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源方块古壮字中同形汉字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袁香琴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7-102,共6页
方块古壮字作为一种逐渐衰落的古文字,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这有力地推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数据库,从文字学角度出发,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式对方块古壮文的来源问题进行分析。若以字的形体为研究对... 方块古壮字作为一种逐渐衰落的古文字,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这有力地推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数据库,从文字学角度出发,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式对方块古壮文的来源问题进行分析。若以字的形体为研究对象,不难发现,借源方块古壮字中的同形汉字与汉字之间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块壮字 借源 同形汉字
下载PDF
方块壮字向异、俗、简字借源举隅 被引量:2
2
作者 韦亮节 《河池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0-74,80,共6页
方块壮字向汉字借源有多种途径,以《异体字表》为参照,可发现若干方块壮字借源于未通用的异体字;以《宋元以来俗字谱》为参照,可知方块壮字的造字有借俗字整字而为方块壮字、借俗字整字为偏旁而造字、借俗字偏旁为偏旁而造字、借俗字省... 方块壮字向汉字借源有多种途径,以《异体字表》为参照,可发现若干方块壮字借源于未通用的异体字;以《宋元以来俗字谱》为参照,可知方块壮字的造字有借俗字整字而为方块壮字、借俗字整字为偏旁而造字、借俗字偏旁为偏旁而造字、借俗字省略习惯而造字等方法;以《一简表》《二简表》为参照,发现若干方块壮字借源于未通用的简化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块壮字 异体字 俗字 简化字 借源
下载PDF
论方块壮字向书法字的借源
3
作者 韦亮节 《贺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7-91,共5页
方块壮字不但向印刷的规范汉字借源,也向手写的书法字借源。根据形体和笔画的变化情况,手写的书法字可分为四类:构件变形而笔画减少的,构件变形而笔画增加的,构件未变形而添加笔画的,构件变形而不添减笔画的。方块壮字因向汉字书法借源... 方块壮字不但向印刷的规范汉字借源,也向手写的书法字借源。根据形体和笔画的变化情况,手写的书法字可分为四类:构件变形而笔画减少的,构件变形而笔画增加的,构件未变形而添加笔画的,构件变形而不添减笔画的。方块壮字因向汉字书法借源而承继了后者的形体特征,所以追溯汉字书法字源可更好地探究某些方块壮字的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块壮字 书法字 借源 理据
下载PDF
古壮字来源新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明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0-172,共3页
古壮字是古代壮族人民借用或仿照汉字而创造的一种民族文字。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古壮字来源于汉字的几种情况,同时根据文献、考古及文字学理论探讨了古壮字系统中存在自源文字的可能性。
关键词 古壮字 借源
下载PDF
从古壮字非纯借源字异体字看古壮字的演变 被引量:2
5
作者 袁香琴 《华西语文学刊》 2016年第2期199-206,404,共9页
字形是文字学研究的核心,异体字最大的不同是字形上的差异。本文我们试图通过分析古壮字非纯借源字异体字在造字理据和结构方式上的差异来窥探古壮字的演变和发展。
关键词 古壮字非纯借源 异体字 形体 造字方式 演变
原文传递
以自源字为依据的水文的初期性质拟测
6
作者 翟宜疆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1期246-250,共5页
水文作为一种"拼盘文字",包含自源字、借源字和拼合字。通过对自源字的分析可知:一、自源字应是出现在借源字之前的一种原始文字;二、自源字创造之初主要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记事;三、水文作为卜筮文字性质的确立是在汉字... 水文作为一种"拼盘文字",包含自源字、借源字和拼合字。通过对自源字的分析可知:一、自源字应是出现在借源字之前的一种原始文字;二、自源字创造之初主要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记事;三、水文作为卜筮文字性质的确立是在汉字的流入之后。综合以上三点可以构拟出水文的初期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借源 原始文字 卜筮文字
下载PDF
水文与壮文借源字初步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翟宜疆 《华西语文学刊》 2012年第1期43-47,299,共6页
借源字是构成水文与壮文文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在借用数量、借用形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尝试利用数据库,对水文与壮文的借源字情况进行初步对比分析,以期探究被借入汉字在水文与壮文中的变异情况。
关键词 水文 壮文 借源 比较文字学
原文传递
女书起源试探
8
作者 王霁云 《重庆师专学报》 1994年第1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女书 文字 汉字 借源 字体 结构
下载PDF
“水文”中的数目字与干支字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元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1,78,共3页
水文是贵州省水族人民用来书写他们的经典“水书”的一种民族古文字。水文对普通文字学研究有着极大的认识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既有本民族自造字又有从汉字借用的字的“拼盘文字”。水文的数目字与干支字既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个... 水文是贵州省水族人民用来书写他们的经典“水书”的一种民族古文字。水文对普通文字学研究有着极大的认识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既有本民族自造字又有从汉字借用的字的“拼盘文字”。水文的数目字与干支字既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个性,从对这二者的观察、分析与研究可知:一、水文的自源字早于借源字发生;二、文字的传播往往经历了被改造之路;三、借源文字往往多异体字;四、某些借源文字如水文往往有“自源字”与“借源字”两个系列的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数目字 干支字 水书 民族古文字 汉字 借源 异体字
下载PDF
述吐火罗语在证明汉语-印欧语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艳 李葆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6-592,共7页
汉语与印欧语的关系,无论是同源关系,还是接触关系,一直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界所关注。19世纪到20世纪初在新疆发现的吐火罗语,对考证古代汉语和印欧语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吐火罗文的年代太晚,现存资料无法直接证明汉藏语和印欧... 汉语与印欧语的关系,无论是同源关系,还是接触关系,一直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界所关注。19世纪到20世纪初在新疆发现的吐火罗语,对考证古代汉语和印欧语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吐火罗文的年代太晚,现存资料无法直接证明汉藏语和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但是汉语中的吐火罗族称、地名等残留词,以及吐火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为汉语和印欧语在上古时期有过紧密接触提供了确凿证据,也为进一步思考与探寻远古东亚语言和原始高加索语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印欧语关系 吐火罗语残留词借源
下载PDF
关于文字传播的同义比较的意义与任务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元鹿 《中国文字研究》 2008年第1期217-219,226,共4页
在中国民族文字的研究领域中,文字传播问题是一个至今研究尚很不足的问题。运用同义比较的方法,既可能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与实践问题,又可能解决一些宏观问题与理论问题。
关键词 文字传播 同义比较 自造字 借源 拼盘文字
下载PDF
方块古壮字的发生时代新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香琴 《龙岩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当今学界对方块古壮字的发生时代尚未有一个定论。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主要是从古壮字中的借源字出发来讨论这个问题。但我们发现,古壮字中不仅有借源字,还有少量的自源字和拼合字。因此,在讨论古壮字的发生时代时,... 当今学界对方块古壮字的发生时代尚未有一个定论。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主要是从古壮字中的借源字出发来讨论这个问题。但我们发现,古壮字中不仅有借源字,还有少量的自源字和拼合字。因此,在讨论古壮字的发生时代时,我们需要兼顾古壮字中的自源字、借源字、拼合字各自的发生时代,才能比较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块古壮字 发生时代 借源 拼合字
下载PDF
方块壮字的性质与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亦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84-93,100,共11页
方块壮字又被称为“古壮字”,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本文从方块壮字产生的社会条件、字形本体的分析、国际标准的归类等方面,讨论了方块壮字的仿汉字借源文字性质,并结合实例简析了方块壮字借源与自源交互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系统性特点。... 方块壮字又被称为“古壮字”,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本文从方块壮字产生的社会条件、字形本体的分析、国际标准的归类等方面,讨论了方块壮字的仿汉字借源文字性质,并结合实例简析了方块壮字借源与自源交互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系统性特点。其特点如下:造字行为表现出自发性与无序性,具有汉语俗字的特点,借源与自源交互发展,表音是方块壮字的主要功能,方块壮字的字符具有时间层次和地域层次。在诸多仿汉字的少数民族文字中,方块壮字相较历史较长、覆盖面最广、使用人口最多、文献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块壮字 借源性质 系统特点
下载PDF
汉语语法变换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翔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28-32,共5页
汉语语法研究中所运用的变换分析,根据来源不同,有自源和借源之别。自源的变换分析源于我国古代辞章学中的变换分析;辞章学中的变换分析又源于先秦历史典籍和训诂著作中的句子变换。借源的语法变换分析则源于美国描写学派的后期代表海... 汉语语法研究中所运用的变换分析,根据来源不同,有自源和借源之别。自源的变换分析源于我国古代辞章学中的变换分析;辞章学中的变换分析又源于先秦历史典籍和训诂著作中的句子变换。借源的语法变换分析则源于美国描写学派的后期代表海里斯的变换理论。自源的变换分析的产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借源的变换分析的发展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厘清汉语语法变换分析的产生与发展的历时足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分析 借源 发展 价值
下载PDF
试论清代“达斡尔文”的文字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蕊 《满语研究》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本文主要对19世纪在达斡尔族地区中出现的一种用满文转写达斡尔语的记音符号的性质进行了阐述。从文字定义入手,确认了“达斡尔文”的性质,得出清代“达斡尔文”是一种借源文字的结论。
关键词 达斡尔文 文字 借源文字
下载PDF
古壮字的产生年代分析
16
作者 欧阳秋婕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42-243,290,共3页
在壮族地区一直流传着以汉字为基础,参考“六书”构字方法创造的方块壮字。这种古壮字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在古籍中亦有记载,但多以手抄本存在。现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讨论分析古壮字的产生年代,最后确定古壮字最有可能的出现时间是... 在壮族地区一直流传着以汉字为基础,参考“六书”构字方法创造的方块壮字。这种古壮字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在古籍中亦有记载,但多以手抄本存在。现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讨论分析古壮字的产生年代,最后确定古壮字最有可能的出现时间是唐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壮字 壮族 借源文字
下载PDF
壮族古壮字与汉字文化圈包蕴相通、共生共荣 被引量:1
17
作者 吝艺伟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壮族古壮字是孽乳仿造汉字的借源字,受汉字及以汉字为核心的汉字文化圈影响颇深。其仿造汉字的构字原则,从萌芽、成形、发展到逐渐弱化退出历史长河,这一路旅途无一段不与汉字交融共生,包含于汉字文化圈之中。在长期的交融过程形成了与... 壮族古壮字是孽乳仿造汉字的借源字,受汉字及以汉字为核心的汉字文化圈影响颇深。其仿造汉字的构字原则,从萌芽、成形、发展到逐渐弱化退出历史长河,这一路旅途无一段不与汉字交融共生,包含于汉字文化圈之中。在长期的交融过程形成了与汉字文化圈共生共荣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壮字 汉字文化圈 借源相通 汉壮交融
下载PDF
湘西方块苗文
18
作者 趙麗明 《中国文化》 1990年第1期168-173,共6页
過去一般認為二十世紀以前苗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在民間傳說和文獻記載中部說苗族曾經有過文字。歷史上消亡了的苗文已經很難考證,但是我們在湘西確實見到類似廣西方塊壯文和越南喃字的苗文。儘管它們流傳的時間不很長,範圍也有限,但... 過去一般認為二十世紀以前苗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在民間傳說和文獻記載中部說苗族曾經有過文字。歷史上消亡了的苗文已經很難考證,但是我們在湘西確實見到類似廣西方塊壯文和越南喃字的苗文。儘管它們流傳的時間不很長,範圍也有限,但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着的文字現象,我們認為很有必要對之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源文字 喃字 造字法 古丈 苗族文化 文化生活 普多 石豹 字原 老寨
下载PDF
卷首语
19
《百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本期"西南边疆语言文化研究"栏目刊发5篇文章。文字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梁庭望、蓝盛《甘桑刻画文:古骆越文字的瑰宝》通过分析骆越方国与甘桑刻画文的关联,指出骆越方国的历史文化是甘桑刻画文产生和发展的主... 本期"西南边疆语言文化研究"栏目刊发5篇文章。文字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梁庭望、蓝盛《甘桑刻画文:古骆越文字的瑰宝》通过分析骆越方国与甘桑刻画文的关联,指出骆越方国的历史文化是甘桑刻画文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甘桑刻画文是壮族祖先留下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杨小燕、梁金凤《壮族、布依族新发现古文字和水书的初步比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壮族、布依族新发现古文字和水书的造字法、表意方式进行分析和释读,指出壮侗语族群的壮族、布依族新发现方块古文字和水书都是由自源字和借源字组成的杂糅文字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侗语族 造字法 水书 借源 古文字 表意方式 卷首语 布依族
下载PDF
《王三》重文中的非异体现象刍议
20
作者 夏能权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81-187,共7页
宋濂跋本王仁啕《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王三》)收录了1600余组重文,这些重文是以记词功能相同为标准而录入《王三》的,并非全是异体字。从构形和功能两个层面对《王三》重文材料进行定性分析,发现除异体字外,还包含假借字、... 宋濂跋本王仁啕《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王三》)收录了1600余组重文,这些重文是以记词功能相同为标准而录入《王三》的,并非全是异体字。从构形和功能两个层面对《王三》重文材料进行定性分析,发现除异体字外,还包含假借字、同源字、古今字、同义替换字等,这些重文与异体字有着本质区别。厘清《王三》中的这些非异体现象,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认识《王三》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三》 重文 异体字 假借字 古今字 同义替换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