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和无骨水泥假体术后疗效及假体可能的生存率比较(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勇 杨彤涛 +1 位作者 周勇 马保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87-189,共3页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者最关心的是人工假体寿命。目的:回顾性方法综合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和无骨水泥假体术后疗效,以期为延长人工关节的寿命提供经验。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全军骨...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者最关心的是人工假体寿命。目的:回顾性方法综合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和无骨水泥假体术后疗效,以期为延长人工关节的寿命提供经验。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全军骨科中心。对象: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1993-03/2004-03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56例,获得通讯联系的298例,获得随访105例(108髋),均自愿回访,性别不限,假体类型2000年以前为国产假体,使用国产骨水泥,2000年以后使用美国STRIKER公司的假体,骨水泥由该公司提供。骨水泥中均加有钡剂。患者手术全部由经考核进入人工关节组的医生进行。方法:参照1982年中华外科髋关节人工置换座谈纪要及Mayo人工髋关节疗效评价表,自行设计随访信,对105例(108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骨水泥组62例(63髋),无骨水泥组43例(45髋),并对术后患者在疼痛、功能、关节活动范围及X-ray片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②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③患者术后关节活动范围。④患者假体周围透亮线、假体水平或垂直移位的距离。⑤患者假体异位骨化的范围。⑥患者股骨近端骨溶解程度。结果:①随访期股前外侧疼痛两组差别不显著[骨水泥组24髋(38.5%),无骨水泥组18髋(40.0%)]。②随访期两组均有跛行。③随访期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160°以上两组无显著差异(骨水泥组62髋,无骨水泥组44髋)。④股骨假体的下沉和髋臼假体的水平、垂直移位两组患者中差别不显著。⑤随访期骨水泥组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对值57.4(9~118),无骨水泥组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对值72.8(14~130),差别不显著。⑥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假体可能生存率,股骨近端广泛骨溶解无显著差异。结论:无论骨水泥假体还是无骨水泥假体患者术后疗效相似,假体都没有达到理想固定的效果。假体类型的选择并不影响假体的寿命,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是否还要行翻修术来决定假体类型;骨溶解与患者年龄、性别、假体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和植人物
下载PDF
27例单节段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雪松 王岩 +1 位作者 肖嵩华 陆宁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393-395,共3页
目的观察单节段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后的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评价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JOA评分,术后6个月进行Odom评级;术后3、6个月随访时摄置换节段... 目的观察单节段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后的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评价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JOA评分,术后6个月进行Odom评级;术后3、6个月随访时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术后6个月进行置换间隙CT扫描。结果经1 ̄10个月随访,病人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者10例;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9分(7 ̄13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7分(14 ̄17分);Odom评级7例优,3例良。X-线检查未发现偏移或假体下沉,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度平均5.71°(5.0° ̄6.9)°;左右侧屈活动度分别为平均3.5°(2.5 ̄°4.8)°和3.4°(2.4° ̄4.8)°。术后6个月置换间隙CT扫描示假体上、下金属壳偏离中央2例,金属终板的骨长入良好。结论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保持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术后即刻稳定性,维持了颈椎的正常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假体和植人物 关节成形术
下载PDF
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胡世平 陈祖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25膝)患者用LPS-FLEX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均保留髌骨。结果随访(12±3.8)月(3~18月),获得满意屈曲度,术前... 目的探讨应用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25膝)患者用LPS-FLEX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均保留髌骨。结果随访(12±3.8)月(3~18月),获得满意屈曲度,术前膝关节屈曲度为(98.20±14.49)°,术后12周为(130.80±4.16)°,较术前提高(32.60±11.38)°(P<0.05);术前KSS评分膝评分为(31.96±15.43)分,功能评分为(39.40±14.95)分,术后12周分别为(90.40±4.16)、(94.20±3.73)分,较术前分别提高(58.44±13.42)、(54.80±13.96)分(P<0.05),未发生迟发感染。随访X线片示膝关节假体位置及力线良好,股骨、胫骨以及髌骨假体周围无X线透亮线,假体无松动迹象。结论LPS-FLEX高屈曲型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获得最大屈曲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型术 置换 假体和植人物 膝关节 人工 膝关节
下载PDF
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体在股骨骨缺损翻修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晓华 袁文 +4 位作者 祝云利 吴海山 吴宇黎 钱齐荣 谢庆云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评价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体在股骨假体失败并骨缺损翻修中的疗效。方法1997年4月-2001年4月,用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体对73例股骨假体失败合并股骨骨缺损患者进行翻修,其中PaproskyⅠ型5例,Ⅱ型40例,ⅢA型9例。结果术后54... 目的评价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体在股骨假体失败并骨缺损翻修中的疗效。方法1997年4月-2001年4月,用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体对73例股骨假体失败合并股骨骨缺损患者进行翻修,其中PaproskyⅠ型5例,Ⅱ型40例,ⅢA型9例。结果术后5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8.3年,翻修假体均获得良好的稳定,尚未发现假体失败者;术后平均疼痛与行走积分明显提高。结论对股骨近端骨缺损者用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体进行翻修,假体稳定并获得骨长入,短期随访无并发症,是一个良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缺损 股骨 假体和植人物
下载PDF
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姬涛 郭卫 +2 位作者 董森 郝智秀 高相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4-959,共6页
目的探讨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后骨盆生物力学改变及假体力学结构特点。方法(1)建立正常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离体试验骨盆模型。于骨盆表面选取8个特征测点,在相同的载荷及边界条件下,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测点表面应力(σFE... 目的探讨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后骨盆生物力学改变及假体力学结构特点。方法(1)建立正常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离体试验骨盆模型。于骨盆表面选取8个特征测点,在相同的载荷及边界条件下,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测点表面应力(σFEM),通过离体试验测量测点应变值,并计算标本表面应力(σEXP)。对σFEM和σEXP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验证。(2)利用验证的正常骨盆有限元模型进行左侧骨盆缺损(Ⅱ+Ⅲ区)及人工假体重建模型的建模。计算重建骨盆健侧特征测点的表面应力(σRS)及患侧髂骨截骨处内、外侧皮质表面应力(σRR),分别与正常骨盆相同位置测点应力值(σNS,σNR)进行比较。(3)分析假体应力传导结构表面应力分布特点及应力集中部位。结果(1)骨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离体试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R^2=0.87),模型仿真度较高。(2)重建后健侧特征测点σRS与正常骨盆σNS近似(t=1.81,P=0.08)。患侧髂骨截骨处内侧皮质σRR与σ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P=0.65),外侧皮质σRR明显高于σNR(t=2.78,P=0.02)。(3)假体应力传导结构主要由后侧传导。应力集中部位位于下排钉孔周围、髂骨固定座与侧面固定翼片连接处、人工髋臼与髂骨固定连接处,系统应力峰值(183MPa)位于人工髋臼与髂骨固定座连接部位。结论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符合骨盆生物力学特点,较好地恢复了应力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骨盆 假体和植人物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早期临床报道 被引量:9
6
作者 徐荣明 马维虎 +4 位作者 黄雷 孙韶华 应江炜 胡勇 周雷杰 《脊柱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初期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5年2月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7例。结果 随访5~15个月,平均10个月。无伤口感染病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有... 目的 探讨初期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5年2月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7例。结果 随访5~15个月,平均10个月。无伤口感染病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颈椎活动大部分接近正常。有1例术后3个月发现假体有轻度位移,但不超过2mm且没有明显的症状。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5分提高到术后的15分,平均改善率为7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门诊随访时,拍摄颈椎正侧位和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性好,运动功能无明显丢失。未见假体周围异位骨化。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 假体和植人物
下载PDF
视网膜假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邹媛媛 汪建涛 李筱荣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2-1055,共4页
视觉通路上的任何疾病都会影响视觉信号的传导,严重者甚至导致不可逆性盲。视网膜假体的研究是指在视网膜的不同部位植入相应的视网膜微电极,由植人物产生电信号或者释放神经递质,刺激并激活视网膜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从而使盲人或濒... 视觉通路上的任何疾病都会影响视觉信号的传导,严重者甚至导致不可逆性盲。视网膜假体的研究是指在视网膜的不同部位植入相应的视网膜微电极,由植人物产生电信号或者释放神经递质,刺激并激活视网膜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从而使盲人或濒于盲的眼重新获得有用或部分有用视力。笔者分别介绍3类视网膜假体的结构组成、作用机制、植入方式、影响因素、优缺点及植入后效果和生物相容性等,以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变性 假体和植人物 微电极
原文传递
骨髓复合人工骨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德强 张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3741-3742,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治疗 假体和植人物
下载PDF
腰椎人工椎间盘的临床应用进展
9
作者 许俊杰 叶晓健 《脊柱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79-182,共4页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关节成形术 假体和植人物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棘突间移植物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初期结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宝戈 Giovanni Alessi Hendrik Fransen F.De Waele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1-816,共6页
目的评价棘突间移植物-DIAM(device for intervertebral assisted motion)对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术中、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接受DIAM移植的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女14例,男8例;平均年龄38.5... 目的评价棘突间移植物-DIAM(device for intervertebral assisted motion)对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术中、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接受DIAM移植的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女14例,男8例;平均年龄38.5(24-59)岁。单节段14例,双节段8例;单发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诱发腰痛16例(其中3例为腰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残留腰痛),腰椎间盘突出3例,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2例,腰椎间盘后路摘除术后1例。结果手术时间为25min(单节段)和35min(双节段)。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6-28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移植物无明显迁移。正位X线片显示移植物撑开了棘突间间隙,侧位X线片显示神经根管高度、椎间隙后高度术前及术后66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症状改善程度采用Odom评估法,优7例,良10例,可1例,差4例;优良率77.3%。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平均(7.09±0.92)分改善至术后66周平均(3.23±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未发生症状加重、移植物松脱及术后翻修。结论应用棘突间移植物技术治疗单发的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保留了腰椎后柱结构稳定性,操作简单。通过棘突间撑开作用降低了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增加了神经根管高度,恢复了腰椎后柱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痛 椎关节突关节 假体和植人物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56
11
作者 姜春岩 王满宜 荣国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49-653,共5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适应证选择、手术关键以及早期结果。 方法 对 16例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6 8个月。 16例中 15例为新鲜骨折 ,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 8d ;1... 目的 探讨和分析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适应证选择、手术关键以及早期结果。 方法 对 16例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6 8个月。 16例中 15例为新鲜骨折 ,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 8d ;1例为骨折术后畸形愈合。患者平均年龄为 5 8 9岁。分别在术后即刻、术后第 2、6、10、16周、术后 6个月以及最终随访时拍摄X线片。最终随访时应用ASES(Americanshouder&ElbowSurgeon)评分、Constant Murley评分、UCLA评分以及SST(SimpleShoulderTest)问卷评估治疗结果。 结果  16例ASES评分平均为 89 1(6 4~ 94 ) ,VAS疼痛评分平均为 2 7(0~ 5 ) ,肩关节活动度平均为前曲上举 12 8 1°(90°~ 15 0°) ,外旋 35 0°(30°~ 4 0°) ,内旋T8~T9水平 (L1~T6) ;Constant Murley评分平均为 85 7(5 3~ 95 ) ;UCLA评分平均为 30 4 (2 1~ 33) ;SST问卷中回答“是”的问题平均为 9 3个 (7~ 11个 )。对于疼痛的满意度为 93 8% ,对于功能恢复的满意度为87 5 %。 结论 通过严格的适应证选择 ,把握良好的手术时机 ,精细缜密的手术操作并结合术后长期、完善的康复治疗 ,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可得到满意的结果。本文为早期结果报告 ,仍需进行更长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肱骨头置换 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假体和植人物
原文传递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颈后纵韧带切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大龙 申勇 +7 位作者 张英泽 丁文元 张为 曹俊明 徐佳欣 王林峰 张迪 张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目的 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切除颈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行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31例,男16例,女15例.根据术中颈PLL切除与否,分为颈PLL保留组(1... 目的 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切除颈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行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31例,男16例,女15例.根据术中颈PLL切除与否,分为颈PLL保留组(14例)和颈PLL切除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受累节段和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颈PLL保留组和颈PLL切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4.3±10.2)min和(90.6±1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4±9.5)ml和(66.2±12.4)m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两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及颈痛与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善率分别为75.0%±13.0%和86.2%±11.7%;72.7%±18.5%和86.3%±15.8%;72.0%±17.1%和84.0%±13.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置换节段曲度增加:颈PLL保留组为4.8°±2.7°,颈PLL切除组为3.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增加:颈PLL保留组为1.3°±1.0°,颈PLL切除组为1.8°±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脊髓矢状径颈PLL保留组增加(2.2±1.1)mm,颈PLL切除组增加(3.6±0.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切除颈PLL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颈PLL切除与保留对置换节段曲度及活动度的影响无明显区别.术中切除颈PLL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 假体和植人物 纵韧带
原文传递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东生 梁安靖 +5 位作者 叶伟 苏培强 刘尚礼 马若凡 梁碧玲 李国照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总结引起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随访1998年4月至2003年12月使用SBCharitéⅢ假体进行的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共65例78个间隙,收集其所有X线片。由独立的2名放射科医师和1名骨科医师,... 目的总结引起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随访1998年4月至2003年12月使用SBCharitéⅢ假体进行的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共65例78个间隙,收集其所有X线片。由独立的2名放射科医师和1名骨科医师,根据McAfee的评价系统,对术后X线片显示的异位骨化进行分级,测量该节段的活动度,记录各级异位骨化的发生时间并分析其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共有9例患者的10个椎间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Ⅰ级异位骨化(7例)发生于术后平均2.1年,手术节段活动度正常,其中3例于此后2.5年内发展为Ⅱ~Ⅲ级,平均活动度为10°。2例术前已有纤维环钙化的患者,术后2年即发现Ⅲ级异位骨化,平均活动度为9°,但在术后6年发展为Ⅳ级,活动度为0°和4°。9例异位骨化病例中,共有8例发现可能诱发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共11例次,其中术前纤维环钙化2例次,终板损伤5例次,假体下沉2例次,假体植入位置严重偏斜2例次。结论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有:术前纤维环钙化、术中终板损伤、假体植入位置严重偏斜及术后假体下沉,但大部分椎间隙的活动仍然得到保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预防上述危险因素的发生,可有效减少术后异位骨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假体和植人物 腰椎 骨化 异位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为 周乙雄 +2 位作者 周一新 蒋毅 吴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僵硬及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应用带金属垫圈的Swanson可屈曲铰链式趾关节假体实施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手术共30例47趾,男11例16趾,... 目的探讨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僵硬及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应用带金属垫圈的Swanson可屈曲铰链式趾关节假体实施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手术共30例47趾,男11例16趾,女19例31趾;年龄33 ̄77岁,平均62.5岁;双侧15例31趾。类风湿性关节炎7趾,!僵硬5趾,!外翻畸形伴严重骨性关节炎21趾,第二跖骨头坏死6趾,跖趾关节陈旧性脱位6趾,!外翻术后2趾。第一跖趾关节33趾,第二跖趾关节11趾,第三跖趾关节2趾,第四跖趾关节1趾。2例患者(4趾),第一、二跖骨间角为19° ̄20°,平均为19.5°,同时行第一跖骨基底截骨,Biofix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另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趾),同时行第二至五跖骨头切除术。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跖趾关节百分评分系统,对疼痛、功能、客观体征进行评分。结果29例(46趾)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 ̄36个月,平均26.5个月。Maryland评分术前为55 ̄82分,平均72分;术后为67 ̄96分,平均91分。优41趾(89.13%),良2趾(4.35%),可2趾(4.35%),差1趾(2.17%),手术优良率为93.48%。术后发生伤口延迟愈合2趾,假体脱位1趾,反应性滑膜炎1趾。除假体脱位1趾采用手术取出假体外,其余3趾均保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的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跖趾关节陈旧性脱位、!僵硬及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较好,优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和植人物
原文传递
改良钛支架人工角膜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力 周瑾 +4 位作者 王秀梅 王小平 崔福斋 陆玉杰 黄一飞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5-820,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钛支架人工角膜的生物相容性和角膜生物愈合的过程。方法实验研究。设计与制备改良钛支架人工角膜,钛支架采用喷砂、羟基磷灰石涂层处理,镜柱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按设计好的图纸手工磨制。将18只正常新西兰白兔采用... 目的探讨改良钛支架人工角膜的生物相容性和角膜生物愈合的过程。方法实验研究。设计与制备改良钛支架人工角膜,钛支架采用喷砂、羟基磷灰石涂层处理,镜柱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按设计好的图纸手工磨制。将18只正常新西兰白兔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B、C组,每组6只。18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碱烧伤模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E、F、G组,每组6只。其中A、E组和B、F组兔右眼角膜基质层内分别植入改良支架和对照支架(无涂层),C、G组仅做角膜板层切口;另取4只(分别为2只正常动物模型、2只碱烧伤模型)即D、H组分别作为空白对照;术后1、3个月取材,取出支架做拉出实验和扫描电镜检查;角膜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透射电镜检查。另取8只兔(其中2只碱烧伤模型)植入改良支架,3个月后植入镜柱。两组剪切力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改良后的人工角膜支架表面呈鳞片状微孔结构,植入兔角膜反应轻,术后1、3个月取材,组织学检查见A、E组支架与角膜界面处成纤维细胞数多于B、F组支架。3个月时拉出试验测定剪切力A与B组比较、E与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7,P〈0.05;t=4.237,P〈0.05),改良支架植入角膜3个月后的剪切力较对照支架强。扫描电镜检查显示A、E组支架表面被细胞外基质包裹,而B、F组支架细胞附着量明显少。透射电镜检查显示支架周围的胶原纤维束紊乱,A、E组支架与角膜的结合方式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结合更牢固。支架植入后碱烧伤模型组角膜基质较正常兔角膜组愈合延迟。结论改良钛支架人工角膜促进了材料与组织界面愈合,无论正常还是碱烧伤动物体内,改良钛支架人工角膜提高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和植人物 羟基磷灰石类 眼烧伤 生物相容性材料
原文传递
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宇 邱贵兴 +4 位作者 王以朋 赵宏 仉建国 王乃国 周熹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dynamic interspinous assisted motion,DIAM)系统治疗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采用腰椎DIAM治疗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年龄40-52岁,平均46.9岁;女6例,男2例。术后行腰椎正、侧...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dynamic interspinous assisted motion,DIAM)系统治疗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采用腰椎DIAM治疗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年龄40-52岁,平均46.9岁;女6例,男2例。术后行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术后3个月、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行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检查,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2-31个月,平均20.6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分别为67.75±12.12、22.25±15.76、19.75±17.12、20.00±18.48与23.00±19.09,VAS评分分别为8.44±1.35、2.88±3.41、2.63±3.51、2.50±3.78与3.50±4.1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的ODI、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间评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k,)活动度分别为10.38°±5.13°、4.25°±2.19°、2.63°±0.92°、2.00°±0.86°与2.13°±1.5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活动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VAS评分的改善与手术节段活动度有相关性(r〉0.7,P〈0.05)。结论DIAM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其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痛 假体和植人物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平片式元张力疝修补术46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山 王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成人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1.5min,术后6~8h患者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2~3d。术后并发阴囊血肿1例,尿潴留2... 目的总结应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成人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1.5min,术后6~8h患者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2~3d。术后并发阴囊血肿1例,尿潴留2例.无一例切口感染。围手术期无一例出现心、肺、脑并发症。随访3~1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更宽的手术指征,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是一种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假体和植人物 再手术
原文传递
猪主动脉根部构型对无支架瓣设计的意义研究
18
作者 吴帆 魏旭峰 +3 位作者 易定华 谭红梅 徐殊 刘维永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研究猪主动脉根部构型的内在关系,为无支架主动脉瓣膜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测量和计算新鲜的和经环氧氯丙烷改性戊二醛处理的猪主动脉根部(各20只)在4个水平的管口面积(OA1~4),瓣叶平均面积(Sa),瓣叶面积模拟量(AA,AA=1/... 目的研究猪主动脉根部构型的内在关系,为无支架主动脉瓣膜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测量和计算新鲜的和经环氧氯丙烷改性戊二醛处理的猪主动脉根部(各20只)在4个水平的管口面积(OA1~4),瓣叶平均面积(Sa),瓣叶面积模拟量(AA,AA=1/2PH),瓣叶面积模拟量均值(AAa),左、右、无冠状动脉瓣PH值(PHI、PHr、PHn)和左、无冠状动脉瓣PH值之和(PHln),利用线性相关回归分析方法观察两组瓣膜sa和AAa,OA和Sa,OA和AAa,PHI、PHr和PHn,PHln和PHr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新鲜组和处理组瓣膜的Sa和AAa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和0.872(P〈0.05);新鲜组瓣膜OA1~4和AAa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0.851、0.900和0.815(P〈0.05),处理组为0.852、0.888、0.836和0.817(P〈0.05);表明瓣叶面积模拟量均值和瓣叶面积、管口面积之间相关性较高。另外,处理组瓣膜PHln和PHr之间满足线性回归方程:PHr=-1.665+0.688PHln(r=0.907,P〈0.05),用PHln能较好地预测PHr。结论瓣叶PH值能较好地提示主动脉根部的空间构型并为无支架生物瓣膜设计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假体和植人物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局部浸润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
19
作者 李焕刚 赵万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947-948,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腹股沟疝8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和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手术方法均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在手术时间、术后早期活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早期并发症...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腹股沟疝8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和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手术方法均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在手术时间、术后早期活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局部浸润麻醉组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组。结论局部浸润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麻醉 局部 麻醉 硬膜外 假体和植人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