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扫描在肾透明细胞癌假包膜完整性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苏磊 刘毅 +2 位作者 冉祥英 来庆国 梁家正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 分析CT扫描成像在肾透明细胞癌假包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检查确诊、肿瘤直径≤7 cm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136例,采用腹部CT扫描和组织病理检查评价假包膜完整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病理检查与CT扫描评估假包膜的一... 目的 分析CT扫描成像在肾透明细胞癌假包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检查确诊、肿瘤直径≤7 cm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136例,采用腹部CT扫描和组织病理检查评价假包膜完整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病理检查与CT扫描评估假包膜的一致性。结果 136例CT扫描结果显示,假包膜完整96例,假包膜不完整36例,无明显假包膜4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假包膜完整97例,假包膜不完整32例,无明显假包膜7例。经Kappa检验,CT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高(Kappa=0.745)。结论 大多数肾透明细胞癌有明显的假包膜;CT扫描能够评估肿瘤边缘和假包膜的完整性,CT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肿瘤假包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假包膜的CT及MRI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斌斌 戴娜 +3 位作者 杨迎 侯新萌 陈羽琦 靳二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假包膜的CT和MRI特征及转归,并分析假包膜与脾静脉受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01例AIP病人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初诊时是否出现假包膜将其分为2组,假包膜组52例(51.5%),无假包膜组49例(48.5%)。观察...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假包膜的CT和MRI特征及转归,并分析假包膜与脾静脉受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01例AIP病人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初诊时是否出现假包膜将其分为2组,假包膜组52例(51.5%),无假包膜组49例(48.5%)。观察初诊及治疗随访的CT和MRI影像,分析假包膜的CT及MRI特征。采用卡方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和影像指标的差异;采用McNemar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CT平扫、CT动脉期、MRI平扫、MRI动脉期对假包膜的检出率,以及2组间随访复发时假包膜发生率的差异;对假包膜与脾静脉受累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2组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胰腺呈弥漫型肿大时,假包膜位于胰腺周围及体尾部,而胰腺呈局灶型肿大时,假包膜位于肿大部位周围。假包膜组中,42例假包膜呈环状分布于胰腺周围,8例分布于胰腺腹侧,2例分布于胰腺背侧;37例假包膜紧邻胰腺实质,15例假包膜与胰腺病变间存在线状低密度/信号带;18例行全部4种检查(即CT和MRI平扫及增强),CT平扫对假包膜的检出率(27.8%)分别低于CT动脉期(94.4%)、MRI平扫(94.4%)、MRI动脉期(100%)检查(均P<0.05)。假包膜组中,17例接受短期(<6个月)随访,有14例假包膜消失,其余3例假包膜厚度变薄;25例接受长期(>12个月)随访,有16例假包膜消失,另外9例胰腺病变复发,复发伴假包膜者6例。无假包膜组中,有20例进行长期随访,其中5例复发,伴假包膜者1例。2组间长期随访显示复发伴假包膜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AIP病人中,30例脾静脉受累,假包膜与脾静脉受累呈正相关(r=0.332,P=0.001)。结论AIP病人假包膜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出现假包膜时应警惕脾静脉受累的可能。类固醇治疗后假包膜可伴随胰腺炎症的消散而变薄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假包 脾静脉受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假包膜外分离切除技术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江楠 郭俊 +1 位作者 王朝翔 袁德彬 《中外医疗》 2023年第4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患者采取经鼻蝶神经内镜下假包膜外分离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南通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的61例患者,根据切除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患者采取经鼻蝶神经内镜下假包膜外分离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南通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的61例患者,根据切除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包膜内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假包膜外分离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全切率及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后激素指标水平缓解率,记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总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调查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垂体腺瘤患者全切率为90.32%,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激素水平缓解率为92.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7、5.211,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垂体功能低下、暂时性尿崩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垂体腺瘤患者进行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可优选假包膜外分离切除方式,能够提高全切率和功能性垂体腺瘤的术后激素水平缓解率,不会增加垂体功能低下、暂时性尿崩、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包膜外分离切除术 神经内镜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 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预后和生育结局 被引量:38
4
作者 游艳琴 孟元光 +3 位作者 李立安 彭红梅 范文生 李亚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3月,673例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指标为术后合并症,症状缓解,需要再次手术及生育结局。...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3月,673例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指标为术后合并症,症状缓解,需要再次手术及生育结局。结果浆膜下肌瘤占42.4%,肌壁间肌瘤占57.6%,平均手术时间是96±41 min,平均失血量是128±46.2 ml,82.3%的患者在术后48 h出院,无近期并发症。2.3%的患者因肌瘤复发而接受了二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生育要求的297例患者中71%最终成功妊娠,剖宫产率为49.8%,阴道助产分娩8%,自然分娩率为42.2%,无子宫破裂。结论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保留了纤维假包膜,通过保留子宫肌层的完整性而增强了愈合,没有近期手术并发症,有较好的妊娠率和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假包 生育结局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保留假包膜与否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晓武 夏恩兰 +3 位作者 黄睿 徐若男 韩笑 杨海燕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2型子宫肌瘤(分型依据FIGO 2011)宫腔镜切除术保留假包膜与否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9月诊断为2型子宫肌瘤(单发,肿瘤最大径线≥2.5 cm)、通过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一期全部切除的患者共70例,分为... 目的:分析2型子宫肌瘤(分型依据FIGO 2011)宫腔镜切除术保留假包膜与否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9月诊断为2型子宫肌瘤(单发,肿瘤最大径线≥2.5 cm)、通过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一期全部切除的患者共70例,分为2组。A组术毕保留肌瘤假包膜,B组术毕切除突入宫腔的假包膜组织。记录肌瘤的大小、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后1和3个月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宫腔创面的愈合情况和宫腔粘连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肌瘤的平均最大径线、术前Gn RHa类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3±12.3)min(17~65 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2.7±12.1)min(18~70 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5,P=0.846)。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6.4±16.3)m L(10~50 m L),B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6.7±15.8)m L(10~50 m 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4,P=0.941);术后1个月复查,A组(2/35)、B组(7/35)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vs.20.00%,χ~2=3.188,P=0.074);术后3个月复查,B组(4/35)宫腔粘连发生率高于A组(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3%vs.0,P=0.039)。结论: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切割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并保留假包膜,术后及时宫腔镜二次探查,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子宫肌瘤 肌瘤假包 宫腔镜 宫腔镜检查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结合腹腔镜肌瘤假包膜套扎法治疗壁间肌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升科 马海宁 赵福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结合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技术在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66例采用肌瘤假包膜套扎法和同期50例传统缝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肌壁间...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结合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技术在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66例采用肌瘤假包膜套扎法和同期50例传统缝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肌壁间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子宫瘢痕愈合情况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肌瘤假包膜套扎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7.35±9.87)mL,明显少于传统缝合组(210.50±14.56)mL(P<0.001);术后(30±5)d子宫瘢痕减小指数,肌瘤假包膜套扎组为73.50%±3.46%,传统缝合组为64.56%±4.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结合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方法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肌壁间肌瘤,相对于传统缝合法,可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子宫瘢痕愈合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假包膜套扎 子宫肌瘤 垂体后叶素
下载PDF
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西宪 曹雷雨 +3 位作者 阿西木江 李鹏涛 张庭荣 周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9年4月神经内镜下采用假包膜外切除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55例,在正常垂体或垂体包膜和假包膜之间沿假包膜外界面钝性分离,将... 目的探讨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9年4月神经内镜下采用假包膜外切除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55例,在正常垂体或垂体包膜和假包膜之间沿假包膜外界面钝性分离,将假包膜与腺瘤一并切除。结果手术时间60~200 min,(80.5±11.5)min;术中出血量5~400 ml,(100±20)ml。术中发现术区脑脊液漏14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2例,暂时性尿崩13例,永久性尿崩1例,颅内感染9例,鼻腔出血3例,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后均治愈。术后住院2~14 d,(5.5±1.5)d。术后病理诊断均为GH型垂体腺瘤。55例随访6~55个月,平均22.5月:肿瘤全切除率89.1%(49/55),生化治愈率87.3%(48/55);肿瘤复发12例,复发时间为术后(10.6±3.2)月,其中7例接受神经内镜下再次手术治疗,2例接受醋酸奥曲肽微球药物治疗,2例接受伽马刀治疗,1例接受放射治疗,复发肿瘤均得到控制并在密切随访中。结论神经内镜下采用假包膜外切除技术有助于提高GH型垂体腺瘤全切除率和术后生化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包 垂体腺瘤 肢端肥大症 神经内镜
下载PDF
假包膜征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CT增强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玉婵 成建明 +7 位作者 黄俊 姜宏宁 张敏 刘坤 刘兆龙 丁晓青 吴浤湧 詹松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假包膜征在增强CT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PTMC的73例患者(共83枚结节)的CT和病理资料。分别观察CT增强早期、晚期PTMC是否存在假包膜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行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 目的:探讨假包膜征在增强CT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PTMC的73例患者(共83枚结节)的CT和病理资料。分别观察CT增强早期、晚期PTMC是否存在假包膜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行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增强早期、晚期图像对假包膜征的显示效果。根据CT上假包膜的范围,分类为包膜型和亚包膜型。结果:在CT增强早期有42枚显示假包膜征,在增强晚期有7枚显示假包膜征,与病理对照的Kappa值分别为0.71(P<0.05)和0.064(P>0.05)。根据CT增强早期、晚期的图像,判定83枚PTMC中有43枚(51.81%)存在假包膜征,其中包膜型19枚,亚包膜型24枚。结论:假包膜征在PTMC的CT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增强CT早期对假包膜征的显示效果优于增强晚期。对假包膜征进行分类,可更好地识别PTMC的假包膜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假包膜征 螺旋CT
下载PDF
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西宪 曹雷雨 +2 位作者 李鹏涛 张庭荣 周凯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9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生长激素(GH)型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科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的GH型垂体腺瘤患者118例,根据手术过程,分为假包膜外切除组(55例)和假包膜内切除组(63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生长激素(GH)型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科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的GH型垂体腺瘤患者118例,根据手术过程,分为假包膜外切除组(55例)和假包膜内切除组(63例),比较两组间术后手术全切率、生化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36);进一步分析,Knosp分级为2级和3级的患者,两组肿瘤全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3,P=0.000;χ^2=22.13,P=0.000),大腺瘤患者中,两组肿瘤全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0,P=0.000)。术后假包膜外切除组生化治愈率87.3%明显高于假包膜内切除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8,P=0.000)。结论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可以明显提高GH型垂体腺瘤全切除率和术后生化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包 生长激素 神经内镜 经鼻蝶手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假包膜切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惠卫宁 邵国平 +4 位作者 黄炜 褚荣涛 魏炜 李向东 惠国桢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切除的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病理学表现和手术效果,以及切除垂体腺瘤假包膜的必要性。方法将38例垂体腺瘤患者分为神经内镜手术组和显微镜手术组。神经内镜手术组术中行假包膜切除;显微镜手术组因观察不到,不行假包膜切...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切除的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病理学表现和手术效果,以及切除垂体腺瘤假包膜的必要性。方法将38例垂体腺瘤患者分为神经内镜手术组和显微镜手术组。神经内镜手术组术中行假包膜切除;显微镜手术组因观察不到,不行假包膜切除。术后对假包膜进行病理检查,观察假包膜内是否存在垂体腺瘤组织。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残留复发率和血垂体功能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检查示垂体腺瘤假包膜中存在肿瘤组织。神经内镜手术组术后3个月的残留复发率(11.1%)明显低于显微镜手术组(45.0%),垂体功能激素水平正常率(66.7%)明显高于显微镜手术组(30.8%)。结论垂体腺瘤假包膜中存在垂体腺瘤组织,神经内镜下可以实现假包膜切除,切除假包膜可降低垂体腺瘤的残留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假包
下载PDF
骨肉瘤瘤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在假包膜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全胜 丘钜世 +1 位作者 廖威明 梁惠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2-304,共3页
采用病理形态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例无假包膜、12例有假包膜和16例术前化疗后有假包膜的骨肉瘤瘤体周围假包膜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对浸润的炎症细胞进行免疫学分类计数和统计学分析,发现假包膜组和化疗组瘤体周围浸润的... 采用病理形态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例无假包膜、12例有假包膜和16例术前化疗后有假包膜的骨肉瘤瘤体周围假包膜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对浸润的炎症细胞进行免疫学分类计数和统计学分析,发现假包膜组和化疗组瘤体周围浸润的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显著高于无包膜组(P<0.01)。认为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在瘤体周围假包膜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化疗有促进假包膜变成真性包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炎症细胞 假包 药物疗法
下载PDF
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测肾细胞癌假包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蕊梦 罗良平 +3 位作者 魏新华 赖丽莎 陈立鹏 江新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测肾细胞癌(RCC)假包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RCC的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行中腹部16层CT或320层CT平扫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并行MPR;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 目的探讨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测肾细胞癌(RCC)假包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RCC的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行中腹部16层CT或320层CT平扫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并行MPR;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SCT显示RCC假包膜的能力。结果 29例RCC经病理确诊存在假包膜。应用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26例可清晰显示假包膜,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1%(25/29),98.04%(50/51),96.15%(25/26)和92.59%(50/54);排泄期为显示RCC假包膜的最佳时相,其中冠状位和矢状位MRP显示RCC假包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结论 MS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较准确地显示RCC的假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假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肾细胞癌假包膜的超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龙 杜联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86-1388,共3页
假包膜是肾癌(肾细胞癌)的重要特征,超声发现假包膜对于肾癌的鉴别诊断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超声检查肾癌假包膜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肾细胞 假包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壁间肌瘤假包膜套扎法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后瘢痕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升科 马海宁 +1 位作者 王敏 赵福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8X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技术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瘢痕愈合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的40例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患者随机分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技术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瘢痕愈合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的40例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腹腔镜下假包膜套扎结合镜下缝合组)及B组(单纯腹腔镜缝合组),每组20例。每例患者分别于术前1日、术后7日及术后30日行超声检查,记录瘢痕愈合情况。结果:所有40例患者均十分成功地完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A组术后7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39.75%±2.81%,B组术后7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33.2%±3.89%;A组术后30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75.66%±2.37%,B组术后30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68.86%±2.75%;两组瘢痕减小程度在术后7日、30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结合镜下连续缝合术后瘢痕愈合快,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肌瘤剔除术 假包膜套扎 瘢痕愈合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保留假包膜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柯然利 胡仙珍 叶柳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3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保留假包膜对子宫创面愈合的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确诊并进行宫腔镜切除术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切除术后是否保留假包膜,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保留假包膜对子宫创面愈合的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确诊并进行宫腔镜切除术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切除术后是否保留假包膜,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为切除术后未保留假包膜,研究组切除术后保留假包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1月、术后3月后子宫创面愈合、宫颈粘连、月经改善情况进行复查,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32.51±10.5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7.3±13.26)ml,与对照组手术时间(35.48±11.4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6.85±13.1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感染发生率2%、子宫穿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5%、子宫穿孔发生率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月经改善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研究组患者,宫腔镜检查创面基本修复,宫颈粘连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宫颈粘发生连率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研究组患者宫腔镜检查创面完全修复,宫颈粘连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术中保留假包膜能有效改善子宫创面愈合情况,有效预防宫颈粘连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切除术 子宫肌瘤 保留 假包 疗效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非侵袭性泌乳素瘤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明军 叶碎林 寺本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2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假包膜外切除非侵袭性泌乳素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脑神经外科自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应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非侵袭性泌乳素瘤术患者36例的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假包膜外切除非侵袭性泌乳素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及分析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脑神经外科自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应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非侵袭性泌乳素瘤术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泌乳素(PRL)最大值973.7ng/ml,最小值75.6ng/ml,平均值145.3ng/ml,术后30例 PRL 〈5ng/ml(83.3/%),33例 PRL 10ng/ml (91.7/%),36例PRL〈15ng/ml(100/%),术前及术后均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2)负荷试验,未发现术后垂体功能低下。平均住院7~12天。所有患者均经术后1年以上随访,均未见脑脊液鼻漏、视神经损伤、脑膜炎、垂体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术后均未见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非侵袭性泌乳素瘤的根治性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假包膜外 垂体瘤切除手术
下载PDF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志明 李胜利 +3 位作者 李彤 周勇 刘明兴 王永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82-383,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月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的304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48例行假包膜外切除术(假包膜切除组),156例术中保留假包膜(假包膜保留...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月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的304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48例行假包膜外切除术(假包膜切除组),156例术中保留假包膜(假包膜保留组)。结果假包膜切除组治疗全切除率[95.3%(141/148)]显著高于假包膜保留组[75.0%(117/156);P<0.001]。假包膜切除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54例,迟发性低钠血症54例,暂时性尿崩症29例;假包膜保留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49例、迟发性低钠血症48例、暂时性尿崩症26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颅内出血。术后3个月,假包膜切除组术后生长激素缺乏症发生率[32.4%(48/148)]与假包膜保留组[39.6%(63/15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术可提高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率,不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能型垂体腺瘤 经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 假包膜囊外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基于k匿名假包注入的汇聚节点位置隐私保护
18
作者 宋杰 张昆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5年第2期156-159,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隐私问题成为其应用的一大阻碍。汇聚节点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一旦汇聚节点遭到攻击被恶意破坏后,那么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有可能面临瘫痪的危险。针对汇聚节点的位置隐私保护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隐私问题成为其应用的一大阻碍。汇聚节点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一旦汇聚节点遭到攻击被恶意破坏后,那么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有可能面临瘫痪的危险。针对汇聚节点的位置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基于k匿名假包注入策略的汇聚节点位置隐私保护方案,并分析了方案的安全时间和能量消耗两个方面的性能,最后通过GA算法给出了匿名节点的部署方案。方案对于全局流量攻击者和逐跳追踪攻击者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汇聚节点位置隐私保护 k匿名 假包注入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假包膜CT及MRI表现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佳妮 张洁 +3 位作者 杨大为 刘朋 杨正汉 靳二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假包膜的CT及MRI表现,并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临床诊断AIP患者,观察胰周是否存在假包膜及其CT、MRI表现,并随访评估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假包膜变化。结果48例AIP中,34例(34/48,70.83%)胰周...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假包膜的CT及MRI表现,并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临床诊断AIP患者,观察胰周是否存在假包膜及其CT、MRI表现,并随访评估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假包膜变化。结果48例AIP中,34例(34/48,70.83%)胰周存在假包膜。33例接受腹部CT检查,其中19例(19/33,57.58%)可见中位厚度为0.50 cm的假包膜,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低于胰腺实质,动脉期明显强化(t=-3.970,P=0.003),静脉期强化更显著(t=-11.471,P<0.001)。35例接受腹部MR检查,其中27例(27/35,77.14%)胰周存在中位厚度为0.40 cm的假包膜,T1WI均呈低信号,T2WI 7例(7/27,25.93%)呈稍高信号、20例(20/27,74.07%)呈低信号,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均无明显增高,增强表现为延迟强化。21例接受2~34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3例随访2~3个月后假包膜变薄,18例随访10~12个月后假包膜完全消失。结论AIP假包膜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并可随胰腺炎症消散而完全吸收,提示其为慢性炎症伴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假包
下载PDF
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观察
20
作者 王丽萍 高姗 +2 位作者 付丽 丁勇 关丽杰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9期79-79,81,共2页
目的对实施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预后、生育结局进行观察,探讨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实施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5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并进行为... 目的对实施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预后、生育结局进行观察,探讨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实施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5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并进行为期60天随访,了解患者的生育结局。结果比较熟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多发肌瘤患者更高于单发肌瘤患者;而自然分娩率也低于单发肌瘤患者,对比结果均得到P<0.05的统计价值存在表征验证。结论应用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能够可降低对子宫内血管损伤风险,安全性更高,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假包 子宫肌瘤剔除术 预后 生育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