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巴戟名称的合法化以及对糠藤后选模式的指定(英文)
1
作者 刘艳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7-578,共2页
假巴戟(Morinda shuanghuaensisC.Y.Chen et M.S.Huang)和糠藤(Morinda howiana S.Y.Hu)为茜草科(Rubiaceae)巴戟天属的两个中国特有种。发表于1976年的假巴戟的名称因原作者指定了两份标本作为模式标本(花模式和果模式)而为不合法名称... 假巴戟(Morinda shuanghuaensisC.Y.Chen et M.S.Huang)和糠藤(Morinda howiana S.Y.Hu)为茜草科(Rubiaceae)巴戟天属的两个中国特有种。发表于1976年的假巴戟的名称因原作者指定了两份标本作为模式标本(花模式和果模式)而为不合法名称,本文将其合法化,并根据原始描述将其果模式指定为模式。同样,糠藤也被指定具有两个模式,但是因其发表时间早于1958年1月1日,因此并不违背最新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但是为了规范植物名称,避免更多的混淆,我们依据其原始描述将其花模式指定为后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特有 茜草科 假巴戟 合法化 糠藤 后选模式
下载PDF
广东巴戟天属3种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2
作者 缪绅裕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122-125,130,共5页
采用样线法对广东省68个自然保护地的巴戟天属3种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巴戟天仅在其中9个自然保护地(占全部68个保护地的13.24%)的19处生境发现79株;大果巴戟在3个自然保护地(占4.41%)4处共发现4株;假巴戟11个自然保护... 采用样线法对广东省68个自然保护地的巴戟天属3种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巴戟天仅在其中9个自然保护地(占全部68个保护地的13.24%)的19处生境发现79株;大果巴戟在3个自然保护地(占4.41%)4处共发现4株;假巴戟11个自然保护地(16.18%)33处共发现95株。指出了这3种药用植物野生状况均不容乐观,提出了应加强就地保护,并采取同步进行宣传教育、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综合保护措施,以期为巴戟天等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 大果巴戟 假巴戟
下载PDF
巴戟天真伪品种鉴别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昆禄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巴戟 羊角藤 假巴戟 虎刺 药材鉴定
下载PDF
巴戟天真伪鉴别
4
作者 杨莹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3年第7期393-393,共1页
关键词 巴戟 羊角藤 假巴戟 铁散 恩施巴戟 线兰 性状鉴别
下载PDF
中药材真伪鉴别及其混乱品种概述(续)
5
作者 周子静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4-35,共2页
九、巴戟天及其伪品巴戟天属茜草科,为多年生藤状灌木,主产广东、广西、福建。野生或家种。为补肾阳,壮筋骨药。近年来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属于紧俏药品。目前,已知伪品有同科同属的羊角藤、假巴戟和木兰科的铁箍散。(一)巴戟天(1)来源:... 九、巴戟天及其伪品巴戟天属茜草科,为多年生藤状灌木,主产广东、广西、福建。野生或家种。为补肾阳,壮筋骨药。近年来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属于紧俏药品。目前,已知伪品有同科同属的羊角藤、假巴戟和木兰科的铁箍散。(一)巴戟天(1)来源: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 s How 的干燥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伪鉴别 茜草科植物 巴戟天属 羊角藤 伪品 假巴戟 铁箍散 性状鉴别 针晶束 草酸钙针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