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坛经》修证思想及其伦理价值
- 1
-
-
作者
李兴中
-
机构
池州学院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0-84,共5页
-
文摘
仔究《坛经》就会发现祖惠能并非如一般所言只重见地而不重禅定与修证,而非常重视"行"。凭借对《金刚经》中般若思想的不同解读,惠能提出了生存性意义上的心性论。它将成佛因性与果性的因果关系建立在修证者心地修行功夫上,开启了一条不假外求而是自性解脱的修证之路。它不仅,坚守了佛教的众生平等的理念,而且高扬主体通过道德践行而自我超越的伦理意义;其教理和证悟并重、心行合一的"一行三昧"行,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一致,体现了真与善的完美结合;发大心,行无我行,以及融修证入生活则揭示了修行者践行道德的必要性与持久性。
-
关键词
《坛经》
修证思想
理入与行入
伦理价值
-
分类号
B920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