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辞三段论及其修辞运作模式 被引量:37
1
作者 邓志勇 《外国语言文学》 2003年第1期13-19,共7页
修辞三段论一直是英语修辞学中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试图探讨它的特点及修辞运作模式。文章认为 ,修辞三段论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的结果。建构好的修辞三段论能赋予话语劝说力 ,其修辞运作的模式是 :在修辞三段论的前提和结论中 ,话语者... 修辞三段论一直是英语修辞学中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试图探讨它的特点及修辞运作模式。文章认为 ,修辞三段论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的结果。建构好的修辞三段论能赋予话语劝说力 ,其修辞运作的模式是 :在修辞三段论的前提和结论中 ,话语者在价值、态度、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三段论 修辞运作模式 英语 修辞 话语劝说力 话语者 价值 态度 知识 信念
下载PDF
修辞三段论的认知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牟晓鸣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69,共4页
修辞三段论在西方古典修辞学中是论辩证明的核心和灵魂,具有认知性。用现代认知理论解读修辞三段论的认知性,剖析其认知过程、推断其认知条件及认知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对古典修辞学乃至现代修辞学的认知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关键词 修辞三段论 认知性 论辩
下载PDF
修辞三段论与寓义的语用推导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影 蒋严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3,共7页
本文运用语言学界较为陌生的西方修辞学核心术语"修辞三段论"来详细刻画语用推理中寓义的推导过程,通过构建不完全关联及无关联话语产生寓义的推导模式,揭示寓义表达的隐匿性、或然性以及可接受性。其中对后一模式的刻画还说... 本文运用语言学界较为陌生的西方修辞学核心术语"修辞三段论"来详细刻画语用推理中寓义的推导过程,通过构建不完全关联及无关联话语产生寓义的推导模式,揭示寓义表达的隐匿性、或然性以及可接受性。其中对后一模式的刻画还说明,在具体语境中表面无关的话语很可能蕴涵了一个载有寓义的修辞三段论,我们将其视为修辞式推论的一种可能的新形式。研究显示修辞学与语用学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互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三段论 寓义 语用推理 关联理论
原文传递
从修辞情境评析Beijing Review之Forum栏目传播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季清芬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0-42,共3页
采用西方修辞学的修辞情境理论分别从紧急情况、受众和限制三方面对英文版《北京周报》Forum栏目的传播效果展开评析,认为栏目编者忽略了中外受众的区别,使用了较多不适宜的修辞三段论;使用同一理论进行情感诉求时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 采用西方修辞学的修辞情境理论分别从紧急情况、受众和限制三方面对英文版《北京周报》Forum栏目的传播效果展开评析,认为栏目编者忽略了中外受众的区别,使用了较多不适宜的修辞三段论;使用同一理论进行情感诉求时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提高英语媒体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修辞 修辞情境 修辞三段论 Forum栏目
下载PDF
修辞论辩认知性研究
5
作者 谭敏冬 贾芝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50-451,共2页
认知研究是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焦点。认知修辞学认为知识不再是客观、固定的自然现象,而是需要通过修辞论辩指出、论证,并且通过修辞者和受众的"互动"才能产生的。修辞三段论的省略式在提出有效和可靠的论辩内容的同时,论证中... 认知研究是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焦点。认知修辞学认为知识不再是客观、固定的自然现象,而是需要通过修辞论辩指出、论证,并且通过修辞者和受众的"互动"才能产生的。修辞三段论的省略式在提出有效和可靠的论辩内容的同时,论证中的缺失部分由受众在参与论辩过程中做出补充,从而实现了对知识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论辩 认知性 修辞三段论
下载PDF
新解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理性诉诸、人品诉诸及情感诉诸间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卢薇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94-96,共3页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理性诉诸,人品诉诸及情感诉诸都具有可辨性,都可用修辞三段论的形式来表达。理性诉诸是与讨论话题相关的修辞三段论,而在人品诉诸和情感诉诸的修辞三段论中,结论与说话者的人品和听众的情感相关。本文对于千年...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理性诉诸,人品诉诸及情感诉诸都具有可辨性,都可用修辞三段论的形式来表达。理性诉诸是与讨论话题相关的修辞三段论,而在人品诉诸和情感诉诸的修辞三段论中,结论与说话者的人品和听众的情感相关。本文对于千年来修辞学界的争论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典修辞学,为现代修辞学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三段论 理性诉诸 人品诉诸 情感诉诸
下载PDF
西方修辞艺术在微商广告中的应用——基于某生理内裤代理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旭艳 邓志勇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5期259-262,共4页
微信在中国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微商。立足于此,本文以西方修辞学为视角对某微商代理的广告进行个案分析,首先分析个案微商的修辞情景,同时探讨了个案微商利用的三种修辞资源以及修辞三... 微信在中国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微商。立足于此,本文以西方修辞学为视角对某微商代理的广告进行个案分析,首先分析个案微商的修辞情景,同时探讨了个案微商利用的三种修辞资源以及修辞三段论在其广告中的运行机制。笔者发现微商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专门负责修辞艺术以及图像视频的处理,指出微商们在宣传产品时,要正确恰当地利用修辞艺术,而不应违背伦理道德或违反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修辞 修辞三段论 三诉诸 修辞艺术 微商广告
下载PDF
论题学:修辞学抑或辩证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舒国滢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2期3-11,共9页
"论题学"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论题篇》。"论题"是辩证式论辩双方就某个辩证的命题或问题进行论证时,借助四种述语所寻找的论点、事例或资料之所在地或储存的位置。无论如何,不能将"辩证论题学"(《论... "论题学"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论题篇》。"论题"是辩证式论辩双方就某个辩证的命题或问题进行论证时,借助四种述语所寻找的论点、事例或资料之所在地或储存的位置。无论如何,不能将"辩证论题学"(《论题篇》中的论题学)与"修辞论题学"(《修辞学》中的论题学)混为一谈。西塞罗的《论题术》属于一定程度上含有杂糅性质的逻辑成分的(法律)修辞学著作,属"修辞论题学"的范畴,而且,正因为西塞罗的《论题术》部分地尝试将论题学技术应用在罗马法的论证之中,我们也可以将它看作是一本"应用论题学"或"实用论题学"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题学 修辞三段论 辩证推理 恩梯墨玛
下载PDF
西方修辞艺术在微商广告中的应用——基于某生理内裤代理的个案研究
9
作者 叶旭艳 邓志勇 《外国语文研究》 2016年第5期11-18,共8页
微信在中国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微商。本文以西方修辞学为视角对某微商代理的广告进行个案分析,首先分析个案微商的修辞情景,然后探讨个案微商利用的三种修辞资源以及修辞三段论在其广... 微信在中国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微商。本文以西方修辞学为视角对某微商代理的广告进行个案分析,首先分析个案微商的修辞情景,然后探讨个案微商利用的三种修辞资源以及修辞三段论在其广告中的运行机制,发现微商的言辞特别注意修辞艺术的应用,指出微商们在宣传产品时,要基于事实,正确恰当地利用修辞艺术,而不应违背伦理道德或违反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修辞 修辞三段论 三诉诸 修辞艺术 微商广告
下载PDF
“哪里”类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彬 袁毓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7,共8页
本文主要讨论"哪里"类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过程。文章指出,"哪里"类反问句一般都出现在反常语境下,说话人故意使用反问句对语境中的反常情况进行质疑,在"疑有信无""疑正信反"怀疑原则... 本文主要讨论"哪里"类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过程。文章指出,"哪里"类反问句一般都出现在反常语境下,说话人故意使用反问句对语境中的反常情况进行质疑,在"疑有信无""疑正信反"怀疑原则的指导下,最终使得这类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同时,反问句的识别与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听话人可依据上下文、常理或说话人的语调重音、表情等来识别"哪里"类反问句。而且,在互动交际中,反问句具有论辩潜能,听话人在听到该类反问句时,往往能够明白这是说话人不同意自己或别人的观点或行为而进行的论辩,即反驳和否定这种观点或行为的合理性,进而能够识解出该类反问句的否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里"类反问句 否定意义 修辞三段论 怀疑原则 明示--推理
下载PDF
基于古典修辞学结构体系的音乐修辞批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旭青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4,共11页
如何用修辞理论进行音乐分析与诠释一直是音乐修辞学研究的核心问题。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学者借鉴古典修辞学结构体系中的"三段论"、"修辞结构原则"等观察点来探究音乐作品的结构问题,由此深掘音乐作品中不同结... 如何用修辞理论进行音乐分析与诠释一直是音乐修辞学研究的核心问题。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学者借鉴古典修辞学结构体系中的"三段论"、"修辞结构原则"等观察点来探究音乐作品的结构问题,由此深掘音乐作品中不同结构层次之间的内在逻辑、相互关联性及其深层表现意义。这些研究以"逻辑演绎"为出发点,由"线"到"面"地论证音乐结构的过程,是对音乐分析传统边界的一种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修辞 古典修辞 音乐分析 修辞三段论 修辞结构原则中阔
原文传递
“什么”在反问句中的性质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0
12
作者 董成如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1,共8页
在"什么"反问句中,"什么"本身并不表达否定意义,也不是否定标记,只履行构成反问句的功能。否定是整个"什么"反问句的意义,其推导的机制是修辞三段论:根据语境中明示或隐含的大、小前提所推导的结论,即为... 在"什么"反问句中,"什么"本身并不表达否定意义,也不是否定标记,只履行构成反问句的功能。否定是整个"什么"反问句的意义,其推导的机制是修辞三段论:根据语境中明示或隐含的大、小前提所推导的结论,即为整个构式的否定意义。"什么"反问句还隐含劝阻、指责、反驳和无奈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 反问句 否定 修辞三段论
原文传递
西塞罗的《论题术》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舒国滢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95,共11页
"论题学"这个名称是亚里士多德最早发明的,在亚里士多德之后,西塞罗应古罗马法律家特雷巴求斯之邀写作《论题术》一书。西塞罗把论题分为两类:第一类论题附属于(内在于)当下所讨论的主题本身;第二类论题则来自于外部。第一类... "论题学"这个名称是亚里士多德最早发明的,在亚里士多德之后,西塞罗应古罗马法律家特雷巴求斯之邀写作《论题术》一书。西塞罗把论题分为两类:第一类论题附属于(内在于)当下所讨论的主题本身;第二类论题则来自于外部。第一类论题又分为两类:一是"来自整个主题、或主题的组成部分或来自主题的名称"的论题,二是来自"与所讨论的主题相关的事情"的论题和论证。"与所讨论的主题相关的事情"多种多样。西塞罗结合罗马法的规定对上述论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讨论,这种研究在修辞学(论题学)与法学之间的关联上,在古典时代晚期的修辞学向中世纪过渡的过程中,曾经有其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题术 修辞三段论 开题术 罗马法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论题学之考辨 被引量:16
14
作者 舒国滢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40,158,共36页
"论题学"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论题篇》,指导人们如何以普遍接受的意见为前提对所提出的任何问题用三段论进行推理,而区别于以公理为前提的明证推理。"论题"是辩证式论辩双方就某个辩证的命题或问题进行论证时,... "论题学"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论题篇》,指导人们如何以普遍接受的意见为前提对所提出的任何问题用三段论进行推理,而区别于以公理为前提的明证推理。"论题"是辩证式论辩双方就某个辩证的命题或问题进行论证时,借助四种述语所寻找的论点、事例或资料之所在地或储存的位置。论题具有选择与保证论证的功能。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以说服听众为直接目的,既是辩证法的对应物,也是伦理学的分枝。所谓"属于技艺本身的说服模式",就是后来的"开题术",其核心是"恩梯墨玛"(修辞式三段论)。修辞论题混合了辩证论题与亚里士多德之前的修辞学家们的论述,且采用以事说理的论述方式。但无论如何,不能将"辩证论题学"(《论题篇》中的论题学)与"修辞论题学"(《修辞学》中的论题学)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题学 修辞三段论 辩证推理 开题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