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负债、信贷资源挤占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1
作者 黎精明 方颖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11期6-12,F0003,共8页
近年来,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造成了重要影响。针对地方政府负债规模扩张现象,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6—2022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回归方法检验了地方政府负债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近年来,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造成了重要影响。针对地方政府负债规模扩张现象,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6—2022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回归方法检验了地方政府负债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负债规模扩张显著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信贷资源挤占在地方政府负债影响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中介效应作用。基于产权异质性的检验发现,上述效应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表现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负债 融资成本 信贷资源挤占 中小企业
下载PDF
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与信贷资源获取——来自沪深A股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朱金凤 张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45,共10页
基于资源依赖和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对信贷资源获取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精准扶贫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且对民营企业更显著;当民营企业具有政治关联时,正向影响增强。进一步研究表... 基于资源依赖和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对信贷资源获取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精准扶贫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且对民营企业更显著;当民营企业具有政治关联时,正向影响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参与精准扶贫的企业也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支持。提出从制度创新、科学制定和规范扶贫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我国贫困治理从“运动式”向“制度性”治理转变,推进民营企业扶贫模式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依赖、社会交换 精准扶贫 信贷资源
下载PDF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3
作者 王澎涵 杨有振 《金融理论探索》 2024年第3期14-29,共16页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是影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金融市场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非线性关系...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是影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金融市场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随着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金融市场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即影子银行规模在适度区间内可以促进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超过适度区间后则会降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缓释了影子银行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倒U形关系,上述倒U形关系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样本组中更为显著。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允许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适度规模的存在,加强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资金来源的监管,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影子银行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
下载PDF
政府介入、市场有效性与信贷资源配置——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4
作者 张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155,共19页
在市场主导信贷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意义重大。本文力图将政府隐性担保纳入企业债务融资理论框架,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剖析政府介入与市场有效性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政府与市场呈动态互补关系,当市场不... 在市场主导信贷资源配置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意义重大。本文力图将政府隐性担保纳入企业债务融资理论框架,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剖析政府介入与市场有效性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政府与市场呈动态互补关系,当市场不够有效时,政府介入可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当市场足够有效时,应由市场主导信贷资源配置。实证研究表明:政府隐性担保显著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且市场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同时政府隐性担保还能够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本研究为新结构经济学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隐性担保 债务融资成本 信贷资源配置 新结构经济学
下载PDF
地方公共债务与信贷资源配置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5
作者 李锦阳 《财富生活》 2024年第15期128-130,共3页
地方公共债务是中国宏观政策的重要工具,高企的债务规模也成为影响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可或缺的政策因素。本文借助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地方公共债务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级市公共债务负债率每提升10个百分... 地方公共债务是中国宏观政策的重要工具,高企的债务规模也成为影响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可或缺的政策因素。本文借助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地方公共债务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级市公共债务负债率每提升10个百分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会降低0.3个百分点,地方公共债务增长显著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宏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公共债务会挤占地方信贷资源,扭曲信贷市场价格,加剧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帮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科学调控地方公共债务的规模,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公共债务 信贷资源 融资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推动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制造业发展
6
《造纸信息》 2024年第5期18-18,共1页
核心提示:2024年4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为深入贯... 核心提示:2024年4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先进制造,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引导金融机构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4年4月16日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金融监督管理 新型工业化 信贷资源 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 制造业发展
下载PDF
地方政府的介入与农信社信贷资源错配 被引量:29
7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4,共6页
随着农信社管理权重新划归地方政府,农信社的信贷行为出现了更为明显的"脱农变异"取向,而地方政府试图对农信社肆意改造和干预背后所暗含的内在隐忧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介入后的农信社信贷资源决策模型发现,当... 随着农信社管理权重新划归地方政府,农信社的信贷行为出现了更为明显的"脱农变异"取向,而地方政府试图对农信社肆意改造和干预背后所暗含的内在隐忧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介入后的农信社信贷资源决策模型发现,当地方政府介入后,农信社的信贷资金供给会出现明显的"错配"现象,而"错配"的程度随着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化而加重。通过引入外部金融监管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行为,减轻信贷资源"错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农信社 信贷资源 错配
下载PDF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叶志锋 王谨 覃永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19-121,共3页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信贷交易中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形成有效债务契约机制。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主题:一是构造整体性指标,综合检验会计信息质量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二是深入探究贷款人在信贷...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信贷交易中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形成有效债务契约机制。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主题:一是构造整体性指标,综合检验会计信息质量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二是深入探究贷款人在信贷交易过程中使用会计信息的方式;三是动态视角下进一步考察会计信息质量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四是描述信贷交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特征,提出改善银行获取、传递和使用会计信息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信贷资源 配置效率
下载PDF
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犇 宋艳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中国经济转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改革开放初期就推行的分权式改革。然而下放权利造就了既得利益者,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便会制造更多的资源扭曲。中国就是在这种资源分配充满扭曲的情况下推进渐进的改革。在总结前人研究... 中国经济转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改革开放初期就推行的分权式改革。然而下放权利造就了既得利益者,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便会制造更多的资源扭曲。中国就是在这种资源分配充满扭曲的情况下推进渐进的改革。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以此展开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在分析金融制度漏洞和地方政府的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础上,讨论地方政府对信贷资源的干预手段和方式,构建了一个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理论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信贷资源 配置效率
下载PDF
官员晋升、地方经济增长竞争与信贷资源配置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犇 宋艳伟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7,125-126,共12页
本文将我国粗放式增长方式与信贷资源的低效率利用之间通过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行为联系到一起。首先,分析地方政府间为增长而竞争,如何由于增长方式的原因强化成为投资的竞争,而地方政府又如何利用金融体系制度控制干预信贷资... 本文将我国粗放式增长方式与信贷资源的低效率利用之间通过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行为联系到一起。首先,分析地方政府间为增长而竞争,如何由于增长方式的原因强化成为投资的竞争,而地方政府又如何利用金融体系制度控制干预信贷资源,助长了其非理性的投资。其次,从吸引内外资的手段入手,分析吸引内外资中本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再通过分析我国政府主导型投融资体制下地方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行为选择,以及其中信贷资源的支持作用。最终归结到地方政府主导下投资拉动的增长过程中,信贷资源为这一目标的贡献。最后分析,这种扭曲机制如何形成投资效率低下而造成对信贷资源的浪费。之后,运用我国1985-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上述分析提供了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升 地方经济增长 信贷资源配置
下载PDF
贿赂、腐败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审视正式制度的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后建 张宗益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共10页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关于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旨在从实证角度研究贿赂等腐败活动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正式制度质量对这一内在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贿赂等腐败活动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之间呈显著的倒...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关于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旨在从实证角度研究贿赂等腐败活动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正式制度质量对这一内在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贿赂等腐败活动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并且正式制度质量会弱化贿赂等腐败活动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意味着随着正式制度质量的提升,贿赂等腐败活动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作用会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便是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 腐败 银行信贷资源配置 正式制度
下载PDF
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产能过剩--基于供给侧视角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钱爱民 付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41,共12页
从上市公司层面的微观视角研究产能过剩成因,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抑制的背景下,低... 从上市公司层面的微观视角研究产能过剩成因,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抑制的背景下,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供给对企业产能扩张形成外部激励,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产能过剩的概率。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干预导致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严重。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也会导致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下降和产能过剩严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行业性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去产能"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信贷资源配置 信贷歧视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下载PDF
信贷资源配置与非周期性产能过剩:微观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2,共8页
厘清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微观决定机制是探讨产能过剩长效治理机制的前提。现有研究虽然强调了中国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非周期性色彩,但缺乏微观数据实证的支持,也缺乏对不同因素实际影响的量化比较。为此,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 厘清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微观决定机制是探讨产能过剩长效治理机制的前提。现有研究虽然强调了中国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非周期性色彩,但缺乏微观数据实证的支持,也缺乏对不同因素实际影响的量化比较。为此,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选择钢铁行业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成本函数法的产能利用率测算以及产能利用率变化影响因素的微观计量,验证两个理论假设:制度政策性因素对于我国产能过剩形成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信贷资源配置是企业产能利用率变化的决定变量,主导了我国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实际演变。进一步实证显示:金融抑制不仅会引发微观企业投资的预算软约束,还会扭曲微观企业行为。由此认为,我国钢铁行业乃至于其他重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改革比调控更加重要,而金融资源分配体制的改革则是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源 产能过剩 非周期性
下载PDF
银行信贷资源错配与产能过剩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婉妤 姜珊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3-10,共8页
本文结合金融抑制和信贷配给理论,在分析我国银行业信贷资源错配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信贷资源错配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在企业生产初期,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发放大量低廉贷款导致过度投资;在企业试图退出产能过剩行业阶段,银... 本文结合金融抑制和信贷配给理论,在分析我国银行业信贷资源错配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信贷资源错配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在企业生产初期,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发放大量低廉贷款导致过度投资;在企业试图退出产能过剩行业阶段,银行与政府联手设置高退出壁垒,加剧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银行信贷资源错配是造成体制性过剩背后重要的金融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信贷资源错配 金融抑制 信贷配给
下载PDF
信贷资源配置、财务风险与企业营运能力 被引量:25
15
作者 程昔武 程静静 纪纲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8,共13页
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性质和规模的企业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运用2015—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检验了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以及财务风险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 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性质和规模的企业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运用2015—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检验了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以及财务风险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营运能力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营运能力的不利影响通过财务风险路径传导,即财务风险在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营运能力的负面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和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营运能力的非线性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中更为显著。上述结论表明,改善融资市场结构性扭曲、提高微观企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非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制度性融资成本,有利于增强债务融资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力,提升企业的营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源配置 营运能力 财务风险 产权性质 中小企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地方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干预与信贷资源配置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涛 王永明 宋艳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4,共6页
从制约渐进式改革平稳过渡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城镇就业对地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从辖区内企业的就业负担与软预算约束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干预信贷资源给承担就业责任的地方企业以信贷资源支持,从而达到实现地方社会稳定的目的。... 从制约渐进式改革平稳过渡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城镇就业对地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从辖区内企业的就业负担与软预算约束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干预信贷资源给承担就业责任的地方企业以信贷资源支持,从而达到实现地方社会稳定的目的。结果是,这种以维持经济与社会稳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虽然在短期内保持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但同时也造成了信贷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从长期看,这种发展模式将会积累潜在的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社会稳定 地方政府干预 信贷资源配置
下载PDF
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立国 赵婉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145,共13页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Probit、Tobit、OLS方法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运用IV-Probit、IV-Tobit、2SLS法控制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造成了信贷资源配置的...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Probit、Tobit、OLS方法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运用IV-Probit、IV-Tobit、2SLS法控制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造成了信贷资源配置的扭曲;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信贷资源错配情况在政企关系紧密、企业位于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位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时更为严重。鉴于此,应重视产能过剩的潜在金融风险,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银行部门应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行为边界,以纠正信贷资源错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产能过剩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能利用率
下载PDF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中国的信贷资源再分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飞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6,共7页
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2004年货币政策紧缩与2009年货币政策扩张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资源再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货币紧缩时期,非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银行信用相比国有上市公司下降的幅度更大,但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和净商业... 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2004年货币政策紧缩与2009年货币政策扩张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资源再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货币紧缩时期,非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银行信用相比国有上市公司下降的幅度更大,但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和净商业信用上升的幅度更大;在货币扩张时期,非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银行信用相比国有上市公司没有显著差别,但净商业信用的上升幅度仍然更大。实证结果说明中国国有企业并没有比非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信贷资源再分配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 信贷资源再分配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刚性兑付、债务展期与债务违约——兼论市场与政府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聂新伟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0,共8页
在信用债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运作下的信用融资、政府隐形信用支持或刚性兑付下的担保融资均会发生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的谬误:一是好项目得不到融资和再融资;二是无效率项目得到融资和再融资。第一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成长... 在信用债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运作下的信用融资、政府隐形信用支持或刚性兑付下的担保融资均会发生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的谬误:一是好项目得不到融资和再融资;二是无效率项目得到融资和再融资。第一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成长型企业生命周期缩短和"破坏性创新"窗口关闭;第二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债务效率低下、债务违约、不良债务积聚和债务风险敞口提升。基于此理论逻辑,本文在分析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状况事实的基础上,结合行为主体在市场运作和政府干预两种情境下的博弈形式,探讨中国企业信用债违约形成机理,并就如何使市场在信贷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兑付 债务展期 债务违约 信贷资源配置 企业信用
下载PDF
金融科技、企业融资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满仓 聂一凡 +1 位作者 王耀平 马芬芬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8,共12页
中国利率扭曲、信贷市场不完善,导致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其突出的表现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面临信贷配给问题,而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由于其国有背景和规模优势,获取信贷较为容易。近几年金融科技迅速发展,一方面科技公司涉入金融领域开... 中国利率扭曲、信贷市场不完善,导致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其突出的表现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面临信贷配给问题,而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由于其国有背景和规模优势,获取信贷较为容易。近几年金融科技迅速发展,一方面科技公司涉入金融领域开始从事金融业务,另一方面,银行开始应用金融科技以提高贷款技术。金融科技催生的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助于增加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减少了信贷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有可能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发展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了金融机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而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仅在政府调控程度高的地区、金融抑制程度低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显著。本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拓展了金融科技经济后果的研究,为推进金融科技发展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信息不对称 融资成本 融资约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