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福建省城市空间联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慧娟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第11期76-77,共2页
本文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对2017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九地市间相互作用力较弱且联系程度分布不均,其中,福州与其余各市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强,厦门、漳州、泉州三市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强,但... 本文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对2017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九地市间相互作用力较弱且联系程度分布不均,其中,福州与其余各市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强,厦门、漳州、泉州三市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强,但三地市与其余城市的联系都较弱,区外辐射带动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空间联系 修正的引力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国与东盟航空运输联系研究
2
作者 曹允春 李嘉玉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为探究我国同东盟航空运输联系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联系强度进行测算,基于测算结果构建中国与东盟城市航空运输联系空间网络,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对网络总体特征和节点中心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与东盟航空联系强度较弱,整体呈上... 为探究我国同东盟航空运输联系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联系强度进行测算,基于测算结果构建中国与东盟城市航空运输联系空间网络,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对网络总体特征和节点中心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与东盟航空联系强度较弱,整体呈上升趋势,联系的不均衡性较为明显;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分布特点;度分布表现出多级分化现象,网络由少数核心城市主导,接近中心性总体分布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航空运输联系 修正的引力模型 中国—东盟
下载PDF
中国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分析
3
作者 彭志敏 李苗 《高教论坛》 2024年第8期83-89,共7页
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的改善是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来源。基于超效率EBM模型对我国省际高校科研创新效率展开测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对其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效应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高... 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的改善是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来源。基于超效率EBM模型对我国省际高校科研创新效率展开测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对其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效应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总体偏低,且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创新无效率主要来源于科研成果转化产出严重不足;同时,省际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呈现出复杂的网络结构形态,省际空间关联愈发紧密,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存在明显的空间聚类特征,且个体网络中心性的提升对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效率 EBM模型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关联网络
下载PDF
四川省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石鑫 麻海鹏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7期189-194,共6页
在对四川省21市(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全面测度的基础上,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21市(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密度较低,... 在对四川省21市(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全面测度的基础上,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21市(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密度较低,呈现出“核心-边缘”分布,只有成都市和绵阳市发挥了明显的中介作用,各市(州)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显;空间距离、产业结构、创新环境和城市活力会对四川省21市(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关联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中国省域建筑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效应分析
5
作者 王亚平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5期60-62,共3页
明晰建筑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是推进建筑业在“双碳”背景下实现跨地区统筹碳减排治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本研究利用2021年中国30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省域建筑业碳排放量。通过利用修正后的引力... 明晰建筑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是推进建筑业在“双碳”背景下实现跨地区统筹碳减排治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本研究利用2021年中国30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省域建筑业碳排放量。通过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构建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空间网联网络,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网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首先,建筑业碳排放量揭示不同省份之间的碳排放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周边省份经济活动、政策措施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次,从整体网络特征来看,中国30省份建筑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网络具有高度的连通性和紧密性,但在传递效率上存在提升空间。最后,从个体网络特征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甘肃等省份在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具备高连接度和强影响力,在全国碳排放治理中起到了带动和桥梁作用,对实现区域协同减排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对优化全国碳排放网络结构、提升治理效率、推动建筑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关联网络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建筑业
下载PDF
河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袁旭梅 魏福丽 张旭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8,128,共11页
在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全面测度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修正的引力模型,从社会网络关系分析视角对河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2016年以来河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虽得到... 在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全面测度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修正的引力模型,从社会网络关系分析视角对河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2016年以来河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虽得到较大提升,但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不平衡趋势;(2)河北省县域已经形成“多中心发展”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格局,县市之间的空间联系较为密切,但因县市间差距显著,整体网络密度相对较低;(3)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各板块内部县市间有着较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联系,但板块与板块间的空间联系相对较弱;(4)地理空间距离、交通便利程度、科技创新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差异会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联系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关联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航空物流关联程度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曹允春 罗雨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4-182,190,共10页
基于23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多指标数据,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承载城市间的航空物流空间关联程度、关联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承载城市间呈现出"东密西疏,东强西弱"... 基于23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多指标数据,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承载城市间的航空物流空间关联程度、关联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承载城市间呈现出"东密西疏,东强西弱"的空间关联格局;航空物流关联网络的密度较高",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显著",多中心驱动"态势正逐渐形成,但空间结构不太稳定;网络的"轴辐式"层级结构不明显,"桥梁"城市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大致形成了4类不同职能的凝聚子群,各子群间的派系林立程度非常小,子群结构及梯度协作关系不尽合理;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和交通通达性等因素共同驱动着关联网络的优化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航空物流关联网络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SNA) QAP分析
下载PDF
长江中游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关系与网络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华 王丽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3-98,共6页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结构是整体旅游经济的提升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旅游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长江中游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关系及网络特征。研究表明:旅游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趋势下,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长尾分布特征有望带来...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结构是整体旅游经济的提升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旅游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长江中游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关系及网络特征。研究表明:旅游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趋势下,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长尾分布特征有望带来长尾效应;区域旅游经济联系总量的空间差异明显,东南部城市的值较高,西北部的值较低,多数高值区处于区域中心地带;区域整体旅游经济的扩散水平较吸引水平更高,网络中占据控制地位的节点并不多,呈现出较为松散的状态。区域网络的凝聚子群差异明显,凝聚子群1旅游经济发展比较聚集,有着明显的旅游经济溢出和吸引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法
下载PDF
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经济发展测度与空间联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建斌 张雅薇 袁强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中欧班列作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骨干,分析其物流空间联系有利于节点城市物流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发展。本文以中欧班列20个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因子分析的TOPSIS综合评价法测算物流发展水平,并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研究城市间的物流空间联... 中欧班列作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骨干,分析其物流空间联系有利于节点城市物流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发展。本文以中欧班列20个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因子分析的TOPSIS综合评价法测算物流发展水平,并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研究城市间的物流空间联系,最后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TOPSIS-因子分析 修正的引力模型 物流空间联系 国际贸易
下载PDF
空间网络结构视角下提升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策略研究
10
作者 孙钰 李新 齐艳芬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0-51,共12页
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探析其特征与存在的瓶颈,并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最大引力线构建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网络关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20年间,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且... 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探析其特征与存在的瓶颈,并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最大引力线构建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网络关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20年间,京津冀环境规制效率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且提升速度缓慢,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2)空间引力关联结构呈现出以北京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态势,且天津即将成为对外引力值最大的核心城市;(3)对外关联度与地理距离呈一定的反比关系,且与周边城市的空间溢出效果具有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效率 非期望产出SBM模型 修正的引力模型 空间网络关联结构 京津冀城市群
下载PDF
我国省域物流竞争力空间关联网络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聂丞彬 杨中华 柳芙蓉 《物流科技》 2022年第8期11-15,共5页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物流需求、物流设施、物流信息化等代表性指标,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了31个省市的物流业竞争力的空间关联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空间结构特征、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物流业竞争力...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物流需求、物流设施、物流信息化等代表性指标,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了31个省市的物流业竞争力的空间关联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空间结构特征、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物流业竞争力呈现“东强西弱”、“东密西疏”的空间格局,具有“核心—半核心—边缘”的分布特征;省域物流业竞争力空间分布可划分为四个子群,但普遍子群的密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消费品总额和空间邻近关系等因素共同影响着网络构建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引力模型 物流业竞争力 社会网络分析(SNA) 二次指派程序(QAP)
下载PDF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关联研究 被引量:101
12
作者 金灿阳 徐蔼婷 邱可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1,共11页
基于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视角,结合模糊集合思想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数字治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五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相应指标权重并编制2012—2019年中国省域数... 基于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视角,结合模糊集合思想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数字治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五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相应指标权重并编制2012—2019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强度,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了数字经济关联网络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与演化趋势。结果显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呈蓬勃发展之势,但区域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马太效应”和“数字鸿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级递减;数字经济关联网络初步成型,各地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逐步增强,省域数字资源要素的流动性大幅提升;广东、江苏、北京等地作为结构洞占据者,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拥有信息和资源控制优势,河南、陕西和四川有效规模和限制度提升较快,被视为结构洞的潜在占据者;数字经济发展的小团体聚集特征明显,省级层面形成了4个凝聚子群,子群内部联动作用明显强于外部影响;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限制,西北子群成员交流疏淡,其子群内部密度低于网络整体密度,数字经济联系纽带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结论对于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基于QAP算法的中国水运网络连通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测算
13
作者 王邠皓 王晖 +1 位作者 闫雨琪 马婧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5期50-55,共6页
为研究中国主要港口间连通性现状及其影响机理,从“点-线-网”整体视角逐层递进式刻画中国水运网络连通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算法定量研究水运网络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水运网络已初步形成,呈现出沿海密集、沿江稀疏的连通格局;沪、甬... 为研究中国主要港口间连通性现状及其影响机理,从“点-线-网”整体视角逐层递进式刻画中国水运网络连通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算法定量研究水运网络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水运网络已初步形成,呈现出沿海密集、沿江稀疏的连通格局;沪、甬、苏、深四港中介地位突出,靠近网络中心。沿海港口群呈现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趋势;水运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港口群内部联系紧密,港口群间联系有待加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集疏运条件、国际化程度是水运网络连通性的显著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运网络 QAP算法 复杂网络理论 修正的引力模型
下载PDF
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网络结构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东方 董千里 +1 位作者 陈艳 孙茂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40,共9页
中欧班列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分析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网络结构有助于中欧班列的健康发展。通过改进的熵权法测算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了节点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借助社会... 中欧班列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分析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网络结构有助于中欧班列的健康发展。通过改进的熵权法测算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了节点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研究结果显示: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物流网络密度较小,城市间物流影响较小;节点城市中,苏州、重庆、北京、南京和武汉5个城市网络中心性指数最高,对其他节点城市影响较大,其他节点城市间的物流联系主要通过这几个城市的中介效应来实现;中欧班列发展初期,建议选择北京、重庆、苏州和兰州作为中转集货枢纽开展重新编组作业,当货量足以支撑更多城市开行直达班列时,建议选择北京、重庆、苏州、南京、长沙、沈阳和兰州作为枢纽节点建设中欧班列国别班列重新编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改进的熵权法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网络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SNA的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 被引量:48
15
作者 李琳 牛婷玉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25,61,共8页
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GIS可视化,分析2000—2014年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全国层面的网络密度低,主要源于西部地区较弱的创新联系。"多中心驱动"网络正逐渐形成,但网络的... 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GIS可视化,分析2000—2014年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全国层面的网络密度低,主要源于西部地区较弱的创新联系。"多中心驱动"网络正逐渐形成,但网络的空间结构极不稳定,大致形成领导子群、桥梁子群、净受益子群及孤立子群四种小团体。(2)分区域层面的网络密度与创新产出均呈显著的东—中—西梯级差异,东中部地区网络中心密集,西部地区缺乏中心,陕西和四川有潜力成为西部地区的创新增长极。基于实证结论,从优化创新网络结构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产出 空间关联网络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法
原文传递
城市群物流网络空间结构演化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石学刚 胡灵通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55,175,共5页
城市群物流网络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综合能力。本文利用2007-2019年城市各项基本数据,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物流网络空间结构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大湾区的"物流质量&q... 城市群物流网络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综合能力。本文利用2007-2019年城市各项基本数据,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物流网络空间结构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大湾区的"物流质量"在演变过程中分为核心枢纽、半边缘城市、边缘城市三个层级,物流网络日益密集,呈现"中心密集,边缘分散"的空间关联格局,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质量效应","轴辐式"层级结构不明显,整体网络小世界效应显著,凝聚子群的总体分布大多具有地理临近特征。最后,提出以下相关建议:强化城市群核心城市辐射能力,构建轴辐式网络格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区域间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物流网络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SNA)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空间联系特征比较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申立敬 程广斌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暨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的我国境内西北地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隶属度模型及潜力模型等对西北地区城市群空间联系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伴随该区域城市群的迅速发育,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暨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的我国境内西北地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隶属度模型及潜力模型等对西北地区城市群空间联系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伴随该区域城市群的迅速发育,城市间最短时间距离缩短,通达性大为改观;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水平较差,空间分异呈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受最短时间距离影响明显;城市群内城市受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足;西北地区城市群潜力值整体呈东西两头好、中间凹陷的"哑铃型"状态,各城市群内城市集聚能力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城市群 空间联系 修正的引力模型 隶属度模型 潜力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