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NSST域非线性扩散滤波修正的人脸偏振热像融合算法
1
作者
汪方斌
唐晟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1-20,共10页
为使边缘特征与纹理细节更加突出,先利用非负矩阵将Stokes参量图像Q、U分别与I融合;然后利用NSST分解为高频与低频;再采用修正的非线性扩散滤波滤除高频子带噪声;最后以区域能量最大和匹配规则进行高低频系数融合,并通过剪切波逆变换获...
为使边缘特征与纹理细节更加突出,先利用非负矩阵将Stokes参量图像Q、U分别与I融合;然后利用NSST分解为高频与低频;再采用修正的非线性扩散滤波滤除高频子带噪声;最后以区域能量最大和匹配规则进行高低频系数融合,并通过剪切波逆变换获得最终融合图像。实验表明,基于NSST域非线性扩散滤波修正的融合算法可增强人脸轮廓、边缘和纹理信息,平均梯度、信息熵、标准差、空间频率等评价指标显著提升,视觉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偏振热像
扩散滤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Tsallis熵的红外偏振热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汪方斌
孙凡
+3 位作者
王峰
赵汝海
雷经发
王雪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5-256,共12页
传统红外热像存在对比度低、边缘模糊等不足而使目标区域分割困难,红外偏振热像能够凸显边缘和轮廓特征,因此在环境监测、军事侦察、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如何进行红外偏振热像分割目前研究较少。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
传统红外热像存在对比度低、边缘模糊等不足而使目标区域分割困难,红外偏振热像能够凸显边缘和轮廓特征,因此在环境监测、军事侦察、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如何进行红外偏振热像分割目前研究较少。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sallis熵的红外偏振热像分割算法。首先通过Tsallis阈值对偏振方位角热像进行初分割,然后以最小化初分割热像交集与并集误差率优化Tsallis指数,再利用指数优化后的Tsallis阈值对偏振方位角热像进行优化分割并通过连通域检测去除误分割得到二次分割图,最后以二次分割图交集区域为种子区域、并集区域为边界,通过区域生长法得到最终分割热像。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算法相对最小Tsallis交叉熵法、Otsu法和模糊聚类法错分区域小,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区域间对比度、形状测度评价指标上有较大的改善,能够更准确地分割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分割
TSALLIS熵
红外
偏振热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赵大鹏
时家明
+2 位作者
汪家春
王启超
王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6-1152,共7页
相比传统热像仪,偏振热成像系统在反伪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热成像系统前加入偏振片后其作用距离会发生变化,以此为切入点文中深入研究了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建立了偏振热成像系统的噪声等效温差模型、最小可分辨温差模型和作...
相比传统热像仪,偏振热成像系统在反伪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热成像系统前加入偏振片后其作用距离会发生变化,以此为切入点文中深入研究了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建立了偏振热成像系统的噪声等效温差模型、最小可分辨温差模型和作用距离模型,推导出偏振热成像系统相对非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增益系数,计算分析了偏振热成像系统探测伪装坦克模型时的偏振对比度、辐射对比度和作用距离增益。结果发现探测伪装坦克时,偏振对比度比辐射对比度大得多,而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比不加偏振片时也要大,体现出偏振热成像系统的独特反伪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
振
热
成像
噪声等效温差
最小可分辨温差
作用距离
对比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外偏振感知与智能处理
被引量:
16
4
作者
赵永强
李宁
+2 位作者
张鹏
姚嘉昕
潘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共7页
红外偏振成像在抗干扰目标检测、复杂环境下人造物识别中具有潜在优势,同时能够获取目标表面理化特性。分时、分振幅、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方式由于体积、重量、功耗等的不足限制了其应用,而小型化、集成化、实时成像设备是红外偏振成像...
红外偏振成像在抗干扰目标检测、复杂环境下人造物识别中具有潜在优势,同时能够获取目标表面理化特性。分时、分振幅、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方式由于体积、重量、功耗等的不足限制了其应用,而小型化、集成化、实时成像设备是红外偏振成像广泛应用的前提,而对于所获取数据的智能分析是其应用的基础。介绍了所研制的红外偏振智能感知系统,通过分焦平面式成像技术实时采集目标场景的红外偏振数据,通过深度学习与分焦平面偏振成像紧密融合,实现高质量偏振图像恢复与典型场景下运动目标的智能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焦平面
偏
振
成像
热
红外
偏
振
探测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RGB颜色空间的红外偏振人脸识别
被引量:
4
5
作者
汪方斌
金蓄
+3 位作者
朱达荣
胡子粮
唐晟
雷经发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25-533,共9页
热红外成像在人脸识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存在分辨率低、细节不清、边界模糊等不足。通过分析人脸长波红外偏振图像的特征,研究偏振探测技术对人脸热红外成像纹理细节的增强效果;基于高斯差分(DoG)边缘特征图像修正色域通道映射权...
热红外成像在人脸识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存在分辨率低、细节不清、边界模糊等不足。通过分析人脸长波红外偏振图像的特征,研究偏振探测技术对人脸热红外成像纹理细节的增强效果;基于高斯差分(DoG)边缘特征图像修正色域通道映射权重,提出一种人脸偏振热像RGB空间融合框架;利用方向梯度直方图(HOG)获取红外偏振人脸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人脸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偏振探测能够增强人脸红外热像的纹理和细节,RGB色域融合可以提高人脸长波红外热像的结构相似性,偏振红外人脸热像的质量指标整体优于普通红外热像;利用偏振红外人脸热像进行人脸识别时,所提框架的精度可达到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热像
人脸识别
色域融合
支持向量机
原文传递
单偏振双芯光子带隙光纤定向耦合器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绪友
许振龙
+3 位作者
凌卫伟
刘攀
夏琳琳
杨汉瑞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0-216,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芯光子带隙光纤(PBF)的单偏振(SP)定向耦合器,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FEM)对其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调整纤芯间微孔的大小及掺杂折射率可在耦合器获得SP特性;而纤芯间微孔椭圆率的变化并不会对其SP特...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芯光子带隙光纤(PBF)的单偏振(SP)定向耦合器,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FEM)对其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调整纤芯间微孔的大小及掺杂折射率可在耦合器获得SP特性;而纤芯间微孔椭圆率的变化并不会对其SP特性造成干扰,耦合器具有较高的结构参数容错性;通过优化参数,最终获得了一种长度仅为0.403mm的SP定向耦合器。该耦合器在全保偏PBF(PM-PBF)谐振腔应用中,能同时起到分束器及起偏器的作用,可以破坏次本征偏振态(ESOP)的谐振条件,有效抑制次ESOP的传输。这种具有较短长度的SP定向耦合器模场可与之前提出的PM-PBF的模场相匹配,有利于搭建起全PM-PBF谐振腔,这对抑制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热致偏振串扰噪声、提高RFOG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带隙光纤
单
偏
振
定向耦合器
谐
振
式光纤陀螺
热
致
偏
振
串扰
原文传递
新型电光调Q脉冲固体激光器的研究
7
作者
张红波
孙峰
+1 位作者
叶艾
刘在洲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5年第6期19-21,共3页
针对传统的电光调Q脉冲固体激光器在高重复频率运转时易受热退偏振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方解石的自然双折射特性,将其作为起偏元件输出非线偏振激光脉冲的新型调Q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调Q方案后,在20 Hz的重复频率运转时,...
针对传统的电光调Q脉冲固体激光器在高重复频率运转时易受热退偏振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方解石的自然双折射特性,将其作为起偏元件输出非线偏振激光脉冲的新型调Q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调Q方案后,在20 Hz的重复频率运转时,激光输出能量较之1 Hz时平均降幅仅为2.3%,激光输出的稳定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
退
偏
振
方解石
自然双折射
非线
偏
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偏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
11
8
作者
李绪友
许振龙
+2 位作者
杨汉瑞
刘攀
凌卫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9-14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保偏(PM)特性的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PBF)结构,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FEM)对光纤有效折射率、拍长及限制损耗特性受温度波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55μm波长处,该PBF的双折射高达6.19×10-3,拍长...
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保偏(PM)特性的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PBF)结构,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FEM)对光纤有效折射率、拍长及限制损耗特性受温度波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55μm波长处,该PBF的双折射高达6.19×10-3,拍长不超过0.25 mm;PBF拍长对温度波动不敏感,拍长温度敏感系数低于2.86×10-8m/℃,比常规的熊猫保偏光纤低两个数量级;光纤损耗对温度波动较为敏感,两正交偏振态限制损耗会随温度提高而增大。这种具有极低拍长温度敏感系数的PM-PBF可以有效降低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中热致偏振不稳定带来的误差,在RFOG、光纤通讯、光纤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保
偏
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
全矢量有限元法
热
致
偏
振
串扰
超低拍长温度敏感性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NSST域非线性扩散滤波修正的人脸偏振热像融合算法
1
作者
汪方斌
唐晟
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机械故障诊断与预警重点实验室
安徽建筑大学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1-20,共10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研究项目(YJS20210512)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20A0487,GXXT-2021-010)。
文摘
为使边缘特征与纹理细节更加突出,先利用非负矩阵将Stokes参量图像Q、U分别与I融合;然后利用NSST分解为高频与低频;再采用修正的非线性扩散滤波滤除高频子带噪声;最后以区域能量最大和匹配规则进行高低频系数融合,并通过剪切波逆变换获得最终融合图像。实验表明,基于NSST域非线性扩散滤波修正的融合算法可增强人脸轮廓、边缘和纹理信息,平均梯度、信息熵、标准差、空间频率等评价指标显著提升,视觉效果好。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偏振热像
扩散滤波
Keywords
image fusion
polarization imaging
diffusion filtering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Tsallis熵的红外偏振热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汪方斌
孙凡
王峰
赵汝海
雷经发
王雪
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机械故障诊断与预警重点实验室
偏振光成像探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5-25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71002,51805003)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808085ME125)
+2 种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项目(KJ2017ZD42)
偏振光成像探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804a09020009)。
文摘
传统红外热像存在对比度低、边缘模糊等不足而使目标区域分割困难,红外偏振热像能够凸显边缘和轮廓特征,因此在环境监测、军事侦察、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如何进行红外偏振热像分割目前研究较少。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sallis熵的红外偏振热像分割算法。首先通过Tsallis阈值对偏振方位角热像进行初分割,然后以最小化初分割热像交集与并集误差率优化Tsallis指数,再利用指数优化后的Tsallis阈值对偏振方位角热像进行优化分割并通过连通域检测去除误分割得到二次分割图,最后以二次分割图交集区域为种子区域、并集区域为边界,通过区域生长法得到最终分割热像。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算法相对最小Tsallis交叉熵法、Otsu法和模糊聚类法错分区域小,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区域间对比度、形状测度评价指标上有较大的改善,能够更准确地分割出目标。
关键词
阈值分割
TSALLIS熵
红外
偏振热像
Keywords
threshold segmentation
Tsallis entropy
infrared polarization thermal image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赵大鹏
时家明
汪家春
王启超
王伟
机构
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子工程学院安徽省红外与低温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
电子工程学院科研部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6-1152,共7页
基金
安徽省红外与低温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2010A001002D)
文摘
相比传统热像仪,偏振热成像系统在反伪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热成像系统前加入偏振片后其作用距离会发生变化,以此为切入点文中深入研究了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建立了偏振热成像系统的噪声等效温差模型、最小可分辨温差模型和作用距离模型,推导出偏振热成像系统相对非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增益系数,计算分析了偏振热成像系统探测伪装坦克模型时的偏振对比度、辐射对比度和作用距离增益。结果发现探测伪装坦克时,偏振对比度比辐射对比度大得多,而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比不加偏振片时也要大,体现出偏振热成像系统的独特反伪装能力。
关键词
偏
振
热
成像
噪声等效温差
最小可分辨温差
作用距离
对比度
Keywords
polarized thermal imaging system
NETD
MRTD
operating range
contrast
分类号
TN21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外偏振感知与智能处理
被引量:
16
4
作者
赵永强
李宁
张鹏
姚嘉昕
潘泉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1391)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础研究(学科布局)项目(JCYJ20170815162956949)
文摘
红外偏振成像在抗干扰目标检测、复杂环境下人造物识别中具有潜在优势,同时能够获取目标表面理化特性。分时、分振幅、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方式由于体积、重量、功耗等的不足限制了其应用,而小型化、集成化、实时成像设备是红外偏振成像广泛应用的前提,而对于所获取数据的智能分析是其应用的基础。介绍了所研制的红外偏振智能感知系统,通过分焦平面式成像技术实时采集目标场景的红外偏振数据,通过深度学习与分焦平面偏振成像紧密融合,实现高质量偏振图像恢复与典型场景下运动目标的智能感知。
关键词
分焦平面
偏
振
成像
热
红外
偏
振
探测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Keywords
division of focal plane polarization imaging
thermal infrared polarization detection
deep learning
image processing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RGB颜色空间的红外偏振人脸识别
被引量:
4
5
作者
汪方斌
金蓄
朱达荣
胡子粮
唐晟
雷经发
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机械故障诊断与预警重点实验室
工程机械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
出处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25-53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71002)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20A0487,KJ2019A0795)
+2 种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85UD09,1808085ME125)
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1804a09020009)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gxyqzd2018058,gxyq2017025)。
文摘
热红外成像在人脸识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存在分辨率低、细节不清、边界模糊等不足。通过分析人脸长波红外偏振图像的特征,研究偏振探测技术对人脸热红外成像纹理细节的增强效果;基于高斯差分(DoG)边缘特征图像修正色域通道映射权重,提出一种人脸偏振热像RGB空间融合框架;利用方向梯度直方图(HOG)获取红外偏振人脸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人脸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偏振探测能够增强人脸红外热像的纹理和细节,RGB色域融合可以提高人脸长波红外热像的结构相似性,偏振红外人脸热像的质量指标整体优于普通红外热像;利用偏振红外人脸热像进行人脸识别时,所提框架的精度可达到75.6%。
关键词
偏振热像
人脸识别
色域融合
支持向量机
Keywords
polarimetric thermal imaging
face recognition
gamut fus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单偏振双芯光子带隙光纤定向耦合器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绪友
许振龙
凌卫伟
刘攀
夏琳琳
杨汉瑞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0-21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3073)
吉林省青年科学基金(20130522171JH)
+1 种基金
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56404)
东北电力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课题(BSJXM-201419)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芯光子带隙光纤(PBF)的单偏振(SP)定向耦合器,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FEM)对其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调整纤芯间微孔的大小及掺杂折射率可在耦合器获得SP特性;而纤芯间微孔椭圆率的变化并不会对其SP特性造成干扰,耦合器具有较高的结构参数容错性;通过优化参数,最终获得了一种长度仅为0.403mm的SP定向耦合器。该耦合器在全保偏PBF(PM-PBF)谐振腔应用中,能同时起到分束器及起偏器的作用,可以破坏次本征偏振态(ESOP)的谐振条件,有效抑制次ESOP的传输。这种具有较短长度的SP定向耦合器模场可与之前提出的PM-PBF的模场相匹配,有利于搭建起全PM-PBF谐振腔,这对抑制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热致偏振串扰噪声、提高RFOG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带隙光纤
单
偏
振
定向耦合器
谐
振
式光纤陀螺
热
致
偏
振
串扰
Keywords
fiber optics
photonic bandgap fiber
single-polarization directional coupler
resonant fiber optic gyro
thermally induced polarization crosstalk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型电光调Q脉冲固体激光器的研究
7
作者
张红波
孙峰
叶艾
刘在洲
机构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5年第6期19-21,共3页
文摘
针对传统的电光调Q脉冲固体激光器在高重复频率运转时易受热退偏振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方解石的自然双折射特性,将其作为起偏元件输出非线偏振激光脉冲的新型调Q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调Q方案后,在20 Hz的重复频率运转时,激光输出能量较之1 Hz时平均降幅仅为2.3%,激光输出的稳定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热
退
偏
振
方解石
自然双折射
非线
偏
振
Keywords
thermo-depolarization
calcite
natural double reflection
non-linear-polarization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偏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
11
8
作者
李绪友
许振龙
杨汉瑞
刘攀
凌卫伟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9-14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2012YQ160185)
东北电力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SJXM-201419)
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56404)
文摘
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保偏(PM)特性的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PBF)结构,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FEM)对光纤有效折射率、拍长及限制损耗特性受温度波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55μm波长处,该PBF的双折射高达6.19×10-3,拍长不超过0.25 mm;PBF拍长对温度波动不敏感,拍长温度敏感系数低于2.86×10-8m/℃,比常规的熊猫保偏光纤低两个数量级;光纤损耗对温度波动较为敏感,两正交偏振态限制损耗会随温度提高而增大。这种具有极低拍长温度敏感系数的PM-PBF可以有效降低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中热致偏振不稳定带来的误差,在RFOG、光纤通讯、光纤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光纤光学
保
偏
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
全矢量有限元法
热
致
偏
振
串扰
超低拍长温度敏感性
Keywords
fiber optics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air-core photonic bandgap fiber
full vector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rmally induced polarization crosstalk
ultra-low beat-length thermal sensitivity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NSST域非线性扩散滤波修正的人脸偏振热像融合算法
汪方斌
唐晟
《长春大学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Tsallis熵的红外偏振热像分割算法
汪方斌
孙凡
王峰
赵汝海
雷经发
王雪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分析
赵大鹏
时家明
汪家春
王启超
王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红外偏振感知与智能处理
赵永强
李宁
张鹏
姚嘉昕
潘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RGB颜色空间的红外偏振人脸识别
汪方斌
金蓄
朱达荣
胡子粮
唐晟
雷经发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原文传递
6
单偏振双芯光子带隙光纤定向耦合器
李绪友
许振龙
凌卫伟
刘攀
夏琳琳
杨汉瑞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原文传递
7
新型电光调Q脉冲固体激光器的研究
张红波
孙峰
叶艾
刘在洲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保偏空芯带隙光子晶体光纤温度特性研究
李绪友
许振龙
杨汉瑞
刘攀
凌卫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