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除与保留成形关节囊对双动头半髋置换术后早期假体活动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景福 朱顺 +4 位作者 李保良 陈美珠 陈淑玲 王虎 刘晓雷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双动头半髋置换术中切除与保留成形关节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假体活动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科从2012年0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行双动头半髋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住院号尾数单双号... 目的比较双动头半髋置换术中切除与保留成形关节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假体活动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科从2012年0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行双动头半髋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住院号尾数单双号把病人随机分为2组,共获得有效病例43例,其中保留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简称"保留组")25例,切除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简称"切除组")18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及双动头假体活动情况,其中髋关节功能比较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年以上随访,术后1年随访期内2组在髋关节功能对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假体活动对比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者在假体内外球头活动构成比上未见差异,术后1年时保留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外球头活动丢失数较多,而切除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有更多的内球头活动丢失。二者在假体活动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动头半髋置换术后存在较高比例的球头活动丢失,在术后早期,保留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以外球头活动丢失数较多,而切除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以内球头活动丢失较多;术后早期内、外球头活动丢失情况与关节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对中长期关节功能是否有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头半髋置换术 关节囊 假体活动 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假体设计与安装参数对全髋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
作者 李永奖 林瑞新 +4 位作者 张力成 杨国敬 蔡春元 周德彪 吴立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4期79-83,共5页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假体安装参数、不同头颈直径比和颈干角对假体撞击和髋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分析髋臼杯位相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优化组合。方法建立人工全髋关节三维可视化计算机模型,将同时满足髋关节屈曲≥110°、屈曲90°...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假体安装参数、不同头颈直径比和颈干角对假体撞击和髋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分析髋臼杯位相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优化组合。方法建立人工全髋关节三维可视化计算机模型,将同时满足髋关节屈曲≥110°、屈曲90°内旋≥30°、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普通标准,而将屈曲≥120°、屈曲90°内旋≥45°、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严格标准,头颈比变化范围为2.00~2.92,股骨假体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30°,髋臼假体外展角变化范围为10°~60°,髋臼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70°,颈干角设定为130°和135°;计算满足上述两种活动范围,臼杯外展角每变化5°,相应的髋臼假体前倾角安装参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头颈比>2.37时,安全范围面积增大明显;严格标准条件下的安全范围比普通标准的小。颈干角130°,普通标准和严格标准活动度下,髋臼杯前倾角(Y)与股骨假体前倾角(X)的关系分别为Y1=-0.8164X1+41.914,Y2=-0.8028X2+47.094;允许的最小髋臼外展角(IAmin)和头颈比(HNR)的关系分别为IAmin'1=168.13HNR1-2.504,IAmin'2=213.79HNR2-2.272;当颈干角从135°移向130°,杯安全范围移向杯前倾角较小的区域,面积也有所减小。结论髋臼杯位相安全范围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增大;头颈比>2.37是比较合适的。髋关节活动范围要求越高,臼杯位相安全范围就越小,但可以通过增大头颈比来纠正。允许的最小髋臼外展角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变小;杯前倾角与股骨前倾角呈负相关。颈前倾角的增大和颈干角的变小均使得杯安全范围移向杯前倾角较小的区域,杯外展角随着颈干角增大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髋假体活动范围计算机模拟手术学定义
下载PDF
采用GeminiMKⅡ旋转活动平台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强 孙俊英 +2 位作者 薛峰 盛晓文 彭育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3期2018-2023,共6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目前仍以固定平台假体为主,但活动平台假体临床使用量逐年增加,虽然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在理论上被认为能显著改善疗效,但至今尚未获得临床证实。目的:总结Gemini MKⅡ(Link,Germany)旋转活动平台假体的设计特征和临床效...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目前仍以固定平台假体为主,但活动平台假体临床使用量逐年增加,虽然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在理论上被认为能显著改善疗效,但至今尚未获得临床证实。目的:总结Gemini MKⅡ(Link,Germany)旋转活动平台假体的设计特征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Gemini MKⅡ旋转活动平台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08例(119膝),男31例,女77例;单侧97例,双侧一期置换11例;置换前诊断:血友病性关节炎1例,性病性Charcot’s病1例,创伤后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退变性骨关节炎87例。假体均采用骨水泥固定,所有患者均未行髌骨置换。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均未出现感染、股骨髁骨折或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除双侧置换外,单侧置换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6±13)min。平均置换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为(25±5)g/L,其中83例(86%)置换后血红蛋白仍维持在100 g/L以上,无需输血。置换半年后的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分别恢复至(92.0±4.7)分和(90.3±6.8)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4.4±3.2)分和(91.6±5.9)分,较置换前显著改善(P<0.01)。未见因内衬脱出或旋出,以及因骨溶解或假体松动需行翻修者。提示Gemini MKⅡ旋转活动平台假体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仍有待临床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 全膝关节置换 活动平台 翻修 并发症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00例固定和活动平台假体应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守勃 林其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比较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108膝)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应用固定平台假体(51例,54膝)和活动平台假体(49例,54膝)置换治疗,记录膝关节术前及术后HSS评分... 目的比较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108膝)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应用固定平台假体(51例,54膝)和活动平台假体(49例,54膝)置换治疗,记录膝关节术前及术后HSS评分、测量膝关节最大屈曲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患膝H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7~55个月的随访,两组H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比较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固定或活动平台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均能获得显著疗效,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固定平台 活动平台
下载PDF
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炜 唐旭东 敬文波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和固定平台型假体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对照组应用固定平台型假体,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和固定平台型假体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旋转活动平台假体,对照组应用固定平台型假体,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两组患者膝评分、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髌骨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膝关节伸直角度及屈曲角度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伸直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屈曲角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旋转活动平台假体或固定平台型假体近期临床疗效相似,但旋转活动平台假体能够更好地改善关节屈曲角度,更符合膝关节原本的生理学运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旋转活动平台 固定平台型 老年膝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固定平台假体与活动平台假体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仁卓 荆琳 +3 位作者 潘丽 张洪美 闫奇 汤吉祥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84-86,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固定平台(FB)假体与活动平台(MB)假体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165例,均行UKA,其中96例选择FB假体(FB组),69例选择MB假体(MB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及失血量;术前及术后3、6... 目的对比观察固定平台(FB)假体与活动平台(MB)假体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165例,均行UKA,其中96例选择FB假体(FB组),69例选择MB假体(MB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及失血量;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常规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均评价关节疼痛程度(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并统计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两组间VAS、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VAS降低,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升高,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65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35(15.80±5.22)个月,伤口均愈合良好。M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FB组(P<0.05)。结论在UKA中应用FB假体、MB假体疗效相当,但MB假体并发症发生率高于FB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固定平台 活动平台 单髁置换术
下载PDF
活动衬垫型和固定衬垫型膝关节假体在置换后1年时膝关节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吴峰 郭庆升 孙国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0期109-110,共2页
目的比较活动衬垫型和固定衬垫型膝关节假体在置换后1年时膝关节活动度和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且患膝既往无手术史的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A、B组,各为40例。A组采用活动衬垫型膝关节假体,B组采用固定衬垫型膝... 目的比较活动衬垫型和固定衬垫型膝关节假体在置换后1年时膝关节活动度和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且患膝既往无手术史的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A、B组,各为40例。A组采用活动衬垫型膝关节假体,B组采用固定衬垫型膝关节假体。比较两组术后HSS评分结果以及置换术后膝关节相关活动度的角度。结果①A、B两组术后6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HSS评分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B两组置换术后患膝屈曲挛缩、最大屈曲度、股骨角、胫骨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及置换术后髌骨高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动衬垫型和固定衬垫型膝关节假体治疗置换后1年时膝关节骨关节炎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二者均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衬垫型膝关节 固定衬垫型膝关节 膝关节活动 临床效果 HSS评分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不同假体治疗的早期康复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云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1期1811-1813,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不同假体治疗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固定平台假体,观察组应用活动平台假体,比较两组术后1、6... 目的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不同假体治疗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固定平台假体,观察组应用活动平台假体,比较两组术后1、6、12个月膝关节功能(ROM、KSS),膝关节弯曲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ROM评分、KSS评分、膝关节弯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两组ROM评分、KSS评分、膝关节弯曲程度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8%,略低于对照组的12.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运用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假体均能取得良好疗效,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均较好,活动平台假体效果略高于固定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活动平台 固定平台 早期康复效果
下载PDF
Oxford活动型半月板单髁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2
9
作者 程韶 王上增 《中医正骨》 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Oxford活动型半月板单髁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采用Oxford活动型半月板单髁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60~75岁,中位数63岁。患者体质量55~65 kg,中位... 目的:观察Oxford活动型半月板单髁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采用Oxford活动型半月板单髁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60~75岁,中位数63岁。患者体质量55~65 kg,中位数57 kg;体质量指数18~26 kg·m-2,中位数23 kg·m-2。左侧12例,右侧9例。所有患者膝关节内侧均疼痛,站起和负重行走时加重,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膝关节活动度90°~105°,中位数96°;内翻畸形5°~15°,中位数9°;均为伸直位内翻畸形,屈曲90°时内翻畸形消失;髌股关节研磨试验阳性2例,阴性19例。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均变窄或消失。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中位数2年。假体位置良好,均无假体脱位、假体周围感染、脂肪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94.38°±3.53°提高至术后1周121.29°±7.45°、术后1年128.43°±5.93°。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评价疗效,膝关节评分由术前(53.19±4.77)分提高至术后1周(86.14±3.75)分、术后1年(87.24±4.37)分,患者功能评分由术前(47.14±4.52)分提高至术后1周(85.52±3.94)分、术后1年(86.67±3.97)分。结论:采用Oxford活动型半月板单髁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活动型半月板
下载PDF
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十年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浩 王昌耀 +1 位作者 张海宁 王英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77,共7页
目的比较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10年疗效,为临床选择TKA假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13例初次行TKA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7例... 目的比较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10年疗效,为临床选择TKA假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13例初次行TKA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用活动平台假体(A组),66例采用固定平台假体(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膝关节内翻和屈曲畸形以及术前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8.1±6.5)、(90.3±7.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6,P=0.099)。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10.2~12.3年,平均10.8年;B组随访时间10.2~12.6年,平均11.3年。A、B组分别有3例和4例行假体翻修,假体存活率分别为93.6%和93.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4)。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KSS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B组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和KSS评分优于A组(P<0.05),术后1、3、10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及1、3年两组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0年A组WOMAC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6,P=0.037)。术后10年A、B组KS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7.2%和8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893)。结论采用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假体行TKA均能获得优良的中远期疗效,采用固定平台假体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早期康复效果更佳;活动平台假体可提供更好的远期WOMAC评分满意度,但要求更高的手术技巧和软组织平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活动平台 固定平台 中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使用可活动衬垫TACK表面膝关节假体置换的初步临床报告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岩 周勇刚 +3 位作者 王继芳 刘玉杰 董纪元 汪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6-279,共4页
目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证实,聚乙烯磨损导致的骨溶解仍然是膝关节置换术后晚期失败的主要原因;TACK为第三代可活动衬垫的膝关节假体,其聚乙烯关节面为非限制性解剖形旋转面,它存在于一个金属的胫骨平台假体的轨道内,可在轨道内进行内外... 目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证实,聚乙烯磨损导致的骨溶解仍然是膝关节置换术后晚期失败的主要原因;TACK为第三代可活动衬垫的膝关节假体,其聚乙烯关节面为非限制性解剖形旋转面,它存在于一个金属的胫骨平台假体的轨道内,可在轨道内进行内外旋转并与股骨内外髁面高度匹配,运动中能始终保持最大的面接触,理论上可大大地减少磨损和假体松动。报告使用可活动衬垫TACK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自1997年11月~2001年3月,采用可活动衬垫TACK(totalar ticu latingcement lessknee) 膝关节假体对61例88侧病变膝关节进行了表面膝关节置换术,31例患者(45膝)获得了1年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25.4个月。采用HSS评分及X线检查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6.4%,HSS评分平均为86.4分;膝关节可以完全伸直,下肢力线明显好转,外翻角为0°~10°,平均5.7°;膝关节活动范围从术前0°-6.5°-68.3°,改善到术后0°-2°-88.4°。经X线检查证实未发现有骨溶解、假体松动或活动衬垫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作为第三代可活动衬垫的表面膝关节置换的短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假体的设计增加了股骨与聚乙烯衬垫之间的匹配,减少了接触应力和聚乙烯的磨损。其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K表面膝关节 手术方法 疗效 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活动衬垫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中固定平台假体和活动平台假体相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彬 温昱 +1 位作者 柳达 田立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863-1867,共5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固定平台型假体(fixed bea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FB)和活动平台型假体(mobile bea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MB)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适...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固定平台型假体(fixed bea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FB)和活动平台型假体(mobile bea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MB)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适当类型假体进行TKA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和Cochrane图书馆关于TKA术中应用FB和MB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文中所述纳入标准收集后进行比较,利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本文检索了1979~2009年间发表的1 718篇关于TKA术中应用FB和MB的文献,经过筛选和评价,最后收集到已发表的14篇(共1 305例患者)随机或半随机的对照试验,符合本次Meta分析所纳入的试验标准。结果发现两组在KSS评分、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率、放射学指标和假体相关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显著区间有重叠)。[结论]相对MB的先进设计理念,现有临床研究结果尚不支持在TKA术中应用MB疗效显著优于F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活动平台型 固定平台型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固定平台型与活动平台型膝关节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阳 曹力 +3 位作者 李纲 曾赟 彭高峰 龚宝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比较采用固定平台型与活动平台型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发生膝前痛的差异。方法 2008年1月-10月收治7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37例采用固定平台型膝关节假体置换(固定平台组),35例采用活动... 目的比较采用固定平台型与活动平台型膝关节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发生膝前痛的差异。方法 2008年1月-10月收治7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37例采用固定平台型膝关节假体置换(固定平台组),35例采用活动平台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活动平台组)。固定平台组:男8例,女29例;年龄57~76岁,平均69.6岁。左膝20例,右膝17例。体重55~92 kg,平均66.7 k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7.6~37.3,平均26.2。病程3~22年。根据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标准评定膝评分(29.4±15.3)分,功能评分(33.4±16.8)分。髌骨评分(7.2±2.5)分,疼痛评分(2.5±2.2)分。Insall-Salvat(iI-S)指数为1.6±0.3。活动平台组:男9例,女26例;年龄58~73岁,平均68.2岁。左膝30例,右膝5例。体重50~86 kg,平均67.9 kg。BMI为18.4~34.4,平均25.6。病程6~18年。KSS膝评分(30.9±14.7)分,功能评分(31.4±14.4)分。髌骨评分(6.8±3.1)分,疼痛评分(2.0±2.3)分。I-S指数为1.6±0.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6个月。术后活动平台组发生膝关节感染1例,膝关节脱位1例,膝关节弹响3例;固定平台组发生膝关节弹响1例。两组末次随访时KSS膝评分及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髌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以上指标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适合角、外侧髌骨角、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距离、髌骨移位距离及I-S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个月固定平台组7例(18.9%)、活动平台组5例(14.3%)出现膝前痛。两组膝前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7,P=0.634)。术后出现膝前痛患者KSS膝评分、功能评分、髌骨评分及I-S指数与未出现膝前痛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平台型与活动平台型膝关节假体行TKA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及术后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固定平台型 活动平台型 膝前痛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保留后十字韧带在活动衬垫全膝假体置换术中的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曲铁兵 林源 +1 位作者 潘江 王进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4-236,共3页
关键词 后十字韧带 活动衬垫全膝置换术 膝关节畸形 治疗
原文传递
老年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治疗中双柱活动型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对比
15
作者 陈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6期2774-2776,共3页
目的:对比双柱活动型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老年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4例老年内侧间室KOA患者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接受... 目的:对比双柱活动型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老年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4例老年内侧间室KOA患者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接受TKA治疗,观察组接受双柱活动型UKA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的ROM水平、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柱活动型UKA治疗老年内侧间室KOA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且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 双柱活动型单髁 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双柱活动型单髁假体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苗壮 刘培来 +3 位作者 卢群山 姚天笑 李松林 罗德素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双柱活动型单髁假体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试验的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使用双柱活动型单髁假体行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30例临床资料,于术前... 目的探讨双柱活动型单髁假体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试验的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使用双柱活动型单髁假体行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30例临床资料,于术前、术后7 d、术后6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随访,分析其功能、血液学指标、影像学结果。结果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功能评分(68.03±10.34)分,术后1年评分(90.52±4.57)分,术前与术后1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功能评分在总分与各分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失血量135.50(127.97)mL。截至末次随访未发生垫片脱位、感染、假体松动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使用双柱活动型单髁假体行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显著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假体性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柱活动型单髁 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 早期疗效
原文传递
前交叉韧带完整性对内侧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短中期疗效的影响
17
作者 郝琳 李正远 +3 位作者 陈圣洪 彭凯 王俊 尹宗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1-1078,共8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完整性对内侧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术后短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受内侧活动平台UKA的128例前内...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完整性对内侧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术后短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受内侧活动平台UKA的128例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直视下ACL结构的完整程度,分为正常组(30例)、滑膜缺损组(53例)及纵裂组(45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及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膝关节ROM、KSS评分(包括临床和功能评分)、WOMAC评分(包括疼痛、僵硬和功能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关节遗忘评分(FJS-12)。影像学检查评估膝关节外侧胫股间室及髌股间室软骨有无磨损,测量末次随访时HKA及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结果术后3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56个月,平均40.4个月;3组间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均未见膝关节外侧胫股间室及髌股间室软骨有明显磨损进展,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假体无菌性松动、活动衬垫脱位、感染等不良事件。末次随访时,膝关节ROM、HKA、KSS各项评分及WOMAC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上述各指标手术前后差值以及Lysholm评分、IKDC评分、FJS-12评分和PT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的完整性对稳定膝关节内侧活动平台UKA术后短中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台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前交叉韧带 膝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两种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广欣 马兆吉 梁庆威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比较进口GEMINI MKⅡ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与国产后稳定型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置换术治疗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绝经后类风湿关节... 目的比较进口GEMINI MKⅡ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与国产后稳定型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置换术治疗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GEMINI MKⅡ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置换组(GEMINI MKⅡ组,n=18)及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置换组(TC-Dynamic组,n=1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60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疾病活动性指标及骨密度。结果 GEMINI MKⅡ组与TC-Dynamic组患者治疗后6、60个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0个月时,两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MINI MKⅡ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与国产后稳定型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置换在改善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增加骨量方面的作用相近。但国产假体更为经济,是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绝经 骨质疏松 全膝关节置换 GEMINI MKⅡ旋转活动平台 TC-Dynamic人工膝关节
下载PDF
膝关节外科发展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庆铭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21世纪的曙光普照大地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骨与关节10年(2000~2010年)行动规划”发表讲话,他指出“在全球范围内,肌肉骨骼疾病已成为长期影响人类健康和引起生理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这是对人类、... 21世纪的曙光普照大地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骨与关节10年(2000~2010年)行动规划”发表讲话,他指出“在全球范围内,肌肉骨骼疾病已成为长期影响人类健康和引起生理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这是对人类、社会以及健康保健系统严重的冲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积极预防与治疗,而且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外科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疗效 现状 手术适应证 活动-载荷全膝关节 并发症
下载PDF
内侧活动平台膝单髁置换术后衬垫脱位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20
作者 齐新宇 黎嘉澔 +9 位作者 李宜金 陈锦伦 叶鹏程 曾建春 冯文俊 周赛妮 庞智晖 唐立明 王海彬 曾意荣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19-225,共7页
目的:分析内侧活动平台膝单髁置换术(UKA)后衬垫脱位原因,探讨其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22年8月接受内侧活动平台UKA共723例745膝。观察术后衬垫脱位发生的时间和诱因,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措施。结果:745膝随访8... 目的:分析内侧活动平台膝单髁置换术(UKA)后衬垫脱位原因,探讨其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22年8月接受内侧活动平台UKA共723例745膝。观察术后衬垫脱位发生的时间和诱因,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措施。结果:745膝随访8~12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2.4±24.1)个月。共9例10膝术后发生衬垫脱位,术后衬垫脱位率为1.34%(10/745),发生脱位时间为术后1~61个月,平均为术后(22.0±19.4)个月,其中约30%的衬垫脱位发生在术后半年之内,50%发生在术后1年之内。术后衬垫脱位诱因:2膝有明确外伤病史,3膝为下蹲站起或过度屈曲后发生,1膝为侧躺后发生,4膝无明显诱因。翻修术中探查发现:4膝发生内侧副韧带或关节囊松弛,3膝出现假体位置安装不良,1膝出现衬垫磨损,1膝衬垫与骨赘撞击,1膝无明确原因导致脱位。5膝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翻修,2膝更换新的原厚度衬垫,2膝更换加厚衬垫并同时进行了关节囊紧缩术或内侧副韧带锚钉固定,1膝患者在外院更换加厚衬垫后再次发生脱位,最终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翻修。结论:内侧活动平台UKA术后衬垫脱位率较低。术后衬垫脱位主要与术中内侧副韧带损伤、假体位置安装不良、衬垫撞击、衬垫磨损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麻醉下手法复位、更换新的衬垫、更换为固定衬垫、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翻修等,应针对引起脱位的具体原因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单髁置换术 活动平台 衬垫脱位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