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皆可以为尧舜:论颜元的“偏圣”观——兼谈明清圣人普遍化思潮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琳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9-24,共6页
颜元承孟子性善之旨,认为"人无有不善",但他亦不得不承认人的气禀有偏正之分。在"偏亦为善"的基础上,颜元认为,气质偏驳之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有所作为,最终成为伯夷、伊尹、柳下惠等这样的"偏圣"。颜...
颜元承孟子性善之旨,认为"人无有不善",但他亦不得不承认人的气禀有偏正之分。在"偏亦为善"的基础上,颜元认为,气质偏驳之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有所作为,最终成为伯夷、伊尹、柳下惠等这样的"偏圣"。颜元继承了孟子、朱熹关于"偏圣"的说法,却一改孟、朱对其"虽为圣但吾不取"的态度,对"偏圣"给予正面的认可。对于气质偏驳之人如何成圣,颜元亦提供了"就其质性之近而学,近夷学夷,近惠学惠"的方案。颜元的"圣人观"受到明代以来圣人普遍化思潮的影响,他吸收了王阳明"以才力论偏圣"之思想,进而发展为"以气质论偏圣",极大地扩充了"圣人"的范畴,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成圣道路,较诸王阳明,走得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元
偏圣
圣
人观
朱熹
王阳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代避讳问题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姜维东
郑丽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5,共10页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然而,关于辽朝初期是否存在避讳制度,学界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石刻资料,对辽代避讳制度建立的时间、避讳的原则与方法及研究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但揭示...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然而,关于辽朝初期是否存在避讳制度,学界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石刻资料,对辽代避讳制度建立的时间、避讳的原则与方法及研究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但揭示出辽太祖、世宗、穆宗、景宗及义宗、章肃皇帝的汉名均是辽圣宗在澶渊之盟后追加,而且发现由于国书、使节、牒檄往来,皇太后、皇后也一度起过汉名。出使宋朝方面的契丹官员,也多临时起过汉名,导致《辽史》在记录出使经过时经常与《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载契丹官员名字产生冲突。通过对辽代避讳制度的研究可以复史之旧,订史之误,补史之阙,有助于解决辽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讳学
偏
讳
辽
圣
宗
韩德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皆可以为尧舜:论颜元的“偏圣”观——兼谈明清圣人普遍化思潮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琳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9-24,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诸子学通史”(19ZDA244)。
文摘
颜元承孟子性善之旨,认为"人无有不善",但他亦不得不承认人的气禀有偏正之分。在"偏亦为善"的基础上,颜元认为,气质偏驳之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有所作为,最终成为伯夷、伊尹、柳下惠等这样的"偏圣"。颜元继承了孟子、朱熹关于"偏圣"的说法,却一改孟、朱对其"虽为圣但吾不取"的态度,对"偏圣"给予正面的认可。对于气质偏驳之人如何成圣,颜元亦提供了"就其质性之近而学,近夷学夷,近惠学惠"的方案。颜元的"圣人观"受到明代以来圣人普遍化思潮的影响,他吸收了王阳明"以才力论偏圣"之思想,进而发展为"以气质论偏圣",极大地扩充了"圣人"的范畴,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成圣道路,较诸王阳明,走得更远。
关键词
颜元
偏圣
圣
人观
朱熹
王阳明
Keywords
Yan Yuan
partial sage
Saint view
Zhu Xi
Wang Yangming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代避讳问题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姜维东
郑丽娜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5,共10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长白山边境地区族群变迁与自然环境响应关系研究"(201701010112JC)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高句丽五部与高句丽建国史研究"(16@ZH012)阶段性成果
文摘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现象,然而,关于辽朝初期是否存在避讳制度,学界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石刻资料,对辽代避讳制度建立的时间、避讳的原则与方法及研究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但揭示出辽太祖、世宗、穆宗、景宗及义宗、章肃皇帝的汉名均是辽圣宗在澶渊之盟后追加,而且发现由于国书、使节、牒檄往来,皇太后、皇后也一度起过汉名。出使宋朝方面的契丹官员,也多临时起过汉名,导致《辽史》在记录出使经过时经常与《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载契丹官员名字产生冲突。通过对辽代避讳制度的研究可以复史之旧,订史之误,补史之阙,有助于解决辽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避讳学
偏
讳
辽
圣
宗
韩德让
Keywords
study of avoiding taboo
Pianhui(
偏
讳)
a kind of method to avoid taboo)
Shengzong(
圣
宗)of Liao
Han Derang(韩德让)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皆可以为尧舜:论颜元的“偏圣”观——兼谈明清圣人普遍化思潮
张琳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代避讳问题研究
姜维东
郑丽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