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蒲若茜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9,共9页
哥特小说由于执着于对丑陋与罪恶的书写,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放逐或背离了伦理标准,助长了人类道德的沦丧。本文以英国著名哥特小说《修道士》为例,从文学伦理学的批评视角,分析了小说中宗教伦理道德与世俗伦理道德的冲突、人性的善与恶的... 哥特小说由于执着于对丑陋与罪恶的书写,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放逐或背离了伦理标准,助长了人类道德的沦丧。本文以英国著名哥特小说《修道士》为例,从文学伦理学的批评视角,分析了小说中宗教伦理道德与世俗伦理道德的冲突、人性的善与恶的冲突,指出《修道士》是在人道主义伦理观照下对封建宗教伦理的批判和对人性的高扬;哥特小说特有的“审恶”与“审丑”的文学实践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功能在于把人物放到了极端的环境中,更为夸张、深入地表现了人性与道德的种种矛盾,从而使读者在惊奇与震撼之中,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特 小说评论 修道士 伦理道德 宗教信仰 人性
下载PDF
西方哥特式小说的经典之作——论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伟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4-39,共6页
《修道士》是 18世纪末英国著名哥特式小说家马修·刘易斯的代表作 ,也是西方哥特式小说的经典之作 ,然而 ,迄今尚未有中文译本 ,更无专文论及该小说。本文旨在通过对这部小说的介绍 ,使国内广大读者能了解它 。
关键词 哥特式小说 ·刘易斯 修道士 安布罗斯 恐怖性 心理描写 价值 西方国家 英国
下载PDF
《修道士》中安布罗斯的转变原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苏周 袁小军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9-111,119,共4页
《修道士》是18世纪马修·刘易斯的成名作,他本人也被称为"修道士刘易斯"。今天分析和研究这部哥特式经典,要着重分析主人公安布罗斯从虔诚可敬、清心寡欲、超凡脱俗的"圣徒"到阴险毒辣、淫逸放纵、道貌岸然的&... 《修道士》是18世纪马修·刘易斯的成名作,他本人也被称为"修道士刘易斯"。今天分析和研究这部哥特式经典,要着重分析主人公安布罗斯从虔诚可敬、清心寡欲、超凡脱俗的"圣徒"到阴险毒辣、淫逸放纵、道貌岸然的"魔鬼"的转变的外因和内因。从而进一步理解小说对宗教教育、教规和生活对人性的压抑、扭曲的揭露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士 安布罗斯 天使与魔鬼 原因分析
下载PDF
《修道士》对心理世界描写的开拓性贡献
4
作者 李伟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修道士》是18世纪末英国著名哥特式小说家马修·刘易斯的代表作。这部小说除禀有哥特式小说的特质外,在对人物心理世界的开拓和挖掘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当时的小说界独树一帜,不同凡响。该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所做出的... 《修道士》是18世纪末英国著名哥特式小说家马修·刘易斯的代表作。这部小说除禀有哥特式小说的特质外,在对人物心理世界的开拓和挖掘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当时的小说界独树一帜,不同凡响。该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对后世作家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士 心理世界 英国 ·刘易斯 哥特式小说
下载PDF
试析《女修道士的故事》中的人文主义
5
作者 林黄真 《莆田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4-77,共4页
西方的人文主义以及其所引发的文艺复兴并非是激进的社会革命,而更是一场艺术运动,标志着西方思想的美学转向和语言转向。英国乔叟的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女修道士的故事》综合体现了乔叟的人文主义思想,即对灵知、欲望和... 西方的人文主义以及其所引发的文艺复兴并非是激进的社会革命,而更是一场艺术运动,标志着西方思想的美学转向和语言转向。英国乔叟的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女修道士的故事》综合体现了乔叟的人文主义思想,即对灵知、欲望和语言这三者的共同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叟 修道士的故事 短篇小说 人文主义
下载PDF
论《修道士》的恐怖美学及其圣经渊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凌玮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3-85,共3页
随着哥特小说研究的兴起,《修道士》也越来越受到研究界的重视。立足文本,在通过对安布罗斯之死中出现的典型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独具特色的恐怖美学和其与圣经的文化渊源,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完成对《修道士》的价值提升。
关键词 修道士 恐怖 崇高 圣经
下载PDF
塑造与泯灭的互文阐释——《约伯记》与《修道士》魔鬼形象比较
7
作者 孙慧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89-192,共4页
《约伯记》和《修道士》两部作品中的魔鬼,都以其生动鲜活的形象极大地丰富作品内涵。在文本内容层面,魔鬼可鄙地诱惑甚至戕害被世人推崇的义人。然而在思想层面,魔鬼对宗教与道德准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恶"对"义&... 《约伯记》和《修道士》两部作品中的魔鬼,都以其生动鲜活的形象极大地丰富作品内涵。在文本内容层面,魔鬼可鄙地诱惑甚至戕害被世人推崇的义人。然而在思想层面,魔鬼对宗教与道德准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恶"对"义"做出更全面的补充和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鬼 “义“ 《约伯记》 修道士
下载PDF
《修道士》——一种身体写作的尝试
8
作者 李会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33-140,共8页
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是英国哥特小说的经典作品,惊悚刺激的内容和感性大胆的笔触使得这部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但正是这种贯穿全文的身体欲望和感性逻辑使其具有了身体写作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形形色色的身体展示及... 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是英国哥特小说的经典作品,惊悚刺激的内容和感性大胆的笔触使得这部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但正是这种贯穿全文的身体欲望和感性逻辑使其具有了身体写作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形形色色的身体展示及其背后的身体逻辑;明显的私人写作的痕迹;极富感染力的感性语言以及欲望驱动下的叙事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特小说 修道士 身体写作 身体逻辑 欲望叙事
下载PDF
论《修道士》的反讽叙事艺术
9
作者 王晴阳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第4期132-138,共7页
《修道士》是英国哥特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反讽叙事使《修道士》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厚重感。本文以反讽叙事为理论工具,结合小说的成书背景、文体对话、整体结构、情感类型、表达模式、宗教内涵、人道主义思想等,分析小说叙事话语中反讽... 《修道士》是英国哥特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反讽叙事使《修道士》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厚重感。本文以反讽叙事为理论工具,结合小说的成书背景、文体对话、整体结构、情感类型、表达模式、宗教内涵、人道主义思想等,分析小说叙事话语中反讽策略的介入与渗透:从语词反讽中揭示人物形象塑造的技巧,从诗歌反讽中透视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之间悖逆生成的状态,领略诗文并茂的艺术魅力。在紧张有序的道德探索中,小说散发着惩恶扬善、向善向美的理性光辉,从微观的文本语词层面到宏观的整体结构都贯穿着反讽的修辞策略,呈现出抒情性、对话性、开放性等特质。本文希望在此基础上剖析刘易斯矛盾多元的创作思想,对《修道士》做出创新性质的探讨式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 修道士 反讽 叙事
下载PDF
圣徒抑或恶魔——《修道士》中安布罗斯的基督教原型解读
10
作者 裴素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22-127,共6页
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的代表作《修道士》是英国哥特小说的经典之作。从原型批评的视角来看,小说的主人公安布罗斯是基督教人物亚当、耶稣和路西法的置换变形。由此入手,安布罗斯理性与非理性、宗教誓约与个人情欲剧烈冲突时... 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的代表作《修道士》是英国哥特小说的经典之作。从原型批评的视角来看,小说的主人公安布罗斯是基督教人物亚当、耶稣和路西法的置换变形。由此入手,安布罗斯理性与非理性、宗教誓约与个人情欲剧烈冲突时的一次次抉择恰恰就是他从善到恶、由貌似圣徒到十足恶魔直至走向毁灭的历程。安布罗斯是在修道院有悖人性的教化和魔鬼的屡次诱惑下而堕落为恶魔的,这凸显了对天主教会有悖人性的教义的批判和对上帝信仰形式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戈里·刘易斯 修道士 安布罗斯 基督教原型
下载PDF
CHRIS MULLIN 左翼修道士
11
《当代体育(扣篮)》 2011年第17期20-21,共2页
克里斯·穆林这位"上帝的左手"终于等到了以个人名义入选名人堂的这一天,此前他已经四次作为候选人但未能入选,如果今年再不能成功入选的话,他在五年之内将不得再次参选。这一次穆林没有再错过机会,否则将有被时间所遗忘的危险。... 克里斯·穆林这位"上帝的左手"终于等到了以个人名义入选名人堂的这一天,此前他已经四次作为候选人但未能入选,如果今年再不能成功入选的话,他在五年之内将不得再次参选。这一次穆林没有再错过机会,否则将有被时间所遗忘的危险。去年的这个时候,穆林作为"梦之队"的成员,曾和乔丹、伯德、"魔术师"一起踏入篮球圣殿,但他同时被告知,他作为球员的名人堂申请没有通过委员会的投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士 左翼 候选人 梦之队 魔术师 委员会 名人 名义
下载PDF
一部经典的哥特小说——[英]刘易斯《修道士》简说
12
作者 周建成 《阅读与写作》 2003年第4期10-11,共2页
哥特小说是十八、十九世纪初英国流行的重要文学体载,多以中古城堡为背景,描写因争夺财产或满足个人情欲而引起的谋杀、迫害等,情节紧张恐怖,充满神秘气息,极具可读性。哥特小说虽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但... 哥特小说是十八、十九世纪初英国流行的重要文学体载,多以中古城堡为背景,描写因争夺财产或满足个人情欲而引起的谋杀、迫害等,情节紧张恐怖,充满神秘气息,极具可读性。哥特小说虽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但由于它们大多以追求阅读的心理刺激为创作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特小说 安布罗斯 修道士 安东尼娅 刘易斯
下载PDF
修道士与音乐记谱法
13
作者 秦观达 《四川统一战线》 2003年第12期27-27,共1页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乐没有记录,而只是被音乐爱好者凭记忆演唱和演奏。音乐曲调在流传过程中慢慢地变了样,人们急需一种能记录音乐的方法,使曲调总能按照原作的样式演唱或演奏,这种记录音乐的方法叫做记谱法。
关键词 修道士 记谱法 音乐爱好者 凭记忆 流传过程 罗马天主教会 17世纪 世纪末 发展变化 10世纪
下载PDF
小麦考特出版长篇小说《一个游泳的修道士》
14
作者 海舟子 《外国文学动态》 1998年第5期47-48,共2页
1997年,美国作家弗兰克·麦考特着实'火了一把',他的描写早年在爱尔兰故乡生活的长篇小说《安吉拉之灰》一出版就好评如潮,先后被翻译成19种文字(其中包括土耳其语和克罗地亚语),在全世界发行达400万册,至今在《纽约时报书... 1997年,美国作家弗兰克·麦考特着实'火了一把',他的描写早年在爱尔兰故乡生活的长篇小说《安吉拉之灰》一出版就好评如潮,先后被翻译成19种文字(其中包括土耳其语和克罗地亚语),在全世界发行达400万册,至今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已经高列了长达90个星期。它还为弗兰克·麦考特赢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一大把文学奖。谁想,近日在美国文坛上又上演了一出哥哥打江山、弟弟借东风的戏。据美国《时代》周刊1998年7月20日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弗兰克 修道士 游泳 出版公司 爱尔兰 美国作家 土耳其语 纽约时报 普利策
原文传递
修道士的豌豆园
15
作者 刘锐 《初中生必读》 2021年第9期47-49,共3页
被称为进化论之父的达尔文,他的晚年是痛苦的,面对一些进化论学说不能解释的问题,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当时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来自遗传方面:自然选择的速度是很慢的,但是物种的变异却是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这就引发了... 被称为进化论之父的达尔文,他的晚年是痛苦的,面对一些进化论学说不能解释的问题,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当时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来自遗传方面:自然选择的速度是很慢的,但是物种的变异却是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这就引发了疑问,那些有利的变异会不会未经自然选择就已经消失了呢?比如父辈的一些有利于生存的优点,能不能在自己的子孙的性状中体现出来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 道院 修道士
原文传递
《修道士》与《百年孤独》的可比性研究
16
作者 姚萌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1,共6页
《修道士》与《百年孤独》在魔幻性、非理性、黑色性等三个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通过对两者相似性的比较,不仅凸显出哥特小说的重要特色,也使《百年孤独》的主要特征更加明晰,更有助于全面认识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小... 《修道士》与《百年孤独》在魔幻性、非理性、黑色性等三个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通过对两者相似性的比较,不仅凸显出哥特小说的重要特色,也使《百年孤独》的主要特征更加明晰,更有助于全面认识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并能够进一步启发我们对英国哥特小说与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之间的影响关系做深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士 哥特小说 《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原文传递
灵知和欲望的再现——试析乔叟《女修道士的故事》中的人文回归
17
作者 薛睿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66-67,共2页
西方人文主义回归揭示了发源于亚平宁半岛思想上的反对专制的运动,标志着西方思想的艺术学转向和文学转向。英国乔叟的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女修道士的故事》体现了乔叟的人文主义回归的思想,即在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性叙述... 西方人文主义回归揭示了发源于亚平宁半岛思想上的反对专制的运动,标志着西方思想的艺术学转向和文学转向。英国乔叟的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女修道士的故事》体现了乔叟的人文主义回归的思想,即在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性叙述中强调了灵知、欲望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叟 《女修道士的故事》 灵知 欲望 人文回归
原文传递
哥特式小说的人物形象描写发展脉络——以《修道士》《呼啸山庄》《蝴蝶梦》为例
18
作者 周济 《芙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哥特”一词最初来自于日尔曼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以野蛮、剽悍著称,后用其指称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高耸的尖项,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 “哥特”一词最初来自于日尔曼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以野蛮、剽悍著称,后用其指称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高耸的尖项,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文艺复兴思想家的影响下,“哥特”一词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小说家们从现实生活的哥特式建筑中获得了创作灵感,进而在18世纪中后期,“哥特”一词成了一种新的小说样式的名称。哥特式小说通常以古堡、寺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发生在中世纪或异域;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暴力与凶杀,甚至常常有鬼怪精灵或其他超自然现象的出现;小说的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着悬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特式小说 《呼啸山庄》 人物形象描写 《蝴蝶梦》 修道士 文艺复兴时期 脉络 哥特式建筑
原文传递
浅谈安东尼的生平及其沙漠苦修主义
19
作者 王珍 《魅力中国》 2013年第28期90-91,共2页
《圣安东尼传》是亚历山大的阿塔纳修斯主教为第一个修道士安东尼所写的一部传记,目的是教导当时的修道士如何潜心修道,也期望借着这传记攻击基督教异端阿里乌主义,维护正统教义。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安东尼时代的社会和宗教背景,
关键词 安东尼 主义 沙漠 生平 修道士 亚历山大 宗教背景 基督教
下载PDF
《十日谈》书话——“痴女修道记”的遭遇
20
作者 方平 《出版广角》 1998年第6期8-10,共3页
意大利故事片《面包师的儿子》(八十年代曾在我国公映)。一开始呈现一幅热闹的场景:威尼斯的狂欢节,一群意大利青年男女笑得前仰后合,正围聚着朗读一本书。哪一本书能赢得他们一阵阵笑声,不怕笑痛了肚子呀?原来那是意大利人民最喜欢的... 意大利故事片《面包师的儿子》(八十年代曾在我国公映)。一开始呈现一幅热闹的场景:威尼斯的狂欢节,一群意大利青年男女笑得前仰后合,正围聚着朗读一本书。哪一本书能赢得他们一阵阵笑声,不怕笑痛了肚子呀?原来那是意大利人民最喜欢的古典文学名著《十日谈》。谁能板着脸儿阅读这部名著呢——除非他没有一点幽默感。打开《十日谈》,这里洋溢着对人生的热爱,你来到引人人胜处,就像引发了火药线,不可抑制的笑声突然爆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日谈 意大利 英译本 八十年代 小故事 卜伽丘 全译本 译者 修道士 十六世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