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际军 荣娴 +3 位作者 刘祯帆 付梦雪 谢汶倚 张先庚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背景相对于显性缺勤而言,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影响更持久,危害和损失也更大。健康生产力受损受自我效能的影响,社会支持程度又会影响健康生产力受损行为,但三者间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调查ICU护士领悟社会支持、职业应对自... 背景相对于显性缺勤而言,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影响更持久,危害和损失也更大。健康生产力受损受自我效能的影响,社会支持程度又会影响健康生产力受损行为,但三者间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调查ICU护士领悟社会支持、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现状,并分析领悟社会支持在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之间的作用路径。方法于2021年9月—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四川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68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量表(OCSE-N)和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SPS-6)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采用Amos 24.0分析领悟社会支持在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共415名ICU护士完成有效问卷调查。ICU护士PSSS评分为(63.13±11.62)分,OCSE-N评分为(22.24±6.15)分,SPS-6评分为(16.83±4.24)分。检出存在高健康生产力受损的ICU护士共279人(67.2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PSSS总评分与OCSE-N总评分呈正相关(r=0.348,P<0.05),PSSS总评分与SPS-6总评分呈负相关(r=-0.274,P<0.05),OCSE-N总评分与SPS-6总评分呈负相关(r=-0.421,P<0.05)。ICU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直接效应值为-0.401,领悟社会支持可能是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之间的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052,占总效应的11.48%)。结论ICU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可能通过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路径影响健康生产力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健康生产力受损 自我效能 领悟社会支持 中介作用
下载PDF
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田 温贤秀 +3 位作者 陈欣 苟莉 刘亚茹 陈韵旬 《护理学报》 2024年第15期23-28,共6页
目的阐述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相关研究,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健康生产力受损的概念、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进行综述。结果护士群体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常用测量工具有:斯坦福健康生产力... 目的阐述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相关研究,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健康生产力受损的概念、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进行综述。结果护士群体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常用测量工具有:斯坦福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工作能力受限情况调查问卷、工作生产力和活动损失量表,其健康生产力受损受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领导行为、组织氛围、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影响。结论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给卫生经济和护理工作绩效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未来可基于现有研究,探索专门应用于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测量工具,深入研究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构建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产力受损 出勤主义 因病缺勤 护士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习近平健康思想与优先发展健康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胡鞍钢 王洪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2,共8页
健康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既是人民福祉之本,又是社会生产力之基。习近平健康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化人在全面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形成"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思想内核,明确了... 健康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既是人民福祉之本,又是社会生产力之基。习近平健康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化人在全面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形成"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思想内核,明确了新时代健康促进的工作方针、发展路径、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重大问题。基于习近平健康思想,本文提出健康生产力理论,进一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高度统一。新时代要优先发展健康生产力,促进健康生产力从不公平到公平、从不充分到充分,这就要全面建设遵循人的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平可及、推进健康产业等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充分发展、全面提高健康管理现代化水平、积极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健康思想 健康生产力 健康优先 医疗卫生事业 健康产业
下载PDF
从健康生产力的角度谈医改 被引量:3
4
作者 赵亚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4期467-468,共2页
健康是生产力,维护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良好的居民健康状况对社会经济及其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健康生产力;维护生态平衡,倡导健康生活。针对我国卫生事业现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医改,壮大医疗队... 健康是生产力,维护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良好的居民健康状况对社会经济及其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健康生产力;维护生态平衡,倡导健康生活。针对我国卫生事业现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医改,壮大医疗队伍,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医务工作者待遇,挖掘劳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产力 科学健康 健康型社会 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改革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论健康生产力
5
作者 吴原萍 张建民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第36期73-74,共2页
健康生产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根本和最始基的内涵部分。它是人的本原生命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是全体人民最大的财富,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水平和国民健康素质的根本基础,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国家发展... 健康生产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根本和最始基的内涵部分。它是人的本原生命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是全体人民最大的财富,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水平和国民健康素质的根本基础,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国家发展本质上是人民的发展,而人民的发展首先是健康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健康生产力是生产力的本质要素,健康生产力是根本生产力,健康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据此,论述了健康生产力的含义及作用、要素及关系和发展及要求,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生产力主体要素的内涵,我们只有大力发展健康生产力,才能更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的为人类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产力 要素关系 发展 社会服务
下载PDF
西安教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任锦芳 韩永燕 +3 位作者 白小丽 汤盼鸽 李亚萌 王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002-4006,共5页
目的:调查西安教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3月—2021年6月选取西安市3所教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26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SPS⁃6)、社会支持量表(SS... 目的:调查西安教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3月—2021年6月选取西安市3所教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26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SPS⁃6)、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护士人文管理感知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60名护士的护士人文管理感知量表得分为(146.16±28.14)分,SSRS得分为(24.36±7.12)分,SPS⁃6得分为(21.58±3.34)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SPS⁃6得分与护士人文管理感知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445,P<0.001),与SSRS得分呈负相关(r=-0.40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文化程度、是否编制进入回归模型。结论:西安市教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处于较高水平,有编制、年龄较大、职称较高、文化程度较低、护士人文管理感知较低及社会支持度较低是其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 健康生产力受损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优先发展健康生产力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程
7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5-215,共1页
胡鞍钢、王洪川撰文《习近平健康思想与优先发展健康生产力研究》指出,根据新时代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追求、新希望,应当优先充分发展哪些方面的社会生产力?这就需要研究社会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和运动规律。健康作... 胡鞍钢、王洪川撰文《习近平健康思想与优先发展健康生产力研究》指出,根据新时代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追求、新希望,应当优先充分发展哪些方面的社会生产力?这就需要研究社会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和运动规律。健康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既是人民福祉之本,又是社会生产力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产力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
下载PDF
知觉压力和职业不确定感在外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韧性与健康生产力受损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8
作者 缪世茜 邓小娇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18期2484-2490,共7页
目的探讨知觉压力、职业不确定性在工作场所韧性对外科医务人员健康生产力受损影响机制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342名外科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 目的探讨知觉压力、职业不确定性在工作场所韧性对外科医务人员健康生产力受损影响机制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342名外科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职业不确定性量表、工作场所韧性量表和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进行调查。构建并检验知觉压力和职业不确定性的链式中介模型。结果四川省6所342名三级甲等医院外科医务人员知觉压力得分为(32.92±10.85)分,职业不确定性得分为(98.92±27.93)分,工作场所韧性得分为(64.01±16.52)分,健康生产力受损得分为(14.33±4.35)分。外科医务人员健康生产力受损与工作场所韧性呈负相关(r=-0.667,P<0.05),与知觉压力和职业不确定性均呈正相关(r=0.687、0.692,均P<0.05)。工作场所韧性对隐性缺勤的总间接效应为0.317,占总效应的41.93%,其中知觉压力和职业不确定性对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特定中介效应分别占18.39%和15.74%,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占7.80%。结论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外科医务人员健康生产力受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知觉压力和职业不确定性在工作场所韧性对外科医务人员隐性健康生产力受损影响机制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成立。医疗管理者应关注健康生产力受损水平高的医务人员,降低其知觉压力和职业不确定性,以进一步改善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知觉压力 职业不确定性 工作场所韧性 健康生产力受损 链式中介
原文传递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关联 被引量:73
9
作者 黄丽 戴俊明 +2 位作者 张浩 程文红 傅华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1-327,共7页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医务工会下辖的8家三级医院职工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采用通用职业倦怠问卷(MBI-GS)中文版进行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评估,采用...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医务工会下辖的8家三级医院职工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采用通用职业倦怠问卷(MBI-GS)中文版进行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评估,采用斯坦福隐性缺勤问卷(SPS-6)中文版评估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状况。[结果]在2313份给出职业倦怠完整量表信息的有效问卷中,有74.2%的调查对象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倦怠率分别为73.2%和84.0%;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平均得分为15.24±3.89。不同年龄、岗位、工龄、职称、编制、倒班、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及职业倦怠间,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程度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学历间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社会经济水平和工作性质等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关联关系依然存在,说明这种关联不会因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工作性质的改变而不同。[结论]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间可能存在密切关联,即随着职业倦怠程度的增加,隐性缺勤所致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程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健康生产力 隐性缺勤
原文传递
上海某互联网企业程序员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健康生产力损失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思佳 陈健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911-916,共6页
【目的】探索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对睡眠质量和健康生产力损失的影响,以及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健康生产力损失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减少企业健康生产力损失提供干预策略。【方法】2021年4月,对上海某互联网企业程序员开展职业紧张、... 【目的】探索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对睡眠质量和健康生产力损失的影响,以及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健康生产力损失之间的中介效应,为减少企业健康生产力损失提供干预策略。【方法】2021年4月,对上海某互联网企业程序员开展职业紧张、睡眠质量和健康生产力水平问卷调查,包括工作内容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工作生产力和活动受损问卷,有效回收问卷251份(89.6%)。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对健康生产力损失的影响,用中介效应分析检验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健康生产力损失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问题是健康生产力损失的重要影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问题呈显著正相关(P<0.01);睡眠质量问题在职业紧张与健康生产力损失中起正向的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在职业紧张与工作效率影响、无效工作时间、因病缺勤时间、总健康生产力损失的效应中分别占11.97%、10.14%、34.60%和12.52%。【结论】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紧张、睡眠质量和健康生产力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睡眠质量在职业紧张和健康生产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可设计系列睡眠提升计划来减少职业紧张对健康生产力损失的影响,提高互联网企业的健康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程序员 职业紧张 睡眠质量 健康生产力损失
原文传递
心理一致感在付出-回报失衡导致的健康生产力损失中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超 丁晓文 +2 位作者 牛东升 李珏 傅华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5期594-597,602,共5页
目的了解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与医务人员健康生产力关联,并探讨心理一致感对该关联的调节效应,进而为今后的健康管理和行为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以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生... 目的了解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与医务人员健康生产力关联,并探讨心理一致感对该关联的调节效应,进而为今后的健康管理和行为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以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生产力量表为核心,收集北京市某2级医院在职员工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198例有效样本,单因素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均显示,工作回报、付出回报失衡、心理一致感各维度、健康生产力间相互存在显著关联,工作付出仅与可理解感和健康生产力存在显著相关关联。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付出回报指数和心理一致感的回归系数分别为-4.88(-7.63~-2.14)和3.32(0.53~6.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付出回报指数和心理一致感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为-3.44(-6.21~-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了心理一致感对付出回报失衡和健康生产力的调节效应。由此提示通过积极的心理辅导和常规的健康教育,改善员工心理一致感,是帮助员工克服职业压力,全面改善身心健康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紧张 付出回报失衡 健康生产力 心理一致感 调节效应
原文传递
上海市闵行区企业员工职业倦怠与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金凤 尉敏淇 +3 位作者 赵秋雯 孙艺璇 胡真 戴俊明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280,共8页
[背景]目前国内职业倦怠与健康生产力相关研究局限在医务群体,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对健康生产力的影响值得关注。[目的]以企业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对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 [背景]目前国内职业倦怠与健康生产力相关研究局限在医务群体,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对健康生产力的影响值得关注。[目的]以企业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对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式选定上海市闵行区的7家企业,对企业员工展开横断面电子问卷调查。运用职业倦怠通用版量表(MBI-GS)中文版评估职业倦怠,借鉴并修改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与工作绩效问卷评估健康生产力损失。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在控制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因素和职业相关因素的情况下职业倦怠对健康生产力的影响。[结果]共回收问卷3489份,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3156份。其中,有2228名(70.8%)研究对象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轻中度职业倦怠者1858名(59.0%),重度职业倦怠者370名(11.7%);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总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18(2.69),缺勤率为0.00%(0.00%),隐性缺勤率为20.00%(50.00%)。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龄、工作性质、职业倦怠各维度和职业倦怠程度间,隐性缺勤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龄、工作性质、职业倦怠各维度和职业倦怠程度间,缺勤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倦怠与缺勤率(r=0.157)和隐性缺勤率(r=0.412)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在控制了人口学特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职业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程度与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关联关系依然存在,且OR值相对稳定,参照职业倦怠阴性,重度职业倦怠的OR(95%CI)为6.35(4.52~8.92)。[结论]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对健康生产力有负面影响,职业倦怠越重,健康生产力受损越严重。企业宜关注职业倦怠防控,以降低健康生产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员工 职业倦怠 健康生产力受损 缺勤 隐性缺勤
原文传递
企业员工工作场所社会资本与健康生产力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莉 吴佳昱 +3 位作者 余登来 林涛 王静 孙乔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分析企业员工工作场所社会资本对其健康生产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3 240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场所社会资本量表》《工作生产力和活动受损问卷》调查其工作场所社会资本... 目的分析企业员工工作场所社会资本对其健康生产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3 240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场所社会资本量表》《工作生产力和活动受损问卷》调查其工作场所社会资本和健康生产力情况。结果企业员工工作场所社会资本平均分为(3.9±0.6)分,工作场所社会资本较低者检出率为37.3%(1 207/3 240),健康生产力受损检出率为40.2%(1 303/3 2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要求、个人月收入、企业类型、过量饮酒和不规律运动等混杂因素影响后,工作场所社会资本较低的企业员工产生健康生产力受损的风险较高(P<0.01),优势比及其95%可信区间为1.427(1.225~1.662)。结论企业员工工作场所社会资本较低可导致健康生产力受损;可从改善企业员工工作场所社会资本角度开展工作场所健康管理,提高其健康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人群 工作场所 社会资本 健康生产力
原文传递
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慧 田凌云 +3 位作者 赵越 冯心语 李卫娟 李映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4-5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421名临床护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和护士工作要求-资源问卷进行调...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4-5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421名临床护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和护士工作要求-资源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隐性缺勤得分为(16.02±5.28)分,高隐性缺勤率为56.6%。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评健康、带病工作意愿、科室、工作要求、工作资源是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4.0%。结论 临床护士隐性缺勤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临床应重视护士群体的健康状况,优化临床护士工作环境,增加工作资源,以减少隐性缺勤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隐性缺勤 出勤主义 健康生产力受损 影响因素 工作要求 工作资源 现况研究
下载PDF
护士长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杨焱平 牟绍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长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长健康生产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重庆市6所医院的232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长隐性缺勤得分为19.09±4.18,高隐性缺勤率为54.31%;不同... 目的探讨护士长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长健康生产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重庆市6所医院的232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长隐性缺勤得分为19.09±4.18,高隐性缺勤率为54.31%;不同工龄、年龄、婚姻状况、聘用类型、职称、担任护士长时间、健康状况和收入满意度的护士长隐性缺勤得分及高隐性缺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健康状况、工龄、个人成就感、情感衰竭是护士长隐性缺勤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护士长隐性缺勤现象较严重,尤其是工龄较短的护士长。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措施改善护士长群体的健康状况,降低其职业倦怠,以减少隐性缺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长 隐性缺勤 职业倦怠 健康状况 个人成就感 情感衰竭 健康生产力
下载PDF
工作场所隐性缺勤行为研究述评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贝妮 杨河清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3,共8页
工作场所隐性缺勤行为指的是由于健康问题导致的员工虽然出勤但工作低负荷、低绩效的行为。长期的隐性缺勤会比缺勤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也会严重影响到员工个人的身体状况,但国内对于隐性缺勤行为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本文基于国外... 工作场所隐性缺勤行为指的是由于健康问题导致的员工虽然出勤但工作低负荷、低绩效的行为。长期的隐性缺勤会比缺勤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也会严重影响到员工个人的身体状况,但国内对于隐性缺勤行为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本文基于国外文献的研究,对隐性缺勤发生、发展、测量、经济损失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述评,提出隐性缺勤行为理论框架,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缺勤 健康相关生产力损失 团队 组织氛围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卢豫黔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2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工作的74名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职业倦怠感评分,根据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GS)评估结果分为两组,A组(中度/重度职业倦怠感,24名)与B组(无/轻度...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工作的74名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职业倦怠感评分,根据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GS)评估结果分为两组,A组(中度/重度职业倦怠感,24名)与B组(无/轻度职业倦怠感,50名),比较两组各项资料,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影响因素。结果经MBI-GS评估结果显示,中度/重度职业倦怠感24名,无/轻度职业倦怠感50名。两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子女占比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消极、健康生产力受损严重、社会支持缺乏占比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女、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消极、健康生产力受损严重、社会支持是导致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危险因素(P<0.05)。以子女、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消极、健康生产力受损严重、社会支持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女、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消极、健康生产力受损严重、社会支持缺乏为影响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相关因素(OR>1,P<0.05)。结论子女、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消极、健康生产力受损严重、社会支持缺乏为影响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相关因素,院内可通过调节工作时间等多种措施,帮助其缓解职业倦怠感,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感 手术室护士 压力源 应对方式 健康生产力 社会支持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under 1.5 ℃ scenario 被引量:2
18
作者 SHI Yue-Yao SUN Jian WU Li-Xin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18年第2期130-137,共8页
Based on the coal demand under the 1.5 ℃ scenario, the amount of coal production in China was estimat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oal production, an economet... Based on the coal demand under the 1.5 ℃ scenario, the amount of coal production in China was estimat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oal production, an econometric model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simultaneous equations,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each factor on the coal industry was estimated under the 1.5 ℃ scenario. Then, predictions were respectively made in the five aspects: coal production,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employment number, safe production leve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level, in different scenarios from 2016 to 205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fore 2040, the comprehensiv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1.5 ℃ situation is more than or equals to the positive effect. The 1.5 ℃ scenario has the biggest negative impact on employment, whose solution should be the focus. By 2050,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1.5℃ scenario exceed the negative effect because of the enhancement in technical level and in the attention given to the whole production. Safety is improved, and health defects decline and the most obvious positive effect i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decrease of coal production will reduc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general, the prediction of 1.5 ℃ scenario promotes the increase of scientific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promotes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oal. It has strengthened the safety and health protection degree, made the coal industry more efficient and competitive, and avoided or reduced the impact of coal developmen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chieve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However, the 1.5 ℃ situation also increases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the society, which affect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coal producing areas, but the situation can be overcome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region. Finally, the impacts of various factors under the 1.5 ℃ scenario were evaluated through a unified comparison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monetization using the cost and payment willingness method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ions on the regulation of coal production were proposed relating to resettlement of workers,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ement of workers'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 scenario Synergistic effect Effect monetization
下载PDF
Options for Managing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被引量:1
19
作者 Evangelia N. Sossidou Eleni Tsiplakou George Zerva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7期415-427,共13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together with management schemes in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of thermal stress by handl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Preventive meas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together with management schemes in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of thermal stress by handl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thermal stress are described as basic structural adjustments and the modification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readily, according to animal health and welfare requirements and refer to (1)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and thermal comfort in various housing systems; (2) action on animals, such as genetic selection for breeds resistant to infectious disease, parasites and climate extremes; (3) action on feed and (4) action on staff handling the animals. Moreover, measures to be taken both in situations of chronic thermal stress and heat or cold strokes are presented as they are applied to (1) limit stress, (2) monitor the temperature felt by animals, (3) adapt diet and drinking water supplies and (4) correct physiological imbalances. Examples are given for different farm species (cattle, sheep, goat, poultry and pigs) and different production systems (intensive, extensive and alternative).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effective handling of thermal stress at farm level,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from recent research studies on the specific top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stock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rmal comfort.
下载PDF
Health and Labor Productivity among Female Farmers in Imo State, Nigeria
20
作者 Agulanna Foluso Temitope kpi Anthony Okoruwa Victor Olusegu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2年第7期856-863,共8页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 of farmers' health on labor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a field survey of 290 rural households productivity of female farmers in Imo State, Nigeria. Primar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e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 of farmers' health on labor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a field survey of 290 rural households productivity of female farmers in Imo State, Nigeria. Primar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estimation of efficiency following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procedure available in Frontier 4.1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from the analyses showed that malaria has the highest prevalence level among female farmers in the study area followed by typhoid fever. The causes of sicknesses vary from cold, stress, mosquito bites and bad drinking water.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cknesses affect the productivity of farmers by reducing their work capacity. Also, the distance to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from home,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age, body mass index of farmers are also found to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hysical work output of farmers in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farmers was highly skewed with about 99% of the farmers having their efficiency above 0.61. This indicates that majority of the farmers are technically efficient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crop production,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the average efficiency was about 82.9%. Thus, the farmers' level of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if there is a shift in the fi'ontier, i.e. i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inefficiency are adequately controlled. The study recommends the need to invest more on human capital especially health for there to be an improvement in rural productivity. Also, r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should include health policies especially for women since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ousehold and emphasis should also be on preventive rather than curative health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productivity SICKNESS health status female farmers Imo Stat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