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上皮瘤样增生病变中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不稳定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姜笃银 付小兵 +1 位作者 陈伟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84-787,共4页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分化 (EMT)与外伤继发假上皮瘤样增生 (PEH)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1 1例创伤后继发PEH病变的标本及其边缘正常皮肤 (PEH N) ,采用组织病理学和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观察Ⅰ/Ⅲ型胶原 (ColⅠ/Ⅲ)、...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分化 (EMT)与外伤继发假上皮瘤样增生 (PEH)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1 1例创伤后继发PEH病变的标本及其边缘正常皮肤 (PEH N) ,采用组织病理学和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观察Ⅰ/Ⅲ型胶原 (ColⅠ/Ⅲ)、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波形蛋白 (Vim)、结蛋白 (Des)、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及其受体 (TGFRI)、广谱角蛋白 (CKp)和Ⅳ型胶原 (ColⅣ)在PEH异常分化的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特征。结果 组织学观察发现 ,与PEH N组相比 ,PEH呈现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上皮基底部细胞顶 基极性紊乱、结构崩溃 ,细胞向间质迁移 ,在该部位的表皮基底细胞和部分附件上皮细胞中可检测到ColⅠ/Ⅲ、α SMA、Vim和Des等间质细胞物 ,但这些上皮细胞CKp、ColⅣ、TGF β1 和TGFRI表达水平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并且在深层间质内发现大量游离的CKp阳性上皮细胞。结论 PEH病变存在不稳定性EMT现象 ,上皮细胞去分化后再分化以及TGF 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修复 假上皮瘤样增生 上皮细胞 间质细胞 转分化
下载PDF
鼻NK/T细胞淋巴瘤伴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 被引量:2
2
作者 冷冬妮 王海 +4 位作者 张曙 马恒辉 周航波 吴波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618,共3页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 鳞状上皮 假上皮瘤样增生
下载PDF
阴茎头假上皮瘤样增生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一东 董强 +1 位作者 魏强 李虹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86-386,共1页
关键词 男性生殖器疾病 阴茎头假上皮瘤样增生
下载PDF
阴茎龟头假上皮瘤样增生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涛 周俊 赵大委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138-1138,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3岁,主因发现阴茎龟头肿物1年,奇痒并流脓3月入院。患者自幼包茎,上翻包皮仅能显露尿道外口及尿道外口周围约2~3 mm部分龟头。1年前发现阴茎龟头肿物,位于约冠状沟处,后肿物渐增大,渐渐长出包皮外口。同时感奇痒...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3岁,主因发现阴茎龟头肿物1年,奇痒并流脓3月入院。患者自幼包茎,上翻包皮仅能显露尿道外口及尿道外口周围约2~3 mm部分龟头。1年前发现阴茎龟头肿物,位于约冠状沟处,后肿物渐增大,渐渐长出包皮外口。同时感奇痒,并有淡黄色脓液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龟头 假上皮瘤样增生 尿道外口 病例资料 肿物 冠状沟 患者 奇痒
下载PDF
口腔恶性黑色素瘤伴假上皮瘤样增生1例
5
作者 Meleti M. Mooi W.J. +1 位作者 Van Der Waal I. 党倩丽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9-9,共1页
Background: Pseudo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ia (PEH), a histological mimic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s an exuberant reactive epithelial proliferation that may be induced by a variety of infectious, traumatic, inflam... Background: Pseudo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ia (PEH), a histological mimic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s an exuberant reactive epithelial proliferation that may be induced by a variety of infectious, traumatic, inflammatory and neoplastic conditions of the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s. PEH has been described in association with Spitz nevi and intramucosal nevi but not with oral malignant melanoma. Methods and results: A case of PEH in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palate in a 46-year-old female patient has been described. A search of the English literature did not disclose any previously reported case of such event. Conclusions: PEH associated with oral malignant melanoma is apparently very rare and most likely originates from the surface epithelium. This is in contrast with PEH in cutaneous melanoma where follicular or eccrine unit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be the ori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恶性黑色素 假上皮瘤样增生 SPITZ痣 皮肤黑色素 女性患者 鳞状细胞癌 炎症反应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皮肤假上皮瘤样增生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姜笃银 付小兵 盛志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皮肤创(烧)伤、炎症刺激、慢性皮肤病和皮肤肿瘤等多种疾病可继发罕见的假上皮瘤样增生(pseudo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ia, PEH)或假上皮瘤样肉芽肿(pseudoepitheliomatous granuloma)病变[1,2].迄今对PEH病变的发病机制知之甚少.为此... 皮肤创(烧)伤、炎症刺激、慢性皮肤病和皮肤肿瘤等多种疾病可继发罕见的假上皮瘤样增生(pseudo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ia, PEH)或假上皮瘤样肉芽肿(pseudoepitheliomatous granuloma)病变[1,2].迄今对PEH病变的发病机制知之甚少.为此,笔者就PEH的基础病因、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组织学起源和发病机制的近年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病变 假上皮瘤样增生 发病机制 慢性皮肤病 病理学特征 组织学起源 炎症刺激 多种疾病 皮肤肿 基础病因 PEH 肉芽肿
原文传递
治疗浅度烧伤后假上皮瘤样增生15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延奇 韩玉芳 庞小天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0,共2页
2006年7—10月,笔者单位收治15例浅度烧伤后假上皮瘤样增生患者。患者均来自同一私人烧伤诊所,创面所用药膏由凡士林加中草药液(成分不详)组配而成。患者中男11例、女4便,年龄1岁3个月-40岁。热液烫伤12例、火焰烧伤3例。
关键词 假上皮瘤样增生 烧伤后 治疗 中草药液 热液烫伤 火焰烧伤 凡士林
原文传递
肛周假上皮瘤样增生一例报道
8
作者 武国亮 李丽 +4 位作者 李涛 贾克良 张波 石健宇 王志民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103-104,共2页
肛周假上皮瘤样增生,又称假癌样增生,临床上较为少见,是以肛周鳞状上皮细胞良性过度增生继发罕见的肛周良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不详,治疗尚无统一指南。本文报道一例肛周假上皮瘤样增生,旨在为临床医师提高辨别肛周假上皮瘤样增生... 肛周假上皮瘤样增生,又称假癌样增生,临床上较为少见,是以肛周鳞状上皮细胞良性过度增生继发罕见的肛周良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不详,治疗尚无统一指南。本文报道一例肛周假上皮瘤样增生,旨在为临床医师提高辨别肛周假上皮瘤样增生诊断及治疗水平,以免误诊甚至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肿物 肛周假上皮瘤样增生 肛周湿疹
原文传递
小面积浅Ⅱ°烧伤区假上皮瘤肉芽肿样病变4例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璧 徐明达 +2 位作者 朱雄翔 姜笃银 李学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小面积浅Ⅱ°烧伤区发生罕见的假上皮瘤肉芽肿样病变的原因、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4例(1岁~3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并将样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微生物检测.结果:活检呈假上皮瘤肉芽肿样... 目的:探讨小面积浅Ⅱ°烧伤区发生罕见的假上皮瘤肉芽肿样病变的原因、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4例(1岁~3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并将样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微生物检测.结果:活检呈假上皮瘤肉芽肿样病变,活检组织的细菌培养,检出5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粪链球菌及弗氏枸橼酸杆菌等,多数细菌对甲氧苯青霉素耐药.4例患者经手术切除病变,游离植皮或应用万古霉素而治愈.结论:上述小面积浅Ⅱ°烧伤创面发生罕见假上皮瘤肉芽肿样病变,系因创面早期处理不当,涂用污染或不良外用药膏导致炎性增生性肉芽肿样病变,经适当外科处理及抗感染而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假上皮瘤样增生 肉芽肿病变 皮肤移植
下载PDF
烧伤后假上皮瘤肉芽肿样病变内毒素测量及其致病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波涛 李新华 +5 位作者 陈璧 董茂龙 贾赤宇 朱雄翔 胡大海 徐明达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339-1340,共2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ntent of endotoxin in Pseudo 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tic granuloma like lesions and its pathogenic mechanism. METHODS: Endotoxin concentrations in the tissue were measured with chromogenic l...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ntent of endotoxin in Pseudo 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tic granuloma like lesions and its pathogenic mechanism. METHODS: Endotoxin concentrations in the tissue were measured with chromogenic 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LAL), which was modified by perchloric acid (PCA) pretreatment for sample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upernate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by single or repeated endotoxin stimulation. on proliferation of cultured fibroblast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RESULTS: Endotoxin was detected in the injured skin but not detected in the normal skin. Supernate from 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by single endotoxin stimulation has stronger effect on proliferation of fibroblats than repeated stimulation. CONCLUSION: Pseudo 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tic granuloma like lesions were resulted from the bacteria in the injured shin, the bacteria produced endotoxin which stimulated the local inflammatory cells to produce cytokines,and the cytokines led to the overgrowth of repairing cells in the sk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上皮瘤样增生 内毒素 炎性细胞 创面
下载PDF
烧伤感染并发假皮瘤样增生1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树堂 娄季鹤 苏留枝 《中原医刊》 1997年第12期13-14,共2页
烧伤感染并发假皮瘤样增生15例疗效观察张树堂娄季鹤苏留枝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450004)两年来,我院在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发现,初愈烧伤创面感染并发如菜花状肿物15例,经手术及非手术方法治愈,并且经病理证实为慢性... 烧伤感染并发假皮瘤样增生15例疗效观察张树堂娄季鹤苏留枝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450004)两年来,我院在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发现,初愈烧伤创面感染并发如菜花状肿物15例,经手术及非手术方法治愈,并且经病理证实为慢性炎症;及假上皮瘤样增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并发症 假上皮瘤样增生
下载PDF
肥厚型扁平苔癣样反应并发漏斗囊肿性增生:肿瘤增生途径
12
作者 Kossard S. Thompson C. +2 位作者 Duncan G.M. 罗素菊 冯义国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1-11,共1页
Background: Retinoids have the capacity to accelerate the involution ofmultiple keratoacanthomas, including unusual variants such as keratoacanthoma marginatum centrifugum and keratoacanthoma en plaque that may persis... Background: Retinoids have the capacity to accelerate the involution ofmultiple keratoacanthomas, including unusual variants such as keratoacanthoma marginatum centrifugum and keratoacanthoma en plaque that may persist and b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growth and provide difficulties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bservations: We describe 3 patients who had unusual infiltrated and keratotic plaques affecting the lower legs or nasolabial area that persisted or recurred that may be related to this group of unusual keratoacanthomas. The 3 patients had differing clinical lesions that did not resemble classic keratoacanthomas, but were linked by their biopsy findings of hypertrophic lichen planus-like reaction and pseudo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ia with a prominent infundibulocystic component that progressed to multiple keratoacanthomas or infundibulocys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of biopsy material from 2 patients failed to detect human papillomavirus. All 3 presentations provided a therapeutic dilemma, but responded rapidly to acitretin treatment at a dosage of 10 to 25 mg daily, which was continued for 15 to 24 months. Conclusions: These cases illustrate an unusual reaction pattern that is hypertrophic lichen planus-like but, instead of evolving to classic lichen planus, progresses to infundibulocystic hyperplas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keratoacanthomas or infundibulocys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Retinoids represent a therapeutic option for this difficult clinical problem and may obviate repeated and extensive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癣 角化棘皮 假上皮瘤样增生 活检结果 斑块型 人类乳头病毒 鳞状细胞癌 维甲酸 囊性增生 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致小儿烧伤创面假上皮瘤样肉芽组织增生八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邢继平 武秀平 +4 位作者 姚兴伟 高国珍 周玉海 温建庭 李静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上皮肉芽组织增生 湿润烧伤膏 药物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口腔颗粒细胞瘤13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晓红 王凤光 +1 位作者 汪育苗 刘晓勇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口腔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要点,并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收集存档资料13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随访,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行S-100、CD68及Ki-67染色。结果本组病例中有11例发生在舌... 目的回顾性分析口腔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要点,并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收集存档资料13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随访,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行S-100、CD68及Ki-67染色。结果本组病例中有11例发生在舌部,S-100及CD68染色阳性,少数肿瘤细胞Ki-67阳性。形态学上肿瘤细胞有时与横纹肌肌纤维难以区分,肿瘤表面的鳞状上皮有时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结论口腔颗粒细胞瘤大多数为良性,具有较低的增殖活性。伴有假上皮瘤样增生的病例要仔细观察,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颗粒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假上皮瘤样增生
下载PDF
芽生菌样脓皮病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雅莉 李彤彤 赵艳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58-359,共2页
报道1例芽生菌样脓皮病,患者男,46岁,主因左小腿片状疣状增生物伴压痛,破溃流脓1年余于2016年7月25日来我院就诊。病理检查示:(左小腿)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内小血管壁增生扩张,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 报道1例芽生菌样脓皮病,患者男,46岁,主因左小腿片状疣状增生物伴压痛,破溃流脓1年余于2016年7月25日来我院就诊。病理检查示:(左小腿)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内小血管壁增生扩张,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考虑芽生菌样脓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生菌脓皮病 病例报道 假上皮瘤样增生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致小儿烫伤创面巨大假上皮瘤样肉芽组织增生一例
16
作者 张伟 谢卫国 +1 位作者 王礼放 王德运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小儿 烫伤 上皮肉芽组织增生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皮肤烧伤瘢痕癌的病理诊断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延杰 柴家科 杨毅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97-98,共2页
本文对5例皮肤烧伤瘢痕癌进行了PCNA及S-10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与皮肤烧伤假上皮瘤样增生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前者细胞核PCNA阳性表达数较后者高,其中Ⅱ级比Ⅰ级更高;而S-100所显示的郎罕氏细胞数,前者比后... 本文对5例皮肤烧伤瘢痕癌进行了PCNA及S-10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与皮肤烧伤假上皮瘤样增生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前者细胞核PCNA阳性表达数较后者高,其中Ⅱ级比Ⅰ级更高;而S-100所显示的郎罕氏细胞数,前者比后者低,其中Ⅱ级比Ⅰ级更低。因此PCNA及S-100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皮肤烧伤瘢痕癌与皮肤烧伤假上皮瘤样增生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假上皮瘤样增生 皮肤烧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面部孢子丝菌病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贵业 田洪青 +1 位作者 周桂芝 王淑芬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628-629,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菜农。左侧面部红斑、结痂7个月。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部出现粉刺状小丘疹,搔抓后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无外伤史、类似家族史及其他病史。查体: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部见一直径约3... 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菜农。左侧面部红斑、结痂7个月。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部出现粉刺状小丘疹,搔抓后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无外伤史、类似家族史及其他病史。查体: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部见一直径约3 cm圆形暗红色隆起性斑块,边界清楚,中央附有黄黑色结痂(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皮损病理检查示:表皮结痂,假上皮瘤样增生,较多嗜中性粒细胞移入表皮。真皮内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混合性浸润,并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图2)。 PAS 染色:未见菌丝及孢子结构。真菌镜检及培养:申克孢子丝菌(图3)。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孢子丝菌病。治疗:伊曲康唑100 mg,日2次;局部热敷。治疗2个月后,皮损明显好转,面部红色斑块颜色变暗,浸润减轻,覆少许鳞屑(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孢子丝菌病 上皮细胞肉芽肿 嗜中性粒细胞 假上皮瘤样增生 申克孢子丝菌 皮肤科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肛周溃疡1例
19
作者 赵力力 王玲 蒋进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67-67,共1页
患者男,53岁,无原因肛周搔痒潮湿半年,加重2个月入院。在外院按炎症治疗,曾给予静滴青霉素、庆大霉素,口服先锋霉素、螺旋霉素,外用呋哺西林粉、PP粉坐浴达3个月无效果。我院病理检验报告鳞癌高度可疑。外院病理检验报告为肛门鳞状上皮... 患者男,53岁,无原因肛周搔痒潮湿半年,加重2个月入院。在外院按炎症治疗,曾给予静滴青霉素、庆大霉素,口服先锋霉素、螺旋霉素,外用呋哺西林粉、PP粉坐浴达3个月无效果。我院病理检验报告鳞癌高度可疑。外院病理检验报告为肛门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伴巨细胞反应。1994年6月13日以肛周溃疡收入我科。无咳嗽及发热。曾患肺结核已愈。 入院体查:一股情况好,体瘦、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肾区无叩痛,肛门5点处可见3cm×4cm溃疡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紫外线照射 肛周溃疡 照射治疗 病理检验 假上皮瘤样增生 武汉总医院 螺旋霉素 静滴青霉素 患肺结核 血栓性外痔
下载PDF
尖锐湿疣88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刘惠蓉 《中国疗养医学》 1998年第5期83-83,共1页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本病主要由人乳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不只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其它方式交叉感染,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并有继发癌前病变及癌的可能,值得重视。本文报告1992~1996年,尖锐湿疣88例...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本病主要由人乳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不只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其它方式交叉感染,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并有继发癌前病变及癌的可能,值得重视。本文报告1992~1996年,尖锐湿疣88例分析。1临床资料88例中,男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临床分析 空泡细胞 癌前病变 诊断性 病理特征 性传播疾病 假上皮瘤样增生 表皮角化 非典型改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