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子河上游三种新石器文化的辨识——论本溪地区水洞下层文化、偏堡子文化和北沟文化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宾福 杜战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8,共13页
太子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可区分为三种:第一种文化遗存可定名为水洞下层文化,年代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第二种文化遗存属于偏堡子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前2500年;第三种文化遗存属于北沟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一前2000年。三... 太子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可区分为三种:第一种文化遗存可定名为水洞下层文化,年代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第二种文化遗存属于偏堡子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前2500年;第三种文化遗存属于北沟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一前2000年。三种文化遗存的划分和年代性质的认定,初步建立起了太子河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上游 新石器时代 水洞下层文化 偏堡子文化 北沟文化
原文传递
下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区域特征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永刚 郑钧夫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下辽河流域地处东北地区的心腹地带,早在距今万年就已有古人类在此活动,在新石器时代阶段更分布有新乐下层文化、红山文化遗存、偏堡子文化等三种相继出现的考古学遗存,成为东北地区一个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区。该区域三种新石器时代遗存... 下辽河流域地处东北地区的心腹地带,早在距今万年就已有古人类在此活动,在新石器时代阶段更分布有新乐下层文化、红山文化遗存、偏堡子文化等三种相继出现的考古学遗存,成为东北地区一个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区。该区域三种新石器时代遗存在年代发展序列上具有连贯性,却谱系关系疏离,其各自的形成和发展都表现为区域外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下辽河流域文化的演进和更替又与东北地区文化的发展进程保持一致,区域内文化为东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和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辽河流域 新乐下层文化 红山文化遗存 偏堡子文化
下载PDF
试论小珠山四期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昭峰 尤彦婷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85,共11页
小珠山四期文化是分布于辽东半岛南端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过去曾有学者将辽东半岛南端新石器时代器表装饰附加堆纹的陶器源头追溯至山东地区的北辛文化,认为它们与具有北辛文化风格的陶器无本质区别[1]。也有学者把这类以附加... 小珠山四期文化是分布于辽东半岛南端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过去曾有学者将辽东半岛南端新石器时代器表装饰附加堆纹的陶器源头追溯至山东地区的北辛文化,认为它们与具有北辛文化风格的陶器无本质区别[1]。也有学者把这类以附加堆纹为显著特征的相关遗存称为偏堡子文化[2]、偏堡文化[3]或偏堡类型[4],可见对于以附加堆纹为主要特征的陶器群,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它们与具有北辛文化风格的陶器所存在的差异,以及与偏堡子文化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小珠山四期文化 偏堡子文化 附加堆纹罐
原文传递
沈阳市皇姑区新乐遗址2014年的发掘 被引量:2
4
作者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李树义(执笔者) 赵晓刚(执笔者)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59,2,共15页
2014年,对新乐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新乐下层文化房址3座、灰坑1个,新乐上层文化房址1座、灰坑4个、灰沟2条,出土有大量夹砂陶片、少量石器及煤精制品。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新乐下层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5200~4800年。根据出土遗物,推... 2014年,对新乐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新乐下层文化房址3座、灰坑1个,新乐上层文化房址1座、灰坑4个、灰沟2条,出土有大量夹砂陶片、少量石器及煤精制品。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新乐下层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5200~4800年。根据出土遗物,推断新乐上层文化早期遗存的年代约在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沈阳市 新乐遗址 新乐下层文化 偏堡子文化 新乐上层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