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及最佳建模方法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媛 张亚荣 +1 位作者 李振刚 张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8-954,共7页
背景面部压力性损伤是俯卧位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创面局部暴露可增加全身感染风险,影响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甚至造成局部组织永久性功能损害。探讨其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对于预防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 背景面部压力性损伤是俯卧位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创面局部暴露可增加全身感染风险,影响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甚至造成局部组织永久性功能损害。探讨其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对于预防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最佳建模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3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59例接受俯卧位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面部压力性损伤分为压力性损伤组(n=22)和非压力性损伤组(n=137),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疾病诊断、治疗措施、实验室检查。分别使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及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面部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区分度;应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应用决策曲线评价模型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比较三种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差异选择最佳建模方法。结果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39.041)、糖尿病(OR=7.256)和单次俯卧位通气时间(OR=6.705);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26.882)、糖尿病(OR=1.770)、ICU住院时间(OR=2.610)和单次俯卧位通气时间(OR=5.340);Lasso-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38.256)、糖尿病(OR=1.094)、单次俯卧位通气时间(OR=5.738)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OR=1.179)。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0.959和0.750,优于逐步和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AIC和BIC分别为44.634和55.745,低于逐步和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校准曲线显示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拟合效果最佳。决策曲线显示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获得临床收益对应风险阈值为0.01~0.98,优于逐步和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年龄、糖尿病、单次俯卧位通气时长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是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优于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和全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是最佳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压力性溃疡 面部损伤 危险因素 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可调节俯卧位通气支架式头部气垫在重度ARDS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胡燕 李冬英 +6 位作者 李欣 华雅琪 魏际穷 方岚 余丽娜 习苏园 胡晶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要求的支架式头部气垫,并于临床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自行研制可调节俯卧位通气支架式头部气垫(简称头部气垫,专利号为ZL 201720526984.6)。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行俯卧位通...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要求的支架式头部气垫,并于临床验证其应用效果。方法自行研制可调节俯卧位通气支架式头部气垫(简称头部气垫,专利号为ZL 201720526984.6)。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32例重症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2018年收治的1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软枕安置进行俯卧位通气;2019—2020年收治的18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头部气垫安置进行俯卧位通气。观察2组俯卧位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体位安置时间和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结果2组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非计划性阻塞、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体位安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行研制的头部气垫,可以缩短患者体位安置时间,延长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降低俯卧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机械通气 头部气垫 俯卧位通气支架式
下载PDF
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白奎 郭凤杰 秦国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51-455,共5页
目的 探究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8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通过随机及前... 目的 探究改良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8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通过随机及前瞻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不同通气方式在ARDS患者中的作用,其中A组52例接受改良式俯卧位通气,B组46例接受传统俯卧位通气。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俯卧位通气4 h后)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动力学指标[气道阻力、静态肺顺应性(Cst)]、氧合指数及腹腔压力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情况。结果 (1)A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B组,撤机成功率高于B组(P<0.05);(2)干预后,两组患者HR均较干预前上升,干预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两组Cst水平均较干预前上升且A组高于B组,干预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两组腹腔压力均较治疗前上升且A组低于B组,干预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69%(4/52)]低于B组[23.91%(11/46)](P<0.05);(6)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A组病死率[23.08%(12/52)]低于B组[43.48%(20/46)](P<0.05)。结论 改良俯卧位通气对ARDS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相关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且预后状况良好,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静态肺顺应性 氧合指数 腹腔压力 预后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严重脑功能损伤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
4
作者 叶青青 邵绍鲲 +4 位作者 吕海锋 王飞飞 沈国杰 范伟娜 吴晓梁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PPV)在改善严重脑功能损伤患者低氧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O20年8月至2O21年8月收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40例严重脑功能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PPV)在改善严重脑功能损伤患者低氧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O20年8月至2O21年8月收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40例严重脑功能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氧合指数≤200mmHg(1mmHg~0.133kPa)并行PPV的20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患者PPV前、PPV后12h、恢复仰卧位后12h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氧合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和呼吸机相关参数[包括气道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潮气量(VT)、肺动态顺应性(Cdyn)等],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差异,同时记录患者PPV期间的相关并发症。结果患者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6.10±17.22)岁,平均PPV时间(22.20±5.94)h。与PPV前比较,患者PPV后12h和恢复仰卧位后12hPaO_(2)、氧合指数、SaO_(2)、VT、Cdyn均明显升高[PaO_(2)(mmHg):98.35±21.85、98.45±17.90比72.15±10.14,氧合指数(mmHg):198.82±40.51、202.27±46.39比133.20±33.95,SaO_(2):0.97±0.02、0.97±0.01比0.94±0.03,VT(mL):558.42±111.23、580.29±119.44比484.82±123.77,Cdyn(mL/cmH_(2)O):26.11±5.42、27.90±5.80比24.15±6.13,均P<0.05];与PPV后12h比较,患者恢复仰卧位后12hCdyn亦明显升高(P<0.05)。患者PPV前后各时间点FiO_(2)、PaCO_(2)、pH值、PIP、PEEP、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例患者在PPV后出现以颜面部为主的皮肤受压处红肿,恢复为仰卧位后逐渐好转。期间未出现导管脱落、恶性心律失常及明显血流动力学不稳等情况。结论PPV对改善严重脑功能损伤患者的低氧血症有一定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脑功能损伤 低氧血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活动在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丽萌 宋淳 +5 位作者 李燕 陈蒙 李常霞 宋才举 江裴 李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9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QCC)活动在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3日~5月15日收治的81例俯卧位通气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22年4月1日~7月13日收治的75例俯卧位通气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QCC)活动在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3日~5月15日收治的81例俯卧位通气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22年4月1日~7月13日收治的75例俯卧位通气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重症护理小组QCC活动。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管路弯折、胃内容物反流、角膜损伤、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症护理小组品管圈活动在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和人工气道管路弯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重症护理小组 俯卧位通气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瑞马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
6
作者 赵洁玉 郑祥德 +2 位作者 刘成 何江山 周文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测定瑞马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入ICU的早期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深镇静患者45例,给药舒芬太尼0.4μg... 目的测定瑞马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入ICU的早期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深镇静患者45例,给药舒芬太尼0.4μg/kg使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达0~1分后,使用瑞马唑仑诱导镇静,镇静达标后开始俯卧位通气。瑞马唑仑诱导镇静的剂量由改良Dixon序贯试验法确定,根据预试验确定瑞马唑仑的起始剂量为0.2 mg/kg,剂量梯度为0.025 mg/kg。镇静达标定义为给药后3 min内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4分且光谱熵(SE)≤50。但如俯卧位通气3 min之内出现明显的体动、皱眉、流泪、呛咳和吞咽等反应且RASS>-4分或SE>50,仍表示镇静不理想。镇静达标且理想则下一例患者在上一例的给药剂量基础上降低一个梯度,若镇静未达标或不理想,下一例给药剂量升高一个梯度。连续出现10次交叉后终止研究。运用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出瑞马唑仑的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记录给药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及俯卧位通气中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瑞马唑仑用于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ED50为0.228 mg/kg(95%CI 0.208~0.248),ED95为0.365 mg/kg(95%CI 0.299-0.518)。与舒芬太尼镇痛达标后(T_(1))比较,瑞马唑仑诱导镇静后2 min(T_(2))和俯卧位通气后2 min(T_(3))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HR、MAP及RR较T_(1)和T_(2)时均有下降(P<0.05),但下降幅度在20%以内;T_(2)和T_(3)时镇静深度指标RASS及SE比T_(1)时显著下降(P<0.01)。诱导期间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给予麻黄碱有效;2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给予阿托品有效,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瑞马唑仑用于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ED50为0.228 mg/kg,ED95为0.365 mg/kg,镇静效果确切,呼吸循环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瑞马唑仑 半数有效剂量(ED50) 95%有效剂量(ED95) 深镇静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 光谱熵
下载PDF
成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俯卧位通气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7
作者 沈蕾 柴玲 +6 位作者 孙美艳 董宁 张思婷 廖新威 郭成桦 孙文秀 张林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提取并汇总成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俯卧位通气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俯卧位通气规范化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各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相关文献,由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 目的检索、评价、提取并汇总成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俯卧位通气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俯卧位通气规范化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各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相关文献,由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汇总。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3篇临床决策、5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最终形成包括人员准备、院感防控、护理评估、实施要点、风险管理、健康教育和特殊人群照护等7个方面共48条的最佳证据。结论在证据应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基于具体临床情境,制订个体化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成人 俯卧位通气 呼吸治疗 循证护理
下载PDF
风险等级防控护理对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安全性与疗效的影响
8
作者 韩美玲 严颖 +2 位作者 许甜甜 王佳 陆玉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 探究风险等级防控护理在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南通三院在2018年8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81例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重症监护室护... 目的 探究风险等级防控护理在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南通三院在2018年8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81例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观察组41例实施风险等级防控护理措施,于干预前、干预14 d后,对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等指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后,两组动脉血气、呼吸力学指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总量(TLC)、动态顺应性(Cdyn)等指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值(PI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咳嗽、ICU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营养不良、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衰竭、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等级防控护理有助于改善重症肺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动脉血气、呼吸力学等指标,缩短机械通气、ICU治疗、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机体各器官衰竭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俯卧位通气 风险等级 防控护理 动脉血气 呼吸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自制水枕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刘晓丽 张勤 +4 位作者 贾平 王丽 郭丹阳 蒲在春 刘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中自制水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经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124例,按入住ICU的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使用自... 目的 探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中自制水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经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124例,按入住ICU的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使用自制水枕(静脉营养袋注水)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软枕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氧合指数、操作时间(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时从翻身操作开始到结束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人工气道滑脱、人工气道弯折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7 d后的氧合指数均升高(P均<0.05);首次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前后两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操作时间分别为9.02 (8.36, 10.31)、9.51(8.64, 10.79)min,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发生人工气道滑脱0例、人工气道弯折11例(17.74%)、压力性损伤9例(14.52%),对照组分别为0例、13例(20.97%)、26例(41.94%),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重度ARDS患者采用自制水枕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有助于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水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压力性损伤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状态和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10
作者 徐海萍 潘利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和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4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仰卧位通...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和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4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仰卧位通气,观察组实施俯卧位通气,持续干预1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观察两组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pO_(2)、PaO_(2)、PaO_(2)/FiO_(2)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仰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能够更好地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降低谵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状态 谵妄发生率
下载PDF
新型俯卧位通气装置的研制以及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效果研究
11
作者 沈燕 李玉峰 +3 位作者 尤继芹 李松梅 陈贝 胡乔乔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2期5-7,67,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俯卧位通气装置,分析俯卧位通气装置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ARDS患者56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海绵垫、枕头等传统方法安置...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俯卧位通气装置,分析俯卧位通气装置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ARDS患者56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海绵垫、枕头等传统方法安置俯卧位通气,观察组采用自主研制的可调节式俯卧位装置安置俯卧位通气。观察两组医护人员安置俯卧位用时与患者俯卧位通气耐受时长,非计划性拔管、头面部水肿、压力性损伤和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氧合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氧合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面部水肿、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计划性拔管、血流动力学紊乱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安置俯卧位用时短于对照组,患者PPV耐受时间长于对照组,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平台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俯卧位通气装置能有效保障患者安全,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易于患者长时间耐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提高患者肺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自制俯卧位通气装置 呼吸力学指标
下载PDF
间断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安红征 周建伟 吴永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3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间断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 目的:探讨间断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仰卧位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干预+间断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呼吸力学指标[包括肺顺应性、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肺血管功能[包括右心房压(PRA)、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跨肺梯(TPG)、肺血管阻力(PVRi)]、动脉血气水平[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pH值]。结果:通气24 h后,两组肺顺应性、PRA、PAWP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通气24 h后,两组PEEP、TPG、PVRi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通气24 h后,两组PaO_(2)、SaO_(2)、PaO_(2)/FiO_(2)、pH值、PaCO_(2)、FiO_(2)水平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断俯卧位通气可改善重度ARDS患者通气支持时的肺部呼吸力学指标,有利于肺血管功能的改善,从而促进患者的氧合状态和血气恢复,但对mPAP无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俯卧位通气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状态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低氧血症效果研究
13
作者 李珍 赵贝贝 底瑞青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总结俯卧位通气改善主动脉夹层(AD)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03—2023-02行AD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俯卧位通气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各25例。比较2组患者治... 目的总结俯卧位通气改善主动脉夹层(AD)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03—2023-02行AD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俯卧位通气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各25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的PaO_(2)、SpO_(2)、氧合指数(OI)氧合指标,以及HR、MAP血流动力学指标。统计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结果治疗12 h后,2组患者的PaO_(2)、SpO_(2)、O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俯卧位组高于仰卧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2组患者的HR较治疗前升高,MAP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留住时间均短于仰卧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提升AD术后患者的氧合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并有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角度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梁艳东 何伟枫 +2 位作者 刘秋江 黎燕红 庾佳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2期2063-2067,共5页
目的评估不同角度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ARDS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A组(0°俯卧位通... 目的评估不同角度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ARDS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A组(0°俯卧位通气)、B组(30°俯卧位通气)、C组(45°俯卧位通气),每组32例。A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0.25±11.31)岁;体重指数(BMI)(23.42±3.16)kg/m^(2)。B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1.93±12.48)岁;BMI(22.72±4.15)kg/m^(2)。C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52.39±12.82)岁;BMI(24.76±4.31)kg/m^(2)。观察时间为5 d。A组患者每天持续0°俯卧位通气16 h,每2 h将其托起一次防止压力性损伤。B组:维持0°俯卧位2 h后,使用30°翻身垫将患者身体向左倾斜30°,维持2 h;然后向右倾斜30°,同样维持2 h;最后恢复至0°俯卧位,如此循环,直至完成16 h俯卧位通气。C组:维持0°俯卧位2 h后,使用45°翻身垫将患者身体向左倾斜45°,维持2 h;然后向右倾斜45°,同样维持2 h;最后恢复至0°俯卧位,如此循环,直至完成16 h俯卧位通气。比较3组氧合指标[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的变化,观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俯卧位通气5 d后,3组PaO_(2)/FiO_(2)、SaO_(2)、PaO_(2)、PaCO_(2)均较通气前改善,且A组、B组改善幅度均优于C组(均P<0.05);俯卧位通气前和通气5 d后,3组HR、MAP、CV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俯卧位通气5 d后,3组MLIS、APACHEⅡ、MODS评分均较通气前降低,且A组、B组均低于C组[(1.72±0.37)分比(1.54±0.16)分比(1.89±0.26)分、(11.02±2.69)分比(11.01±2.01)分比(12.87±2.06)分、(5.64±0.37)分比(5.34±0.67)分比(6.19±0.43)分](均P<0.05);B组和C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A组[15.63%(5/32)比18.75%(6/32)比40.63%(13/32)](P<0.05)。结论不同角度俯卧位通气均可以改善ARDS患者氧合和减轻病情,其中30°俯卧位通气改善最明显,并且可以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不同角度 氧合指数 血流动力学 压力性损伤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谵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瑾 袁啸晟 +3 位作者 许莉莉 阮正上 杨智清 戈晓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监护室收治的106名重症肺炎伴低氧血症患者,分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组(n=54)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n=52),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基础情况、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行俯卧位通气3 d与7 d后,PPV组的谵妄发生率以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质-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PV组氧合指数呈上升趋势,炎症因子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和改善氧合情况,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谵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俯卧位通气 谵妄 缺氧 炎症因子 护理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的效果
16
作者 倪敏讷 吕慧莹 +1 位作者 池博 李彦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收治的甲型流感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接受... 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收治的甲型流感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接受俯卧位通气联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反应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0、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低于治疗前,CD8^(+)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CD3^(+)、CD4^(+)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的效果较好,可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症状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俯卧位通气 奥司他韦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坠积性肺炎预后及意识改变的影响
17
作者 黄荣 徐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0-0073,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干预,应用俯卧位通气,对预后影响、意识改变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坠积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4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20例)、...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干预,应用俯卧位通气,对预后影响、意识改变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坠积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4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20例)、观察组(常规护理+俯卧位通气,20例),应用昏迷程度的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对意识改变情况对比;血氧饱和度、肺功能对比。结果 对照组干预后GCS评分为(6.17±2.09)分低于观察组(10.38±1.36)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氧饱和度(97.26±2.13)%高于对照组(93.67±2.082)%(P<0.05);干预后肺功能指标,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很容易并发坠积性肺炎,因此,需要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快康复进程。俯卧位通气具有显著性效果,可以获得患者的充分满意,对意识状态和肺功能有显著改善,并且能使肺过度充气能力和右心室后负荷相对减轻,肺泡血管阻力相对下降,右室收缩功能得到显著性改变,氧合指数显著提高,肺动脉压力持续下降,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持续稳定,感染概率下降,静脉回流不断增加,有利于患者痰液迅速排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坠积性肺炎 俯卧位通气 意识改变情况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陈晓莉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3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取水平卧位,... 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3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取水平卧位,观察组患者取俯卧位。比较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PaO_(2)、呼吸(R)、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指标。结果:通气前,两组PaO_(2)/FiO_(2)、PaO_(2)、R、HR、PaCO_(2)、RR、VT及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2 h,两组PaO_(2)/FiO_(2)、PaO_(2)、R、HR、VT及SaO_(2)均高于通气前,PaCO_(2)、RR均低于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2h,观察组PaO_(2)/FiO_(2)、VT高于对照组,PaCO_(2)、R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 h,观察组R、SaO_(2)高于对照组,通气2 h,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1 h,两组PaO_(2)、HR,通气2 h,两组R、HR、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俯卧位通气能有效调节临床相关指标,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清醒俯卧位通气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汉扬 陈圆 +2 位作者 张星 卢敬梅 王卫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 深入探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清醒俯卧位通气治疗的体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3年4-6月对17例行俯卧位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对质性数据的总结和分析,... 目的 深入探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清醒俯卧位通气治疗的体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3年4-6月对17例行俯卧位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通过对质性数据的总结和分析,共提炼出4个主题,包括治疗动机和期望、患者体验和感受、俯卧位依从性的促进因素、俯卧位依从性的障碍因素。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清醒俯卧位通气的体验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对于需行清醒俯卧位通气的患者,提高患者舒适度、增强患者治疗动机和期望、调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以及支持患者的自我管理努力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清醒俯卧位通气 促进因素 障碍因素 依从性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改善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巧灵 吴金香 +3 位作者 范春霞 陈珊珊 徐欢 陈君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改善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PSS 21.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列将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分为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改善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PSS 21.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列将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分为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HFNC;观察组给予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aO_(2)、PaCO_(2)、Sp O_(2)和氧合指数(P/F)]和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CO_(2)明显下降,PaO_(2)、SpO_(2)、P/F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改善通气行之有效的方案,可有效缓解胸闷气闭症状,提高氧合指数,改善血气分析,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改善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