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修辞三段论及其修辞运作模式 |
邓志勇
|
《外国语言文学》
|
2003 |
37
|
|
2
|
修辞三段论的认知性 |
牟晓鸣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3
|
修辞三段论与寓义的语用推导 |
袁影
蒋严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4
|
从修辞情境评析Beijing Review之Forum栏目传播效果 |
季清芬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9 |
2
|
|
5
|
修辞论辩认知性研究 |
谭敏冬
贾芝
|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4 |
0 |
|
6
|
新解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理性诉诸、人品诉诸及情感诉诸间关系 |
卢薇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09 |
5
|
|
7
|
西方修辞艺术在微商广告中的应用——基于某生理内裤代理的个案研究 |
叶旭艳
邓志勇
|
《中外企业家》
|
2016 |
1
|
|
8
|
论题学:修辞学抑或辩证法? |
舒国滢
|
《政法论丛》
CSSCI
|
2013 |
7
|
|
9
|
西方修辞艺术在微商广告中的应用——基于某生理内裤代理的个案研究 |
叶旭艳
邓志勇
|
《外国语文研究》
|
2016 |
0 |
|
10
|
“哪里”类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 |
刘彬
袁毓林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1
|
基于古典修辞学结构体系的音乐修辞批评研究 |
王旭青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什么”在反问句中的性质及相关问题 |
董成如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3
|
西塞罗的《论题术》研究 |
舒国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4
|
亚里士多德论题学之考辨 |
舒国滢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2013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