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I Have a Dream中看演讲文体的修辞风格 |
于爱莲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2
|
|
2
|
《匆匆》英译本中修辞风格的再现——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 |
翟子惠
刘凌玲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5 |
1
|
|
3
|
谐趣:《庄子》修辞风格论析 |
陈启庆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4
|
论英语广告文体的词汇特征与修辞风格 |
董曼霞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1
|
|
5
|
林白小说语言的诗性特征及其修辞风格成因 |
江南
庄园
|
《平顶山学院学报》
|
2016 |
1
|
|
6
|
论汉语修辞风格的表现 |
刘天堂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
7
|
当下电视节目的“纪实性”与“故事化”修辞风格研究 |
张衡
|
《视听》
|
2015 |
0 |
|
8
|
谈老舍小说的修辞风格──幽默 |
王绍晶
|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9
|
余秋雨《〈山居笔记〉自序》修辞风格批判 |
王骏
|
《修辞学习》
|
2000 |
0 |
|
10
|
因译而思:修辞风格、背景化与运动事件翻译 |
吴建伟
|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1
|
体裁·修辞·分析模式探寻——马修·莱利《海顿与莫扎特时代的维也纳小调交响曲》评析 |
赵月卿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12
|
中国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编码的修辞风格研究 |
谷峪
林正军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3
|
亚里斯多德的风格论及其现实意义——读亚氏《修辞学》新译本有感 |
张德明
|
《当代修辞学》
CSSCI
|
1994 |
0 |
|
14
|
偏离与体验--消费空间设计中的风格修辞研究 |
李玉波
朱钟炎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17 |
1
|
|
15
|
西方对比修辞研究的新视角——二语学术写作的跨文化研究 |
张延君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6
|
对比修辞研究的新视角 |
张延君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3 |
14
|
|
17
|
外来词引起的汉语词语的修辞分化 |
潘国英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8
|
对比修辞理论及其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 |
张延君
|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9
|
奥巴马政治演说辞的修辞分析 |
袁卓喜
李舟
|
《疯狂英语(教师版)》
|
2010 |
3
|
|
20
|
从王佐良《论读书》译文风格看英汉翻译的“动态对等论” |
江凤
|
《长沙大学学报》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