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跗骨窦与扩大倒“L”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曾亮平 徐斌武 蒋文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6期2343-2347,共5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与扩大倒“L”入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患者跟骨骨折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比较跗骨窦与扩大倒“L”入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患者跟骨骨折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扩大倒“L”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跗骨窦入路手术治疗,两组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末次随访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以及术前和末次随访的Bohler角、Gissane角。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深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对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糖尿病、术后住院时间>7 d、止血带捆绑时间延长是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跗骨窦入路治疗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患糖尿病、术后住院时间>7 d、止血带捆绑时间延长是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跗骨窦入路治疗是保护因素。与扩大倒“L”入路治疗比较,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切口更小,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且能更好地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 倒“l”入路 深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内外侧骨折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绍烜 赵刚 +7 位作者 赵辉 郭立民 王志华 袁勇 林丰 向东 魏炜 罗文东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 观察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后柱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累及后柱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即刻、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ibial pla... 目的 观察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后柱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累及后柱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即刻、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ibial plateau angle,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angle,PA),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本组均获12-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71-93分,平均(81.4±7.2)分,ROM平均为(120.1±1.3)°。术后即刻与12个月TPA、PA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可治疗复杂的累及后柱内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尤其适用于后柱外侧骨折需要单独用支撑钢板固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柱骨折 改良倒“l”入路
下载PDF
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斜行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磊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24期95-97,101,共4页
目的探讨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斜行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8月—2019年12月信阳淮河骨科医院收治的CTPF患者78例资料,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A组(膝前正中入路,n=36)和B组(... 目的探讨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斜行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8月—2019年12月信阳淮河骨科医院收治的CTPF患者78例资料,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A组(膝前正中入路,n=36)和B组(后侧倒"L"入路+前外侧斜行入路,n=42)。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康复效果及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功能,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205.36±36.36)min短于A组(239.48±32.48)min,术中出血量(282.51±32.56)mL少于A组(329.65±38.4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折愈合时间(103.65±21.62)d、切口感染率(7.14%)均低于A组(135.84±25.69)d、(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87.85±8.41)分高于术后1个月,且B组高于A组(78.95±8.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A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斜行入路治疗CTPF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康复进程,促进膝关节功能改善,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后侧倒“l”入路 前外侧斜行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擎柱 万乾 +7 位作者 张义 付世杰 李哲 何志勇 邱宇辰 金宇 闫石 杨小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1例,其中男15例,女6...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1~65岁,平均32.7岁;左侧13例,右侧8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7例,Ⅴ型10例,Ⅵ型4例:按三柱分型:双柱骨折14例,三柱骨折7例。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随访时间。术后3 d查术膝正侧位X线片及CT平扫+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手术结束后第3、6、9、12个月,随访复查相关项目,并进行HSS评分及Rasmussen评分。结果本组2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79.4±42.3)min。21例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5±5.6)周。21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2.6±5.7)月。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评估(HSS评分)为66~100(85.3±4.2)分,优良率95.2%。末次随访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估(Rasmussen评分)为7~18(15.8±1.6)分,优良率90.5%。术后1例患者发现伤口开裂,1例患者伤口表皮坏死,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患者发生小腿内下方麻木;内固定松动1例,为螺钉松动,未影响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充分显露手术区域,直视下精准复位骨折,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前外侧 后内侧倒“l”入路 三间隙显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