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信达雅”没有过时 |
许钧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2
|
“信达雅”翻译原则下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对比研究 |
余玥莹
李国宏
|
《现代语言学》
|
2024 |
0 |
|
3
|
“信达雅”的语义学基础及其实践模式初探 |
魏向清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4
|
“目的论”与“信达雅”——中西方两种译论的比较 |
周锰珍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7 |
16
|
|
5
|
翻译标准和“信达雅” |
王振平
|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17
|
|
6
|
漫谈文稿编辑“信达雅” |
周作新
|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7
|
研究与反思:“信达雅”翻译理论新辩 |
阎颐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8
|
“信达雅”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 |
马志媛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1
|
|
9
|
新中有旧,旧中有新:关联翻译理论与“信达雅”说 |
谢满兰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10
|
浅谈中药说明书英译中的“信达雅” |
罗海燕
邓海静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8 |
2
|
|
11
|
从文化视角透析“信达雅”和翻译目的论 |
尤玉秀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12
|
脱有形似 实则迥异——严复“信达雅”说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辨析 |
王晨婕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4
|
|
13
|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及其哲学认知 |
张金亮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14
|
“信达雅”——避暑山庄康乾七十二景名称英译 |
刘彦奎
|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
2009 |
2
|
|
15
|
论“翻译三原则”与“信达雅” |
狄东睿
|
《海外英语》
|
2012 |
1
|
|
16
|
吴宓与严复翻译观比较——“以新材料入旧格律”与“信达雅”的关系探究 |
王婷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7
|
在继承中求发展——浅论翻译标准“信达雅” |
张志远
|
《文教资料》
|
2009 |
0 |
|
18
|
守望《今日中国》的“信达雅” |
张洪
|
《今日中国》
|
2007 |
0 |
|
19
|
中西不同思维模式下的“信达雅”与“目的论”之比较 |
李媛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0 |
|
20
|
快餐文化环境下新闻标题的“信达雅”追求 |
李建林
|
《传播与版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