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谓“做中国伦理学”?——兼论海德格尔为何“不做伦理学” 被引量:8
1
作者 邓安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7,169-170,共8页
"做中国哲学"这一提法本身所担忧或反抗的乃是"述而不作"的"哲学史叙事",即在历史性的知识叙述中迷失普遍的哲学之思。因此,它是一种从超越历史性、地域性知识叙述而向真正哲学性提升的要求,这一要求本... "做中国哲学"这一提法本身所担忧或反抗的乃是"述而不作"的"哲学史叙事",即在历史性的知识叙述中迷失普遍的哲学之思。因此,它是一种从超越历史性、地域性知识叙述而向真正哲学性提升的要求,这一要求本身不是反抗哲学的世界性,相反却是走向世界性。唯其如此,"做中国哲学"才是正当性的吁求。伦理学虽然从属于哲学,但毕竟"伦理"有其地域性,所以"做中国伦理学"没有正当性的疑问。然而,如果我们不是做"描述伦理学"而是"做哲学伦理学",我们必须拷问伦理的伦理性,道德的道德性,这就必然上升到了一个纯思的领域,我们就不能单纯地以一时一地的伦理道德为标准或依据,而是必须为此寻找某种绝对的标准或依据。于是,做中国伦理学与做中国哲学一样,面临相同的本原性问题:如何为存在的正当性辩护?以及存在的家园何在?但是,在西方哲学中只有单纯思辨哲学才是第一哲学,在这种第一哲学中,永远都是存在论为伦理学奠基,而永远做不到以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来为存在的正当性辩护。但"以伦理本位"的中国哲学不正是蕴含"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之义吗?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在第一哲学层面上证成这一学说,即证成先天的伦理关系具有存在的正义性,那么既证明了中国哲学(伦理学)合法性问题,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在成就中国哲学世界化的同时,也同时实现世界哲学的中国化,确实是一项真正的文化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做中国伦理学 第一哲学
下载PDF
“做中国伦理学”:一种可能方案
2
作者 付长珍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F0002,共9页
创建具有中国气派和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已是时代的当务之急。作为一门古老而青春的学问,中国伦理学有着悠久丰厚的文化传统和话语资源,曾经支撑起“道德中国”的伦理大厦,建构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建设中华民... 创建具有中国气派和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已是时代的当务之急。作为一门古老而青春的学问,中国伦理学有着悠久丰厚的文化传统和话语资源,曾经支撑起“道德中国”的伦理大厦,建构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在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哲学的视域下,如何书写当代中国伦理学,不仅是一个学科学术命题,更是一个洞察时代精神与文明走向的现实之问。在同情地了解和批判性反思中西伦理传统的基础上,从实践智慧形态和方法论反省等层面,探寻一种大伦理学建构的理论前景,是当代中国伦理学转型创新的可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中国伦理学 知识体系 实践智慧 世界哲学
原文传递
探寻中国伦理学的精神“原乡”——“情”的概念史重访 被引量:7
3
作者 付长珍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0,共7页
做中国伦理学,只有扎根于中国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与当代社会生活,打通观念世界与生活世界,才是促成中国伦理思想创发的"源头活水";只有运用新的理念和问题框架对传统伦理话语进行理解和呈现,并在当代伦理学的理论光谱中加以辨... 做中国伦理学,只有扎根于中国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与当代社会生活,打通观念世界与生活世界,才是促成中国伦理思想创发的"源头活水";只有运用新的理念和问题框架对传统伦理话语进行理解和呈现,并在当代伦理学的理论光谱中加以辨析,才能书写出有生命力的当代中国伦理学。由此观之,当代中国伦理学的研究和书写范式亟待突破。既要告别单纯哲学史的心态,又要警惕过度理论化的陷阱;应该重返中国伦理学的精神"原乡",立足中国伦理思想原典,探究元问题和元概念,重建中国人自己的伦理精神家园。以"情"的概念史寻绎为例,可以管窥中国伦理学书写中"厚概念"的生成创化及其对伦理学范式创新的典范意义,从而回归一种"温暖"的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中国伦理学 书写范式 知识体系 厚概念(thick concep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