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复式正义及其在我国之适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龙晟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09年第1期33-41,共9页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刑事司法领域兴起了修复式正义模式,该正义模式就是透过回复社会关系和重建平等的社会关系,以满足人类彼此关怀、尊重的基本需求。这一正义模式之立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外在环境。此种刑事司法正义模式可...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刑事司法领域兴起了修复式正义模式,该正义模式就是透过回复社会关系和重建平等的社会关系,以满足人类彼此关怀、尊重的基本需求。这一正义模式之立基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外在环境。此种刑事司法正义模式可以为我国建构和谐社会的刑事司法正义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式正义 刑事司法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台湾地区修复式正义的源起、运行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从光 刘学敏 《海峡法学》 2018年第4期42-52,共11页
台湾地区修复式正义复兴于对传统刑事司法的反思。近十年来,台湾地区理论及实务界对该议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研究,未能对修复式正义的概念及实践模式达成一致意见,但该分歧不仅不是致命的缺陷,反而反映出修复式正义的丰富意涵。实践中... 台湾地区修复式正义复兴于对传统刑事司法的反思。近十年来,台湾地区理论及实务界对该议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研究,未能对修复式正义的概念及实践模式达成一致意见,但该分歧不仅不是致命的缺陷,反而反映出修复式正义的丰富意涵。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体现修复式正义精神的相关制度,厘清它们与修复式正义的关系,对修复式正义的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式正义 关系式正义 调解 缓起诉
下载PDF
台湾地区本土化修复式正义于“小区”运作疑义反思之刍论
3
作者 刘育伟 《海峡法学》 2022年第4期9-19,共11页
修复式正义(Restorative Justice,RJ)是一种回复损害的“关系正义”(Relational Justice),主要作用是用以解决犯罪对被害者所造之损害,而非惩罚或矫正加害者,对因犯罪行为受到最直接影响的当事人,即加害人、被害人、渠等家属、甚至小区... 修复式正义(Restorative Justice,RJ)是一种回复损害的“关系正义”(Relational Justice),主要作用是用以解决犯罪对被害者所造之损害,而非惩罚或矫正加害者,对因犯罪行为受到最直接影响的当事人,即加害人、被害人、渠等家属、甚至小区的成员或代表,提供各式各样对话与解决问题之机会,让加害人认知其犯行的影响,而对自身行为直接负责,并修复被害人之情感创伤及填补实质损害。相对于以刑罚为中心的现行刑事司法制度,修复式司法关注的重点不在惩罚或报复,而是国家如何在犯罪发生之后,疗愈创伤、恢复平衡、复原破裂的关系,并赋予“司法”一种新的意涵,即在寻求真相、道歉、抚慰、负责与复原中伸张正义。“修复式正义”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发展已经超过40多年,全世界第一个将修复式正义法制化的国家是新西兰;中国台湾近年来,诸如刑事诉讼法、少年事件处理法,及犯罪被害人保护法草案等,均将此制度明文纳列于法律解决纠纷的方法之一。因此,为充分了解这些实务操作疑义是否与社会大众认知事项相契合或矛盾,及该制度在现今社会氛围下所显现之价值,本研究以一般社会大众实施问卷调查,分别在人口特征、观感测量及小区参与程度上,发现对于该模式之社会认知及其信任感,同时可预测性的发现“社工”可能是将来中国台湾修复式正义推展上,尤其在小区代表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具体提供有温度的社会关怀,并建议宜提升修复促进者的任用资格或来源之多元、开放、普遍性之透明度并予以法制化,以赓续推动符合本土化修复式正义的未来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式正义 复式司法 关系正义 小区 复促进者
下载PDF
论厄德里克最新小说《拉罗斯》中的修复式正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冬梅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89-96,共8页
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近年的小说创作体现了对法律与正义问题的关注,她在最新小说《拉罗斯》中从正反两方面着意凸显了古老的印第安修复式正义在治愈个体创伤和修复社区共同体整体平衡中的有效性,同时小说也呼应了印... 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近年的小说创作体现了对法律与正义问题的关注,她在最新小说《拉罗斯》中从正反两方面着意凸显了古老的印第安修复式正义在治愈个体创伤和修复社区共同体整体平衡中的有效性,同时小说也呼应了印第安祖先遗骸被白人窃取用于科学研究和博物馆展览的现实非正义问题,并隐秘地传达了印第安古老的修复式正义可为其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斯·厄德里克 《拉罗斯》 修复式正义 印第安人遗骸
原文传递
修复式正义视角下医务社工介入医患纠纷的主体性建构
5
作者 王杰 杨思琪 《中国社会工作》 2022年第9期14-16,共3页
医患冲突、医患矛盾是当下伴随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而日益凸显的时代阵痛。医患纠纷本质上是医患二元主体关系的疏离与破裂,反映的是医患双方的主体性偏差。而随着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修复式正义或可为医患纠纷处理增添重要的突破性... 医患冲突、医患矛盾是当下伴随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而日益凸显的时代阵痛。医患纠纷本质上是医患二元主体关系的疏离与破裂,反映的是医患双方的主体性偏差。而随着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修复式正义或可为医患纠纷处理增添重要的突破性变量。文章以实证资料为基础,探究医患纠纷的主体性差异,探讨修复式正义视角下医务社工介入医患纠纷的可行性,倡导非惩戒式干预的重要意义,以期实现医患关系重构及良好的社会示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式正义 医务社工 医患纠纷
原文传递
修复式正义视野下的附条件不起诉运行效果与完善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作凌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9年第1期164-176,共13页
修复主义正义观注重保护具体法益和恢复社会整体秩序,注重加害人、被害人和社区利益的平衡协调,在轻微犯罪领域逐步践行,并成为现代刑事司法处理犯罪的一种方式。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新增设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被告... 修复主义正义观注重保护具体法益和恢复社会整体秩序,注重加害人、被害人和社区利益的平衡协调,在轻微犯罪领域逐步践行,并成为现代刑事司法处理犯罪的一种方式。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新增设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被告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相结合的刑事司法方针,推动了修复式正义理论之实践,通过规定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考验期限、考察内容以及诉讼各方的程序参与等,使未成年被告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弥补因犯罪所造成的损害,使被害人要求的物质及精神损失赔偿的意愿得以实现,以修复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实践过程中附条件不起诉运行效果较好,但还存在不足,应当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强化监督考察机制以及保障被害人诉权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修复式正义 实践运行 保障机制
原文传递
修复性正义对我国医疗纠纷处理方式的启示 被引量:8
7
作者 吴英旗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3-206,共4页
医疗纠纷发生后的患者、家属及医疗人员都可能会受到伤害,此时医患双方都需要通过修复的平台促进了解与体谅从而让伤害得以复原。修复式正义的基本目标在于平衡医患双方及社会利益,修复纠纷双方紧张的关系,努力促成多元关系社群的动态... 医疗纠纷发生后的患者、家属及医疗人员都可能会受到伤害,此时医患双方都需要通过修复的平台促进了解与体谅从而让伤害得以复原。修复式正义的基本目标在于平衡医患双方及社会利益,修复纠纷双方紧张的关系,努力促成多元关系社群的动态和谐。在医疗纠纷处理中运用修复式实践模式可以纠正现有处理方式在处理理念,处理效果和处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局限性。修复性正义对我国医疗纠纷处理的理念及路径具有重要启示,如提供医疗事故风险救济或补偿方式,建立有利于医患沟通的对话平台推动医患共享决策模式以提升沟通品质、整体化处理医疗纠纷的思路和关怀小组积极介入协调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修复式正义 医患关系
下载PDF
附条件不起诉处分对象修复效果影响因子实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作凌 《犯罪研究》 2019年第2期45-51,共7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增设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强调个别预防、鼓励被不起诉人恢复损害、改过自新以及复归社会,具有修复式正义之精神。本研究通过访谈,了解检察官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认识和态度;通过对被不起诉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附条件不起... 我国刑事诉讼法增设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强调个别预防、鼓励被不起诉人恢复损害、改过自新以及复归社会,具有修复式正义之精神。本研究通过访谈,了解检察官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认识和态度;通过对被不起诉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附条件不起诉对处分对象的修复性实践效果如何。研究发现,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如果有充分的对话与协商机会,则附条件不起诉的实践效果会更加显著,同时,附条件不起诉带来的修复式正义实践效益多体现在程序要件上,也即检察官在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中表现的态度。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刑事司法环境,以更关怀的态度对待被不起诉人,增加其改过自新的意愿,使具有修复式正义精神的附条件不起诉充分发挥其社会综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修复式正义 处分对象 适用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