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重构与风险治理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经纬 吴永敏 《新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1-44,共4页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因为其引发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而在近几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在今年新的预算法通过后,融资平台及其债务问题、未来命运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构成和债务风险,在此...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因为其引发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而在近几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在今年新的预算法通过后,融资平台及其债务问题、未来命运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构成和债务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债务重构和体制再造的风险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重 体制再造
下载PDF
关于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合伶 钱韧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5-28,共4页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2001年1月修订的旧准则相比,在债务重组的定义、重组的方式、计价基础及重组中损益确定的处理方法等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差异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新准则的理解和把握,并正...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2001年1月修订的旧准则相比,在债务重组的定义、重组的方式、计价基础及重组中损益确定的处理方法等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差异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新准则的理解和把握,并正确地运用于会计实务中,进行新旧准则的过渡,顺利实现新旧会计处理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债务重 公允价值
下载PDF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重构及其风险缓释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红忠 许友传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154,共12页
融资平台兼具企业和准主权的双重或有属性,融资平台债务被视为地方政府的或有、隐性和有限承诺债务。基于融资平台的上述特点和相关文献分布状况,本文对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及其治理对策、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及其潜在风险、主权债务违约机制... 融资平台兼具企业和准主权的双重或有属性,融资平台债务被视为地方政府的或有、隐性和有限承诺债务。基于融资平台的上述特点和相关文献分布状况,本文对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及其治理对策、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及其潜在风险、主权债务违约机制及其潜在影响、主权有关债务的重构策略及其管理激励等进行了综述,它们是分析和推演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理论基础。基于融资平台债务问题根植的体制背景等,本文提出了融资平台债务重构及其风险缓释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主要包括四大维度:融资平台的融资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融资平台的潜在风险及其扩散机制、融资平台债务重构及其风险缓释之策、融资平台债务的政策应对及其制度设计,且每个维度内嵌了诸多有待思考和探索的具体问题。对诸此问题之探索不仅有理论前瞻性,亦有现实紧迫性,其对缓释与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债务重 风险缓释
原文传递
融资平台存量债务的展期重构及其福利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友传 刘红忠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4-1042,共9页
在融资平台债务结构中,融资平台是名义上的借款主体和偿债主体,地方政府是隐性的或有代偿主体。在融资平台存量债务的展期重构过程中,地方政府是否坐实或落实其或有担保责任将改变融资平台的偿债方式和银行的获偿预期,模型刻画了地方政... 在融资平台债务结构中,融资平台是名义上的借款主体和偿债主体,地方政府是隐性的或有代偿主体。在融资平台存量债务的展期重构过程中,地方政府是否坐实或落实其或有担保责任将改变融资平台的偿债方式和银行的获偿预期,模型刻画了地方政府的隐性代偿预期对银企双方债务展期重构的模式选择及其福利影响。主要结论有:①当预期展期债务难以获得清偿时,融资平台偏好自偿型债务展期,而银行偏好复合型债务展期(由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共同清偿),此时融资平台倾向于撇开地方政府的或有代偿责任,银行则渴望落实地方政府的担保责任。②当预期展期债务能够获得充分清偿时,融资平台偏好复合型债务展期,而银行偏好自偿型债务展期。在偿债能力的提升途径中,银行更偏好融资平台自偿能力的增强,而非地方政府或有代偿的补充。③仅从银企双方的福利改善状况来看,复合型债务展期优于自偿型,但若将银企双方视为决策群体进行审视,它们同有“揩地方政府油水”的强烈动机。④尽管债务展期有助于缓释融资平台即期偿债压力,给其恢复偿债能力赢得时间或条件,但其仅能调节有关福利的分配结构,并不能增进全体参与者的总体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债务展期 债务重 策略选择 福利影响
下载PDF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比较
5
作者 陈红 朱锦余 《工业会计》 2002年第3期32-34,共3页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下文简称'准则')在1998年6月12日发布、所有企业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该准则执行时间才到两年就进行了修订,在2001年1月18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准则,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适用于所有企业。新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下文简称'准则')在1998年6月12日发布、所有企业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该准则执行时间才到两年就进行了修订,在2001年1月18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准则,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适用于所有企业。新准则与旧准则比较,主要变化在哪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什么影响?本文试对此进行比较和分析。一、新旧准则主要内容比较旧准则原有20条,修订后的新准则只有17条。主要变化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 债务重 定义 债权人 债务 会计处理 会计报表附注
原文传递
期限错配下的融资平台债务展期及其管理激励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友传 刘红忠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3-668,676,共7页
研究了期限错配情形下融资平台债务展期对银行预期收益的影响,以及银行的管理激励和行为模式。主要结论或启示:1对期限错配平台债务进行展期安排符合银行的利益诉求,银行有激励对有关债务"一展到底";2银行可通过承担适度项目... 研究了期限错配情形下融资平台债务展期对银行预期收益的影响,以及银行的管理激励和行为模式。主要结论或启示:1对期限错配平台债务进行展期安排符合银行的利益诉求,银行有激励对有关债务"一展到底";2银行可通过承担适度项目经营风险的方式获得更大的预期收益,且平台项目的自有资本金比例越高,银行从越长期限的债务展期中获得的预期收益越大;3分配项目增长红利的展期重构策略不具有理论上的适当性,对期限错配平台债务而言,若仅基于已到期债务和展期债务的正常本息偿付而对之进行展期将更合乎银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限错配 融资平台 债务重 债务展期
下载PDF
2001年俄不能全额偿还前苏联债务
7
《环球市场》 2001年第3期7-7,共1页
关键词 2001年 俄罗斯 财政状况 经济能力 经济增长 债务重
下载PDF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配套文件(二)——关于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国有企业历史债务的处理意见
8
《广东审计》 1995年第5期43-44,共2页
一、企业的历史债务要分清责任,统筹解决。对历史债务负有经营责任的企业要通过深化发展,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偿债能力;对因政策性因素以及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历史债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妥善... 一、企业的历史债务要分清责任,统筹解决。对历史债务负有经营责任的企业要通过深化发展,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偿债能力;对因政策性因素以及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历史债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妥善解决。 二、企业的历史债务原则上应在企业改组中予以解决。企业改组为公司、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债务 配套文件 试点工作 处理意见 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改组 国有企业 国有资本金 债务 同级
下载PDF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问题的思考
9
作者 黄星星 《纳税》 2019年第14期159-159,共1页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以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或事后信息遗漏方式对历史财务报告进行补救的公告行为。近年来,财务重述现象在国内外呈现"蔓延"态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使得财务重述成为学术界和监管部门...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以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或事后信息遗漏方式对历史财务报告进行补救的公告行为。近年来,财务重述现象在国内外呈现"蔓延"态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使得财务重述成为学术界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财务重述制度发展的历程,然后分析了原因和影响,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债务 融资成本
下载PDF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量债务整改及其有条件重构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红忠 许友传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130,共7页
借新还旧损害了银行债权的总体价值,从市场公平交易的视角来看,在借新还旧中嵌入旧债整改条件是对银行潜在损失的间接和隐性补偿,市场主导型的有条件借新还旧有其理论上的适当性。然而,当前推行的融资平台存量债务整改是在中央政府的明... 借新还旧损害了银行债权的总体价值,从市场公平交易的视角来看,在借新还旧中嵌入旧债整改条件是对银行潜在损失的间接和隐性补偿,市场主导型的有条件借新还旧有其理论上的适当性。然而,当前推行的融资平台存量债务整改是在中央政府的明确表态和有关部门的强力推动下进行的,其试图以非市场化方式来矫正市场主体的前期不当行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市场主体行为的替代和契约精神的破坏。在承认市场经济原则和尊重契约精神的前提下,即使没有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强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亦有动机进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有条件借新还旧式债务滚动,其比不允许借新还旧下的政府主导式债务整改可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债务重 复合期权
原文传递
Incorporating Anglo-American Reorganization Provisions in Bankruptcy Law: A 10-year Lesson From Thailand
11
作者 Supruet Thavomyutikam Natthinee Sereechettapong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3年第3期151-162,共12页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adoption of Anglo-American type of reorganization provisions into national bankruptcy law using Thailand as a sample. It argues that such adoption shall be cautious. Sinc...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adoption of Anglo-American type of reorganization provisions into national bankruptcy law using Thailand as a sample. It argues that such adoption shall be cautious. Since Thailand started to accommodate such provisions, reorganization, apparently, has limited usefulness--benefitting only large-scale debtors because it does not fit with the nature of Thai business culture, i.e., the borrowing-lending relationship and less-than-arm's length business connections. On average, only every one in 200 bankruptcy cases employs reorganization; the rest goes for liquidation but the average outstanding debt in reorganization is over 30 times higher than liquidation. Interestingly, the adjudication rate of reorganization is faster than those of liquidation. Debtors' strategic use of the law and the procedural bias are suspected. Debt restructuring led by the central bank in cooperation with commercial banks, instead, is overwhelmingly more successful, equally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because any ailing firm can renegotiate its borrowing contract rather easily in the low transaction cost environment. Debt restructuring outperformed reorganization roughly 800 and two times in terms of cases and debt amount respectively. Thus, the adoption of non-indigenous provisions shall be made prudently. This argument applies toward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insolvency legislation. Standardizing bankruptcy procedures shall be made carefully and national economic conditions including local business nature and uniqueness are worth examined before any enactment or amendment. Otherwise,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would be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RGANIZATION BANKRUPTCY INSOLVENCY Thailand standardization of law debt restructuring
下载PDF
“个人破产法”执行难问题的破解之道
12
作者 宋振宇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1年第4期275-276,共2页
近年来,执行案件繁多且执行效果不佳的现象成为影响我国司法公信力的难题。在我们的社会中,信贷的扩张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借贷伴随着我们可能无法偿清欠款的风险,一个人可能会患大病或者失去一份高薪的工作,并且无法偿还... 近年来,执行案件繁多且执行效果不佳的现象成为影响我国司法公信力的难题。在我们的社会中,信贷的扩张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借贷伴随着我们可能无法偿清欠款的风险,一个人可能会患大病或者失去一份高薪的工作,并且无法偿还信用卡的账单或者其他费用。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表通告称温州市平阳县法院办结首例兼具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类似程序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这一案件作为全国首例"个人破产"案例,具有远超案件本身的法律意义。这一案件的办结,意味着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已经踏出了实践的第一步。在本案当中,首次建立了诚信承诺书、自有财产、债务豁免、失权复权等从未在我国出现过的个人破产制度,同时还引入了管理人制度、债权人会议制度等基本破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破产构建 执行难 诚信债务
下载PDF
企业管理:一个亟应强化的着力点
13
作者 杨占辉 《决策》 1995年第5期33-33,共1页
○我国企业经过近两年来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特征的产权改革“热潮”之后,一度被忽视的企业管理今又得以重新提到了应有的位置——
关键词 着力点 企业管理 产权改革 主管部门 债务 改革与管理的关系 弃管 隐涵 盘托 管理滑坡
下载PDF
“九四”专项参与中外合资对还贷的影响
14
作者 陶秉衡 《上海综合经济》 1994年第6期33-34,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已成为我国直接利用外资的重要途径。在上海“九四专项”中,已参与和即将合资的项目占整个“九四专项”工业项目的15%左右。“九四专项”是上海市地方自借自还的扩大利用外资项目,
关键词 中外合资企业 母体企业 债务 扩大利用外资 担保 工业项目 直接利用外资 资产抵押 中方 外汇贷款
下载PDF
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理论综述及其启示 被引量:40
15
作者 郭斌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5-157,共13页
本文通过对企业债务融资的两种主要方式———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的比较,系统地梳理、分析和总结了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企业、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 本文通过对企业债务融资的两种主要方式———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的比较,系统地梳理、分析和总结了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企业、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债务融资方式的需求都存在差异。因此,在经济中,银行贷款代表的中介融资和企业债券代表的市场融资不仅不应相互排斥,而且应相互共存、相互补充,以满足经济中多样化融资方式的需求。而且,企业债券融资是一种对市场进入“门槛”要求更高的债务融资方式,一般更适宜于那些规模大、净值高、盈利能力强、负债水平低、自有资本大及市场声誉好的成熟的企业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筹资成本 信息不对称 债务重 企业特质 融资方式选择
原文传递
甩掉国有企业“三大包袱”之我见
16
作者 尹智辉 《航空企业管理》 2000年第7期1-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国有企业改革 “三大包袱” 人员多 债务重 企业办社会
原文传递
论个人破产建构的中国逻辑--以破产与免债的界分为起点 被引量:25
17
作者 欧元捷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
我国目前有关个人破产的讨论,有抛开破产本体而泛谈重生价值的倾向。其实就本体而言,个人破产关注的是债务人成为破产人的过程和结果,关注的是破产人经济、政治、伦理地位的降级,破产并非天然地与免债绑定,破产更不等同于免责。个人破... 我国目前有关个人破产的讨论,有抛开破产本体而泛谈重生价值的倾向。其实就本体而言,个人破产关注的是债务人成为破产人的过程和结果,关注的是破产人经济、政治、伦理地位的降级,破产并非天然地与免债绑定,破产更不等同于免责。个人破产与债务免除虽在程序处理上关联紧密,但却是原理迥异的两套机制,不可混淆而论。在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起步阶段,尤其应当明确破产与免债的本旨差异、逻辑先后、主次之别,将现阶段的重心置于个人破产本体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讨为何种类型的破产人打开免债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破产 人格减等 债务免除 债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