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札甲形制考--以《出警入跸图》和《倭寇图卷》为例
1
作者 易弘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2期66-68,共3页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警入跸图》及日本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收藏的《倭寇图卷》出现了大量明代人物形象,其中包括身穿札甲的锦衣卫校尉、将校及将校亲兵。通过两幅图卷及相关文献史料和出土实物,可以大致梳理出明代札甲的形制特点,...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警入跸图》及日本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收藏的《倭寇图卷》出现了大量明代人物形象,其中包括身穿札甲的锦衣卫校尉、将校及将校亲兵。通过两幅图卷及相关文献史料和出土实物,可以大致梳理出明代札甲的形制特点,即在继承宋代形制的基础上略有变化,同时对于不同的职能和情景,同一时代的札甲也有不同,锦衣卫校尉的札甲更加华丽,而前线作战的将校札甲则朴实无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札甲 军戎服饰 《出警入跸图》 倭寇图卷
下载PDF
《倭寇图卷》研究的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须田牧子 黄荣光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5,共5页
本文主要总结了目前有关《倭寇图卷》的研究成果。通过比较研究《倭寇图卷》、《抗倭图卷》及《胡梅林平倭图卷》的异同,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倭寇图卷原本"主要是为彰显胡宗宪个人战功,并从中派生出《抗倭图卷》、... 本文主要总结了目前有关《倭寇图卷》的研究成果。通过比较研究《倭寇图卷》、《抗倭图卷》及《胡梅林平倭图卷》的异同,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倭寇图卷原本"主要是为彰显胡宗宪个人战功,并从中派生出《抗倭图卷》、《倭寇图卷》等具有普遍意义的描绘明军战胜倭寇的绘画。另外,本文介绍了战勋图的代表作《平番得胜图卷》。而随着《太平抗倭图》为代表的其他有关倭寇题材绘画的不断发现,倭寇图像研究还在继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倭寇图卷原本" 倭寇图卷 抗倭图卷 胡梅林平倭图卷
原文传递
《倭寇图卷》再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彭浩(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46,共13页
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收藏的《倭寇图卷》是描写16世纪中期倭寇与明军交战的作品。从旗幡上"弘治四年"(1558年)的字样看,此图卷是明军对嘉靖时期倭寇(嘉靖大倭寇)入侵获胜的象征性描绘。
关键词 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倭寇图卷 明人《抗倭图卷 弘治三年弘治四年
原文传递
解读明人《抗倭图卷》兼谈与《倭寇图卷》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63,共17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传世明人《抗倭图卷》的解读,以及与现藏日本的《倭寇图卷》的对比研究,探讨了两幅画作的创作背景、内涵及相互关系。论述了明人《抗倭图卷》为张经所画,表现的是王江泾战役这一历史事件,是一幅写实的历史题...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传世明人《抗倭图卷》的解读,以及与现藏日本的《倭寇图卷》的对比研究,探讨了两幅画作的创作背景、内涵及相互关系。论述了明人《抗倭图卷》为张经所画,表现的是王江泾战役这一历史事件,是一幅写实的历史题材绘画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人《抗倭图卷 倭寇图卷 日本弘治一年 田州 王江泾战役 张经
原文传递
《抗倭图卷》、《倭寇图卷》和大友义镇、大内义长 被引量:1
5
作者 鹿毛敏夫 黄荣光(译) 彭浩(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51,共13页
《抗倭图卷》与《倭寇图卷》两幅画卷在中国绘成,记录了中国击退于"弘治"年间来袭的日本大倭寇的战功。画卷中被明军镇压的"弘治"倭寇船,是由大友义镇、大内义长等在西日本具有雄厚实力的战国大名派遣出的。
关键词 抗倭图卷 倭寇图卷 日本弘治年间 大友义镇 大内义长
原文传递
《倭寇图卷》中的明兵将士服饰辨析
6
作者 武文茜 王新厚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7,共7页
《倭寇图卷》以横卷的形式,连续性描绘了明朝时期抗倭的历史过程,场景宏大,表现生动,独具巧思,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其中明代兵将形象刻画细致,层次丰富。本文通过运用历史文献、图像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其中133位明兵将士人物形象与... 《倭寇图卷》以横卷的形式,连续性描绘了明朝时期抗倭的历史过程,场景宏大,表现生动,独具巧思,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其中明代兵将形象刻画细致,层次丰富。本文通过运用历史文献、图像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其中133位明兵将士人物形象与服饰特征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其中明兵将士服饰的特征,以及其中与史实不符的细节,并挖掘《倭寇图卷》中明兵将士服饰异化的社会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倭寇图卷 明代 兵将 服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