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皆可以为尧舜:论颜元的“偏圣”观——兼谈明清圣人普遍化思潮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琳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9-24,共6页
颜元承孟子性善之旨,认为"人无有不善",但他亦不得不承认人的气禀有偏正之分。在"偏亦为善"的基础上,颜元认为,气质偏驳之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有所作为,最终成为伯夷、伊尹、柳下惠等这样的"偏圣"。颜... 颜元承孟子性善之旨,认为"人无有不善",但他亦不得不承认人的气禀有偏正之分。在"偏亦为善"的基础上,颜元认为,气质偏驳之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有所作为,最终成为伯夷、伊尹、柳下惠等这样的"偏圣"。颜元继承了孟子、朱熹关于"偏圣"的说法,却一改孟、朱对其"虽为圣但吾不取"的态度,对"偏圣"给予正面的认可。对于气质偏驳之人如何成圣,颜元亦提供了"就其质性之近而学,近夷学夷,近惠学惠"的方案。颜元的"圣人观"受到明代以来圣人普遍化思潮的影响,他吸收了王阳明"以才力论偏圣"之思想,进而发展为"以气质论偏圣",极大地扩充了"圣人"的范畴,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成圣道路,较诸王阳明,走得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元 偏圣 人观 朱熹 王阳明
下载PDF
辽代避讳问题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姜维东 郑丽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5,共10页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然而,关于辽朝初期是否存在避讳制度,学界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石刻资料,对辽代避讳制度建立的时间、避讳的原则与方法及研究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但揭示...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然而,关于辽朝初期是否存在避讳制度,学界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石刻资料,对辽代避讳制度建立的时间、避讳的原则与方法及研究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但揭示出辽太祖、世宗、穆宗、景宗及义宗、章肃皇帝的汉名均是辽圣宗在澶渊之盟后追加,而且发现由于国书、使节、牒檄往来,皇太后、皇后也一度起过汉名。出使宋朝方面的契丹官员,也多临时起过汉名,导致《辽史》在记录出使经过时经常与《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载契丹官员名字产生冲突。通过对辽代避讳制度的研究可以复史之旧,订史之误,补史之阙,有助于解决辽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讳学 韩德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