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克指数与修正休克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伟民 潘伟 刘俊强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与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hock index,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与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hock index,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就诊并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PCI治疗影像学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慢血流/无复流组,分别计算SI及MSI,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基线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SI、MSI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收集患者834例,发生慢血流/无复流139例(16.67%),ROC分析结果显示SI、MS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677、0.899,其预测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4(CI 95%:0.597~0.710,P<0.001)、0.650(CI 95%:0.596~0.706,P<0.001),敏感度为45.3%、43.2%,特异度为74.9%、77.0%,阳性预测值为26.7%、27.4%,阴性预测值为87.2%、87.0%。结论SI、MSI不适合作为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诊断标准,但可以考虑作为排除指标辅助判断不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可能,而且不同“罪犯血管”所致的STEMI均可使用该截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慢血流/无复流
下载PDF
修正休克指数的分诊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王琨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修正休克指数(MSI)的分诊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护理,观... 目的:探讨修正休克指数(MSI)的分诊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MSI进行病情评估及分诊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分诊错误率、分诊时间、短期病死率、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分诊错误率低于对照组,分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短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短期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I的分诊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分诊时间,降低分诊错误率,提高救治成功效率,致残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休克指数 分诊护理 急诊创伤 分诊时间 就诊成功率
下载PDF
体温修正休克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急诊内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元税 欧阳艳红 +2 位作者 张蕾蕾 宋维 曾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研究体温修正休克指数(ASI)与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评价急诊内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8-01至2013-11-31期间就诊我院急诊内科患者10986例进行ASI计算及MEWS评分,对比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转归。结... 目的研究体温修正休克指数(ASI)与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评价急诊内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08-01至2013-11-31期间就诊我院急诊内科患者10986例进行ASI计算及MEWS评分,对比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转归。结果10986例患者中急诊治疗好转离院3769例(34.307%);急诊留观4150例(37.775%);普通病房住院2359例(21.473%);重症病房住院694例(6.317%);急诊抢救室死亡14例(0.128%)。MEWS评分与患者转归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Soean相相关系数为0.425。AS1与患者转归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21。ASI与MEWS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32。ASI在MEWS评分〈5、5~9及〉9三个分值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为0.69±0.02、0.92±0.07及1.06±0.10三个层次与本研究患者病情转归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SI与MEWS评分存在正相关,二者均有助于医护人员快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尤其ASI,更为简单、易记、快捷,值得深入研究其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情评估 修正休克指数(asi) 休克指数 早期预警评分(MEWS) 急诊分诊
下载PDF
休克指数与修正休克指数在急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判断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春生 王艳飞 +4 位作者 孙海艳 赵春梅 梁浩 于健 李俊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65-4069,共5页
目的:探讨SI与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分别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 目的:探讨SI与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分别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MSI)值,据SI、MSI值将其分为4组,SI≥0.7组与S1〈0.7组,MSI≥1.4组与MSI〈1.4组,对各组间一般资料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进行比较。结果:258例患者被纳入MSI升高组(MSI≥1.4),319例患者被纳入SI升高组(SI≥0.7).一般资料比较除了心率、血压之外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7d全因病死率为8.4%,MACE发生率为18-2%,SI升高组与MSI升高组均预示较高的MACE发生率,而MSI升高组与SI升高组优势比(ORs)比较均高于SI组,分别为全因病死率13.3-5.0.MACE3.9-2.5.心源性体克61.3-10.5。致命性心律失常(LTA)5.4-2.7。结论:SI与MSI在急诊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均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而MSI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下载PDF
休克指数与修正休克指数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春生 王艳飞 +4 位作者 孙海艳 赵凤敏 梁浩 于健 李俊峡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8-921,共4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休克指数(SI)和修正休克指数(MSI)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危重性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67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两组,存活出院组128例,院内死亡组39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 目的探讨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休克指数(SI)和修正休克指数(MSI)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危重性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67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两组,存活出院组128例,院内死亡组39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率、收缩压、体温、SI及MSI等相关指标,统计并分析相关指标差异,以进一步评估SI与MSI评估其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心率、收缩压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出院组患者的SI以及MSI(0.887±0.289和0.838±0.275)显著低于院内死亡组(1.112±0.431和1.032±0.402),统计学意义(P<0.05)。MSI>1.2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比为5.3,显著高于其他评价指标。结论 SI和MSI对准确评估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风险因素有一定价值,MSI评估相对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收缩压 心率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修正休克指数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艳飞 赵春生 +2 位作者 于健 牛兴杰 张爱文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6期2494-2496,2500,共4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修正休克指数(MSI)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首诊的NSTEMI患者612例。依据患者血常规及MSI计算结果,分为RDW≥13.25%与RDW﹤13.25%组、...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修正休克指数(MSI)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首诊的NSTEMI患者612例。依据患者血常规及MSI计算结果,分为RDW≥13.25%与RDW﹤13.25%组、MSI≥1.2与MSI﹤1.2组,记录一般资料,计算7d内全因病死率与MACE的发生率,分析RDW和MSI对N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采用受试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二者对NSTEMI患者的短期预测价值。结果高RDW组与低RDW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Killip分级Ⅲ及Ⅳ级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MSI组与低MSI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Killip分级Ⅲ及Ⅳ级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RDW组的MACE的发生率与全因病死率显著高于低RDW组,高MSI组的MACE的发生率与全因病死率显著高于低MS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7d内的病死率为4.08%,RDW和MS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6和0.686,对评估NSTEMI患者短期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DW和MSI有可能是评估N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休克指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修正休克指数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Mace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艳飞 赵春生 +3 位作者 牛兴杰 张爱文 于健 赵艳军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683-687,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修正休克指数(MSI)对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586例STEMI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及血常规、血压、心率,计...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修正休克指数(MSI)对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586例STEMI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及血常规、血压、心率,计算休克指数(SI)、MSI及录入RDW,患者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心率、血压、红细胞分布宽度、休克指数及修正休克指数等指标。结果:Mace组(n=132)与非Mace组(n=454)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Killip分级Ⅲ及Ⅳ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的SI、MSI及RDW明显高于非MACE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为22.52%,包括6.48%(38例)全因死亡患者,SI、MSI及RDW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1、0.707和0.713,对预测STEMI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I、MSI及RDW均可能是预测急诊科STEMI患者短期预后简单、经济、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休克指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修正休克指数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春生 王艳飞 +4 位作者 孙海艳 赵春梅 梁浩 于健 李俊峡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探讨修正休克指数(MSI)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NSTEMI患者462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两组,存活出院组421例、院内死亡组41例,观察... 目的:探讨修正休克指数(MSI)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NSTEMI患者462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两组,存活出院组421例、院内死亡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率、收缩压、修正休克指数等相关指标,统计并分析相关指标差异,以进一步评估MSI评估其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心率,收缩压等指标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出院组患者的MSI(0.842±0.267)显著低于院内死亡组患者相关指标(1.042±0.4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1.2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比为7.1,显著高于其他评价指标。结论:MSI对评估急性NSTEMI患者预后风险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休克指数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收缩压
下载PDF
修正休克指数与血浆乳酸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春生 王艳飞 +3 位作者 孙海艳 赵春梅 梁浩 李俊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455-1457,1463,共4页
目的研究修正休克指数与血浆乳酸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NSTEMI患者312例,依据修正休克指数(MSI)和乳酸(LA)水平将患者分组,分别为MS... 目的研究修正休克指数与血浆乳酸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NSTEMI患者312例,依据修正休克指数(MSI)和乳酸(LA)水平将患者分组,分别为MSI≥1.2组与MSI<1.2组,和LA≥2 mmol/L组与LA<2 mmol/L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患者的短期预后情况,统计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并采用受试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对N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MSI≥1.2组与MSI<1.2组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及Killip分级的Ⅲ、Ⅳ级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A≥2组与LA<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I及Killip分级的Ⅲ、Ⅳ级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1.2组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全因病死率分别显著高于MSI<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2组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全因病死率显著高于L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院内死亡率为18.59%。MSI和LA的AUC分别为0.794和0.822,对NSTEM患者的短期预后预测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SI和LA均对NSTEMI患者的短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LA的预测力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休克指数 乳酸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以休克指数作参数的修正创伤评分在地震现场躯干伤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海 杜鑫淼 曹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以休克指数作参数的修正创伤评分(RTS)用于地震现场躯干伤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伤情数据库中资料齐全的1322例汶川地震躯干伤伤员数据,其中男553例、女769例,年龄(59.7±21.7)... 目的探讨以休克指数作参数的修正创伤评分(RTS)用于地震现场躯干伤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伤情数据库中资料齐全的1322例汶川地震躯干伤伤员数据,其中男553例、女769例,年龄(59.7±21.7)岁。计算伤员的RTS包括创伤分类修正创伤评分(Triage—RTS)和严重创伤转归研究修正创伤评分(MTOS—RTS),并改用休克指数替代收缩压来进行RTS中的循环评估,从而建立转运前修正创伤评分(Transport—RTS)的概念。通过ROC曲线分别比较Transport—RTS与Triage—RTS、MTOS—RTS评价转运中以及急诊室死亡中的作用,分别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Transport—RTS、Triage—RTS和MTOS—RTS用于地震现场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563,0.563;Transport—RTS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Triage-RTS和MTOS—RTS,均P〈0.05。结论Transport—RTS用于地震现场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准确度更高,同时保持了简易、快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创伤评分 转运前修正创伤评分 地震 躯干伤 休克指数
下载PDF
修正指数与休克指数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中的判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升 唐雄修 何树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3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修正指数(SI)与休克指数(MSI)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中的判断价值。方法 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测量血压和心率计算SI和MSI值,将SI临界值设为0.7,MSI临界值设为1.4,比较SI和MSI临界值上下患者7 d... 目的探讨修正指数(SI)与休克指数(MSI)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中的判断价值。方法 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测量血压和心率计算SI和MSI值,将SI临界值设为0.7,MSI临界值设为1.4,比较SI和MSI临界值上下患者7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83例患者中SI≥0.7 39例,SI<0.7 44例;MSI≥1.4 42例,MSI<1.4 41例。7 d内,83例患者中共发生心源性休克19例、致命性心律失常13例、心力衰竭31例、死亡23例。SI≥0.7患者的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死亡发生率高于SI<0.7患者,MSI≥1.4患者的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死亡发生率高于MSI<1.4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和MSI较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较大,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修正指数 休克指数 预后判断
下载PDF
基于修正休克指数的分诊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红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8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修正休克指数的分诊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10月因创伤至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究基于修正休克指数的分诊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10月因创伤至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修正创伤评分(RTS)评估病情,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修正休克指数(MSI)改良的创伤评分评估病情,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分诊,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分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分诊错误率和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短期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SI的分诊护理可明显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创伤 分诊护理 修正休克指数 修正创伤评分 救治效率
下载PDF
修正休克指数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可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蕾 李珊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评价修正休克指数(MSI)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BCDW)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老年AMI患者500例,随访1年,根据出院后是否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不良预后组(98例)和对照组(402例)。比较2组患... 目的:评价修正休克指数(MSI)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BCDW)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老年AMI患者500例,随访1年,根据出院后是否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不良预后组(98例)和对照组(402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MSI及RBCDW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比较MSI及RBCDW对老年AMI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良预后组MSI及RBCDW增加(P均<0.05);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I对老年AMI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75(95%CI:0.721~0.829,P=0.000);RBCDW对老年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较好预测价值(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MSI及RBCDW均是老年AMI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MSI及RBCDW对预测老年AMI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价值,但MSI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休克指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肌梗死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修正休克指数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葛婷爱 张斌 周逸丹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评估修正休克指数(MSI)与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从开放性公共数据库提取相应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相关指标。采用生存曲线及生存回归分析以分析患者MSI和住院死亡率的联系。结果纳入1 14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最终数... 目的评估修正休克指数(MSI)与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从开放性公共数据库提取相应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相关指标。采用生存曲线及生存回归分析以分析患者MSI和住院死亡率的联系。结果纳入1 14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最终数据分析,Cox结果显示,年龄、急性生理分数Ⅲ(APSⅢ)、米力农、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MSI高分值(>1.4)是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HR(95%CI)=1.029(1.020~1.038)、1.018(1.012~1.025)、0.574(0.447~0.737)、1.205(1.001~1.453)、1.604(0.623~1.256)、1.488(1.209~1.834)、1.689(1.285~2.218),P <0.05]。经调整混杂因素后,MSI仍可独立预测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死亡风险[HR(95%CI)=4.268(2.607~6.986),P <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MSI低分值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MSI高分值组(P <0.01)。单因素及多因素趋势分析发现,MSI分值越高,其住院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 <0.01)。MSI与住院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HR(95%CI)=3.148(2.296~4.317),P <0.01]。结论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MSI可预测住院死亡风险,与住院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修正休克指数 住院死亡
下载PDF
修正休克指数和支架覆盖表面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妍 卢淡泊 +4 位作者 陈章炜 陈傲 王尹曼 钱菊英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185-191,共7页
目的:探讨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hock index,MSI)和支架覆盖表面积(stent coverage surface area,SCSA)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 目的:探讨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hock index,MSI)和支架覆盖表面积(stent coverage surface area,SCSA)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N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231例。根据PCI过程中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NRP组(TIMI 0~2级,n=48)和正常血流组(TIMI 3级,n=183)。以有创监测的心率与收缩压或平均动脉压比值计算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或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I,MSI);以支架直径(D支架)、长度与圆周率的乘积计算SCSA。对NRP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正常血流组相比,NRP组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史、Killip分级为Ⅲ/Ⅳ级的比例更高,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降低;SBP<10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比例、SI、MSI、D支架和SCSA增大(P<0.05)。NRP组患者预后较差,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6.3%vs 0.5%,P=0.030)。MSI≥1.2、SI≥0.7和SBP<100 mmHg时,患者发生NRP危险度分别是3.365、3.025和2.957(P<0.05);SCSA≥350 mm2和D支架>3.0 mm时,患者发生NRP的危险度为2.836和2.138(P<0.05)。结论:MSI≥1.2和SCSA≥350 mm2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中N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RP患者院内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现象 修正休克指数 支架覆盖表面积
下载PDF
修正休克指数与应激性高血糖对非糖尿病NSTEMI患者院内转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园园 夏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530-1533,1537,共5页
目的研究修正休克指数(MSI)与应激性高血糖(SHG)对非糖尿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院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首诊的非糖尿病NSTEMI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 目的研究修正休克指数(MSI)与应激性高血糖(SHG)对非糖尿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院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首诊的非糖尿病NSTEMI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MSI及空腹血糖结果,分为MSI<1.2组(n=290)与MSI≥1.2组(n=46)、无SHG组(空腹血糖<7.0 mmol/L,n=208)与SHG组(空腹血糖≥7.0 mmol/L,n=128)。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计算患者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分析MSI与SHG对非糖尿病NSTEMI患者院内转归的影响。结果MSI≥1.2组MACE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MSI<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G组MACE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无SH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I、空腹血糖、GRACE评分均为非糖尿病NSTEMI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MSI最强(OR=24.790,95%CI:4.483~137.081,P<0.001),空腹血糖次之(OR=1.149,95%CI:1.024~1.290,P=0.018)。MSI和空腹血糖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33(95%CI:0.595~0.872,P<0.001)和0.733(95%CI:0.633~0.833,P<0.001),对评估非糖尿病NSTEMI患者院内转归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I和SHG可期待作为评估非糖尿病NSTEMI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休克指数 应激性高血糖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率
下载PDF
危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休克指数对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3
17
作者 鲁叶弘 王雅心 +1 位作者 付强 王占胜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危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NSTEMI)患者的预后及休克指数(SI)和修正休克指数(MSI)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0例ANSTEMI患者,并按照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07例和死亡组4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比较心率、收缩压、SI、... 目的分析危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NSTEMI)患者的预后及休克指数(SI)和修正休克指数(MSI)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0例ANSTEMI患者,并按照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07例和死亡组4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比较心率、收缩压、SI、MSI等相关评估指标,以评估SI、MSI对危重ANSTEM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SI、MSI均较死亡组低(P<0.05);当MSI大于1.2时,其死亡风险比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结论 SI和MSI对危重ANSTEMI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MSI具有更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乳酸检测和纠正休克指数在急诊对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艳飞 赵春生 +2 位作者 牛兴杰 张爱文 于健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947-950,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乳酸(LA)水平和修正休克指数(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0d内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首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STEMI患者678例。依据LA和MSI结果将患者分为LA升高组(≥2 mmo L/L)... 目的:研究血浆乳酸(LA)水平和修正休克指数(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0d内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首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STEMI患者678例。依据LA和MSI结果将患者分为LA升高组(≥2 mmo L/L)与LA正常组(<2mmo L/L)和MSI≥1.3组与MSI<1.3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统计10d内全因死亡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分析LA和MSI对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采用受试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LA和MSI指标对STEMI患者的短期预测价值。结果:282例患者被纳入LA升高组,396例患者被纳入LA正常组,两组的Killip分级Ⅲ及Ⅳ级、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A升高组的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全因病死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L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0例患者被纳入MSI≥1.3组,468例患者被纳入MSI<1.3组,两组的Killip分级Ⅲ及Ⅳ级、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1.3组的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全因病死率的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MSI<1.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10d内的死亡率为7.52%,LA和MS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和0.789,对预测STEMI患者短期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LA和MSI可以作为评估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指标,LA的预测力可能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休克指数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乳酸 预后
下载PDF
年龄休克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艳飞 赵春生 +2 位作者 牛兴杰 张爱文 于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休克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26例,收集资料,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MSI)和年龄休克指数(年龄SI)。分... 目的探讨年龄休克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26例,收集资料,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MSI)和年龄休克指数(年龄SI)。分为好转出院组480例和院内死亡组46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休克指数、修正休克指数、年龄休克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率等指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Killip分级Ⅲ及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出院组的SI、MSI及年龄SI低于院内死亡组。院内死亡率为8.9%,SI、MSI及年龄S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8,0.700和0.707,对预测AMI患者短期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I、MSI及年龄SI均有可能预测AMI患者的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率,年龄SI预测能力有可能较SI及MSI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不同休克指数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彭配珠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0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与修正休克指数(MSI)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心率和血压,计算SI与MSI值。将患者分为A(SI≥0...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与修正休克指数(MSI)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心率和血压,计算SI与MSI值。将患者分为A(SI≥0.7,25例)、B(SI<0.7,42例)、C(MSI≥1.4,21例)、D(MSI<1.4,46例)4组。回顾性分析各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指标差异,统计各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和C组入院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低于B组和D组,心率(HR)、心功能Killip Ⅲ~Ⅳ级患者占比分别高于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全因死亡患者占比分别高于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计算C组的上述四项指标优势比(OR)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与MSI均可用于评估STEMI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其中后者预测优势更大,准确性更高,预测效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短期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