问题治理的实践路径,包括嵌入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入驻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承接政府发包项目等。实现专业社会工作赋能信访问题治理效能的跃升,还必须注重信访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促进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的嵌合,加强党建引领并明确信访社工的角色定位,真正将专业社会工作塑造为新时代信访工作转换升级的重要依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社会工作 矛盾化解
下载PDF
国企信访源头治理:逻辑、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妍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5期69-71,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国企信访工作的源头治理。首先,分析国企信访工作源头治理的生成逻辑,坚持问题导向与法治思维,阐明加强员工参与科学管理,推进信息透明与社会责任履行,降低信访问题发生概率。其次,详细介绍畅通信访渠道、强化监督评估机制... 文章旨在探讨国企信访工作的源头治理。首先,分析国企信访工作源头治理的生成逻辑,坚持问题导向与法治思维,阐明加强员工参与科学管理,推进信息透明与社会责任履行,降低信访问题发生概率。其次,详细介绍畅通信访渠道、强化监督评估机制、履行社会责任、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等源头治理的实践路径。最后,深入探讨国企信访工作源头治理的价值,指出其推动企业法治建设以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工作 源头治理 生成逻辑 价值探讨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论新时代信访工作法治化模式
14
作者 陈柏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75,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法治化改革持续推进,其制度成果集中体现于《信访工作条例》。新时代的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每个环节严格依法,做到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它建立于“在法治轨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法治化改革持续推进,其制度成果集中体现于《信访工作条例》。新时代的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每个环节严格依法,做到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它建立于“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信访渠道汇集问题、依法分流处理、兜底解决剩余问题”的信访工作法治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高度的实践回应性,信访渠道聚集问题有其社会心理基础,分流处理问题契合体制运行规律,剩余问题兜底解决有赖综合施策。这种模式不仅回应合法诉求,而且能有效回应政策性、情感性等各种诉求,体现了信访工作的群众工作属性,在法治化的同时保持了社会主义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信访工作 法治化 群众工作
下载PDF
无理涉诉信访治理中适用听证制度的路径思考——基于H省L市法院信访案件处理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廖永安 伍玉联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共6页
无理涉诉信访是当前困扰各级法院的重大难题,它具有信访层级向上偏好、线上途径占比较高、重复访现象普遍、信访终结难度大等特征,并在实践中主要呈现谋利型、偏执型和复合型三种典型形态。无理涉诉信访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浪费社会资... 无理涉诉信访是当前困扰各级法院的重大难题,它具有信访层级向上偏好、线上途径占比较高、重复访现象普遍、信访终结难度大等特征,并在实践中主要呈现谋利型、偏执型和复合型三种典型形态。无理涉诉信访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浪费社会资源、破坏诚信体系,必须在法治轨道内进行治理。在涉诉信访治理中适用听证制度具有特殊法治意义,它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理性表达、促进信息公开、形成认知共识,进而实现程序正义。现阶段存在听证制度适用标准不明确、适用程序不规范、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应明确听证制度的启用标准、优化听证的重点环节、深化听证结果运用,强化无理信访惩戒等配套制度,从而提升无理涉诉信访处理的效能和法治化水平,促进信访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诉信访 无理信访 听证 程序正义
下载PDF
新时代做好医院信访工作的策略研究
16
作者 彭美玲 朱江 +2 位作者 石旦 吴子凡 严书欢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信访工作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加强新时代信访工作,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持续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医院管理者亟须研究的课题。文章结合医院信访工作的特点、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好医...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信访工作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加强新时代信访工作,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持续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医院管理者亟须研究的课题。文章结合医院信访工作的特点、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好医院信访工作的意义,研究改善信访工作的策略,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信访工作 满意度
下载PDF
信访:民众诉求表达与社会矛盾化解的重要制度安排
17
作者 陈新 卢志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信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特有制度安排,深嵌于中国国家治理场景中。信访制度发轫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历经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其的改革重塑,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在实... 信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特有制度安排,深嵌于中国国家治理场景中。信访制度发轫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历经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其的改革重塑,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在实践过程中,信访制度塑造了中央政府、基层政府与信访民众等多行为主体之间复杂的关系样态,呈现出“政府回应与社会抗争”“群众路线与维稳利器”“维权之举与谋利之术”等行为逻辑。就未来改革和研究议程而言,需从宏观上将信访融入国家治理整体格局中思考,从中观上优化信访制度本身的运行逻辑,从微观上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的各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信访 群众路线 社会矛盾 法治化
下载PDF
从“非法索财型”信访案件的刑事定性看信访工作法治化
18
作者 王保民 王元昊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对“非法索财型”信访进行准确的刑事评价是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统一司法裁判,而且能够有效维护信访工作秩序。信访人通过越级上访、重复信访等方式向信访机关索取财物的行为具备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敲诈勒索罪之可能,司... 对“非法索财型”信访进行准确的刑事评价是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统一司法裁判,而且能够有效维护信访工作秩序。信访人通过越级上访、重复信访等方式向信访机关索取财物的行为具备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敲诈勒索罪之可能,司法机关对此应当审慎研判:一是要厘清“非法索财型”信访与行使权利之间的界限,二是要对非访行为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的程度进行综合判断。面对非访行为,各地信访机关一方面要全面改进统计、通报、考核工作,推动信访工作监督追责法治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信访工作专项资金使用方案,推动信访工作办理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法治化 寻衅滋事 敲诈勒索
下载PDF
新时代高质量推进公安信访工作的思考
19
作者 刘良军 张翔华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
公安信访工作体现了公安机关践行初心、履职尽责的重要使命,是公安机关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代,公安信访工作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关键词,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把习近平总书记关... 公安信访工作体现了公安机关践行初心、履职尽责的重要使命,是公安机关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代,公安信访工作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关键词,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立足“两个经验”,创造性开展公安信访工作,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公安信访工作队伍,推动公安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安信访工作 “两个经验” 专业化
下载PDF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信访法治化建设分析
20
作者 马慧 《人民法治》 2024年第7期72-75,共4页
基层信访法治化建设的优化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深入分析信访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具体的优化策略,可以有效增强制度的适应性和执行力,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在基层信访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制度受... 基层信访法治化建设的优化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深入分析信访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具体的优化策略,可以有效增强制度的适应性和执行力,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在基层信访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制度受众层面的信访文化建设是实现长远目标的重要策略,核心在于培养和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通过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信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政府治理能力 信访法治化 法治意识 参与感 培养和提升 信访文化 执行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