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基督教修道制度的起因 被引量:6
1
作者 田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3-176,共4页
公元3世纪,基督教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对其起源的探究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其思想来源、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对修道制度兴起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作为修道制度的滥觞之地,埃及本土所起的作用也是文章重点之... 公元3世纪,基督教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对其起源的探究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其思想来源、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对修道制度兴起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作为修道制度的滥觞之地,埃及本土所起的作用也是文章重点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制度 埃及 起源 基督教
下载PDF
试论基督教修道制度的滥觞
2
作者 田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基督教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对其起源的探究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课题。东西方神秘主义思潮和禁欲主义为基督教所吸收,这成为修道制度诞生的思想来源。罗马帝国的高压统治及其对待基督教的政策是修道制度兴起的社会政治原因... 基督教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对其起源的探究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课题。东西方神秘主义思潮和禁欲主义为基督教所吸收,这成为修道制度诞生的思想来源。罗马帝国的高压统治及其对待基督教的政策是修道制度兴起的社会政治原因。此外,埃及3世纪经济危机的发生、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埃及成为修道制度的滥觞之地,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制度 埃及 起源 基督教
下载PDF
论修道制度兴起的埃及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田明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8年第3期63-66,共4页
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长期以来也被视为埃及教会对基督教世界的伟大贡献。但作为修道制度的滥觞之地,埃及对基督教修道制度的影响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力图从当时埃及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自然条件等原因... 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长期以来也被视为埃及教会对基督教世界的伟大贡献。但作为修道制度的滥觞之地,埃及对基督教修道制度的影响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力图从当时埃及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来探讨修道制度的起源,重点强调埃及在基督教修道制度兴起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制度 埃及 起源 基督教
原文传递
古代埃及的修道院
4
作者 田明(文/图) 《大众考古》 2021年第7期90-95,共6页
古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留给世界诸多无法用笔墨形容的巨大遗产,诸如金字塔、斯芬克斯雕像、神庙等。事实上,埃及在基督教发展史中也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修道制度发端于埃及。修道制度在埃及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以安... 古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留给世界诸多无法用笔墨形容的巨大遗产,诸如金字塔、斯芬克斯雕像、神庙等。事实上,埃及在基督教发展史中也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修道制度发端于埃及。修道制度在埃及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以安东尼为代表的原始修道制度模式,即单独隐修;而后又经帕克米乌斯等人的发展,出现了集体修道院。后来修道院遍布世界各地,但各个派别都承认埃及是修道主义的核心区,是不同修道院共同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制度 修道 斯芬克斯 基督教 古代埃及 古埃及 人类文明 金字塔
下载PDF
从《圣经》看基督宗教的性爱伦理观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季杉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4,共5页
本文通过细致解读《圣经》新旧约文本,尝试寻找基督宗教性爱伦理观形成的圣经根据。《创世记》记载上帝从无中创造有,按着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从亚当身上取肋骨造夏娃的举动表明了基督宗教性爱伦理的根基是:男人与女人本为一体。而《雅... 本文通过细致解读《圣经》新旧约文本,尝试寻找基督宗教性爱伦理观形成的圣经根据。《创世记》记载上帝从无中创造有,按着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从亚当身上取肋骨造夏娃的举动表明了基督宗教性爱伦理的根基是:男人与女人本为一体。而《雅歌》对男女性爱的真实描述也表明基督宗教性爱伦理观绝不是简单的禁欲主义。相反,婚姻之下的正当性爱是上帝祝福的一件圣事。本文也尝试追溯基督宗教独身主义的圣经根源与教会历史源头,认为:为天国的缘故、为爱众人的缘故的独身,是上帝赐给少数人的恩惠,不应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爱欲是人类天性中重要组成部分,正当的爱欲是上帝恩宠临在的体现;爱欲的身体感、个体性,上帝的圣洁灵性、统一性,二者之间的张力应该是人类的祝福而不是两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基督宗教 性爱伦理观 修道制度
下载PDF
爱尔兰僧侣与加洛林文艺复兴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2,共7页
8世纪中后期起,为实现帝国版图内的文化重建,使教会能够完成整合社会文化的职责,加洛林王朝统治者加大了在教士阶层普及读写知识和古典文化教育的力度。加洛林统治者这一举措,在书面拉丁文的复兴、古典文献的收集与保存、修道院学校和... 8世纪中后期起,为实现帝国版图内的文化重建,使教会能够完成整合社会文化的职责,加洛林王朝统治者加大了在教士阶层普及读写知识和古典文化教育的力度。加洛林统治者这一举措,在书面拉丁文的复兴、古典文献的收集与保存、修道院学校和图书馆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因而被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在这当中,爱尔兰僧侣凭借其深厚的宗教修养和高度的古典学术水平,在相当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中,都作出了突出而卓越的贡献。他们协助法兰克人重建教育制度,修订《圣经》、教父作品和宗教礼仪,研习几乎失传的拉丁和希腊学术,并且创造出现代印刷字体的前身——加洛林小写体。爱尔兰僧侣之所以能在"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独领风骚,与爱尔兰本土深厚的学术传统、爱尔兰僧侣在欧洲大陆建立的修道院体系以及加洛林时期法兰克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需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僧侣 加洛林文艺复兴 修道制度 修道院学校
下载PDF
贾尔斯·康斯特布尔:《中世纪宗教和社会思想研究三种》
7
作者 彭小瑜 《中国学术》 200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康斯特布尔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享誉国际的中世纪西欧思想史专家,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对修道院制度和精神的开创性研究。在1982年出版的纪念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的文集《十二世纪的文艺... 康斯特布尔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享誉国际的中世纪西欧思想史专家,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对修道院制度和精神的开创性研究。在1982年出版的纪念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的文集《十二世纪的文艺复兴和更新》中,康斯特布尔和另一位主编罗伯特·本森(Robert L.Benson)撰写了导论,他们指出,哈斯金斯1927年所提出的“十二世纪文艺复兴”这一概念进一步纠正了以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陈旧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尔斯·康斯特布尔 《中世纪宗教和社会思想研究三种》 宗教精神 书评 古典文化 修道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