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简并四波混频的双信道双频段增益谱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丹 郭瑞翔 +1 位作者 戴玉鹏 周海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4-150,共7页
基于大规模光通信中频分复用的需求,本文以热原子的简并四波混频为模型,研究了具有双频段特性的双信道增益光谱.一束缀饰场诱导激发态能级发生分裂,由于量子干涉效应,四波混频信号的增益在双光子共振处被抑制,从而使增益谱线的包络由单... 基于大规模光通信中频分复用的需求,本文以热原子的简并四波混频为模型,研究了具有双频段特性的双信道增益光谱.一束缀饰场诱导激发态能级发生分裂,由于量子干涉效应,四波混频信号的增益在双光子共振处被抑制,从而使增益谱线的包络由单频段转变为“M”型的双频段结构.同时,缀饰场还提高了相干基态的原子布居,进一步增强了四波混频信号的强度.最终实验上在铯原子气室内获得了一对具备双频段的双信道高增益光谱,并通过调节缀饰场的强度和频率失谐,实现了对双增益峰频率间隔的有效操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并混频 缀饰态 Autler-Townes 分裂 信道双频段
下载PDF
准线性光纤传输信道内四波混频及其抑制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超梁 蔡威威 曹文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共4页
对于高码率、长距离、色散管理准线性光纤传输,IFWM(信道内四波混频)是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主要非线性效应之一。文章采用分布傅里叶的计算方法,推导了描述准线性传输系统传输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介绍了一种经济有效的、色散管理结合脉... 对于高码率、长距离、色散管理准线性光纤传输,IFWM(信道内四波混频)是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主要非线性效应之一。文章采用分布傅里叶的计算方法,推导了描述准线性传输系统传输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介绍了一种经济有效的、色散管理结合脉冲预展宽的非线性补偿方案。经过预展宽后,输出端鬼脉冲的强度仅为预展宽前的1/4。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抑制IFWM,获得理想的补偿效果,对今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管理 准线性传输 信道内混频 脉冲预展宽
下载PDF
DWDM混合光学系统中帧间和信道内四波混频效应的抑制(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Naif Alsowaidi Tawfig Eltaif Mohd Ridzuan Mokhtar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本文提出了光码多分址(CDMA)和光密集波分复用(DWDM)的混合系统,全面研究了四波混频(FWM)的影响。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存在两个四波混频问题:包括多址干扰(MAI)和码间干扰(ISI)的帧间四波混频和信道内四波混频。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信道间... 本文提出了光码多分址(CDMA)和光密集波分复用(DWDM)的混合系统,全面研究了四波混频(FWM)的影响。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存在两个四波混频问题:包括多址干扰(MAI)和码间干扰(ISI)的帧间四波混频和信道内四波混频。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信道间和信道内四波混频的影响,最佳发射功率可选为18 d Bm。当发射功率大于18 d Bm时,混合系统的误码率(BER)将增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光相位调制器(EOPM)模块,将其放置在波分复用器之后,通过抑制信道内四波混频的影响,同时调制所有波长信号的相位,从而增加混合系统的非线性容限,这极大地改善了基于OOK传输的光学CDMA-DWDM混合系统的性能。此外,由于多对角线(MD)结构具有零互相关特性,通过使用多对角线识别序列码可以减少多址干扰的影响。结果还表明,CDMA技术与色散相结合有助于降低信道间四波混频的影响。此外,识别序列码间隔在减轻码间干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结果所示,当识别序列码间隔压缩至比特持续时间的25%时,可以避免码间干扰,此时所提出的混合系统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多分址 光密集分复用 帧间信道内混频 多址干扰 码间干扰 电光相位调制器
下载PDF
几种信道间隔方案对四波混频效应的抑制研究
4
作者 申静 邵立蓉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13期19-20,共2页
为了抑制四波混频FWM效应,根据其产生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信道的合理分布,文章设计了3种基于传统信道等间隔系统的改进方案,并与传统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每种改进方案的性能特点,以及在每种方案下传输距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文章... 为了抑制四波混频FWM效应,根据其产生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信道的合理分布,文章设计了3种基于传统信道等间隔系统的改进方案,并与传统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每种改进方案的性能特点,以及在每种方案下传输距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文章采用optisystem软件搭建系统信道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方案都能很好地抑制FWM效应,且后两种方案的效果更好,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传输 混频 抑制 信道间隔
下载PDF
光传输中四波混频效应及其抑制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龙琼 翁文华 曾焱 《飞通光电子技术》 2003年第2期95-97,111,共4页
介绍了四波混频产生的物理机制,对国内外现有的四波混频抑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波分复用系统(WDM)中,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信道的合理分布,可有效抑制FWM,获得最佳的系统性能。
关键词 光传输 混频效应 抑制方法 分复用系统 WDM 物理机制 信道
下载PDF
两种抑制光通信中四波混频效应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敬 王娅欣 +3 位作者 党绪文 李顺 苏大银 张克非 《电子设计工程》 2019年第7期128-132,共5页
为研究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基于OptiSystem搭建了8×10 Gb/s高速大容量传输系统中的四波混频噪声评估模型。根据ITU-T G.692工程指标要求,围绕信道间隔和色散管理,提出了两种区别于传统频率等间隔系统的改进方案,分别... 为研究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基于OptiSystem搭建了8×10 Gb/s高速大容量传输系统中的四波混频噪声评估模型。根据ITU-T G.692工程指标要求,围绕信道间隔和色散管理,提出了两种区别于传统频率等间隔系统的改进方案,分别研究其对四波混频噪声的作用效果,第一种方案是两头大、中间小的部分等信道间隔,第二种方案是在第一种方案的传输链路中设置了DCF色散补偿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改进方案均能有效地抑制四波混频效应,且第二种方案的效果更好,其传输距离和信道Q值明显增大,最高Q值可达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分复用 混频 信道间隔 色散管理
下载PDF
光纤通信中自相位调制与四波混频影响因素仿真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活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5-539,共5页
为了解决在高速率传输过程中,光纤介质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光信号造成的严重衰减问题,围绕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两种非线性效应进行分析,采用Opti System模拟软件分析了造成SPM和FWM效应的主要变量因素.结果表明,输... 为了解决在高速率传输过程中,光纤介质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光信号造成的严重衰减问题,围绕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两种非线性效应进行分析,采用Opti System模拟软件分析了造成SPM和FWM效应的主要变量因素.结果表明,输入功率、信道间隔以及色散是造成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提高光纤传输性能,为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频 信号衰减 自相位调制 非线性效应 脉冲频移 光纤色散 信道间隔 边带功率
下载PDF
基于简并四波混频的偏振复用全光整形研究
8
作者 田丰沣 武保剑 +1 位作者 周恒 邱昆 《光电子》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根据三束光注入高非线性光纤所发生的四波混频(FWM)过程,分析了基于FWM的多波长全光再生方案中串扰的主要来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简并四波混频的双波长全光幅度整形方案,连续辅助光的偏振方向与两路偏振正交的高功率数据光偏振方向呈... 根据三束光注入高非线性光纤所发生的四波混频(FWM)过程,分析了基于FWM的多波长全光再生方案中串扰的主要来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简并四波混频的双波长全光幅度整形方案,连续辅助光的偏振方向与两路偏振正交的高功率数据光偏振方向呈45?夹角。仿真研究表明,通过优化高非线性光纤的双折射值,非简并四波混频串扰可以得到较好的抑制,再生信号的消光比和Q因子均有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整形 信道再生 混频 偏振复用
下载PDF
一种不等间距配置波分复用(WDM)信道的新方法
9
作者 龙琼 翁文华 曾焱 《光子技术》 2004年第1期27-3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不等间距配置波分复用信道的方法-循环回转法,它可以有效克服原有的不等间距配置波分复用信道方法的缺陷。
关键词 分复用 混频 不等间距信道 信道配置 光纤通信
下载PDF
基于中距相位共轭及色散管理的信道内四波混频补偿
10
作者 曹文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0,共10页
基于中距相位共轭(OPC)结合色散管理的光纤非线性补偿方案,可满足OPC的传输对称性,改善非线性补偿效果,但是该方案用到了大量的反向色散光纤(IDF),不仅不便于对现有线路的升级改造,而且IDF尚未形成量产。采用色散补偿光纤(DCF)代替上述... 基于中距相位共轭(OPC)结合色散管理的光纤非线性补偿方案,可满足OPC的传输对称性,改善非线性补偿效果,但是该方案用到了大量的反向色散光纤(IDF),不仅不便于对现有线路的升级改造,而且IDF尚未形成量产。采用色散补偿光纤(DCF)代替上述方案中的IDF,对两种方案(分别称为IDF方案和DCF方案)的非线性补偿性能进行了比较,详细考察了两种方案对信道内四波混频(IFWM)的补偿。通过数值计算发现,如果在DCF方案中采取非对称功率传输,则可获得接近于IDF方案的理想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学相位共轭 色散管理 色散补偿光纤 反向色散光纤 信道内混频 非线性补偿
原文传递
DWDM中基于预啁啾抑制FWM的优化策略
11
作者 王雨行 关莉珍 +2 位作者 宋锡策 闫煜鹏 余先伦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9-1336,共8页
为了满足波分复用系统中的超高速和长距离传输,需将影响频谱效率和系统性能的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损害降至最低。针对四波混频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抑制波分复用光网络中四波混频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分别在有无预啁啾的情况下确定了第一... 为了满足波分复用系统中的超高速和长距离传输,需将影响频谱效率和系统性能的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损害降至最低。针对四波混频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抑制波分复用光网络中四波混频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分别在有无预啁啾的情况下确定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优化优先级参数(如有效面积、信道间距、入纤功率)的单个和组合效应对四波混频效应的影响,对系统误码率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系统性能。在16信道系统中,随着有效面积的增加、输入功率的减小和信道间距的增加,光纤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得以降低,且在预啁啾情况下四波混频效应降至更低。在预啁啾为800 ps/nm时,三种参数优化组合使信道中的最小误码率为8.16×10^(-23),相比无参数优化和预啁啾的光纤通信系统,性能提升132.8 dB。最后,这项工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预啁啾的参数优化策略是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性能优化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混频 预啁啾 信道间距 入纤功率 有效面积
下载PDF
强色散控制光传输系统中的信道内非线性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炬 毛宇 +2 位作者 吕辉 张利娜 杨祥林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4-589,共6页
通过对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处理,推导了准线性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方程,研究了强色散补偿光通信系统中的自相位调制、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和信道内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分析了这些非线性效应所致脉冲对称扰动、定时抖动和振幅抖动的规律,并... 通过对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处理,推导了准线性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方程,研究了强色散补偿光通信系统中的自相位调制、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和信道内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分析了这些非线性效应所致脉冲对称扰动、定时抖动和振幅抖动的规律,并通过仿真实现了强色散控制系统中的稳定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色散控制 准线性脉冲 信道 交叉相位调制 混频 光传输系统 非线性效应
下载PDF
强色散补偿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内非线性效应
13
作者 蔡炬 毛宇 +2 位作者 吕辉 张利娜 杨祥林 《光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92-97,共6页
研究了强色散补偿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自相位调制 ( SPM)、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 IXPM)和信道内四波混频 ( IFWM)等非线性效应 ,分析了 SPM所致脉冲对称扰动、IXPM所致定时抖动和 IFWM所致振幅抖动的规律 ,并通过数值仿真实现了强色散补... 研究了强色散补偿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自相位调制 ( SPM)、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 IXPM)和信道内四波混频 ( IFWM)等非线性效应 ,分析了 SPM所致脉冲对称扰动、IXPM所致定时抖动和 IFWM所致振幅抖动的规律 ,并通过数值仿真实现了强色散补偿系统中 1 6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色散补偿 高速光通信系统 自相位调制 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 信道内混频 非线性效应 信道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波长优化配置 被引量:1
14
作者 左晓蕾 王博 +1 位作者 张慧剑 顾畹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研究了基于G.653光纤的C波段密集波分复用传输系统中的波长配置方法,推导出了包含光放大器的多段光纤链路的四波混频(FWM)产物功率的解析表达式,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波长配置问题,同时得到了可行的16波信道配置方案.同已有的方法相... 研究了基于G.653光纤的C波段密集波分复用传输系统中的波长配置方法,推导出了包含光放大器的多段光纤链路的四波混频(FWM)产物功率的解析表达式,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波长配置问题,同时得到了可行的16波信道配置方案.同已有的方法相比,粒子群优化算法支持的信道数更多(>=16),四波混频效应得到了较好的抑制,系统性能明显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DM G.653光纤 信道选择 混频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40Gbps WDM系统中信道内四波混频效应的抑制
15
作者 石晓明 张冶金 +2 位作者 陈明华 郭树旭 谢世钟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
基于高速光传输系统中信道内四波混频(IFWM)作用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调制格式,通过在1码间以双0双π的相位间隔来抑制IFWM效应和寄生脉冲的产生,通过IFWM扰动项间的相互抵消减少光纤非线性带来的传输代价。数值仿真发现,在传2个典型码列... 基于高速光传输系统中信道内四波混频(IFWM)作用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调制格式,通过在1码间以双0双π的相位间隔来抑制IFWM效应和寄生脉冲的产生,通过IFWM扰动项间的相互抵消减少光纤非线性带来的传输代价。数值仿真发现,在传2个典型码列“11011”和“11100”时,该调制格式比传号交替反转(AMI)码和普通归零码(RZ)等格式抑制的效果更好、抑制的脉冲模式更广泛。在40Gbps光传输系统中,如果以1dB眼图代价为评判标准,AMI格式比RZ优2dB,而本文格式比AMI优越1dB,并且是与AMI格式同样容易实现的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复用(WDM) 40 Gbps传输 信道内混频(ifwm) 非线性效应
原文传递
抑制光纤传输中四波混频效应的两种改进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毛昕蓉 寇召飞 张建华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95,共7页
为了抑制四波混频(FWM)效应,根据其产生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对传统频率等间隔波分复用(WDM)系统的两种改进方案,一种方案是设计中间大、两头小的信道间隔,另一种方案是设计不等间隔交叉呈现的信道间隔。分别用OptiSystem软件搭建... 为了抑制四波混频(FWM)效应,根据其产生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对传统频率等间隔波分复用(WDM)系统的两种改进方案,一种方案是设计中间大、两头小的信道间隔,另一种方案是设计不等间隔交叉呈现的信道间隔。分别用OptiSystem软件搭建了7信道WDM系统,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改进方案均能很好地抑制FWM效应,且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纤通信 混频抑制 信道间隔 分复用
原文传递
高速准线性光传输系统非线性效应的仿真研究
17
作者 陈旭 蔡炬 周维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2-626,共5页
推导了高速准线性光传输系统中信道内四波混频、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等非线性效应方程,并根据方程进行计算机建模,从而实现高速准线性光传输系统的数值模拟。最后通过搭建仿真传输链路,比较了准分布式色散补偿方案和集总色散补偿方案的优... 推导了高速准线性光传输系统中信道内四波混频、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等非线性效应方程,并根据方程进行计算机建模,从而实现高速准线性光传输系统的数值模拟。最后通过搭建仿真传输链路,比较了准分布式色散补偿方案和集总色散补偿方案的优劣,并对不同速率的准线性光传输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各非线性相互作用随速率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准线性 仿真 非线性效应 信道内混频 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
下载PDF
光时分复用准线性传输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炬 杨祥林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8,共6页
 研究了高速色散控制准线性传输系统中的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和信道内四波混频等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了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导致定时抖动和信道内四波混频导致振幅抖动随距离和色散分布强度变化的规律,然后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分析了信...  研究了高速色散控制准线性传输系统中的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和信道内四波混频等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了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导致定时抖动和信道内四波混频导致振幅抖动随距离和色散分布强度变化的规律,然后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分析了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导致的 25 -1 的伪随机码流的定时抖动和振幅抖动及寄生脉冲的产生,证实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实现了色散分布强度为127的强色散控制系统中准线性脉冲序列1600 km的稳定传输,结论对用标准单模光纤实现高速传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色散控制准线性脉冲 非线性相互作用 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 信道内混频
原文传递
RZ-DPSK传输系统相位噪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曦 陈勇 +1 位作者 曹继红 简水生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82-1486,共5页
建立了单信道40Gbit/s归零-差分相移键控码(RZ-DPSK)传输系统模型,详细地分析并比较了线性相位噪声和非线性相位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放大器自发辐射(ASE)噪声带来的线性相位噪声对传输系统的性能影响最大,ASE与自相位调制... 建立了单信道40Gbit/s归零-差分相移键控码(RZ-DPSK)传输系统模型,详细地分析并比较了线性相位噪声和非线性相位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放大器自发辐射(ASE)噪声带来的线性相位噪声对传输系统的性能影响最大,ASE与自相位调制(SPM)相互作用引起的Gordon-Mollenauer(G-M)相移次之,带内四波混频(IFWM)的影响最小。在最优输入功率的条件下,由ASE带来的线性相位噪声引起的系统差分相位Q值代价大于204dB,由G-M相移引起的系统差分相位Q值代价小于7.5dB。仿真结果表明,对于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级联放大的单信道40Gbit/sRZ-DPSK传输系统,ASE噪声是限制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相移键控(DPSK) 相位噪声 放大器自发幅射(ASE)噪声 Gordon-Mollenauer(G-M)相移 内四混频(ifwm)
原文传递
准线性光纤传输系统中几种色散补偿方案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文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61,共8页
已有研究表明,对于高速率长距离准线性色散补偿光纤传输系统,信道内非线性效应是限制系统传输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在考虑四波混频等信道内非线性效应的情况下,通过求解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组,详细比较了单信道归零码准线性色散补偿光纤... 已有研究表明,对于高速率长距离准线性色散补偿光纤传输系统,信道内非线性效应是限制系统传输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在考虑四波混频等信道内非线性效应的情况下,通过求解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组,详细比较了单信道归零码准线性色散补偿光纤传输过程中前置补偿、后置补偿以及对称补偿3种色散补偿方案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信道内四波混频(IFWM)是导致3种方案性能差别的主要因素;对于确定的掺铒光纤放大器间距,最佳色散补偿方案与传输速率有关。速率越高,前置补偿性能越好;相反,后置补偿最适合低速率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色散补偿 准线性传输 信道内混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