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翻译视角下倪培民《论语》英译本的内副文本研究
1
作者 刘雅琦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0期24-29,共6页
《论语》作为中国典籍,复译现象屡见不鲜。倪培民《论语》英译本大量使用内副文本元素,如序言、引言、文内注解等,体现出明显的深度翻译策略,实现了促进读者理解、启发读者思考、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为中国典籍“走出去”提供了有益借鉴... 《论语》作为中国典籍,复译现象屡见不鲜。倪培民《论语》英译本大量使用内副文本元素,如序言、引言、文内注解等,体现出明显的深度翻译策略,实现了促进读者理解、启发读者思考、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为中国典籍“走出去”提供了有益借鉴。Lunyu, as a Chinese classic, has been translated many times. Its English version by Peimin Ni embodies rich peritext, such as preface, introduction, and annotations, which shows the strategy of thick translation. The usage of thick translation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readers’ understanding, inspiring readers to think, and spreading the Chinese culture, which sets an example for the “going global” of Chinese clas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培民《论语》英译本 深度翻译 内副文本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角下《论语》中的成语英译——以辜鸿铭和理雅各译本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丽 董洋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期27-29,共3页
本文以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运用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对译本中不同类型的成语英译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翻译方法所达到成语英译效果,以期能对后续翻译实践提供启发。
关键词 《论语译本 成语 体认语言学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论语》译者风格研究——以理雅各、华兹生英译本为例
3
作者 汪隆 高胜兵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基于语料库技术,该研究自行构建一个小型语料库,并利用Antconc4.2.0检索软件对《论语》两个英译本(理雅各和华兹生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专注于词汇和篇章两个层面,旨在探讨翻译目的、译者身份、显化策略以及语言差异对译者风格... 基于语料库技术,该研究自行构建一个小型语料库,并利用Antconc4.2.0检索软件对《论语》两个英译本(理雅各和华兹生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专注于词汇和篇章两个层面,旨在探讨翻译目的、译者身份、显化策略以及语言差异对译者风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两译本的译者风格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在共性方面,两个译本都注重强化译文的衔接性,强调添加连词、人称代词主语等方式。在特性方面,华兹生作为学者型汉学家,词汇丰富度更高,主要采用异化策略来翻译文化负载词,且显化策略在连词使用上更为突出;相对而言,理雅各身份为传教士型汉学家,他的基督教倾向在译文中更为显著,语篇也更为简洁且流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论语》英译本 译者风格 理雅各 华兹生
下载PDF
从《论语》英译本“色彩”词汇的译法浅析中西文化差异
4
作者 张旭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了解儒家开创者孔子的思想,《论语》是不可或缺的,它提供了有关孔子思想最为重要的材料。同时《论语》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论语》... 《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了解儒家开创者孔子的思想,《论语》是不可或缺的,它提供了有关孔子思想最为重要的材料。同时《论语》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论语》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得到广泛流传。颜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使颜色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笔者以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三种《论语》译本中关于“色彩”的不同译法为切入点,浅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色彩 译本 中西文化差异
下载PDF
儒家经典翻译的“功夫”路径——以《论语》倪培民译本为例
5
作者 王庚辰 《海外英语》 2024年第8期28-31,共4页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以此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论语》经过数百年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在学术界、传播界及海外文化圈都享有盛誉。倪培民在解读经典译本的基础上再译《论语》,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揭示儒家哲学与现实意...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以此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论语》经过数百年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在学术界、传播界及海外文化圈都享有盛誉。倪培民在解读经典译本的基础上再译《论语》,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揭示儒家哲学与现实意义的联系。文章分析典型例证,发现倪译本以功夫路径为指导,提供长篇导言、注释、索引等,尽可能保留原文本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典籍翻译及其研究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翻译 功夫 《论语 倪培民译本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论语》两个英译本的翻译风格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蔡永贵 余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36,共10页
本研究基于自建《论语》英译语料库,使用语料库检索工具Word Smith将《论语》的理雅各和辜鸿铭英译本在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考察两个译本的翻译风格异同。通过多层面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译本行文... 本研究基于自建《论语》英译语料库,使用语料库检索工具Word Smith将《论语》的理雅各和辜鸿铭英译本在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考察两个译本的翻译风格异同。通过多层面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译本行文都很地道流畅、语篇连贯、阅读难度不高、译语明晰化和简化特征明显。相较而言,理雅各译本用词更为灵活丰富,句子更加简洁流畅,篇幅较短,语体更加正式,可读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论语》英译本 翻译风格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从《论语》两个英译本比较看翻译的文化转向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永利 舒奇志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9-91,94,共4页
文化翻译理论在文化层面对翻译所作的反思可以解释《论语》不同时期英译本的巨大差异,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论语》理雅各译本和安乐哲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认为理雅各译本是基于文化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语言翻译代表作品,而安乐哲... 文化翻译理论在文化层面对翻译所作的反思可以解释《论语》不同时期英译本的巨大差异,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论语》理雅各译本和安乐哲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认为理雅各译本是基于文化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语言翻译代表作品,而安乐哲译本是基于多元化理论的文化翻译典范。安乐哲译本的存在,证明了文化翻译不仅是一种构想,还是一种事实,因此有可能从安乐哲译本中寻求到文化翻译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 《论语》英译本 理雅各 安乐哲
下载PDF
《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的修辞解读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小慰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78-83,共6页
围绕《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运用美国当代修辞学家罗埃德.比彻(Lloyd F.Bitzer)的"修辞形势"(The Rhetorical Situation)理论,从缺失、受众、修辞局限以及如何顺应和克服修辞形势对译者施加的限制等方面对其进行解... 围绕《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运用美国当代修辞学家罗埃德.比彻(Lloyd F.Bitzer)的"修辞形势"(The Rhetorical Situation)理论,从缺失、受众、修辞局限以及如何顺应和克服修辞形势对译者施加的限制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分析,可以探讨其成功之处,并对译者的选择做出修辞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 修辞解读 修辞形势 因应之策
下载PDF
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的视界融合 被引量:8
9
作者 陈亚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重要概念"视域融合"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亦有其重要意义。以辜鸿铭翻译《论语》的实践为例,辜鸿铭考虑到当时的中国国情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在追求视界融合的过程中作出较为积极、有效的选择,删除...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重要概念"视域融合"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亦有其重要意义。以辜鸿铭翻译《论语》的实践为例,辜鸿铭考虑到当时的中国国情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在追求视界融合的过程中作出较为积极、有效的选择,删除源语文本中不利于视域融合的部分,重视西方文化历史以拓展儒家思想的精华,为典籍英译提供了一种颇具参考价值的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论语》英译本 辜鸿铭 阐释学 视域融合
下载PDF
从副文本解读辜鸿铭《论语》英译本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林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7-91,共5页
副文本作为译文正文本的必要补充,从另一个侧面呈现了译者的翻译动机、译文规范、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等。它与正文本一起,共同建构译本的意义内涵。在翻译研究中,考察译本副文本与正文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译者所处的时... 副文本作为译文正文本的必要补充,从另一个侧面呈现了译者的翻译动机、译文规范、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等。它与正文本一起,共同建构译本的意义内涵。在翻译研究中,考察译本副文本与正文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身份与地位、翻译的目的与动机以及由此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译本,对译本作出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文本 辜鸿铭 《论语 译本 翻译研究
下载PDF
论本雅明翻译思想对传统翻译忠实观的消解——以《论语》多种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亚琼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89-91,共3页
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里提出来世说,他赋予原文以生命,认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包含前世、今生和来世,而翻译的出现是因为原文的生命在演变。以《论语》多种英译本为例,发现作为翻译原文的《论语》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因... 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里提出来世说,他赋予原文以生命,认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包含前世、今生和来世,而翻译的出现是因为原文的生命在演变。以《论语》多种英译本为例,发现作为翻译原文的《论语》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其英译本也不可能忠于原文。至此,传统翻译理论信奉的翻译忠实观遭到了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翻译忠实观 消解 《论语》英译本
下载PDF
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丹丹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58-61,共4页
《论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论语》各英译本庞杂繁芜,影响了其在世界的传播。阐述了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的产生背景,并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予以解析,发现其无论是对译本的选择还是对当时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以及翻译实践... 《论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论语》各英译本庞杂繁芜,影响了其在世界的传播。阐述了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的产生背景,并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予以解析,发现其无论是对译本的选择还是对当时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以及翻译实践中具体策略的多维选择与适应,皆印证了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力与指导力,这也为中国经典作品在西方有效译介与传播提供了些许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英译本 生态翻译学 适应和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 辜鸿铭
下载PDF
从林语堂翻译理论看《论语·颜渊篇》的三个英译本
13
作者 刘思 杨言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随着中国文化传播的不断深入,《论语》也被译为多种西方文字。运用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对比分析《论语·颜渊篇》的三个英译本,分析译本特色评估翻译质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随着中国文化传播的不断深入,《论语》也被译为多种西方文字。运用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对比分析《论语·颜渊篇》的三个英译本,分析译本特色评估翻译质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赏析不同版本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译本 林语堂翻译理论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新时期“东学西渐”中翻译策略的优选论分析--以《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悦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3年第10期112-113,115,共3页
该文通过语料库辅助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于丹心得》英译本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呈现出摇摆的特点,而这恰恰是译者在不同制约因素构成的序列中进行优选的结果。我们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当客观分析这些因素,从而在原文风格和读者期... 该文通过语料库辅助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于丹心得》英译本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呈现出摇摆的特点,而这恰恰是译者在不同制约因素构成的序列中进行优选的结果。我们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当客观分析这些因素,从而在原文风格和读者期待中求得最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策略 译本 东学西渐 心得 于丹 优选论 新时期 论语
下载PDF
莱斯《论语》英译本中的通俗化改写
15
作者 何洋 韦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09-210,共2页
本文运用改写理论分析西蒙.莱斯翻译《论语》的动机及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指出莱斯为了实现面向普通读者的目的,采用了通俗化改写的翻译策略,达到了良好的翻译效果。因此,通俗化改写是莱斯译本的重要特征,这对当前典籍英译有着重要的参考... 本文运用改写理论分析西蒙.莱斯翻译《论语》的动机及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指出莱斯为了实现面向普通读者的目的,采用了通俗化改写的翻译策略,达到了良好的翻译效果。因此,通俗化改写是莱斯译本的重要特征,这对当前典籍英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蒙·莱斯 《论语》英译本 通俗化改写 典籍
下载PDF
《论语》英译本对外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16
作者 季红琴 刘海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43-51,共9页
通过目的语受众问卷调查发现《论语》英译本在国外传播的现状:传播主体多样化欠缺,传播的主流动力不足;传播内容呈现形式单一,传播技术更新较慢;传播对象缺少清晰定位,读者阅读偏好不明;等等。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三个对策:一是丰富传播主... 通过目的语受众问卷调查发现《论语》英译本在国外传播的现状:传播主体多样化欠缺,传播的主流动力不足;传播内容呈现形式单一,传播技术更新较慢;传播对象缺少清晰定位,读者阅读偏好不明;等等。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三个对策:一是丰富传播主体,官方主流引领;二是创新传播形式,更新传播技术;三是划分传播对象,满足不同偏好。通过这些传播策略可提升《论语》等中国典籍在国外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英译本 《论语》传播 外国读者 读者期待
下载PDF
《论语》英译本的海外读者接受状况调查
17
作者 张秀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1期175-176,共2页
本文以美国亚马逊网站《论语》英译本的销量和读者评价为数据来源,统计了各译本的星级评级和五星评价,梳理了销量最高译本的读者书评。通过对销售数据及书评内容的分析发现:刘殿爵《论语》英译本销量最高,在海外普通读者群中的接受度好... 本文以美国亚马逊网站《论语》英译本的销量和读者评价为数据来源,统计了各译本的星级评级和五星评价,梳理了销量最高译本的读者书评。通过对销售数据及书评内容的分析发现:刘殿爵《论语》英译本销量最高,在海外普通读者群中的接受度好评度甚佳;刘译本的成功接受对中国典籍外译提供一些启示:读者关注的核心要素是原作的思想内容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翻译的可读性、充分的背景知识介绍、译本编排、出版社等也是影响译本接受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英译本 读者接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切线、延续和互补:再论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以《论语》三种英译本为例
18
作者 章亚琼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20-123,共4页
对比"君子""道""觚"等具体词语在理雅各、威利和黄继忠的《论语》英译本中的翻译,再次揭示出恰如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所言,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着切线关系、延续关系和互补关系。并且这三种关系之... 对比"君子""道""觚"等具体词语在理雅各、威利和黄继忠的《论语》英译本中的翻译,再次揭示出恰如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所言,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着切线关系、延续关系和互补关系。并且这三种关系之间彼此平等互补,没有优劣高下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线 延续 互补 《论语》三种译本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典籍对外传播路径研究——基于《论语》英译本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19
作者 季红琴 刘海 《东南传播》 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
通过对外国受众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得知《论语》英译本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读者基数少、受众分析匮乏、传播路径单一等,基于现状探索中国典籍的新型传播路径,研究发现:通过典籍+商业化、典籍+新媒体、典籍+... 通过对外国受众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得知《论语》英译本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读者基数少、受众分析匮乏、传播路径单一等,基于现状探索中国典籍的新型传播路径,研究发现:通过典籍+商业化、典籍+新媒体、典籍+留学生、典籍+翻译出版、典籍+战略引领、典籍+价值理念这六种模式可以切实解决《论语》等中国典籍面临的传播困境,为中国典籍“走出去”提供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典籍 传播路径 《论语》英译本 受众需求
下载PDF
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5-87,共3页
对163篇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研究论文进行梳理,描述辜鸿铭英译《论语》研究的基本情况,归纳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辜鸿铭 《论语 译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