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学术宗师陈寅恪先生曾于上个世纪40年代受聘于香港大学和牛津大学担任Professor of Chinese。由于中英职衔体系的差异,陈寅恪这一海外教席如何定名一直存在问题;此外,和陈寅恪学术生涯产生过交集的修中诚和李约瑟两人的职衔Reader...一代学术宗师陈寅恪先生曾于上个世纪40年代受聘于香港大学和牛津大学担任Professor of Chinese。由于中英职衔体系的差异,陈寅恪这一海外教席如何定名一直存在问题;此外,和陈寅恪学术生涯产生过交集的修中诚和李约瑟两人的职衔Reader同样译法混乱。本文通过梳理剖析上述三位学者职衔的误译,对英制学术体系中Professor和Reader的译名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译名的规范和统一有所裨益。展开更多
英国汉学家修中诚(Ernest Richard Hughes,1883—1956)借助西方文化的资源,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大学》和《中庸》做出哲学的诠释和翻译,保证了中国古典思想作为哲学被西方读者接受和理解。修氏还能够发现并在译文中维护中西哲学的一些...英国汉学家修中诚(Ernest Richard Hughes,1883—1956)借助西方文化的资源,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大学》和《中庸》做出哲学的诠释和翻译,保证了中国古典思想作为哲学被西方读者接受和理解。修氏还能够发现并在译文中维护中西哲学的一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交际效果与忠实程度的平衡。但是,在中国哲学西传的初期,这种平衡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对文化相似性的关注远超对文化差异性的强调,所以,以西方哲学传统为参照对《大学》《中庸》的译解,使这两部作品变得更像西方的哲学著作。展开更多
文摘一代学术宗师陈寅恪先生曾于上个世纪40年代受聘于香港大学和牛津大学担任Professor of Chinese。由于中英职衔体系的差异,陈寅恪这一海外教席如何定名一直存在问题;此外,和陈寅恪学术生涯产生过交集的修中诚和李约瑟两人的职衔Reader同样译法混乱。本文通过梳理剖析上述三位学者职衔的误译,对英制学术体系中Professor和Reader的译名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译名的规范和统一有所裨益。
文摘英国汉学家修中诚(Ernest Richard Hughes,1883—1956)借助西方文化的资源,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大学》和《中庸》做出哲学的诠释和翻译,保证了中国古典思想作为哲学被西方读者接受和理解。修氏还能够发现并在译文中维护中西哲学的一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交际效果与忠实程度的平衡。但是,在中国哲学西传的初期,这种平衡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对文化相似性的关注远超对文化差异性的强调,所以,以西方哲学传统为参照对《大学》《中庸》的译解,使这两部作品变得更像西方的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