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设语义环境对副词用法的影响
1
作者 储泽祥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1,共9页
文章认为,假设语义环境通常包括假设条件和该条件带来的结果,如果“假设条件—结果”构成复合句,那么副词可以在表示假设条件的分句里突破其通常的语法规则。文章通过否定副词跟动词的搭配、某些副词的共现、“再”修饰形容词的情况来... 文章认为,假设语义环境通常包括假设条件和该条件带来的结果,如果“假设条件—结果”构成复合句,那么副词可以在表示假设条件的分句里突破其通常的语法规则。文章通过否定副词跟动词的搭配、某些副词的共现、“再”修饰形容词的情况来证明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语义环境 副词 搭配 突破语法规则
下载PDF
汉语词汇习得的年龄效应:语义假设的证据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宝国 尤文平 周会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7,共9页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词汇加工中的习得年龄效应。实验一对比了汉字命名和图片命名中词汇习得的年龄效应,发现图片命名中存在着较大的词汇习得的年龄效应,汉字命名中没有出现这种效应。实验二和实验三分别采用语义范畴判断任务和图片语义...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词汇加工中的习得年龄效应。实验一对比了汉字命名和图片命名中词汇习得的年龄效应,发现图片命名中存在着较大的词汇习得的年龄效应,汉字命名中没有出现这种效应。实验二和实验三分别采用语义范畴判断任务和图片语义分类任务,两个实验均发现了词汇习得的年龄效应。实验结果说明,词汇习得的年龄效应至少部分来源于语义加工的层次,结果支持了语义假设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习得的年龄 汉语 语义假设 语音完整性假设
下载PDF
关于指示条件句的会话假设 被引量:1
3
作者 荣立武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9-35,共17页
当代逻辑学家普遍认为指示条件句只有最小的语义,即实质蕴含。至于它在使用中产生的丰富意义,格莱斯认为可以通过会话假设将其视为条件式言说的会话蕴含。我将通过以下步骤来辩护关于指示条件句的会话假设:首先,存在有基于直接论证的压... 当代逻辑学家普遍认为指示条件句只有最小的语义,即实质蕴含。至于它在使用中产生的丰富意义,格莱斯认为可以通过会话假设将其视为条件式言说的会话蕴含。我将通过以下步骤来辩护关于指示条件句的会话假设:首先,存在有基于直接论证的压倒性理由说明,如果指示条件句的语义是真值函项的,那么它只能是实质蕴含;其次,比较了会话假设与语义假设,后者主张指示条件句的语义是更丰富的、非真值函项的,尤其关注了科恩的嵌入案例对会话假设的挑战;最后,引入了元表征和语义充实的相关思想来回应科恩的挑战,此外奥尔森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了关于指示条件句以及其他逻辑小品词的会话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条件句 最小语义内容 会话假设 语义假设
下载PDF
语义导向性学习——从语义到句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关于儿童语言习得,针对生成语法在语法的语义和语用层面上理论构建的局限,Pinker提出的语义启动(semantic bootstrapping)假设指出需要强调语言的功能层面。通过分析语义启动假设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不足,针对儿童语言习得可以提出另一... 关于儿童语言习得,针对生成语法在语法的语义和语用层面上理论构建的局限,Pinker提出的语义启动(semantic bootstrapping)假设指出需要强调语言的功能层面。通过分析语义启动假设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不足,针对儿童语言习得可以提出另一种解释,即:强调语法结构功能性的同时,对认知水平和语言的交际性要格外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语法 语义启动假设 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
下载PDF
经典语义地图模型求解的非唯一性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69-78,共10页
语义地图模型是语言类型学中对跨语言的形义配对数据提取规律并进行可视化的一个方法,具体包含两个概念:概念空间反映跨语言普遍的各种功能在使用相同形式进行编码方面的倾向性分布;语义地图指单语中某具体语言形式的形式—功能配对。... 语义地图模型是语言类型学中对跨语言的形义配对数据提取规律并进行可视化的一个方法,具体包含两个概念:概念空间反映跨语言普遍的各种功能在使用相同形式进行编码方面的倾向性分布;语义地图指单语中某具体语言形式的形式—功能配对。目前学者提出的方案大致可分为三类:基于图论的经典模型、加权图模型以及基于欧式空间的多维标度模型。在经典模型的求解过程中,由于需要遵守语义地图连通性假设,因此往往存在非唯一性问题(又称歧解问题),即根据给定数据,无法得到唯一确定的概念空间。后两种方法都将跨语言形义配对的频数信息纳入考虑,表面上规避了这一难题,但并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本文将经典模型的求解看作最优化问题中的0-1规划,利用CPLEX软件求出所有可能的解。我们还将可能导致歧解的数据类型分为两类,分别对应分配式歧解和交替式歧解,并提出分配式歧解的一种表示方法——收缩法,可以将所有的歧解在一张图中展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空间 经典语义地图模型 语义地图连通性假设 非唯一性问题 收缩法
下载PDF
聋大学生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积家 陈穗清 +1 位作者 张广岩 戴东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21-1433,共13页
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聋大学生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实验1采用汉字命名任务和图片命名任务,被试使用手语命名,发现在图片命名中存在着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在汉字命名中未出现此效应。实验2和实验3分别采用汉字词语义分类任务和图片语义分类... 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聋大学生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实验1采用汉字命名任务和图片命名任务,被试使用手语命名,发现在图片命名中存在着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在汉字命名中未出现此效应。实验2和实验3分别采用汉字词语义分类任务和图片语义分类任务,要求被试做生命物和非生命物的判断,发现在两个语义分类任务中均出现了词汇习得年龄效应。整个研究表明,在控制了语音因素之后,语义因素在聋生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产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支持了语义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习得年龄效应 中国手语 语义假设
下载PDF
潮汕话-普通话双言者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俊 林少惠 张积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采用潮汕话-普通话双言者为被试,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实验1采用汉字命名和图片命名范式,证实了在双言者的两种语言中都存在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实验2和实验3分别采用语义范畴判断及声母监控任务,在语义层面及语音层面... 采用潮汕话-普通话双言者为被试,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实验1采用汉字命名和图片命名范式,证实了在双言者的两种语言中都存在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实验2和实验3分别采用语义范畴判断及声母监控任务,在语义层面及语音层面检验了双言者的两种语言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特点。结果表明,在语义任务上发现了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在语音任务上未发现。整个研究表明,语义在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支持了语义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习得年龄效应 双言者 语义假设 语音完整性假设
下载PDF
基于免疫原理词表示的词相似度计算
8
作者 杨锦锋 关毅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5年第3期61-64,共4页
词相似度计算在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语料的词相似度计算是一类重要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从语料中学习词的向量表示,基于向量余弦相似度值作为词的语义相似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免疫原理词表示的词相似度... 词相似度计算在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语料的词相似度计算是一类重要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从语料中学习词的向量表示,基于向量余弦相似度值作为词的语义相似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免疫原理词表示的词相似度计算方法,并在Sem Eval 2012 Task 4数据上进行了验证并和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是有效的,并且优于大多数比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相似度 词表示 免疫原理 分布式语义假设
下载PDF
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兰丽珍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4-57,共4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词汇习得年龄是词汇识别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汉语不同于拼音文字,有其独特的特点,开展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机制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首先介绍了目前影响较大、讨论较多的三种假设,即语音...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词汇习得年龄是词汇识别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汉语不同于拼音文字,有其独特的特点,开展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机制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首先介绍了目前影响较大、讨论较多的三种假设,即语音完整性假设、语义假设和网络可塑性假设,然后回顾了近年来对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研究结果,指出不同假设的作用,最后指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词汇习得年龄效应 语音完整性假设 语义假设 网络可塑性假设
下载PDF
原意主义解释与建构主义解释
10
作者 何俊毅(译) 《法律方法》 2024年第3期237-261,共25页
德沃金的法律解释主张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原意主义法律解释。其认为法律条文意在表达道德或政治原则,为此需遵循语义原意或制宪者意图。法院应根据基本原则和法律规则解释法律,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都是语义开放的。法律解释必须确立基本概... 德沃金的法律解释主张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原意主义法律解释。其认为法律条文意在表达道德或政治原则,为此需遵循语义原意或制宪者意图。法院应根据基本原则和法律规则解释法律,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都是语义开放的。法律解释必须确立基本概念的最佳观念。制宪者同时具有具体意图和抽象意图,宪法裁决应恪守其抽象意图。对宪法解释要进行原意主义限制,将这种限制作为能够为政治道德提供宪法解释和司法审查的方式。原意主义必须考虑制宪者的语义意图。原则原意主义是建构性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意主义 语义假设 制宪者意图 原则原意主义 建构性解释
原文传递
上古汉语含“所”假设义片段中虚词“所”的定性及相关问题
11
作者 邓盾 《语言学论丛》 2020年第2期112-135,共24页
本文探讨上古汉语里“所不与舅氏同心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类含“所”的假设义片段中虚词“所”的性质与功能.文章反对以王引之(1819)为代表的著作将这类片段中的“所”判定为假设连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个“所”与朱德熙(... 本文探讨上古汉语里“所不与舅氏同心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类含“所”的假设义片段中虚词“所”的性质与功能.文章反对以王引之(1819)为代表的著作将这类片段中的“所”判定为假设连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个“所”与朱德熙(1983)讨论的用来提取动词或介词宾语、造成一个表示转指的名词性词组的名词化标记“所”是同一个词,在词类归属上是朱德熙(1982)所谓的结构助词.文章提出:假设义片段中“所”的功能也是提取动词的论元,只不过这类片段里的“所”提取的是动词的事件论元(event argument)而非受事、处所等论旨论元(thematic arguments).“所”提取事件论元后,整个“所”字词组指称“所”后谓词词组所表达的事件,该事件是说话人所假设的具体内容.这一处理可以将假设义片段中的“所”纳入到名词化标记之中,为虚词“所”看似迥异的两类分布提供统一的句法语义解释.文章认为“所不与舅氏同心者”这类片段所带有的假设语义并不来自片段内部的“所”或“者”,而是片段所处的句法环境赋予的.这一看法有利于保证“所”“者”功能的一致与完整以及上古假设义词项系统的完整.关于誓文中经常与含“所”的假设义片段一起使用的“有如……”的语义,文章支持杨伯峻(1981b)的观点,认为其表达的是发誓面对的对象而非假设情况发生后的后果或其他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 名词化标记 事件论元 假设语义 上古汉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