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修复前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春羚 林良缘 +1 位作者 庄亮亮 曾金表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6期836-837,共2页
目的评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因牙周病、牙槽外伤等导致牙槽骨缺损严重、拔牙术后不能满意修复的患者16例,拔牙同期在拔牙窝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术后2周拆线,3个... 目的评估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因牙周病、牙槽外伤等导致牙槽骨缺损严重、拔牙术后不能满意修复的患者16例,拔牙同期在拔牙窝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术后2周拆线,3个月、9个月复诊。结果术后临床检查、X线检查,16例患者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明显改善牙槽骨高度与丰满度。结论临床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应用能有效地改善修复前的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修复前外科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GBR技术在修复前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春羚 陈卓凡 王焱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613-615,共3页
目的:观察引导骨再生术(GBR)在牙周骨严重缺损患者修复前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因牙槽骨破坏吸收严重致牙齿松动不能保留,拔牙后牙槽骨缺损量大,高度、丰满度不佳或累及邻牙,不能行满意修复患者13例,拔牙同期在拔牙窝植入Bio-os... 目的:观察引导骨再生术(GBR)在牙周骨严重缺损患者修复前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因牙槽骨破坏吸收严重致牙齿松动不能保留,拔牙后牙槽骨缺损量大,高度、丰满度不佳或累及邻牙,不能行满意修复患者13例,拔牙同期在拔牙窝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Bio-Gide膜,术后2周拆线,3个月,9个月复诊。结果:术后9个月临床检查、X线检查,13例患者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明显改善了牙槽骨高度与丰满度,为进行FPD修复提供了良好的牙槽骨条件,术后9个月进行修复治疗,效果满意。结论:GBR技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骨增量技术,能有效地改善修复前的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技术 牙槽骨缺损 修复前外科
原文传递
修复前外科正牙术(1)
3
作者 耿温琦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97-398,共2页
外科正牙术(牙外科正畸术)为成年人牙列畸形矫治方法之~,因其手术方法简便快速,美容效果良好,深受患者欢迎;手术方法容易掌握,便于推广,尤其适合在应用正畸方法矫治有困难时或在缺少正畸条件的基层医院应用.
关键词 牙槽外科 外科正牙术 修复前外科 牙列畸形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修复前外科正牙术(2)
4
作者 耿温琦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牙槽外科 外科正牙术 修复前外科
原文传递
口腔健康状况评估在口腔修复治疗前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孟云 张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口腔修复治疗的240例初诊患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牙齿龋损、充填、牙齿缺失及修复等口腔健康状况。结果:年轻人群中患龋率,高发区域主要为磨牙区,此处人...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口腔修复治疗的240例初诊患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牙齿龋损、充填、牙齿缺失及修复等口腔健康状况。结果:年轻人群中患龋率,高发区域主要为磨牙区,此处人均患龋1.16颗,患龋率达到了60%,老年人群中患龋主要高发于前牙区域,人均患龋1.09颗,患龋率为49%,中年人群中补牙数较高,人均3.4颗。全牙列患龋概率与身体健康状况相关,身体健康状况自评为良或以下患者出现牙齿患龋的风险达到了健康状况评价好以上患者的的3.69倍(P<0.05),牙弓缺失的风险与牙齿部位有关:磨牙区>前磨牙区>前牙区。年龄与牙列龋病、补牙、缺牙有关,年龄越大,缺牙率上升。结论:口腔修复可以被用于口内多发口腔疾病患者治疗,但是如何选择一个合理的口腔修复治疗方案还需要具体根据患者的口内健康状况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修复 口腔医疗质量评定
下载PDF
先天性无牙颌患者的正颌外科治疗——附病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肖红喜 胡敏 谢旻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1例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伴先天性无牙颌患者以正颌外科作为修复前外科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例28岁先天性无牙颌男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及正畸外科的准备后,进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上颌骨采用改良Lefort I型截骨前移术,下颌采... 目的:探讨1例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伴先天性无牙颌患者以正颌外科作为修复前外科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例28岁先天性无牙颌男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及正畸外科的准备后,进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上颌骨采用改良Lefort I型截骨前移术,下颌采用口外切口下颌骨升支截骨后退术,同期行颌间牵引钉植入术,术后第3天开始用橡皮圈进行牵引,维持颌关系,术后3个月结束牵引。结果:患者口内外伤口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患者面型极大改善,X线头影测量结果示:SNA:81,SNB:79,ANB:2,SND:84,各项参数值基本达到正常。结论:正颌外科解决无牙颌患者的颌位关系及面型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可为后期修复奠定良好基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全 无牙颌 正颌外科 修复前外科
下载PDF
中国牙及牙槽外科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开进 薛洋 周宏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81-489,共9页
自1839年英国传教士Benjamin Hobson(合信)将现代牙科技术和理念传入中国至今,中国牙及牙槽外科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一停两快三慢"6个发展阶段。1911—1936年,多所牙医学校相继建立,与牙及牙槽外科有关的牙科杂志创刊,是第1个... 自1839年英国传教士Benjamin Hobson(合信)将现代牙科技术和理念传入中国至今,中国牙及牙槽外科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一停两快三慢"6个发展阶段。1911—1936年,多所牙医学校相继建立,与牙及牙槽外科有关的牙科杂志创刊,是第1个快速发展阶段。1937—1949年,8年抗战继而4年的解放战争,使得刚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的中国牙槽外科被迫慢了下来。1950—1960年,多部牙及牙槽外科专著问世,相关手术方法得以革新,是第2个快速发展阶段。1961—1978年,由于我国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与国际缺乏交流,导致整个科研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逐渐增大,牙槽外科的发展也基本处于停滞不前阶段,甚至还有倒退迹象。1979—2004年,牙槽外科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一个分支,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科室,并且研究主要集中在颌面外科,导致我国颌面外科的研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牙槽外科的发展则相对缓慢。2005年以后,独立的牙槽外科临床分支建立,牙槽外科学组成立,中国牙及牙槽外科,无论是在临床技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是我国牙及牙槽外科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外科 拔牙 牙移植 牙再植 修复前外科
下载PDF
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兔颅骨骨膜下埋植引导成骨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程晓兵 薛振恂 +1 位作者 杨耀武 周树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通过组织切片观察 ,了解多孔块状 β-磷酸三钙 ( β TCP)在皮质骨表面引导成骨过程中的组织学表现及可吸收机理。方法 将多孔块状 β TCP陶瓷在兔颅骨骨膜下埋植 ,实验标本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 通过组织切片观察 ,了解多孔块状 β-磷酸三钙 ( β TCP)在皮质骨表面引导成骨过程中的组织学表现及可吸收机理。方法 将多孔块状 β TCP陶瓷在兔颅骨骨膜下埋植 ,实验标本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标本的组织学表现 ,并和羟基磷灰石 (HA)作比较。结果 β TCP及HA陶瓷均能引导新骨生成 ,新骨大量从颅骨表面长入材料内 ,颅骨骨膜下无明显成骨 ,并观察到大量多核异物巨细胞吞噬 β TCP的现象。结论 β TCP能引导大量新骨生成 ,可以作为萎缩牙槽嵴加高的代用品。细胞对材料的吞噬作用是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用陶瓷 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 牙槽骨丢失 口腔修复前外科 萎缩牙槽嵴重建 颅骨骨膜下埋植
下载PDF
牙槽嵴增高术有关的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2
9
作者 涂玲 翦新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为给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指标,在男、女各30个成人下颌骨标本上,对下颌骨前部、中部及后部的高度及长度进行了测量。依据测量结果,结合牙槽嵴增高术讨论了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下颌骨 牙槽嵴增高术 修复前外科
下载PDF
Z350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冠折效果观察
10
作者 张淑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6期8842-8842,共1页
关键词 牙冠/损伤 复合树脂类 治疗结果 口腔外科手术 修复 人类
原文传递
漫步牙槽光辉岁月勇踏实践创新征途
11
作者 王一名 薛洋 +8 位作者 赵吉宏 潘剑 邹多宏 崔念晖 张伟 王杞章 李志政 周驭穹 胡开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1-311,共11页
本文总结和梳理《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发表的相关文章并结合医史探询,系统总结了中国牙槽外科的发展历程。初始创建阶段(1935—1952年)是中国牙槽外科发展的起点,尽管受到战争的影响,但为后来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起步发展阶段(1953... 本文总结和梳理《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发表的相关文章并结合医史探询,系统总结了中国牙槽外科的发展历程。初始创建阶段(1935—1952年)是中国牙槽外科发展的起点,尽管受到战争的影响,但为后来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起步发展阶段(1953—1966年),《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的创刊促进了牙槽外科的发展,研究集中在拔牙方法和拔牙并发症,牙移植和修复前外科逐渐起步;停滞不前阶段(1967—1977年),由于国际交流的中断,牙槽外科的发展几乎停滞;奋起直追阶段(1978—1985年),改革开放后,牙槽外科学者开始努力追赶前十年的停滞,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无显著创新成果诞生;科学发展阶段(1986—2010年)中,随着实验医学的兴起,中国现代牙槽外科的临床研究、基础实验、论文撰写都开始进入科学规范的时代;探索创新阶段(2011—2023年)是当前的发展阶段,中国牙槽外科也迎来了发展的最高峰,在技术、临床、基础领域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逐步达到甚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回顾我国牙槽外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学科发展历程,可见我国老一辈牙槽外科学者的智慧和汗水。然而,当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如技术标准化、临床实践的推广和人才培养等,这需要当代牙槽外科人砥砺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论文 牙槽外科 发展历程 拔牙 牙移植 修复前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