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考论元朝汉文当代史的修史机构及主要成果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瑞杰
-
机构
张家口师专政史系
-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2期126-127,132,共3页
-
文摘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是比较特殊的朝代。元朝除用蒙文编修史书外,也很重视用汉文编修当代史,像实录、列传等等。元朝汉文当代史的修史机构是翰林国史院,其前身是翰林学士院与国史院。元朝官修汉文当代史的主要成果是到朝实录的编纂,按进呈时间可分类为五朝实录、世祖实录、三朝实录、仁家实录、英宗实录、四朝实录。
-
关键词
元朝
汉文当代史
修史机构
实录
-
分类号
K24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代修史机构的设置及变迁的时段特征
- 2
-
-
作者
高进
-
机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115,共5页
-
文摘
清代修史机构的设置及发展演变分为四个阶段,即天命到康熙初年的起始阶段、康熙初年到雍正末年的发展阶段、乾隆、嘉庆年间的完善阶段、道光至宣统时期的衰落阶段。清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修史机构呈现时段性的主要因素,也为制度变迁提供内在动力。
-
关键词
修史机构
时段
设置
演变
-
Keywords
History compiling institution
Period
Establishment
Evolution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初修史机构辨
- 3
-
-
作者
赵俊
-
机构
辽宁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求索》
1984年第6期122-122,共1页
-
文摘
以往治史学者大都认为:唐初曾设史馆修五代(梁、陈、齐、周、隋)史。〔注〕对此,我以为很值得商榷。《旧唐书·职官志》说:“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始移史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新唐书·百官志》也云:“贞观三年,置史馆于门下省,以他官兼领,或卑位有才者亦以直馆称,以宰相莅修撰。”《唐大典》则更明确指出:“贞观初,别置史馆于禁中,专掌国史。”(卷九)以上史料说明,史馆“专掌国史”,宰相亦“监修国史”。所谓“国史”,即本朝史,也就是唐的当代史。
-
关键词
修史机构
史馆
唐初
五代史
秘书
“监修国史”
门下省
百官
新唐书
中书省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明朝修史机构与史学发展述略
- 4
-
-
作者
张庆丹
-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6-39,共4页
-
文摘
与前代相比,明代修史制度极不健全。在严苛的政治高压环境下,明朝史学日趋衰微,官方修史停滞不前,史著寥寥无几;明初禁绝私人修史,私修史著极为罕见;明末禁止有所松弛,这为私人修史提供了便利。与唐宋相比,明朝的史学成就相对不高,但其却对清朝的史学繁盛有着直接影响。
-
关键词
明朝
修史机构
史学发展
-
Keywords
Ming Dynasty
history centre
historiography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试论民国时期“国家修史机构”之变迁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赵子元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20年第6期47-50,共4页
-
文摘
中国自古以来即有设立国家修史机构的传统。民国建立后,这一传统被延续了下来。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之初,孙中山、胡汉民等人便提出建立国史院的构想。北京政府统治期间,"国家修史机关"经历了从国史馆到国史编纂处再到恢复国史馆三个阶段。国民政府执政后,历经了数次筹备工作,国史馆最终建立起来。在"国家修史机构"三十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其隶属、官制、职能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其设立的意义也随着不同时期政府的更替而变化。然而纵观民国时期的"国家修史机构",始终是政府内的一个边缘部门,也未能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就。
-
关键词
国家修史机构
民国
国史馆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金代修史机构与史注纂辑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牛润珍
卢鹏程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2,共1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至民国修史机构与史注纂集"(项目编号:15JJD770005)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女真族建立金朝,由蒙昧而文明粲然,重视历史是其原因之一。金置国史院、起居院、著作局及译经所等编译史书,两次修《辽史》,撰成本朝《实录》十部,纂集《起居注》五部,并且还编有谱牒、玉牒、圣训、奏陈、礼书、会要、日历、行止录、《中兴事迹》、《续通鉴》、《龟镜万年录》等史书,保存有金一代史料,繁荣金代史学。金代修史机构完备,其记注、修史制度上承唐、宋、辽,下启元代,在中国古代史官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修《辽史》与本朝《实录》,又为元修《辽史》、《金史》奠定了基础。金源氏在史学上的贡献,不仅促进了中国古代传统史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
-
关键词
金朝
修史机构
实录
起居注
-
Keywords
the Jin Dynasty
historiographers' offices
Veritable Records
Court Diaries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宋代修史机构的变动及其修史成效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燕永成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7,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史学的繁荣与传布研究"(项目编号:11BZS025)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纵观宋代修史机构的整个演变过程,元丰改制前、元祐更化时期以及南宋初期,均属尽力继承与恢复唐、五代修史体制的时期,而在元丰改制后的绝大多数时期,则是新建修史体制日益完善的时期。与此同时,在各修史机构正常运转与适时变动中,无论是修史职能发挥,还是史官选任与调配,甚至是史籍编修等,均取得了较显著成效。
-
关键词
宋代
修史机构
修史成效
-
Keywords
The Song Dynasty historiographers' offices achievement of compiling historical records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历代史官与修史机构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朱桂昌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5年第3期70-74,共5页
-
文摘
这是一篇学术资料.其中系统而概括地论述了古代史官的起源和职责,介绍了从秦至清历代史书编纂与修史机构的发展状况,可供史学研究工作者参考.
-
关键词
修史机构
史官
史馆
晋书
后汉书
翰林院
私家修史
太史令
监修国史
正史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宋代修史制度及其对史学的影响
被引量:9
- 9
-
-
作者
许沛藻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54-61,共8页
-
文摘
本文对宋代统治者重视读史、修史,宋代的修史制度、机构以及修撰当代史风气盛行的原因作了详尽的阐述。
-
关键词
修史制度
修史机构
统治者
国史
史学
起居注
史料
司马光
史馆
资治通鉴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唐末以前官修史书要录
被引量:6
- 10
-
-
作者
杨翼骧
叶振华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34,62,共12页
-
文摘
在我国,至迟在殷商时代便有了史官。最初的史官虽非以修史为专务,但记录时事无疑是他们的一项重要职责,这实际已开官方修史活动的端绪。史官将过去的记录编次成册,便是官修的史书。而私人修史,则是到了春秋末期,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历史记载由官府流传到民间之后才出现的。两者相比,官方修史活动的历史要更久远些。而且,以最初的史官修史直至民国北洋政府开清史馆,其间各朝各代官方修史机构的名称职司及官方选用修史人员的方式,虽然屡有变化,但官方修史活动的传统却从未中断,即使在私人修史风气甚盛的时期也是如此。因而,官方修史活动当然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
关键词
竹书纪年
三国志
撰修
修史机构
史书
史官
重要内容
中国史学史研究
私人修史
社会文化
-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韩国汉文史部文献编年与专题研究”简介
- 11
-
-
-
出处
《东疆学刊》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
文摘
朝鲜半岛使用汉字最为悠久,从传说的箕子朝鲜开始,一直到1910年大韩帝国被日本吞并,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被使用长达数千年之久,其古代汉籍也像中国一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本课题选取其史部文献为考察对象,按年系书,由书系史,力图全面、系统反映朝鲜-韩国史学发展的历程、特点和概貌。朝鲜半岛古代的史学具有以官方为主、私家为辅的特点,本课题采录内容囊括史学史学科所关涉的诸多层面,如:史书、史家、史书体裁、官方修史制度、官方修史机构、史学思想、历史观、对朝鲜半岛史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等内容。
-
关键词
大韩帝国
史学思想
修史机构
史学发展
史学史
箕子朝鲜
朝鲜半岛
修史制度
-
分类号
K093.126
[历史地理—历史学]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唐代史馆略说
被引量:6
- 12
-
-
作者
岳纯之
-
机构
南开大学法学系天津
-
出处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4,共4页
-
文摘
史馆之称,北齐时已经出现,但那仅是指负有修史之责的秘书省下属机构著作省.作为一个独立的修史机构,史馆是唐朝贞观三年(629年)才设立的.唐代史馆的撰述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修撰国史,一是修撰实录.国史的修撰,始于太宗贞观初年,断断续续进行过多次,至德宗时方告结束;实录的修撰,也始于贞观时期,太宗之后,遂形成传统,几乎每个皇帝在位时都要组织人力为自己或前任修撰实录,即使颓运季世亦不例外.在唐朝存在的近三百年间,唐代史馆形成了一套以监修国史为主导、史馆史官为主体和政府支持为后盾的独特的修史制度,它不但对当时史学有很大影响,对后世史学亦影响颇巨,五代十国基本上是一仍唐旧,宋、辽、金、元、明、清也不过是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
-
关键词
唐代
史馆
修史机构
修史制度
撰述活动
史学影响
基本制度
-
Keywords
Shi Guan,Official History,Veritable records,Supervisor of the official history writing,Official historian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试论中国古代的史学政策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雷戈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71,共5页
-
-
关键词
史学政策
历史学家
中国古代史学
史学史
《明史》
史学与政治
中国古代历史
修史机构
个人的历史
专制政治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两宋史家词浅论
- 14
-
-
作者
白帅敏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77,共3页
-
文摘
中国历朝历代对于修史都十分重视,宋朝也不例外。宋代官方史学发达,设立起居院、日历所、实录院、国史院等专门的修史机构,对前代及当代历史进行编修。于此同时,私家著史也随风而起,出现了像郑樵《通志》这样的大型私家史书。这都反映了右文政策下士大夫文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这种意识,不仅促进了两宋史学的极大发展,而且对其词学创作也有不小影响。
-
关键词
两宋
史家
官方史学
修史机构
忧患意识
社会责任感
当代历史
《通志》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代四大类书之一──《册府元龟》
- 15
-
-
作者
梅旭
-
机构
江汉大学政法系
-
出处
《教师教育论坛》
1999年第3期66-66,共1页
-
文摘
宋代由于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了修史机构,官修史书十分宏富,太宗、真宗时期还命朝臣编了四部大类书,即《太平广记》(五百卷)、《太平御览》(一千卷)、《文苑英华》(一千卷)、《册府元龟》(一千卷)。类书是采辑各种古籍的有关资料,把它们分门别类列于从属类目之下...
-
关键词
《册府元龟》
宋真宗
杨亿
百科全书
《太平广记》
工具书
《文苑英华》
《太平御览》
修史机构
发展和变革
-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清代的方略馆与方略书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李石
-
出处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33-36,共4页
-
文摘
清代为编纂官方史书,历朝均设有专门机构。其中有所谓长开的,如起居注馆、国史馆、方略馆、武英殿修书处等常设机构;有所谓例开的,如圣训馆、实录馆、玉牒馆等按届开闭的机构;有所谓特开的,如明史馆、四库全书馆、三通馆等专为编纂某书而设的临时性机构。上述清代的修史机构,对整理和保存历史资料起了积极作用。 方略馆之设,始于康熙朝。每当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结束后,均由皇帝下令设专馆“纪其始末,纂辑成书,或曰方略,或曰纪略。”书成后又由皇帝审定,属“敕撰”或“钦定”一类的官书;
-
关键词
武英殿修书处
起居注馆
康熙朝
修史机构
国史馆
乾隆朝
明史馆
纪略
有所谓
阿桂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宋代史学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地位
- 17
-
-
作者
宋衍申
-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64-71,共8页
-
文摘
从孔夫子撰《春秋》开始,到鸦片战争前夕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史学止,中国古代史学象中国封建社会一样,经历了一个持续而漫长的发展过程。
-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学
修史机构
时政记
五代史记
刘知几
《史通》
《通鉴》
日历所
起居郎
官修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唐代史馆官员设置初探
- 18
-
-
作者
孙永如
-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35-139,共5页
-
文摘
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国史馆之设立,始于北齐;唐代置史馆于禁中,以宰相监修,以他官任史职,称为修撰,直馆。当时建立修史机构二:一属门下省,专修本朝史;一属中书省,专修前代史。这分别修史,是史学史上的重要改革,反映唐代对修史,特别是对修本朝史的高度重视。可惜,对这方面,多年来并未引起重视。若干专著仅笼统地提到唐代设立史馆,并把两个机构所出的成果混为一谈,至于它们的组织结构,官员设置、工作制度,以及在整个政府机构中的地位和其他学馆的关系等等都未能展开讨论。即使有一些专著提到了唐代史官设置,也仅是根据两《唐书》官志的简略记载加以解说,并有认识上的偏差。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
关键词
唐代史馆
监修国史
修史机构
设置
官员
宰相
史学发展
唐宪宗
门下省
高度重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清朝修史与《清史稿》编纂研究
被引量:5
- 19
-
-
作者
秦国经
高换婷
-
机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6,共6页
-
-
关键词
清朝
修史工作
《清史稿》
编纂工作
修史机构
史籍
国史馆档案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实录馆人员的构成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杨立红
朱正业
-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人文学院
安徽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3-127,共5页
-
文摘
清实录馆为例开的临时性修史机构,事毕即行撤销。终清一世,先后纂成包括《满洲实录》在内的太祖至德宗十一朝皇帝的十二部实录,所涉内容非常广泛,举凡文治武功、经济举措、文化教育、自然灾异及典章制度等,均囊括其中。清入关后,随着政权的日益稳固,实录纂修队伍渐趋庞大,分工亦愈益细化,先后设置了监修总裁官、总裁官、副总裁官、提调官、纂修官、收掌官、校对官、翻译官、誊录官等,根据分工各自承担相应的职任,协作纂修。此外,实录馆还设有供事、匠役等勤务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和后勤保障,亦是实录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具体职责不同,实录馆人员大体上可分为总裁官、纂修官、辅修官、勤杂人员四个部分。
-
关键词
《满洲实录》
副总裁
修史机构
文治武功
文化教育
典章制度
后勤保障
勤杂人员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