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白石“令”体词调歌曲“倚声”手法探微
1
作者 周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85,共15页
白石十七谱是宋词文学创作与音乐理论高度结合的宝贵实例。就中四首旁缀音谱的“令”体词调歌曲,系先有音乐“定腔”,后“倚声”填词之作,是研究宋词以文从乐手法的珍贵实证。依据《词论》“别是一家”的音乐文学体性论,姜夔《大乐议》... 白石十七谱是宋词文学创作与音乐理论高度结合的宝贵实例。就中四首旁缀音谱的“令”体词调歌曲,系先有音乐“定腔”,后“倚声”填词之作,是研究宋词以文从乐手法的珍贵实证。依据《词论》“别是一家”的音乐文学体性论,姜夔《大乐议》的四声清浊主张以及张炎《词源》的歌词五音协律例证,可归纳、提炼出使文字四声五音与音阶清浊轻重相协谐的宋词“倚声”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四首词调歌曲的文乐关系展开逐字辨析,并以句拍为单位,实证以《词论》为代表的音乐文学理论,在宋词“倚声”填词实践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最终回归《词论》《词源》对雅词协音不易、“知之者少”的文学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十七谱 倚声填词 以文从乐 五音 律调图谱
下载PDF
从“倚声”论唐宋词体之形成与初步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邓乔彬 周韬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词不同于诗,属"倚声"而作、合乐而歌的韵文体格。词所倚之声,最初是唐俗乐歌曲,其文体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曲体结构约束。唐五代文人制词注重"倚声"谐唱,然依创作惯性引近体诗律为句,为词体"律化"发轫... 词不同于诗,属"倚声"而作、合乐而歌的韵文体格。词所倚之声,最初是唐俗乐歌曲,其文体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曲体结构约束。唐五代文人制词注重"倚声"谐唱,然依创作惯性引近体诗律为句,为词体"律化"发轫。北宋以来,文人词创作在"倚声"与"依律"之间各有取舍。"倚声"家沿续唐五代制词谐唱之传统,又复增衍"慢"体与前代令曲并称;"依律"者"以诗为词",导致"词"与"俗乐"分离,重拾"正声"以配"雅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倚声 依律 俗乐
下载PDF
谭献关于蒋春霖“倚声家杜老”说辨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勇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6-100,共5页
谭献《复堂词话》称誉蒋春霖为“倚声家杜老”,此说在近现代词史上影响极大,几成定评。就学术观点而言,“倚声家杜老”说并非空穴来风,是否成立,尚值得深入探究。然而,在阶级斗争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蒋春霖及其《水云楼词》却受到不应有... 谭献《复堂词话》称誉蒋春霖为“倚声家杜老”,此说在近现代词史上影响极大,几成定评。就学术观点而言,“倚声家杜老”说并非空穴来风,是否成立,尚值得深入探究。然而,在阶级斗争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蒋春霖及其《水云楼词》却受到不应有的贬低和曲解,因为他反对太平天国革命。不少学者对蒋春霖“倚声家杜老”一说或武断否定,或淡化回避,对《水云楼词》缺乏细致精微的品鉴。本文将蒋春霖、杜甫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在比勘他们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推证彼此文学思想、政治立场的潜在联系,进而抉发“倚声家杜老”说的合理内核。并剖析蒋春霖不能配享草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春霖 《水云楼词》 杜诗 倚声家杜老”
下载PDF
循宋词倚声而作的若干特点及词体的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克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5-118,共4页
词作为合乐而歌的韵文,倚声而作是其本色。用字用韵都须符合音乐的节拍及唱腔的要求,可歌性是词家严守之道。随着词的发展,优秀作品不断出现,曲体元素又逐渐失传,词与"曲"疏离。以前人词作为本,倚式而作渐成主流。但倚式中并... 词作为合乐而歌的韵文,倚声而作是其本色。用字用韵都须符合音乐的节拍及唱腔的要求,可歌性是词家严守之道。随着词的发展,优秀作品不断出现,曲体元素又逐渐失传,词与"曲"疏离。以前人词作为本,倚式而作渐成主流。但倚式中并不失倚声痕迹。与此同时,"依律"之势渐起。二者璀璨共生,推动了词及音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倚声 依律 特点 发展
下载PDF
试论唐宋婉约词倚声演唱的音乐性特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健自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8-31,共4页
本文在理顺诗词与音乐配合关系脉络的基础上,着重论述燕乐的发展,兴盛过程及其对促进词体形成的重要作用,进而探讨唐宋婉约词倚声演唱的音乐性特质与其抒情品格形成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唐宋婉约词 音乐性 燕乐 倚声演唱 抒情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词源“倚声”论的承传
6
作者 胡建次 汪素琴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5期109-112,共4页
我国古典词源"倚声"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条线索中:一是侧重从音调渊承上论说词源于乐府之体的承传,二是侧重从体制渊承上论说词源于乐府之体的承传。上述两条线索相承相生,共构出古典词源"倚声"之论的主体论说空间。
关键词 词源论 倚声”论 承传线索 音调渊承 体制渊承
下载PDF
倚声之源流与体制考论
7
作者 彭玉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8-184,共7页
追溯倚声体制的源流,当与古乐府诗“由乐以定词”、“选词以配乐”的创作特点有关;汉代的倚瑟和齐梁时期的倚歌,在体制上也对作为词体的倚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倚声概念形成于中唐,其倚声制曲、按曲制谱、依谱填词的内涵在宋代逐渐形成... 追溯倚声体制的源流,当与古乐府诗“由乐以定词”、“选词以配乐”的创作特点有关;汉代的倚瑟和齐梁时期的倚歌,在体制上也对作为词体的倚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倚声概念形成于中唐,其倚声制曲、按曲制谱、依谱填词的内涵在宋代逐渐形成。制曲与唱词的关键在于对节拍的控制,节拍的缓急与唐宋燕乐乐器的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倚声的配乐制腔可大体分为自度曲与过腔两种,而词的演唱尚需要歌妓对其平仄四声及拍眼的位置加以融合调整,才能婉转自然。从倚声到填词,这种概念的转换与词的创作从倚声制词到按谱填词的变化有着直接对应的关系。宋人的自度曲在体制上最充分地彰显了“倚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倚声 乐府 拍眼 制腔 融字 缀词
下载PDF
《九歌》的体式与原始“倚声填词”臆测
8
作者 郑家治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文章将《九歌》与《九章》的体式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篇幅一短一长,体式一复杂多变一简单,其中"二湘"与"二司命"在篇幅、句式及押韵换韵等方面都相同或相似。因此,推测《九歌》既是据楚民间"九歌"的改创之... 文章将《九歌》与《九章》的体式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篇幅一短一长,体式一复杂多变一简单,其中"二湘"与"二司命"在篇幅、句式及押韵换韵等方面都相同或相似。因此,推测《九歌》既是据楚民间"九歌"的改创之词,又是倚"九歌"曲调而填写的歌词,即屈原《九歌》是据"九歌"的九支曲调填写的十一首诗歌;进而论证"倚声填词"之法并非起于唐宋或六朝,而是古已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体式 倚声填词
下载PDF
论《倚声初集》对清初词风的开启之功
9
作者 李睿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43-148,共6页
《倚声初集》是清代最早编撰的词选之一,它对清初的词风嬗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人们编撰词选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强烈的中兴意识和对艳词的改造与反思,前者集中体现了选者的词学思想,后者是选者思想在词中的具... 《倚声初集》是清代最早编撰的词选之一,它对清初的词风嬗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人们编撰词选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强烈的中兴意识和对艳词的改造与反思,前者集中体现了选者的词学思想,后者是选者思想在词中的具体实践。从这两点看,《倚声初集》已经走出了明代词选的窠臼,开启了清初词学复兴之端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邹祗谟 倚声初集》 清代 文风
下载PDF
《倚声初集》与明清之际词学的建构
10
作者 沙先一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9-53,共5页
邹祗谟与王士禛共同编选的《倚声初集》是明清之际一部汇合众流、备陈诸体的重要词选,对词坛繁荣起了积极的推波助澜作用。作为一部选本性质的总集来看,其主要功绩在于搜罗保存一代文献,具有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首先,《倚声初集》的编... 邹祗谟与王士禛共同编选的《倚声初集》是明清之际一部汇合众流、备陈诸体的重要词选,对词坛繁荣起了积极的推波助澜作用。作为一部选本性质的总集来看,其主要功绩在于搜罗保存一代文献,具有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首先,《倚声初集》的编选者将明清之际的词学发展视为一个整体,在明清之际词学的演进与发展中,探讨明代后期词的意义,并且认为清代的词学复起振衰,实始自明代的嘉靖年间。其次,由于编选者亲历易代之际,具有故国之思,故对那一段特定的历史具有了解之同情,对所录作品也有着一种特殊的命意。复次,《倚声初集》所选明末词作基本上是文坛风貌的真实记录,真切地再现了明清之际词学发展的历史。总之,清代词学是建构在对明代词学批判与继承基础之上的,《倚声初集》鉴于明代词学创作的一些弊端,于词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与建构,对清初词学发展与词风演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倚声初集》 文献价值 词史意义
下载PDF
谭献评蒋春霖“倚声家杜老”说辨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佘璐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5-88,共4页
谭献的"倚声家杜老"说是当代蒋春霖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立足文体生态,蒋春霖尊崇词体本色,亦秉承"词祖乐府,与诗同源"的词学主张,将战事民情等宏大主题融入词的题材范围,有力证明了"词能证史"的观点。因... 谭献的"倚声家杜老"说是当代蒋春霖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立足文体生态,蒋春霖尊崇词体本色,亦秉承"词祖乐府,与诗同源"的词学主张,将战事民情等宏大主题融入词的题材范围,有力证明了"词能证史"的观点。因此,在词体发展历程中,蒋春霖词律之精通,词风之多样,词境之阔大,词史之价值直能追步杜甫在诗史中的贡献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春霖 杜甫 倚声家杜老 词史
下载PDF
实验京剧“倚声填词”
12
作者 翁敏华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33,共2页
日前.在上海戏剧学院红楼的“黑匣子”小剧场,观赏了由孙惠柱等编剧、赵群导演的实验京剧《朱丽小姐》,于是便联想到中国文学史上的“倚声填词”。倚声填词是一个词学术语.指先有乐曲,再依乐曲的声腔配相应的歌词。唐宋人一般称“... 日前.在上海戏剧学院红楼的“黑匣子”小剧场,观赏了由孙惠柱等编剧、赵群导演的实验京剧《朱丽小姐》,于是便联想到中国文学史上的“倚声填词”。倚声填词是一个词学术语.指先有乐曲,再依乐曲的声腔配相应的歌词。唐宋人一般称“倚声”,宋元后则叫“填词”者为多,现在的大学教材上,每每合称其为“倚声填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倚声填词 京剧 实验 上海戏剧学院 “黑匣子” 中国文学史 大学教材 小剧场
下载PDF
倚声改字与词体的律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飞跃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5,共9页
《词源》中关于张枢倚声填词、审音改字的记载,表明南宋文人词已采用雅乐一字配一音的协音方式,这既有其音谱、歌法与声律方面的依据,也有颇多不合乐理及与倚声传统抵牾之处。通过张枢审音改字与姜夔、沈义父、杨缵、周德清等有关词曲... 《词源》中关于张枢倚声填词、审音改字的记载,表明南宋文人词已采用雅乐一字配一音的协音方式,这既有其音谱、歌法与声律方面的依据,也有颇多不合乐理及与倚声传统抵牾之处。通过张枢审音改字与姜夔、沈义父、杨缵、周德清等有关词曲倚声改字的比较分析,可知这种变化是当时文人以雅乐改造词乐、重新规范倚声填词与唱词所致,它赋予"倚声"以新的含义。从早期曲子词的"依曲拍为句"、"曼衍其声",到南宋雅词的"一字一音"、"音节皆有辖束",倚声方式的改变促使词体格律的形成与律词的兴起,并在俗词、俚曲交侵下力保词体独立及其一代文学之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字 词体 律化 倚声填词 《词源》 文人词 沈义父 周德清
原文传递
“倚声填词”论
14
作者 郭俪雅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9-201,230,共4页
"倚声填词"就是依据音乐填写文词,是我国古代歌曲的一种重要的创作方法。它有其特定的歌曲格式,因其格式化而使歌曲创作变得相对"简单",从而促进了我国古代歌曲的兴盛。同时"倚声填词"又有多方面的局限性... "倚声填词"就是依据音乐填写文词,是我国古代歌曲的一种重要的创作方法。它有其特定的歌曲格式,因其格式化而使歌曲创作变得相对"简单",从而促进了我国古代歌曲的兴盛。同时"倚声填词"又有多方面的局限性,"倚声填词"以声为主,以词从声,颠倒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它严格的格式体制过于僵化,缺乏灵活,不利于艺术的创新;填词之人也有好些不是很懂音乐,所填之词很难与声完全相协。再加之社会动荡,历史变迁,造成旧谱零落,乐工优伶星散,这种歌曲创作方式最终逐渐衰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倚声填词 古代歌曲 影响
原文传递
倚声臆得
15
作者 金天羽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479-494,共16页
民国时期吴江人金天羽所撰《倚声臆得》,原载《文艺捃华》1935年第2卷第1期、第3期,1936年第3卷第1期、第2期,署名“金天翮”.该词话未收入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之金天羽《天放楼诗文集》.据词话前小注可知其创作于作者早年,由此可窥见... 民国时期吴江人金天羽所撰《倚声臆得》,原载《文艺捃华》1935年第2卷第1期、第3期,1936年第3卷第1期、第2期,署名“金天翮”.该词话未收入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之金天羽《天放楼诗文集》.据词话前小注可知其创作于作者早年,由此可窥见其早期词学思想.今加新式标点整理,以飨词学爱好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天羽 倚声臆得 词学
原文传递
赋手文心,开倚声家未有之境——评张惠言《水调歌头》(珠帘卷春晓)
16
作者 缪钺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32-34,共3页
张惠言是清代常州词派的创始者,他的词论,近年来有不少人撰文论述,而对于他的词作,似乎尚鲜有论及者。其实,张惠言所作《茗柯词》,虽然数量不多(只有四十六首),而质量却甚高,在清代词坛中足以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的《水调歌头·春日... 张惠言是清代常州词派的创始者,他的词论,近年来有不少人撰文论述,而对于他的词作,似乎尚鲜有论及者。其实,张惠言所作《茗柯词》,虽然数量不多(只有四十六首),而质量却甚高,在清代词坛中足以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的《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五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惠言 《水调歌头》 常州词派 清代词 茗柯 词论 倚声 文心 水调歌头 首词
原文传递
倚声与倚声之学——关于文体因革以及科目创置问题
17
作者 施議對 《词学》 2005年第1期209-236,共28页
最近一段日子,与内地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的朋友论学,曾说及治学门径及词学真传问题。我以为:二十世纪后半叶,进入蜕变期的中国词学,基本上处在误区当中,混沌未凿;大量著述,究竟在门内或者在门外?有用或者无用?似乎都须要冷静地... 最近一段日子,与内地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的朋友论学,曾说及治学门径及词学真传问题。我以为:二十世纪后半叶,进入蜕变期的中国词学,基本上处在误区当中,混沌未凿;大量著述,究竟在门内或者在门外?有用或者无用?似乎都须要冷静地进行一番检讨。月前接到日本宋词研究会(词源研究会)朋友寄赠新刊著作《宋代の词论》,更加认定自己的这一观感。这是张炎《词源》日文版的一种注译读本,旨在探寻填词之‘源’。彼邦新著,值得庆幸,亦多感触。因撰为此文,以与好此道者共探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倚声 因革 宋词研究 词学 《词源》 词论 张炎 周邦彦 拗句 詞律
原文传递
词体的本原与肌理——专栏导语
18
作者 彭玉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61,共1页
本次“词学研究”专栏收录文章三篇,从《花间集》、姜夔词到清代祭词词,涉及早期词集文本的精神向度、姜夔词调歌曲的倚声手法和祭祀词神之词,既有具体而微的音乐考量,也有对文本深度的理论思考和对清代新的填词类型的梳理总结。作为一... 本次“词学研究”专栏收录文章三篇,从《花间集》、姜夔词到清代祭词词,涉及早期词集文本的精神向度、姜夔词调歌曲的倚声手法和祭祀词神之词,既有具体而微的音乐考量,也有对文本深度的理论思考和对清代新的填词类型的梳理总结。作为一种音乐文学,本期专栏彰显了词的本初特色,同时也在其源流格局中,展现其发展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音乐文学 词学研究 姜夔词 收录文章 词体 倚声 精神向度
下载PDF
“清空的旋律”——关于南宋姜夔自度曲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莉嘉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9-58,共10页
在文学界,众多文学家们对姜夔自度曲的歌词部分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们大部分不懂音乐,所以忽略了其重要的音乐部分;在音乐界,杨荫浏、丘琼荪、夏野、郑祖襄等前辈对姜夔自度曲已经做了一定程度深入浅出的研究,后辈学者对姜夔自度曲的... 在文学界,众多文学家们对姜夔自度曲的歌词部分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们大部分不懂音乐,所以忽略了其重要的音乐部分;在音乐界,杨荫浏、丘琼荪、夏野、郑祖襄等前辈对姜夔自度曲已经做了一定程度深入浅出的研究,后辈学者对姜夔自度曲的研究虽然不少,但出其右者甚少,总体上都是对前辈文章的模仿与复制,且音乐界人士似乎对姜夔自度曲的文学部分的主要风格特点介绍分析的不够详细……本文将在这些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以南宋音乐家、词人姜夔的十四首自度曲为主要对象,从文学、音乐两方面出发进行探索,力图补充前人对姜夔自度曲研究的遗漏和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夔 自度曲 清空 词体歌曲 倚声填词等
下载PDF
燕乐与词关系新论——与岳珍女士商榷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家治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8-73,共6页
今人多从音乐角度论定词源于隋唐燕乐。因燕乐受胡乐的影响,故可推出“胡乐入华而词生”的说法。李昌集先生认为“词体的发生,乃是唐代民间歌曲和语言双双发展的水到渠成。”岳珍女士赞同“词起源于隋唐燕乐”的说法,认为李文的新说是... 今人多从音乐角度论定词源于隋唐燕乐。因燕乐受胡乐的影响,故可推出“胡乐入华而词生”的说法。李昌集先生认为“词体的发生,乃是唐代民间歌曲和语言双双发展的水到渠成。”岳珍女士赞同“词起源于隋唐燕乐”的说法,认为李文的新说是对“隋唐燕乐”的理解有误差。虽然燕乐中的胡乐对词的发展有不小的影响,但词的音乐来源多是多元的,而“倚声填词”的方法则很古老,词的源头应包括当是六朝的梁陈新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乐 词体 倚声填词 起源 梁陈新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