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RN-88抑菌特性研究
1
作者 朱李霞 周蓉蓉 +5 位作者 张赛男 毛洪刚 夏禧龙 李春雨 尹冬敏 任建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22-27,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拮抗菌防治植物病害,为桃的病害生物防治提供更多可行性的方案。以前期筛选获得的一株桃褐腐病拮抗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RN-88为试验材料,采用杯碟法测定发酵液对桃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拮抗菌防治植物病害,为桃的病害生物防治提供更多可行性的方案。以前期筛选获得的一株桃褐腐病拮抗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RN-88为试验材料,采用杯碟法测定发酵液对桃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的抑菌活性,并结合抑菌圈法,研究了该菌在pH、温度、紫外线(UV)等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细菌RN-88能显著降低桃褐腐病的发病率,其发酵液对褐腐病菌(M.fructicol)的抑制率可达44.69%。在过滤除菌后,相对于高温灭菌,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损失较小。在pH 7.5~9.0的碱性溶液中,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酸性溶液(3.0≤pH≤6.5)中处理后,其抑菌能力减弱。发酵液的抑菌率几乎不受温度和紫外线(UV)的影响。Pseudomonas fluorescens RN-88细菌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具有开发成桃褐腐病生物拮抗剂的潜在价值,本研究为荧光假单胞菌作为新型生防菌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实现桃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更多可行性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生防细资源 活性 环境稳定性 荧光假单
下载PDF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mysalinigenes RW10S1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2
作者 陈浒良 韩立峰 王罗医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5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研究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mysalinigenes RW10S1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MCI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HR-ESI-MS、NMR等多种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mys... 目的研究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mysalinigenes RW10S1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MCI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HR-ESI-MS、NMR等多种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mysalinigenes RW10S1的液体发酵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romysalin(1)、promynicotin(2)、dihydrodeoxypromynicotin(3)。结论化合物2和3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 次级代谢产物 pseudomonas promysalinigenes promysalin
下载PDF
南极海洋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J-013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成 杨桥 +4 位作者 马丽艳 田晓清 陆亚男 樊成奇 黄洪亮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0-356,共7页
本研究进行了一株南极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J-013代谢产物多样性分析、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以探讨其产物结构类型。菌株NJ-013甲醇提取物经LC-TOF MS测试分析其代谢产物多样性;还经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得到4个化... 本研究进行了一株南极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J-013代谢产物多样性分析、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以探讨其产物结构类型。菌株NJ-013甲醇提取物经LC-TOF MS测试分析其代谢产物多样性;还经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得到4个化学成分;化合物结构经TOF MS、1H-和13C-NMR等波谱学方法和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J-013的代谢产物主要类型为含氮的生物碱或寡肽类,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4分别鉴定为环(4'-羟基苯丙氨酸-脯氨酸)(1)、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2)、环(4-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3)、环(异亮氨酸-脯氨酸)(4)。结构较为复杂的微量成分尚待进一步富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微生物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NJ-013 代谢产物
下载PDF
高产铁载体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p-f的筛选鉴定及其铁载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赵翔 陈绍兴 +1 位作者 谢志雄 沈萍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1-695,共5页
采用改进的CAS检测平板从东湖中筛选得到了一株高产铁载体细菌sp-f,并用CAS检测液定量检测其分泌铁载体量,发现其As/Ar仅0.09(OD680),Su(Siderophore Unit)为90%,达到产铁载体菌最高级。用BIOLOG检测板,结合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形态观察... 采用改进的CAS检测平板从东湖中筛选得到了一株高产铁载体细菌sp-f,并用CAS检测液定量检测其分泌铁载体量,发现其As/Ar仅0.09(OD680),Su(Siderophore Unit)为90%,达到产铁载体菌最高级。用BIOLOG检测板,结合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等分类鉴定方法,确定sp-f为一株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sp-f生长过程中胞外铁载体的量在对数生长前期累积达到最高后有所减少,至稳定期时菌液中铁载体量达到稳定。在已知铁载体特异吸收峰波长下,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无铁环境和高铁环境下培养液上清,比较发现sp-f上清含有3种含儿茶酚胺类基团铁载体,其中包括荧光和非荧光性的脓菌素,200μmol/L Fe2+可完全抑制荧光性质脓菌素的分泌,但非荧光脓菌素的分泌不受抑制,并且对非脓菌素的儿茶酚胺类铁载体的合成分泌反而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铁载体 荧光假单 鉴定
下载PDF
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产卡拉胶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彭小珍 吉宏武 +1 位作者 刘唤明 章超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1,共5页
以从红树林底泥中分离筛选的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为对象,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通过摇瓶发酵方式对其产卡拉胶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分别如下:卡拉胶0.3‰,酵母浸粉0.1‰,NaNO30.3‰,... 以从红树林底泥中分离筛选的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为对象,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通过摇瓶发酵方式对其产卡拉胶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分别如下:卡拉胶0.3‰,酵母浸粉0.1‰,NaNO30.3‰,乳糖0.04%,吐温-800.2‰;起始pH值6.0,温度32℃,装样量90mL/250mL,接种量13%,摇床转速160r/min。在最佳条件下,发酵液的酶活力为26.5U/mL,比优化前的活力提高了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假单 卡拉胶酶 摇瓶发酵 条件优化
下载PDF
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 P10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建荣 陈丽芝 +3 位作者 罗长财 钟开新 聂金梅 李阳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9-172,共4页
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了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 P10脂肪酶基因的全长序列,DNA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DNA全长序列为801bp,编码267个氨基酸,推测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9.95ku。将该脂肪酶基因连接到pPICZαA载体上得到重组表达质... 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了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 P10脂肪酶基因的全长序列,DNA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DNA全长序列为801bp,编码267个氨基酸,推测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9.95ku。将该脂肪酶基因连接到pPICZαA载体上得到重组表达质粒,转化Pichia pastoris X-33。脂肪酶基因在Pichia pastoris X-33中实现了分泌性表达,摇瓶发酵液上清酶活最大可达8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多萨假单 脂肪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一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导致的侧耳属细菌病害 被引量:3
7
作者 柴红梅 张小雷 +2 位作者 赵永昌 苏开美 陈卫民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5-97,112,共4页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多个种均能造成多种食用菌子实体褐变及腐烂,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给食用菌栽培带来极大损失。从云南一家栽培场发生褐变和腐烂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及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多个种均能造成多种食用菌子实体褐变及腐烂,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给食用菌栽培带来极大损失。从云南一家栽培场发生褐变和腐烂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及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细菌病原菌株2株。经分析2株病原菌的16S rDNA序列完全一致,表明它们为同一物种。其16S rDNA序列在GeneBank中blastn分析显示与假单胞菌属菌种较为相似,有最高为99.56%的相似性。聚类结果表明该菌与常见的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olaasii Paine)为不同种,后续需要进行生理生化实验以确定其在假单胞菌属中的分类地位,该种的鉴定为食用菌病害的防治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 食用病害 平菇
下载PDF
松材线虫携带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菌株分泌的毒素及其对黑松的毒性(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盛楠 郭道森 +1 位作者 赵博光 李荣贵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9-180,共2页
从松材线虫携带的致病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菌株的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50ku的蛋白质,其N-末端氨基酸顺序为ALSVNTNITS,证明其为荧光假单胞标准菌株P.fluorescens Pf-5的鞭毛蛋白相似,同时该蛋白能与P... 从松材线虫携带的致病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菌株的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50ku的蛋白质,其N-末端氨基酸顺序为ALSVNTNITS,证明其为荧光假单胞标准菌株P.fluorescens Pf-5的鞭毛蛋白相似,同时该蛋白能与Pf-5菌株鞭毛蛋白抗体反应,证明其为相同的鞭毛蛋白。两个环二肽同时从GcM5-1菌株培养液中被分离和鉴定,它们是cyclo(-Pro-Val-)和cyclo(-Pro-Tyr-)。生测表明此次分离鉴定的鞭毛蛋白和两个环二肽对黑松愈伤组织及幼苗均具毒性。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分析、细胞染色观察、电导率测定、基因组DNA电泳分析技术对上述鉴定的鞭毛蛋白与黑松愈伤组织的作用及致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鞭毛蛋白与黑松细胞之间存在直接的互作;鞭毛蛋白处理的细胞其细胞膜皱缩变形、细胞质浓缩、细胞核变形,形成若干小核,细胞质中的RNA降解;处理细胞着色力增强,细胞培养液的电导率增加,说明鞭毛蛋白科增加细胞膜的透性;基因组DNA电泳分析证实处理细胞的DNA发生断裂,但无明显的梯子形成,推测鞭毛蛋白对黑松细胞的致死方式为非典型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荧光假单 黑松
下载PDF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AT39反式茴脑氧化酶基因(tao)对产茴香酸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蒋琼 武波 +2 位作者 黄罗冬 华燕飞 申佩弘 《工业微生物》 CAS 2020年第6期7-12,共6页
tao基因编码反式茴脑氧化酶,参与反式茴脑的降解过程。通过自杀质粒pK18mob及广宿主表达质粒pBBR1MCS-5分别构建突变菌AT39/btao、重组菌AT39/tao-pBBR1MCS5及互补菌HAT39/btao。对构建的菌株进行TAO酶比活力测定,结果发现重组菌AT39/ta... tao基因编码反式茴脑氧化酶,参与反式茴脑的降解过程。通过自杀质粒pK18mob及广宿主表达质粒pBBR1MCS-5分别构建突变菌AT39/btao、重组菌AT39/tao-pBBR1MCS5及互补菌HAT39/btao。对构建的菌株进行TAO酶比活力测定,结果发现重组菌AT39/tao-pBBR1MCS5的酶比活力显著增加,比野生菌AT39提升了35.23%。茴香酸转化量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菌AT39/tao-pBBR1MCS5代谢生成的茴香酸产量为3.55 g/L,同比野生菌AT39增加了约4倍。结果为下一步利用和改造tao基因构建工程菌生产茴香酸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AT39 反式茴脑氧化酶基因 茴脑 茴香酸
下载PDF
南极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4—11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和毒理学试验
10
作者 王红梅 何培青 林学政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87-94,共8页
从南极海水中获得一株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菌株P4—11,利用16SrRNA技术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测定了菌株对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大鼠急性经皮、急性经口以及孔雀鱼的延长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活性菌株P4—11属于假单胞菌属... 从南极海水中获得一株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菌株P4—11,利用16SrRNA技术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测定了菌株对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大鼠急性经皮、急性经口以及孔雀鱼的延长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活性菌株P4—11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生防试验表明,菌株P411发酵液的1:1稀释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68.26%,1:2稀释液的防治效果为66.57%,均高于1%武夷菌素水剂500倍稀释液63.71%的防效。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4—11发酵液的大鼠急性经皮、急性经口毒性等级为低毒,对孔雀鱼未见异常。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菌株P4-11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假单P4—11 黄瓜自粉病 毒理试验
下载PDF
降解烃类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超微结构的研究
11
作者 周宗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9-74,63,共7页
本文报道了对生长于两种培养基上的降解烃类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的外形与内部结构有明显的差异,生长于含有烃类基质上的实验组菌的外表有许多折皱和纤毛,菌体内有大小不等的油滴累积,... 本文报道了对生长于两种培养基上的降解烃类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的外形与内部结构有明显的差异,生长于含有烃类基质上的实验组菌的外表有许多折皱和纤毛,菌体内有大小不等的油滴累积,油滴没有膜的界限。某些实验组菌体细胞膜上有膨胀的突起部分。整个观察表明,实验组细菌将烃类基质由菌体表面吸收入菌体,进而在体内累积,最终由胞内酶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 pseudomonas sp 超微结构 降解 烃类基质 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 表面吸收 十六烷 不动杆
下载PDF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生长特性及其反硝化活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国勤 陈兵 吴伟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 ,研究了一株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tutzeri)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结果表明 ,假单胞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进行生长 ,其在有机碳源存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无机氮源 (如氯化铵和硝酸钾 )进行生长和繁殖 ,... 为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 ,研究了一株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tutzeri)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结果表明 ,假单胞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进行生长 ,其在有机碳源存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无机氮源 (如氯化铵和硝酸钾 )进行生长和繁殖 ,并且与氮源的浓度呈正相关。假单胞菌的最适生长 pH为 7.0~ 8.0 ,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35℃ ,生长条件与一般的细菌相似。假单胞菌可对水体中的硝态氮通过反硝化来实现生物脱氮 ,这种反硝化的活性与水体中溶氧的含量呈负相关。研究显示 ,运用假单胞菌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实现养殖水体生物脱氮是控制养殖水体氮素污染的一条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 生长特性 反硝化作用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ce SK17.001转化生产乳糖酸的条件研究
13
作者 白会钗 张于 +2 位作者 江波 沐万孟 张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6-238,共3页
利用荧光假单胞菌SK17.001为出发菌株,转化乳糖生产乳糖酸。通过研究发酵条件和培养基成分对乳糖转化率影响,表明荧光假单胞菌SK17.001的最适合转化条件为:培养温度30℃,pH6.5,250mL摇瓶中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30mL,摇床转速为200r/min,... 利用荧光假单胞菌SK17.001为出发菌株,转化乳糖生产乳糖酸。通过研究发酵条件和培养基成分对乳糖转化率影响,表明荧光假单胞菌SK17.001的最适合转化条件为:培养温度30℃,pH6.5,250mL摇瓶中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30mL,摇床转速为200r/min,最佳氮源为1%蛋白胨和1%酵母膏,培养时间55h,乳糖浓度为3%时,转化率可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酸 荧光假单 生物转化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菌株的胞外木素过氧化物酶的部分纯化和鉴定(英文)
14
作者 孔令营 郭道森 +1 位作者 赵博光 李荣贵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52,共2页
荧光假单胞菌GcM5-1A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一种致病菌。在GcM5-1A的培养液中发现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同时显示很强的毒性。通过对其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发现: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4.0。在15~35℃、pH为6.0... 荧光假单胞菌GcM5-1A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一种致病菌。在GcM5-1A的培养液中发现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同时显示很强的毒性。通过对其胞外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发现: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4.0。在15~35℃、pH为6.0~9.0范围内,酶活保持相对稳定。NH2OH·HCl和KCN对酶活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88%和57%,而NaN3对酶活的抑制作用只有15 %左右。Ca2+、Mn2+和Fe3+对其活性有增强作用,但是Hg2+和Zn2+却有中等的抑制作用。KCN和NH2OH·HCl抑制其酶活性分别达57%、88%,而NaN3的抑制率仅为15%。吸收光谱显示该酶在406nm处有一个Soret峰,加入1mmol/L Na2S2O4后,吸光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Soret峰没有显著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GcM5-1A 外木素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恶臭假单胞菌HB3S-20在棉花中的定殖及诱导抗性研究
15
作者 金利容 许冬 +6 位作者 王玲 丛胜波 李文静 杨妮娜 尹海辰 黄薇 万鹏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5,共9页
植物内生菌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生防资源。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HB3S-20是本实验室从棉花内生细菌中所筛选到的一株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显著防效的潜在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利福平抗性标记技术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检... 植物内生菌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生防资源。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HB3S-20是本实验室从棉花内生细菌中所筛选到的一株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显著防效的潜在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利福平抗性标记技术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检测了菌株HB3S-20在棉花组织中的定殖动态和定殖位点,并检测了菌株HB3S-20接种棉花植株后植物防御相关酶SOD、POD和CAT酶活性的变化。利福平标记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3S-20主要定殖于根部,棉株接种菌株HB3S-20后第3~30 d检测到棉花根部内的菌量范围为2.2×10^(4)~6.7×10^(4)cfu/g,检测到棉花茎部内的菌量为0.04×104~2.7×10^(4)cfu/g,棉花茎部内的菌量低于根部,但在叶片中未被分离到。GFP标记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3S-20不仅能附着在棉花根系表面,还能定殖在根部维管组织中。此外,菌株HB3S-20能够提高棉花中植物防御相关酶SOD和POD的活性,说明菌株HB3S-20能够诱导棉花植株的系统抗性,增强棉花抗病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恶臭假单胞菌HB3S-20在棉花组织内的定殖规律及其对棉株产生的诱导抗性,为菌株HB3S-20的防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假单 棉花 定殖 诱导抗性
下载PDF
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核酸适配体的SELEX筛选
16
作者 林筱钧 许净 +4 位作者 郑江 鄢庆枇 高得骥 范云庭 黄将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3-590,共8页
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是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主要致病菌。核酸适配体,因其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等多个优点,在微生物检测等多个领域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变形假单胞菌为靶目标,采用SELEX筛选方法,从高频序列中筛选... 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是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主要致病菌。核酸适配体,因其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等多个优点,在微生物检测等多个领域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变形假单胞菌为靶目标,采用SELEX筛选方法,从高频序列中筛选获得了变形假单胞菌的5个核酸适配体,测定了这些核酸适配体对变形假单胞菌的亲和特异性及其亲和常数(K_(d))和最大亲和力(A_(m)),并对其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5个核酸适配体对变形假单胞菌的亲和力是其他非目标菌(嗜水气单胞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大肠杆菌、迟钝爱德华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10倍以上,体现出了较好的亲和特异性。测定了5个核酸适配体(#1、#2、#3、#4、#5)的K_(d)和A_(m),相应的K_(d)值分别为(25.77±6.11)、(7.14±1.86)、(19.59±3.01)、(83.22±22.45)、(34.31±8.76) nmol/L,A_(m)值分别为(789.23±38.46)、(1392.27±58.03)、(3012.50±106.19)、(1457.99±171.32)、(1070.91±70.16) nmol/L。二级结构模拟发现核酸适配体对靶标的结合能力可能主要与其二级结构中的大中型环有关。相关研究对于变形假单胞菌的快速检测及其病害防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假单 核酸适配体 亲和常数 最大亲和力 二级结构
下载PDF
不同包装方式对冷鲜猪肉品质及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庄军辉 付丽 +1 位作者 刘雪颖 高雪琴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7-495,共9页
【目的】探索冷鲜猪肉贮藏期间品质劣变情况及假单胞菌生长状况,为冷鲜肉贮藏期品质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真空、保鲜盒和热收缩膜3种方式包装冷鲜猪肉,检测4℃下贮藏第0、2、4、6、8天时肉样中假单胞菌菌落数及细菌菌落总数、感... 【目的】探索冷鲜猪肉贮藏期间品质劣变情况及假单胞菌生长状况,为冷鲜肉贮藏期品质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真空、保鲜盒和热收缩膜3种方式包装冷鲜猪肉,检测4℃下贮藏第0、2、4、6、8天时肉样中假单胞菌菌落数及细菌菌落总数、感官指标、pH值、色差、水分活度值、TVB-N值的变化。【结果】相对于保鲜盒包装,真空包装和热收缩膜包装均能抑制冷鲜猪肉中菌落总数及假单胞菌菌落数增长;贮藏第4天,保鲜盒组肉样的菌落总数达到6.99 lg(CFU·g-1),真空包装组第6天才达到6.46 lg(CFU·g-1);贮藏第6天,保鲜盒组肉样中假单胞菌数最高达到7.58 lg(CFU·g-1),真空包装组和热收缩膜组分别达到了5.00 lg(CFU·g-1)、6.27 lg(CFU·g-1),显著低于保鲜盒组;贮藏期间,3组肉样的TVB-N值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保鲜盒组第6天TVB-N值达到158.7 mg·kg-1,真空包装组和热收缩膜组在贮藏第8天时超过150 mg·kg-1;水分活度测定中,第4天真空包装组和热收缩膜包装组AW值大于保鲜盒包装组,贮藏第6天起,各组肉样的水分活度趋于稳定差异不显著(p>0.05);贮藏前2 d,保鲜盒组肉样L*值较高,而贮藏后期,热收缩膜组和真空包装组能维持较高的L*值;保鲜盒组肉样的a*值均整体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热收缩膜组和真空包装组呈下降趋势,真空包装能较好延缓a*值下降;第8天,保鲜盒组肉样pH值最高,已接近7.0,热收缩膜组与真空包装组肉样pH值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低于6。在反映肉质新鲜度上,猪肉的感官与a*值、pH值、AW值、TVB-N值、假单胞菌数相关性比较大。【结论】真空包装可以能抑制冷鲜猪肉细菌的增长、延缓TVB-N值的增长,在短期内能更好维护冷鲜猪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猪肉 品质变化 假单 挥发性盐基氮 相关性
下载PDF
配施荧光假单胞菌对采煤区复垦土壤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洪坚平 武欣 +2 位作者 孟会生 张杰 王向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探讨无机肥、有机肥配施荧光假单胞菌对采煤区复垦土壤化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复垦5 a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单施无机肥(CF)、荧光假单胞菌剂配施无机肥(CFB)、单施有机肥(M)、荧光假单胞菌剂配施有机肥(MB)、不施肥(CK)共5个处理。... 为探讨无机肥、有机肥配施荧光假单胞菌对采煤区复垦土壤化学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复垦5 a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单施无机肥(CF)、荧光假单胞菌剂配施无机肥(CFB)、单施有机肥(M)、荧光假单胞菌剂配施有机肥(MB)、不施肥(CK)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MB处理较M处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增加了5.57%~21.30%,碱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活性显著增加了15.44%~18.68%;而CFB处理较CF处理仅碱解氮含量、脲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4.77%、12.62%,表明荧光假单胞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垦土壤化学生物指标。复垦土壤的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拟杆菌门,优势菌属为节杆菌属、芽生球菌属、KD4-96、芽单胞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类诺卡氏菌属、Vicinamibacterales、Vicinamibacteraceae、JG30-KF-CM45。施加荧光假单胞菌对复垦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和优势菌门、菌属组成无显著影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对复垦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程度较高,脲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对复垦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程度较低。主成分分析表明,与M处理相比,MB处理的综合得分增加了2.92;与CF处理相比,CFB处理的综合得分增加了1.82。综上,荧光假单胞菌的施用有利于采煤复垦区土壤的熟化,且荧光假单胞菌与有机肥配施效果优于荧光假单胞菌与无机肥配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 采煤复垦区 土壤化学特性 土壤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患者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与短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关浩 牛媛 刘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对铜绿假单胞菌(PA)脓毒症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22例PA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根据脓毒症...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对铜绿假单胞菌(PA)脓毒症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22例PA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根据脓毒症治疗指南和实际病情开展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以及血清PD-1和PD-L1水平。结果122例PA脓毒症患者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及其他科室后28 d存活101例(82.79%,存活组),死亡21例(17.21%,死亡组)。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高血压比率、慢性阻塞性肺病比率、慢性肝病比率、APACHEⅡ评分、CD4^(+)、CD4^(+)/CD8^(+)、PD-1和PD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肝病)、APACHEⅡ评分、CD4^(+)/CD8^(+)、PD-1和PD-L1均是PA脓毒症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肝病)、APACHEⅡ评分、PD-1和PD-L1均是PA脓毒症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PD-1/PD-L1信号通路对PA脓毒症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影响,该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可增加PA脓毒症患者短期临床预后不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脓毒症 程序性细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死亡配体1 临床预后
下载PDF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
作者 郑远明 董智慧 +1 位作者 周杰 由函琳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目的统计大连市友谊医院近六年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菌株来源与临床分布,分析11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 目的统计大连市友谊医院近六年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菌株来源与临床分布,分析11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送检标本1316株,进行细菌体外分离培养与药敏实验,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药敏结果,Spss 23软件对6年内该菌耐药率的变化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3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主要来源于痰液907株(68.9%)和尿液167株(12.7%)。这些菌株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513株(39.0%)和老年病科359株(27.3%)。在所统计的11种抗生素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氨曲南三种药物6年内耐药率变化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间耐药率最高的是2021年左氧氟沙星(37.0%),耐药率最低的是2022年头孢吡肟(8.3%)。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呈耐药率逐年上升;微生物室应加强耐药菌监测的同时,临床也要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临床分布 耐药性 药物 耐药监测 多重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