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蚌埠老山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对华南俯冲陆壳再循环的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安东 刘贻灿 +2 位作者 古晓锋 李曙光 颉颃强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43,共6页
对华北板块东南缘蚌埠隆起区内凤阳县老山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所研究样品中锆石通常具有核-幔-边结构。其中,核部年龄为新元古代(一个谐和年龄为673Ma±12Ma)、幔部年龄为三叠... 对华北板块东南缘蚌埠隆起区内凤阳县老山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所研究样品中锆石通常具有核-幔-边结构。其中,核部年龄为新元古代(一个谐和年龄为673Ma±12Ma)、幔部年龄为三叠纪和具有岩浆结晶环带的边部年龄为159Ma±2Ma。锆石边部明显具有岩浆结晶环带以及高的Th/U比值(一般为0.14~0.45),其年龄代表该岩石的形成时代;幔部具有低的Th/U比值(一般为0.02~0.15),为变质成因;而核部常具有岩浆结晶环带,有时因重结晶等原因而模糊,其年龄应代表源区岩石的形成时代。由于继承锆石的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并经过印支期变质作用,这些年龄记录与大别山超高压岩石一致。因此,证明老山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为159Ma±2Ma,其为经历了三叠纪多期变质作用改造的华南俯;中陆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即由华南三叠纪俯冲陆壳物质再循环的结果。而华北板块通东南缘深部存在华南俯冲陆壳岩石,进一步证实在中生代华南板块至少已俯冲至蚌埠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 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华南俯冲陆壳 循环
下载PDF
俯冲陆壳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宏飞 王婧 +1 位作者 徐旺春 袁洪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4-234,共11页
在岛弧背景,埃达克质岩浆形成于俯冲洋壳板片的部分熔融已得到共识,但在大陆碰撞背景,埃达克质岩浆是否形成于俯冲陆壳的部分熔融尚未有研究报导。对祁连山东南部关山花岗岩(229Ma)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研究提供了俯冲陆壳部分熔融形成... 在岛弧背景,埃达克质岩浆形成于俯冲洋壳板片的部分熔融已得到共识,但在大陆碰撞背景,埃达克质岩浆是否形成于俯冲陆壳的部分熔融尚未有研究报导。对祁连山东南部关山花岗岩(229Ma)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研究提供了俯冲陆壳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的一个实例。关山花岗岩以高K(K2O=4.12%~5.16%,K2O/Na2O=0.97~1.64)、高Sr/Y比值(13.6~84.1)、低Y(6.8×10-6~15.7×10-6)和低HREE(eg.Yb=0.62×10-6~1.31×10-6)为特征,并具有强分异的稀土元素组成模式[(La/Yb)N=17.5~41.6]和演化的Sr-Nd同位素组成[初始87Sr/86Sr=0.70587~0.70714,εNd(t)=-10.9~-5.16,tDM=1.10~1.49Ga]。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关山花岗岩属于大陆型(C型)埃达克质岩石,而明显不同于俯冲洋壳板片或底侵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关山花岗岩Pb-Sr-Nd同位素组成与商丹断裂北侧的祁连山前寒武纪基底岩石、早古生代火山岩和花岗岩类存在显著差异,但类似于商丹断裂南侧秦岭早中生代花岗岩类的Pb-Sr-Nd同位素组成,由此认为具有埃达克质的关山花岗岩的岩浆来自于南部俯冲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提出了大陆碰撞背景中埃达克质岩浆产生的一个新的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山花岗岩 埃达克质岩 岩石成因 俯冲陆壳 祁连山
下载PDF
从洋壳俯冲到陆壳俯冲和碰撞:来自羌塘中西部地区榴辉岩和蓝片岩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修政 董永胜 +4 位作者 李才 解超明 王明 邓明荣 张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21-2834,共14页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低温/高压变质带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但大量关键高压变质岩石出露地区地球化学资料匮乏,严重制约了对高压变质带原岩建造以及构造演化的全面认识。本文以羌塘中西部地区尚无地球化学资料的果...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低温/高压变质带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但大量关键高压变质岩石出露地区地球化学资料匮乏,严重制约了对高压变质带原岩建造以及构造演化的全面认识。本文以羌塘中西部地区尚无地球化学资料的果干加年山榴辉岩和红脊山蓝片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以及原岩恢复工作。研究表明,果干加年山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围岩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和少量大理岩中,其原岩为亚碱性玄武岩,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REE=51.19×10^-6~59.43×10^-6)和轻稀土亏损的特征[(La/Yb)N=0.59~0.70],不具有Nb、Ta、Ti的亏损,与典型的N-MORB特征一致,暗示其原岩可能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红脊山地区基性蓝片岩的原岩为碱性玄武岩-亚碱性玄武岩,具有高的TiO2(2.97%~4.14%)和P2O5(0.29%~0.48%)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10~11.6]和高场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OIB。但是这些基性蓝片岩与大量的陆源碎屑岩伴生产出,且具有明显的硅铝质上地壳物质混染的特征,与南羌塘地区二叠纪大陆板内基性岩墙的产出特征以及地壳混染特征一致,可能是其俯冲消减的产物。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并结合区域内已识别出的E-MORB型洋壳和洋岛/海山物质深俯冲的证据,我们认为羌塘中部晚三叠世高压变质带以洋壳物质深俯冲为主,同时亦保留了部分陆壳物质俯冲的证据,暗示大洋向北俯冲消减结束之后,又牵引至少一部分南羌塘北缘陆壳物质经历了随后的俯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蓝片岩 地球化学 洋壳俯冲 陆壳俯冲 羌塘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南缘冲木达约30Ma埃达克质侵入岩的成因:向北俯冲的印度陆壳的熔融? 被引量:31
4
作者 姜子琦 王强 +4 位作者 WYMAN D.A. 唐功建 贾小辉 杨岳衡 喻亨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46,共21页
40~25 Ma之间通常被认为是拉萨地块特别是藏南冈底斯带岩浆活动的间歇期,与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后印度-亚洲大陆的硬碰撞有关。对出露于冈底斯东段南缘的冲木达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相关的闪长质包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 40~25 Ma之间通常被认为是拉萨地块特别是藏南冈底斯带岩浆活动的间歇期,与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后印度-亚洲大陆的硬碰撞有关。对出露于冈底斯东段南缘的冲木达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相关的闪长质包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研究。年代学分析显示,侵入岩及其包体形成时代分别为(30.2±0.7)Ma和(31.0±0.5)Ma,近同时形成。冲木达侵入岩富硅(SiO2=64.56%~68.31%),高Sr(649~881μg/g),低Y(7.82~11.4μg/g)和Yb(0.78~1.04μg/g),Sr正异常,高场强元素亏损等,与典型埃达克岩的特征比较类似,但略微高钾(K2O=3.46%~4.10%)和微弱Eu负异常。其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57~0.7062,εNd(t)值为?3.34~?2.50,εHf(t)值为+2.2~+6.6。闪长质包体中高硅(SiO2=57.76%)样品显示了高镁(MgO=4.67%)、低Nb(15.1μg/g)和Nb/La(0.18)值的特点,但低硅(SiO2=54.76%)样品则低镁(MgO=3.47%)、高Nb(44.3μg/g)和Nb/La(0.68)值。除εNd(t)值(?4.08~?0.43)变化较大外,包体的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55~0.7062,εHf(t)变化于+0.7至+6.9之间,与埃达克质侵入岩类似。冲木达埃达克质侵入岩及其包体的形成很可能与俯冲陆壳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的相互作用有关:埃达克质侵入岩主要由早渐新世向北俯冲到拉萨地块下部的印度下地壳的熔融形成,高硅闪长质包体与俯冲陆壳熔体受到了上覆地幔橄榄岩的混染有关,低硅闪长质包体则可能由俯冲陆壳熔体交代的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另外,约30 Ma埃达克质侵入岩的出现可能表明,在拉萨地块南部,至少在约30 Ma,地壳已经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质岩 闪长质包体 陆壳俯冲 渐新世 冲木达 冈底斯带
下载PDF
大洋岩石层拖曳窄条陆壳俯冲的极限尺度分析——以新西兰南岛和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石耀霖 范桃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4-760,共7页
超高压变质研究涉及的一个基本力学问题是为什么低密度的大陆地壳岩石能克服浮力俯冲到高密度地幔 1 0 0多公里的深度 .本文的三维有限单元法计算表明 :俯冲海洋板块可以拖曳侧面相邻宽度不超过 1 5 0km的一窄条大陆板块 ,俯冲到超高压... 超高压变质研究涉及的一个基本力学问题是为什么低密度的大陆地壳岩石能克服浮力俯冲到高密度地幔 1 0 0多公里的深度 .本文的三维有限单元法计算表明 :俯冲海洋板块可以拖曳侧面相邻宽度不超过 1 5 0km的一窄条大陆板块 ,俯冲到超高压变质深度 ,形成少见的大规模超高压变质带 .十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尺度的陆壳块体 ,可能被俯冲地幔裹挟至超高压变质深度 ,在造山带内形成零星出露的超高压变质岩 .成熟的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大陆动力学 有限单元法 大别山 新西兰 陆壳俯冲
下载PDF
大洋板块拖曳窄条陆壳俯冲——大规模超高压变质形成的构造条件 被引量:7
6
作者 石耀霖 范桃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82,共6页
超高压变质岩生成问题中解决低密度大陆地壳深俯冲力学机制是一个关键问题。虽然俯冲地幔岩石可以裹携十几千米乃至几十千米尺度的陆壳块体到超高压变质深度,大规模的陆壳深俯冲需要特殊的构造条件。新西兰南岛北端研究表明,俯冲大洋板... 超高压变质岩生成问题中解决低密度大陆地壳深俯冲力学机制是一个关键问题。虽然俯冲地幔岩石可以裹携十几千米乃至几十千米尺度的陆壳块体到超高压变质深度,大规模的陆壳深俯冲需要特殊的构造条件。新西兰南岛北端研究表明,俯冲大洋板块能携带宽度达150 km左右的窄条陆壳克服浮力达到超高压变质深度,而大陆板块碰撞的主体则浮在岩石圈上形成走滑断层。苏鲁-大别可能曾存在类似的构造条件:苏鲁西侧俯冲海洋板片首先拖曳苏鲁陆壳俯冲到超高压变质深度;随后大别以西俯冲大洋板片拖曳大别至超高压变质深度,而陆壳浮力导致苏鲁陆壳停止俯冲,飘浮的陆壳被北推而形成郯庐断裂;秦岭陆陆碰撞造山后大别超高压陆壳也折返;秦岭作为典型造山带,虽然不排除零星超高压变质的可能,但不具备大规模超高压变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 新西兰 陆壳俯冲 大洋板块 构造作用 力学机制
下载PDF
大别-苏鲁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地球化学对造山带岩石圈地幔性质的约束 被引量:6
7
作者 郭锋 范蔚茗 +3 位作者 王岳军 李超文 李晓勇 张宏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65-1270,共6页
来自大别-苏鲁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石表现出类似于岛弧火山岩的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高度富集的放射成因 Sr(I_(Sr)=0.7065~0.7090)和低放射成因 Nd(ε_(N... 来自大别-苏鲁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石表现出类似于岛弧火山岩的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高度富集的放射成因 Sr(I_(Sr)=0.7065~0.7090)和低放射成因 Nd(ε_(Nd)(t)=-19~-10)的同位素组成;同时它们显示出一定程度的 Nb/Ta 和 Zr/Hf 内部分馏特征,反映其地幔源区曾受到了相对富金红石和 CO_2的熔体交代作用。我们倾向认为深俯冲陆壳在俯冲或折返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熔体与地幔反应是形成大别-苏鲁地区造山带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陆壳 镁铁质岩浆作用 岩石圈地慢 晚中生代:北大别
下载PDF
大别山北淮阳带西段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片的岩石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贻灿 刘理湘 +1 位作者 古晓锋 刘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87,共15页
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石薄片观察和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大别山北淮阳带西段原"定远组"奥陶纪变质火山岩中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片至少包含两类岩石,即750~720 Ma的变质花岗岩和635 Ma的变质辉长岩。其中,变质花岗岩的形... 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石薄片观察和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大别山北淮阳带西段原"定远组"奥陶纪变质火山岩中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片至少包含两类岩石,即750~720 Ma的变质花岗岩和635 Ma的变质辉长岩。其中,变质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与北淮阳带东段庐镇关杂岩的形成时代一致。这两类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石都经过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和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以构造透镜体或岩片形式产于奥陶纪的变质火山岩带(原"定远组")中,并且与华南陆块北缘湖北随州—枣阳一带发育的2期大规模新元古代中、晚期基性岩墙群和花岗岩的时代以及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的原岩时代一致。这些成果进一步证明,它们可能是印支期华南陆块发生俯冲的初始阶段陆壳内部最早被拆离、解耦的岩片,并在南、北陆块汇聚、碰撞及造山过程中被推覆到华北陆块南缘古生代浅变质岩系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变质岩片 新元古代 大陆俯冲 俯冲陆壳内部的拆离 北淮阳带西段
下载PDF
华北陆块东南缘蚌埠地区侏罗纪花岗岩中多种类型白云母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天昊 徐丽娟 +1 位作者 肖益林 刘盛遨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2-544,共13页
三叠纪华南俯冲陆壳已经延伸到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蚌埠地区,而该地区的俯冲陆壳是否经历超高压变质仍存在诸多争议。对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蚌埠地区的侏罗纪花岗岩--荆山岩体中的暗色残留体、主体花岗岩以及细晶岩脉中的白云母进行岩相学... 三叠纪华南俯冲陆壳已经延伸到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蚌埠地区,而该地区的俯冲陆壳是否经历超高压变质仍存在诸多争议。对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蚌埠地区的侏罗纪花岗岩--荆山岩体中的暗色残留体、主体花岗岩以及细晶岩脉中的白云母进行岩相学观察、电子探针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荆山残留体和主体花岗岩中白云母颗粒较大且相对于一般花岗岩中原生的、次生的白云母具有较高的Si、Fe+Mg原子数和较低的Al原子数。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残留体和主体花岗岩中大颗粒白云母也具有相似的铝原子桥氧键(Al,O(br))的拉曼位移(421 cm-1),低于经历超高压的黄镇榴辉岩中多硅白云母的原子数和铝原子桥氧键的拉曼位移,而高于本研究中未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奥地利Spail片岩中的白云母。残留体和花岗岩中大颗粒白云母的主量元素和拉曼位移特征指示其为变质成因的多硅白云母。因此,可以利用多硅白云母地质压力计来指示花岗岩形成的压力,并且确定荆山花岗岩发生部分熔融的压力为1.0~1.3 GPa。荆山花岗岩的源岩为华南深俯冲的陆壳碎片,华南板块俯冲到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深度为33~45 km,相当于华北克拉通中下地壳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 多硅白云母 残留体 俯冲陆壳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Sm-Nd年龄测定及其对麻粒岩相退变质时间的制约 被引量:33
10
作者 刘贻灿 李曙光 +6 位作者 徐树桐 江博明 郑永飞 张宗清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87,共9页
报道了大别山北部三个榴辉岩样品的矿物 Sm- Nd等时线年龄,它们分别为 (210± 6) Ma或 (214± 6) Ma、 (208± 38) Ma和 (208± 4) Ma。氧同位素研究表明,这些样品中的石榴子石与绿辉石之间处于氧同位素平衡状态,因... 报道了大别山北部三个榴辉岩样品的矿物 Sm- Nd等时线年龄,它们分别为 (210± 6) Ma或 (214± 6) Ma、 (208± 38) Ma和 (208± 4) Ma。氧同位素研究表明,这些样品中的石榴子石与绿辉石之间处于氧同位素平衡状态,因此,该 Sm- Nd等时线定年结果可靠。本区榴辉岩的高压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的冷却年龄为 210 Ma左右;榴辉岩的钕同位素初始比ε Nd(t)(两个样品一个为- 10左右,另一个为- 2)基本上表现为陆壳岩石特征,可能类似于南部超高压带中的榴辉岩,为印支期扬子陆壳俯冲变质成因。它们的全岩δ 18O值较低,为+ 2.4‰~+ 3.6‰,可能指示其原岩同大别山南部超高压带中榴辉岩一样,在板块俯冲之前,经受过高温地表水热液蚀变。年代学结果表明,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在 230~ 210 Ma期间经历的是一等温或升温过程,这与大别山南部含柯石英榴辉岩在这一时期的快速冷却过程形成强烈对比,这对理解俯冲陆壳中不同构造岩片折返过程的差异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麻粒岩 变质作用 扬子陆壳俯冲 大别山 钐-钕同位素年龄 氧同位素
下载PDF
南阿尔金木纳布拉克地区高压泥质麻粒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曹玉亭 刘良 +5 位作者 王超 康磊 杨文强 梁莎 廖小莹 王亚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7-1739,共13页
南阿尔金木纳布拉克地区出露一套典型的高压泥质麻粒岩,其峰期特征矿物组合为Grt+Ky+Kfs+Qz+Ilm。根据矿物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和Thermocalc 3.33程序计算,确定其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850℃和P>11kbar。结合岩相学研究和P-T视剖... 南阿尔金木纳布拉克地区出露一套典型的高压泥质麻粒岩,其峰期特征矿物组合为Grt+Ky+Kfs+Qz+Ilm。根据矿物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和Thermocalc 3.33程序计算,确定其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850℃和P>11kbar。结合岩相学研究和P-T视剖面图计算,可识别出该岩石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质演化,构成了一个早期降温降压,后期近等压降温的顺时针型的退变质P-T演化轨迹。该岩石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其内部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核部为残留的原岩碎屑锆石,边部则表现为面状生长的变质锆石的特征。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锆石U-Pb定年表明,该岩石原岩的形成时代上限值约为579Ma,变质年龄为486±5Ma。该麻粒岩与南阿尔金淡水泉地区的高压麻粒岩具有相似变质演化轨迹和一致的峰期变质年龄,亦与南阿尔金其它超高压岩石的峰期变质年龄一致,表明它们都是南阿尔金陆壳深俯冲作用引发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事件的产物,它们共同构成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同时代的UHP榴辉岩和高压麻粒岩共存的现象,可以很好地利用"俯冲隧道模型"来解释,即可能是由于陆壳在深俯冲过程中不同深度不同热状态下发生拆离作用后折返引起的。另外,该麻粒岩的原岩形成时代(约为579Ma),可能为新元古代晚期,与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原岩形成时代基本一致或稍晚,因此不应再作为岩石地层单元划归为"长城系",而应归属为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阿尔金 高压泥质麻粒岩 P-T视剖面图 陆壳俯冲 俯冲隧道
下载PDF
东秦岭商丹构造带陆壳俯冲碰撞——花岗质岩浆源区同位素示踪证据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宏飞 张本仁 +1 位作者 赵志丹 骆庭川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6年第3期231-236,共6页
根据东秦岭商丹构造带两侧晚古生代~早中古生代碰撞型花岗岩类Pb,Nd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岩浆源区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北秦岭碰撞型花岗岩类的岩浆源区并不主要来自于原北秦岭的基底岩层,而其源区物质主要来自于商丹构造带南侧的南... 根据东秦岭商丹构造带两侧晚古生代~早中古生代碰撞型花岗岩类Pb,Nd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岩浆源区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北秦岭碰撞型花岗岩类的岩浆源区并不主要来自于原北秦岭的基底岩层,而其源区物质主要来自于商丹构造带南侧的南秦岭中、下地壳,这为东秦岭造山带在陆-陆相互作用阶段.南秦岭地壳滑脱俯冲于北秦岭陆块之下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壳俯冲 花岗岩 岩浆源区 同位素示踪 造山带
原文传递
湘赣边区NNE向走滑造山带构造发展样式 被引量:112
13
作者 傅昭仁 李紫金 郑大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3-273,共11页
应用马杏垣教授倡导的构造解析方法,对湘赣边区NNE 向走滑盆岭山链的构造发展过程及样式进行了研讨,论证了该地区前中生代EW 向古特提斯构造体系与中新生代NNE向滨太平洋构造体系之间的立交桥式横跨叠加关系和构造背景,建立... 应用马杏垣教授倡导的构造解析方法,对湘赣边区NNE 向走滑盆岭山链的构造发展过程及样式进行了研讨,论证了该地区前中生代EW 向古特提斯构造体系与中新生代NNE向滨太平洋构造体系之间的立交桥式横跨叠加关系和构造背景,建立了华南陆壳俯冲 会聚走滑转换造山模型,提出了新华夏式变质核杂岩构造的新概念,并对其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文中强调,发育在湘赣边区的NNE 向走滑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南段的主干成分,由NE30°同向走滑断裂(P) 和NW320°反向走滑断裂(R′) 交织而成的雁列菱形网结系统是该断裂在地表的基本构造样式。大多数陆壳俯冲型和会聚走滑型的花岗岩都具剪切重熔成因,雁列的半地堑盆地和新华夏式变质核杂岩体主要受走滑 伸展变形场所控制。指出自晚三叠世以来,该地区曾经历了两次不同的重大构造转换和两个性质及发展趋向相反的走滑造山过程,即印支晚期的陆壳俯冲向陆内会聚走滑转换和侏罗纪时期的会聚走滑造山;早白垩世开始的会聚走滑向离散走滑转换和白垩纪- 老第三纪的离散走滑造山。每次构造转换和构造变形对该地区的成岩成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边区 走滑造山带 陆壳俯冲 构造发展样式
下载PDF
陆壳超深俯冲到斯石英稳定域地幔深度(~300 km)的新证据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良 陈丹玲 +6 位作者 章军锋 康磊 王超 杨文强 廖小莹 任云飞 盖永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98-4003,共6页
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泥质片麻岩中发现先存斯石英出溶蓝晶石+尖晶石的显微结构证据,将陆壳深俯冲的深度推进到了斯石英稳定域的地幔深度(≥300 km).然而,该类岩石是局部出现的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及又是如何折返出露地表的?... 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泥质片麻岩中发现先存斯石英出溶蓝晶石+尖晶石的显微结构证据,将陆壳深俯冲的深度推进到了斯石英稳定域的地幔深度(≥300 km).然而,该类岩石是局部出现的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及又是如何折返出露地表的?十多年来一直困惑着地球科学界.针对这一科学问题,通过系统的岩石学研究,在南阿尔金榴辉岩中首次发现了斯石英副象,重新厘定南阿尔金英格利萨依石榴辉石岩中石榴子石出溶单斜辉石和北秦岭松树沟长英质片麻岩中石榴石出溶石英棒状体岩石的峰期变质压力为9~10 GPa的斯石英稳定域,结合先期南阿尔金泥质片麻岩中发现先存斯石英出溶显微结构的研究成果,论证提出陆壳俯冲到斯石英稳定域的地幔深度(~300 km),然后再折返回地表的地质现象可能更为普遍,其岩石类型也可能具有多样性.通过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明确SiO2饱和岩石体系中石榴子石超硅的最小稳定条件为≥9~10GPa斯石英稳定域,为识别辨认陆壳岩石俯冲到斯石英稳定域地幔深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壳超深俯冲 斯石英副象 超硅石榴石 斯石英稳定域 地幔深度 折返机制
原文传递
南阿尔金早古生代俯冲碰撞过程中的花岗质岩浆作用 被引量:43
15
作者 刘良 康磊 +1 位作者 曹玉亭 杨文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6-1137,共12页
南阿尔金俯冲碰撞杂岩带早古生代存在517,501~496,462~451和426~385Ma四个期次的花岗质岩浆岩.第一期岩浆岩侵位于区内蛇绿岩型镁铁质岩石之中,后三期分别对应于该构造带高压-超高压岩石~500Ma的峰期变质及其~450和~420Ma的... 南阿尔金俯冲碰撞杂岩带早古生代存在517,501~496,462~451和426~385Ma四个期次的花岗质岩浆岩.第一期岩浆岩侵位于区内蛇绿岩型镁铁质岩石之中,后三期分别对应于该构造带高压-超高压岩石~500Ma的峰期变质及其~450和~420Ma的两期退变质时间.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镁铁一超镁铁质岩和高压一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这四期岩浆岩分别是南阿尔金早古生代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先期俯冲洋壳,之后陆壳深俯冲导致地壳加厚引发下地壳以及深俯冲板片断离导致中上地壳和造山后伸展减薄阶段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其中,洋壳型埃达克岩的形成时代(517Ma)为南阿尔金洋壳俯冲作用时限提供了直接约束,陆壳深俯冲引发的高压-超高压峰期变质时代(~500Ma)作用滞后这一事件约10Myr,表明南阿尔金早古生代时期由洋壳俯冲转换为陆壳俯冲可能是一个连续的构造演化过程.这四期花岗质岩石与区内蛇绿岩型镁铁-超镁铁质岩石以及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形成,共同记录了南阿尔金早古生代时期从大洋俯冲、之后的大陆深俯冲碰撞再到后来深俯冲陆壳折返抬升的完整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阿尔金 花岗岩质岩浆作用 洋壳俯冲 陆壳俯冲 构造演化过程
原文传递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贻灿 徐树桐 +4 位作者 李曙光 江来利 吴维平 陈冠宝 苏文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B12期99-107,共9页
大别山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榴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i)本区榴辉岩的原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和少数可能为辉长岩,并且大多数可能属于扬子俯冲陆壳的一部分,为扬子陆壳(下地壳)俯冲变质成因,少... 大别山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榴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i)本区榴辉岩的原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和少数可能为辉长岩,并且大多数可能属于扬子俯冲陆壳的一部分,为扬子陆壳(下地壳)俯冲变质成因,少数可能属扬子与华北大陆板块之间的古洋壳残片;(ii)本区榴辉岩大多具有Nb正异常、K负异常等,排除了它们形成于岛弧环境下的可能性;(iii)磨子潭-晓天断裂以南含榴辉岩和变质橄榄岩的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可能代表扬子与华北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缝合带.其中除含有扬子俯冲陆壳外,还混有古洋壳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ND同位素组合 扬子俯冲陆壳 古洋壳残片 大别山北部 大地构造
全文增补中
阿尔金英格利萨依花岗质片麻岩超高压变质 被引量:37
17
作者 刘良 孙勇 +3 位作者 罗金海 王焰 陈丹玲 张安达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84-1192,共9页
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 阿尔金英格利萨依一带含石榴子石花岗质片麻岩经历了复杂多阶段的变质演化, 其早期变质矿物组合是Grt+Per(出溶前) + Tit(出溶前) + Ky + Zoi + Qz/Coe ±Cpx, 副矿物为Ap和Ru, 其中粗粒榍石含有斜长石+... 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 阿尔金英格利萨依一带含石榴子石花岗质片麻岩经历了复杂多阶段的变质演化, 其早期变质矿物组合是Grt+Per(出溶前) + Tit(出溶前) + Ky + Zoi + Qz/Coe ±Cpx, 副矿物为Ap和Ru, 其中粗粒榍石含有斜长石+角闪石的棒状出溶物, 计算的榍石出溶前(Tit)的成分含六次配位的SiⅥ, 单位分子式中Si值介于1.032 ~ 1.047之间, 即含CaSi2O5组分为3.1%~4.6%. 利用实验岩石学资料和三元碱性长石温度计, 获早期变质条件为3.7~4.3 Gpa和约1000℃, 结合石榴子石包裹的高Al-榍石,共同证实该岩石经历了超高压变质. 岩石化学特征显示, 该片麻岩的SiO2含量>70%, Al2O3含量为12.58 ~ 14.08%, K2O含量很高(>5%), Na2O/ K2O比值介于0.4~0.6之间, 稀土配分呈LREE富集型, (La/Yb)N比值介于4.3 ~ 9.1之间, 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06~0.59), 其原岩可能为中、上地壳重熔的产物. 同时, 考虑与其呈互层状或间层状产出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和含石榴子石中基性片麻岩都经历了超高压变质的研究成果, 共同证实区内超高压岩石的形成是陆壳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这对深入探讨区内超高压岩石形成与折返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 花岗质片麻岩 超高压变质 超Si-榍石 陆壳俯冲
原文传递
南阿尔金与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良 曹玉亭 +4 位作者 陈丹玲 张成立 杨文强 康磊 廖小莹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113-2123,共11页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和室内研究,进一步查明了南阿尔金和北秦岭构造带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尤其是确定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岩石不仅分布在秦岭岩群北缘,而且断续出露在秦岭岩群中部或偏南侧的东西一线.结合岩相学观察...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和室内研究,进一步查明了南阿尔金和北秦岭构造带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尤其是确定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岩石不仅分布在秦岭岩群北缘,而且断续出露在秦岭岩群中部或偏南侧的东西一线.结合岩相学观察和实验岩石学资料,确定南阿尔金榴辉岩中存在斯石英假象,确定北秦岭长英质片麻岩中石榴子石出溶石英+金红石+磷灰石前的稳定压力大于10 GPa.细致的岩相学研究揭示,南阿尔金与北秦岭超高压岩石在峰期变质之后又主体经历了两期退变质作用的叠加和改造,表明其经历了由陆壳俯冲-深俯冲、之后连续两次抬升的构造演化过程.年代学研究表明两地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原岩形成时代均为新元古代、峰期变质时代为-500 Ma和退变质时代为-450和-420 Ma.南阿尔金与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有几乎相同的峰期变质时代、退变质时代与花岗质岩浆活动的期次和时代,均早于柴北缘约30-80 Ma.因此,这三地不能构成同一条高压-超高压岩带,其形成可能是早古生代时期多陆块不同时俯冲-碰撞的产物.同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初步认为南阿尔金与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形成,可能分别是南阿尔金洋向北俯冲拖曳其南侧的亲扬子地块属性的部分新元古代陆壳物质、以及商丹洋向北俯冲拖曳南秦岭部分新元古代陆壳物质在-500 Ma发生陆壳俯冲-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陆壳超深俯冲 锆石U-PB定年 多期变质时代 南阿尔金与北秦岭
原文传递
华北东南缘荆山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阳 孙国超 赵子福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93-2015,共23页
对华北东南缘荆山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分析,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荆山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60.9±0.8~161.6±1.5 Ma).残留锆石的U-Pb年龄主要为三叠纪... 对华北东南缘荆山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分析,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荆山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60.9±0.8~161.6±1.5 Ma).残留锆石的U-Pb年龄主要为三叠纪和新元古代,分别与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火成岩的变质年龄和原岩年龄一致.这些花岗岩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具有弧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和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即高的全岩(^(87)Sr/^(86)Sr)i比值(0.7080~0.7091),低的ε_(Nd)(t)值(-15.6~-13.5)和锆石ε_(Hf)(t)值(-23.1~-9.5),对应的两阶段Nd-Hf模式年龄主要为古元古代.这些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火成岩一致,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成因联系.特别地,残留锆石新元古代和三叠纪U-Pb年龄是俯冲华南陆壳的标志性特征.因此,荆山花岗岩是俯冲华南陆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华南陆壳是三叠纪大陆碰撞过程中进入华北地壳之中的.这些花岗岩具有低的Rb含量、高的Sr和Ba含量,低的Rb/Sr比值以及低的全岩锆饱和温度和锆石Ti温度(~700℃),表明它们源于俯冲华南陆壳低温加水部分熔融,可能与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于中国东部之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山花岗岩 华北东南缘 大别-苏鲁造山带 俯冲华南陆壳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Magmatism during continental collision, subduction, exhumation and mountain collapse in collisional orogenic belts and continental net growth: A perspective 被引量:45
20
作者 SONG ShuGuang WANG MengJue +1 位作者 WANG Cao NIU YaoL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284-1304,共21页
Continental orogens on Eart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accretionary orogen and collisional orogen.Magmatism in orogens occurs in every periods of an orogenic cycle,from oceanic subduction,continental collision to orogeni... Continental orogens on Eart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accretionary orogen and collisional orogen.Magmatism in orogens occurs in every periods of an orogenic cycle,from oceanic subduction,continental collision to orogenic collapse.Continental collision requires the existence of prior oceanic subduction zone.It is generally assumed that the prerequisite of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 is oceanic subduction and its drag force to the connecting passive-margin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during continental collision.Continental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lead to the thickening and uplift of crust,but the formation time of the related magmatism in orogens depends on the heating mechanism of lithosphere.The accretionary orogens,on the other hand,have no strong continental collision,deep subduction,no large scale of crustal thrusting,thickening and uplift,and no UHP eclogite-facies metamorphic rocks related to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Even though arc crust could be significantly thickened during oceanic subduction,it is still doubtful that syn-or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would be generated.In collisional orogens,due to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 and significant crustal thickening,the UHP metamorphosed oceanic and continental crusts will experience decompression melting during exhumation,generating syn-collisional magmatism.During the orogen unrooting and collapse,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develops in response to lithosphere extension and upwelling of asthenospheric mantle,marking the end of an orogenic cycle.Therefore,magmatism in orogens can occur during the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exhumation and uplift after detachment of subducted oceanic crust from continental crust,and extensional collapse.The time span from continental collision to collapse and erosion of orogens(the end of orogenic cycle)is 50–85 Myr.Collisional orogens are the key sites for understanding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exhumation,uplift and orogenic collapse.Magmatism in collisional orogens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continental reworking and net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isional orogeny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 orogen unrooting and collapse MAGMATISM continental net growt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