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偏心位移的直接控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少如 吴爱国 李同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5-70,共6页
无轴承电机运行时由于负载扰动使其转子产生的径向偏心影响了其稳定悬浮性能,因此如何采取直接有效的方法控制转子偏心位移、使转子稳定悬浮成为无轴承电机研究的重点。文中对无轴承电机中的麦克斯韦力进行详细研究后,根据径向偏心位移... 无轴承电机运行时由于负载扰动使其转子产生的径向偏心影响了其稳定悬浮性能,因此如何采取直接有效的方法控制转子偏心位移、使转子稳定悬浮成为无轴承电机研究的重点。文中对无轴承电机中的麦克斯韦力进行详细研究后,根据径向偏心位移和径向悬浮力之间的关系,基于可控径向悬浮力产生的机理,采用转子磁场定向,对转子偏心位移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控制方法: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偏心位移的直接控制,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无轴承电机稳定悬浮运行的动、静态性能,实现了对转子偏心位移的直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麦克斯韦力 转子偏心位移 径向悬浮力 直接位移控制 转子磁场定向
下载PDF
旋转导向钻井偏心位移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静 傅鑫生 姚文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4-127,共4页
翼肋定位控制系统是可控偏心器的核心执行机构,决定了位移偏心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利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可以进行无位移传感器时的位移测定,对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翼肋液压定位控制器的系统模型。对辨识所得的数学模型在... 翼肋定位控制系统是可控偏心器的核心执行机构,决定了位移偏心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利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可以进行无位移传感器时的位移测定,对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翼肋液压定位控制器的系统模型。对辨识所得的数学模型在可控偏心器系统中进行了实验验证,对辨识模型在可控偏心器中的应用能力进行了评估。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可控偏心器井下无位移传感器的位移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钻井 可控偏心 偏心位移 定位控制系统 系统辨识方法 仿真测量 辨识模型
下载PDF
高墩施工阶段偏心位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格兰 《湖南交通科技》 2006年第1期81-82,101,共3页
根据施工现场温度场测定结果,计算分析了常吉高速印家溪桥93 m高墩受温度及风载影响下的偏心位移,计算分析了施工阶段不同工况墩顶产生的偏心位移,为高墩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温度场 高墩 偏心位移
下载PDF
高墩施工阶段偏心位移分析
4
作者 苏格兰 管国东 《山西建筑》 2006年第8期297-298,共2页
根据施工现场温度场测定结果,计算分析了常吉高速印家溪桥93m高墩受温度及风载影响下的偏心位移,计算分析了施工阶段不同工况墩顶产生的偏心位移,为高墩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温度场 高墩 偏心位移 工况
下载PDF
偏心位移控制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研制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蒋世全 李汉兴 +3 位作者 傅鑫生 陈红新 程载斌 吴光武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1-4,共4页
在概括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偏心位移控制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其关键技术点,论述工具面稳定及控制方法,阐述了双向信息传输系统的的实现过程,通过系统试验证明研制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初步实现了稳... 在概括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偏心位移控制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其关键技术点,论述工具面稳定及控制方法,阐述了双向信息传输系统的的实现过程,通过系统试验证明研制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初步实现了稳斜、造斜、扭方位功能,现场试验最大造斜率达到3.41(°)/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旋转导向 偏心位移 工具面 双向信息传输
下载PDF
可控偏心器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偏心位移控制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汉兴 姜伟 +1 位作者 蒋世全 傅鑫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3期184-188,共5页
介绍了所研制的可控偏心器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工作原理。可控偏心器旋转导向钻井工具主要是通过导向机构的合成偏心位移矢量来控制井眼轨迹,这与国内外目前研究的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在导向控制原理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分析了可控偏心器... 介绍了所研制的可控偏心器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工作原理。可控偏心器旋转导向钻井工具主要是通过导向机构的合成偏心位移矢量来控制井眼轨迹,这与国内外目前研究的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在导向控制原理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分析了可控偏心器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合成偏心位移的形成与分解原理,以及导向机构位置状态发生改变时偏心位移矢量的控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偏心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 工作原理 偏心位移矢量 控制
下载PDF
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的瓦楞成型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大志 赵治华 +1 位作者 强洪夫 任革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1-55,80,共6页
针对某型号瓦楞机的瓦楞成型系统,基于自主研发的多体动力学求解程序,建立其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其中张力辊、瓦楞辊等主要支撑辊简化为刚体模型;传送带由36自由度绝对节点坐标四边形壳单元划分网格,并考虑其树脂材料的正交各向异性特... 针对某型号瓦楞机的瓦楞成型系统,基于自主研发的多体动力学求解程序,建立其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其中张力辊、瓦楞辊等主要支撑辊简化为刚体模型;传送带由36自由度绝对节点坐标四边形壳单元划分网格,并考虑其树脂材料的正交各向异性特征;此外,传送带与支撑辊之间的接触采用赫兹碰撞模型和点-面检测方法描述。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传送带的偏心位移,传送带表层应力场等动响应。仿真表明: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的瓦楞成型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可为瓦楞机传送带的动力学行为和控制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多体动力学 绝对节点坐标法 赫兹碰撞理论 瓦楞机 偏心位移 动应力
下载PDF
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的导向力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东东 《化工管理》 2020年第7期25-26,共2页
目前,国内已经研制出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为了提高井眼轨迹调控精度,需要优选出适合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的调控方式,来减小工具面调控误差。为了实现该目标,在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钻井模拟装置上,开发并实现了响应的模拟实验... 目前,国内已经研制出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为了提高井眼轨迹调控精度,需要优选出适合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的调控方式,来减小工具面调控误差。为了实现该目标,在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钻井模拟装置上,开发并实现了响应的模拟实验程序。通过改变钻进参数(钻压、转速)及参考工具面方向,对比分析了基础力较大、较小的两种情况下,不同参考工具面方向是导向翼肋的导向力方向、偏心位移方向,以及钻头侧向力方向随钻进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井眼中导向合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采用较大基础力方案可以有效增加造斜能力;偏心位移的调控机制更适合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并且偏心位移的方向十分稳定,不易受到钻进参数的影响。研究成果能够为优选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系统的井眼轨迹调控模式、减小工具面调控误差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推靠式旋转导向系统 模拟实验 钻头侧向力 导向合力 偏心位移
下载PDF
永磁三自由度电机的运动学分析与动力学联合仿真
9
作者 李争 刘令旗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85-396,共12页
为了解决三维空间中多自由度电机传动精度较低、运动控制较差等问题,在刚性体机械系统下,基于复杂机械系统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可联动控制的三自由度电机。采用电机自转运动控制策略,分析了电机自转运行时的应力分布和形变... 为了解决三维空间中多自由度电机传动精度较低、运动控制较差等问题,在刚性体机械系统下,基于复杂机械系统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可联动控制的三自由度电机。采用电机自转运动控制策略,分析了电机自转运行时的应力分布和形变程度,建立了混合驱动式电机的动力学模型,施加3个轴向转矩作为驱动力,规划了电机基于混合驱动式的三自由度运动,搭建并设计了机控一体化电机的动力学联合仿真接口。结果表明:通过激活有效阶模态,对刚柔耦合系统下的电机结构进行优化,可得到较小的偏心位移;多自由度电机的智能控制方案可自由设计被控对象的参数变化,降低了扰动的灵敏性,使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结合三自由度电机的动力学数学模型来搭建基于滑模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平台,可实现电机3个轴向角速度的轨迹跟踪,且在整个动力学联合仿真时段内均可实现跟踪效果,为后续实物样机的制造和测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学 三自由度电机 偏心位移 虚拟样机技术 动力学模型 联合仿真接口 轨迹跟踪
下载PDF
网架组拼、吊装过程中的施工测量
10
作者 刘庆恕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1989年第1期64-67,共4页
本文就一体育馆的网架组拼、吊装过程中的施工测量作了分析,指出网架吊装就位产生偏心位移是客观存在,偏心量的大小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温差变化,且超过了 JGJ7—80规范的要求.对此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网架结构 组拚和吊装 测量 偏心位移
下载PDF
偏心旋转低周疲劳下料的声发射特性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东 李靖祥 +2 位作者 任芋见 赵升吨 杜威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8-172,共5页
采用偏心旋转低周疲劳下料工艺,对304不锈钢和16Mn钢两种材料进行了下料实验,通过施加偏心位移的方式施加疲劳载荷,并采集了管料断裂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提取了声发射信号的峭度、幅值、振铃累积计数和频谱。发现这些特征值与断裂过程... 采用偏心旋转低周疲劳下料工艺,对304不锈钢和16Mn钢两种材料进行了下料实验,通过施加偏心位移的方式施加疲劳载荷,并采集了管料断裂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提取了声发射信号的峭度、幅值、振铃累积计数和频谱。发现这些特征值与断裂过程吻合度比较高,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下料过程中的断裂各阶段变化,这是由于声发射信号检测到的是材料的应变能的释放,正好与断裂过程中的能量释放相吻合。对304不锈钢和16Mn钢断裂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不同材料的声发射各参数的具体数值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材料本身属性的差异造成的。实验结果表明,管料在偏心旋转低周疲劳下料过程中的断裂变化可以通过声发射信号检测,并通过一些特征参数明确地表征出来,声发射可以用于偏心旋转低周疲劳下料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旋转 疲劳下料 声发射 偏心位移 断裂监测
原文传递
超临界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挠性支承结构稳定性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星 袁奇 +1 位作者 高进 余沛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给水泵汽轮机挠性支承结构的稳定性关系着整个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该文首先分析了某公司1000MW等级给水泵汽轮机挠性支承结构的力学边界条件;其次,根据材料力学压杆稳定性理论对挠性支承结构进行模化,并设计了模化结构具有初始偏心位... 给水泵汽轮机挠性支承结构的稳定性关系着整个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该文首先分析了某公司1000MW等级给水泵汽轮机挠性支承结构的力学边界条件;其次,根据材料力学压杆稳定性理论对挠性支承结构进行模化,并设计了模化结构具有初始偏心位移的稳定性实验;然后,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NSYS 11.0对实验结构进行了非线性稳定性计算;最后,将实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不同初始偏心位移下的载荷-位移曲线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挠性支承结构的临界载荷随着初始偏心位移的增大而减小。通过模化结构的实验与有限元计算,验证了挠性支承结构非线性稳定性的有限元计算方法,为实际结构的有限元计算和给水泵汽轮机整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及工程 给水泵汽轮机 挠性支承 稳定性分析 临界载荷 偏心位移 非线性有限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