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俯卧位通气方式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1
作者 胡毓暾帆 何林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俯卧位通气方式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88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俯卧位通气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不同俯卧位通气方式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88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俯卧位通气治疗,观察组行45°俯卧位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血流动力学参数、压力损伤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为13.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脱出、肺不张、皮下水肿、血压升高、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为34.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5°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症,可以促进患者氧代谢恢复,不改变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减小患者压力损伤风险和不良反应风险,具有推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方式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 动脉血氧分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肺内源性ARDS与外源性ARDS的治疗效果分析
2
作者 鞠飞 杨慧玲 +1 位作者 周文颖 李瑞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6-0059,共4页
在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外源性ARDS患者中应用俯卧位通气方式进行干预,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搜集范围为2021.6-2023.6,以70例确诊为ARDS患者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完成组别的划分,即A组为肺内源性AR... 在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外源性ARDS患者中应用俯卧位通气方式进行干预,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搜集范围为2021.6-2023.6,以70例确诊为ARDS患者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完成组别的划分,即A组为肺内源性ARDS,B组为外源性ARDS,两组人数均为35例,在其治疗中均给予俯卧位通气治疗,进而观察两组人员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人员实验室相关指标对比结果表明,B组数据水平更优(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情况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ARDS患者来说,与肺内源性ARDS相比,外源性ARDS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时能够获取更佳治疗效果,但该治疗方式干预后,两组人员的血流动力学结果差异较小,表明该方式在ARDS患者中通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方式 肺内源性ARDS 外源性AR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