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脑梗死8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梅芳 易婷玉 +1 位作者 吴燕敏 陈文伙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3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例,分析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结果:右侧偏瘫及失语3例,左侧偏瘫3例,视野异常2例。头颅MRI显示急性脑梗死8例,左侧额叶3例,其中2例合并皮层下分水岭梗... 目的:探讨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例,分析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结果:右侧偏瘫及失语3例,左侧偏瘫3例,视野异常2例。头颅MRI显示急性脑梗死8例,左侧额叶3例,其中2例合并皮层下分水岭梗死,右侧额叶3例,均合并皮层下分水岭梗死,右侧枕叶2例,MRA提示脑血管狭窄、闭塞5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2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2例,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1例。结论:急性大脑皮层梗死早期因代偿脑膜支血流缓慢,易在CT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征的CT定量分析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腾飞 刘巧梨 +3 位作者 易海玲 汤培荣 李祝和 关键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88-1492,共5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定量参数测量鉴别脑水肿背景下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征(P-SAH)与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SAH)的可行性。方法:105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分别为P-SAH组(15例)、D-SAH组(30例)、对照组A(血红蛋白正常者30例)及对照组B(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CT平扫定量参数测量鉴别脑水肿背景下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征(P-SAH)与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SAH)的可行性。方法:105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分别为P-SAH组(15例)、D-SAH组(30例)、对照组A(血红蛋白正常者30例)及对照组B(血红蛋白升高者30例),均有完整的临床和CT资料。在CT平扫图像上测量脑沟裂内血管区及其邻近脑白质的CT值,计算两者的差值(D),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项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平扫CT图像上P-SAH组和D-SAH组均表现为脑沟裂内血管区与脑白质密度的差异较对照组增大、两者对比更明显。脑沟裂内血管区和邻近脑白质的CT值及D值在4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SAH组脑沟裂内血管区的平均CT值为(53.26±5.50)HU,显著高于与其它3组(P<0.05);P-SAH组脑沟裂内血管区的CT值与对照组B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2±5.38)vs.(41.91±1.30)HU;P>0.05]。P-SAH组、D-SAH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脑白质CT值分别为(26.42±2.10)、(30.11±0.77)、(29.91±1.25)和(30.37±1.31)HU,P-SAH组明显低于其它3组(P均<0.05),其它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沟裂血管区与脑白质CT差值在四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AH组与对照组B之间,以差值大于13.35HU为界值来判定P-SAH,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敏感度84.6%,特异度90.0%;P-SAH组与D-SAH组之间,以差值小于18.15HU为界值来判定P-SAH,AUC为0.762,敏感度76.9%,特异度70.0%。结论:脑沟裂血管区和邻近脑白质的CT值及两者的差值对判断弥漫性脑水肿背景下P-SAH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资与D-SAH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出血 脑水肿 脑沟裂 脑白质
下载PDF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征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智钧 黄腾飞 +5 位作者 郭文青 陈剑贤 刘强 张健 孙占友 关键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1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脑水肿背景下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征(P-SAH)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19年12月CT平扫上表现为P-SAH的确诊病例13例,包括非脑出血性疾病的脑死亡者(器官供体)5例和非外伤性重症病例8例。所有病例均行C... 目的探讨弥漫性脑水肿背景下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征(P-SAH)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19年12月CT平扫上表现为P-SAH的确诊病例13例,包括非脑出血性疾病的脑死亡者(器官供体)5例和非外伤性重症病例8例。所有病例均行CT扫描。描述弥漫性脑水肿背景下P-SAH的CT表现;在平扫CT图像上对脑白质和脑沟裂血管区定点、对称地勾画兴趣区(ROI),保持各ROI大小一致(脑白质ROI为100 mm2,脑沟裂血管区ROI为10 mm2),并分别测量CT值。比较脑死亡者和非外伤性重症病例的测量值及CT表现,并观察非外伤性重症病例的临床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P-SAH,CT平扫表现为脑实质弥漫性肿胀,密度减低,脑灰白质分界模糊,脑室受压变窄,基底池及脑沟裂内见管线状高密度影,对称分布。5例脑死亡者脑白质水肿区CT值范围21.9~29.8 HU,平均(26.25±2.28)HU;脑沟裂血管区CT值范围35.1~45.0 HU,平均(41.45±2.42)HU。8例非外伤性重症病例脑白质水肿区CT值范围21.9~29.8 HU,平均(26.02±2.20)HU;脑沟裂血管区CT值范围35.1~56.9 HU,平均(45.07±4.47)HU。全部病例脑沟裂血管区与脑白质CT值的差值为(17.54±3.05)HU。8例非外伤性重症病例均于2周内死亡。结论重度弥漫性脑水肿时,颅脑CT平扫上可见典型的P-SAH;P-SAH的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水肿 弥漫性 预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道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力 郭培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295-297,共3页
随着脑CT扫描在神经内科临床上的普及应用它已成为公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无创性确诊手段之一,对于多数急性发病的SAH患者不必通过腰椎穿刺就可以迅速做出诊断。脑CT扫描给临床医师带来的益处不言而喻,但它不是万能的,有时会带... 随着脑CT扫描在神经内科临床上的普及应用它已成为公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无创性确诊手段之一,对于多数急性发病的SAH患者不必通过腰椎穿刺就可以迅速做出诊断。脑CT扫描给临床医师带来的益处不言而喻,但它不是万能的,有时会带来误导。尽管脑CT扫描是诊断急性期SAH比较敏感和特异的神经影像学方法,CT平扫偶尔也会显示出脑蛛网膜下腔呈"血性"的高密度值,但实际上根本不存在SAH。当脑CT扫描表现为弥散性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密度征 脑水肿
下载PDF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宪珠 张静 +3 位作者 李倩 王玉文 王辉 张哲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seudo-SAH)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以期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和减少误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例诊断为pseudo-SA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5例pseudo-SAH患者均... 目的探讨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seudo-SAH)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以期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和减少误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例诊断为pseudo-SA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5例pseudo-SAH患者均出现意识丧失、呼吸障碍,呼吸机辅助呼吸,实验室检查低氧血症及酸中毒,头CT出现弥漫性脑水肿,脑室、脑沟、脑裂高密度影,腰穿无血性脑脊液,其中1例好转,3例死亡,1例治疗无效放弃治疗。结论pseudo-SAH多于严重缺血缺氧性脑病后出现,临床常表现为意识丧失,亦可出现头疼、癫痫等神经科症状,影像学上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脑室、脑沟、脑裂高密度影,但腰穿无血性脑脊液,pseudo-SAH多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氧缺血
原文传递
急性药物中毒致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董丽华 王育珊 刘忠民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4-255,共2页
患者女,27岁,因服用多种药物(头孢氨苄20片,丹参片10片)后头痛伴嗜睡2h来我院急诊。.在急诊洗胃后恶心、呕吐2次。行头部CT检查示:右侧外侧裂、鞍上池边缘及大脑纵裂密度增高,第三脑室显示不清,余脑质形态、密度未见异常。中... 患者女,27岁,因服用多种药物(头孢氨苄20片,丹参片10片)后头痛伴嗜睡2h来我院急诊。.在急诊洗胃后恶心、呕吐2次。行头部CT检查示:右侧外侧裂、鞍上池边缘及大脑纵裂密度增高,第三脑室显示不清,余脑质形态、密度未见异常。中线结构无移位。请脑外科医生会诊后,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建议进一步做脑血管造影(DSA)。入院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有轻度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中毒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
原文传递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静 张哲成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6期38-40,共3页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seudo-SAH)是指CT平扫显示脑蛛网膜下腔呈现血性的高密度值,其病因并非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现象,由于此现象可能并非罕见,直接影响临床诊断,故本文就其概念、常见病因、与SAH在临床表现、脑CT影像特点的鉴别以及...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seudo-SAH)是指CT平扫显示脑蛛网膜下腔呈现血性的高密度值,其病因并非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现象,由于此现象可能并非罕见,直接影响临床诊断,故本文就其概念、常见病因、与SAH在临床表现、脑CT影像特点的鉴别以及预后问题加以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pseudo-SAH的认识,以制定正确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 高密度值
原文传递
心肺复苏术后的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探讨
8
作者 赵云华 谷惠子 +2 位作者 赵林岩 王之余 于健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4期247-249,256,共4页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心肺复苏术后的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seudo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seudo-SA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及影像学特点,旨在为该病的正确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肺复苏术 缺血缺氧性脑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