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保守派智库对中国抗疫的话语偏见--基于传统基金会涉华疫情系列报告的分析
1
作者 孔志国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54-64,共11页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进一步了解以传统基金会等为代表的美国保守派智库对中国抗疫话语偏见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和内在逻辑,探寻针对性的有效应对举措,更好地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抗疫,携手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应对...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进一步了解以传统基金会等为代表的美国保守派智库对中国抗疫话语偏见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和内在逻辑,探寻针对性的有效应对举措,更好地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抗疫,携手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应对疫情。[方法/过程]以新冠疫情以来传统基金会发表的系列涉华疫情研究报告为研究样本,全面梳理和分析研究报告中的话语主题、互文性、话语结构等存在的话语偏见,并根据这些话语偏见的表现特征剖析这些偏见形成的原因。[结果/结论]传统基金会涉华疫情系列报告的话语偏见,是美国保守派智库对中国抗疫的话语偏见缩影,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冷战”,受其营销型智库特性的影响。建议加强中国国际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揭露美国保守派智库在新冠疫情关涉全人类生命健康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冷战和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基金会 保守派智库 中国抗疫 话语偏见
下载PDF
“Twelve Angry Men”中偏见话语的人际意义分析
2
作者 赵君胜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1-202,共2页
话语分析需要把话语作为受到认知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的互动的过程来进行。分析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人物偏见话语的人际意义对于揭示人物性格、心理变化等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独幕剧Twelve Angry Men中出现的偏见话语的分析... 话语分析需要把话语作为受到认知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的互动的过程来进行。分析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人物偏见话语的人际意义对于揭示人物性格、心理变化等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独幕剧Twelve Angry Men中出现的偏见话语的分析,总结出人物的话语可以反映出话语之外的各种信息;说话人的偏见话语会向读者或观众揭示其性格、身份、心理状态及他们所属的或期望所属的社会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ELVE Angry MEN 偏见话语 人际意义
原文传递
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话语偏见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丽威 刘进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66-168,共3页
近年来,话语偏见现象在跨文化新闻传播中较为普遍。为消除跨文化误解带给交际双方的负面影响,引入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概念,以框架理论为例,通过系统分析西方主流报纸媒体对"湄公河"事件系列报道中的话语偏见现象,证实框架理... 近年来,话语偏见现象在跨文化新闻传播中较为普遍。为消除跨文化误解带给交际双方的负面影响,引入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概念,以框架理论为例,通过系统分析西方主流报纸媒体对"湄公河"事件系列报道中的话语偏见现象,证实框架理论可从三种途径完善批评话语分析认知部分的缺失,为传统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批评话语分析增添了理论养分和方法论支持。为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批评话语分析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增强分析语篇的效度和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新闻传播 话语偏见 框架理论 批评话语分析
下载PDF
话语偏见与美剧中的华人形象塑造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娟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47,共5页
文章基于近十年美剧中的华人形象,以东方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罗兰·巴特的解神话理论为方法,剖析隐藏在华人形象下的话语偏见及话语目的。研究发现,西方话语体系下的华人形象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为维护西方思维和文化霸权的刻意投射... 文章基于近十年美剧中的华人形象,以东方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罗兰·巴特的解神话理论为方法,剖析隐藏在华人形象下的话语偏见及话语目的。研究发现,西方话语体系下的华人形象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为维护西方思维和文化霸权的刻意投射。中国观众需要充分认识社会历史背景,结合话语在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的跨文化意义,理解特定文化环境下优势群体对少数种族群体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偏见 东方主义 解神话 华人形象
下载PDF
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偏见——以“新冠疫情”报道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蔷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96,共12页
本文采用费尔克劳(Fairclough)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维框架,以美国FOX News和CNN两家媒体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的涉华报道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如何歪曲中国国家形象以及其中的话语偏见。研究发现... 本文采用费尔克劳(Fairclough)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维框架,以美国FOX News和CNN两家媒体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的涉华报道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如何歪曲中国国家形象以及其中的话语偏见。研究发现,美国主流媒体通过词汇选择的双标、隐喻、文本架构、议程设置、互文性等手段,重构新闻"真实"、抹黑中国形象,涉华报道总体呈现出"病毒武器化、疫情政治化、地域污名化、中国妖魔化"的倾向,这背后反映出美国主流媒体对意识形态语言社区中"他者"的认知偏见、建立在冷战思维基础上的"中国威胁论"、美国大选年特朗普政府甩锅中国以操控民意的竞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流媒体 批评性话语分析 群体间话语偏见 新冠肺炎疫情 中国国家形象
下载PDF
国家形象建构中话语偏见研究
6
作者 杨柳 《传播力研究》 2020年第17期19-20,共2页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存在话语偏见的微妙表征。研究将偏见理论应用到媒体话语分析中,对话语偏见中的研究路径和消减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提出了操作性分析模式,并指出它对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研究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话语偏见 国家形象 语料库辅助话语 偏见消减策略
下载PDF
话语偏见和“意识形态方阵”--关于习近平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报道的跨文化分析
7
作者 敬奕步 《商情》 2014年第31期203-203,216,共2页
美国《洛杉矾时报》和中国《人民日报》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民主生活会发表了不同报道。本文分析两方报道的话语结构,揭示中美媒体对新闻报道的话语偏见,剖析“意识形态方阵”。
关键词 话语偏见 意识形态方阵 话语结构分析
下载PDF
群体间的语言偏见研究
8
作者 张兴兰 《品位·经典》 2021年第9期45-48,共4页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从属于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的存在,形成“内群体”和“外群体”之分,出现了各群体之间的偏见。偏见是指内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成员的毫无根据的态度,是一种与事实不符的先入之见。偏见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之一...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从属于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的存在,形成“内群体”和“外群体”之分,出现了各群体之间的偏见。偏见是指内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成员的毫无根据的态度,是一种与事实不符的先入之见。偏见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偏见会不自觉地以明显或隐晦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以移民官方网站的51篇相关报道为语料来源,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话语偏见的使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偏见 内群体 外群体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电影《昆仑兄弟》对新疆民族团结的呈现与分析
9
作者 白云祥 秀梅 《新闻前哨》 2020年第9期120-121,共2页
自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110万余名干部职工,奔赴天山南北各地,与各族群众结对认亲。这一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不仅仅是各族干部群众跨越地域和民族的千里相会,更是心与心之间超越血缘、亲情的... 自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110万余名干部职工,奔赴天山南北各地,与各族群众结对认亲。这一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不仅仅是各族干部群众跨越地域和民族的千里相会,更是心与心之间超越血缘、亲情的情感交融。电影《昆仑兄弟》在这一背景下诞生。本文通过对电影的主题解读,在分析其叙事技巧和创新之处对电影突出的民族团结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媒介呈现 面子协商与话语偏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