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古今偏义复词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新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以古、今偏义复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为前提 ,主要从判认的依据、偏指义、词序等方面 ,对古代汉语 (文言 )偏义复词和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差异进行了历时性的比较 ,指出古代汉语偏义复词还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词汇现象 ,只是一种临时性修... 以古、今偏义复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为前提 ,主要从判认的依据、偏指义、词序等方面 ,对古代汉语 (文言 )偏义复词和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差异进行了历时性的比较 ,指出古代汉语偏义复词还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词汇现象 ,只是一种临时性修辞现象 ,而现代汉语偏义复词以古代汉语偏义复词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义复词 差异分析 语境 修辞 比较研究 偏指义 词序
下载PDF
“体”:从文化到文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姚爱斌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100,共8页
作为中国文化元关键词,"体(體)"的本义指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生命之躯。在"人"(人之生命存在的类自觉)和"身"(人之生命存在的主体性自觉)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体"概念是对人之生命存在更具体内... 作为中国文化元关键词,"体(體)"的本义指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生命之躯。在"人"(人之生命存在的类自觉)和"身"(人之生命存在的主体性自觉)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体"概念是对人之生命存在更具体内在层次的自觉。当"体"用于描述人自身时,多指与心相对的肉身性躯体;当"体"引申指人生命以外的其他事物(如文章)时,则是对事物具体存在的整体呈现。由此形成"体"关键词的两种表义模式,即"心-体"相对模式与"异‘体’"相对模式。"体"用之于文论,称文之"体"多为彼此相对之"文体",各种辨体理论即是彼此相对的文体关系之体现。据此表义特征并征诸众多文献,可证作为文论关键词的"文体"的基本内涵是指文章自身的整体存在,并在具体语境中呈现出丰富的特征、构成及层次。与此同时,当以"心-体"二分关系比照文章内在构成时,"体"也可偏指与文意相对的外在直观形式。但"体"的偏指义与基本义并非同一层次的概念内涵:源自文化元关键词"体"的自身整体存在,才是"文体"的本质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 生命整体 外在形式 基本义 偏指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