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模型的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慧芳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4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重症科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重症科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基于HAPA模型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SSEQ)、自我管理行为、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SV-SS-QoL)。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SEQ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SV-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APA模型的康复护理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护理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模型 康复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行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应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久坐行为影响研究
2
作者 史美英 沈莹 +5 位作者 刘文娟 姜明慧 朱艳梅 庄海峰 韩冰 娄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理论的干预方案对减少老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久坐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2023年8-10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HF患者...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理论的干预方案对减少老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久坐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2023年8-10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区,将心内科1病区设为对照组,5病区设为干预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基于HAPA理论的护理方案;分别于4个节点:干预前、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久坐行为每日总时间和单次最长时间、每日总步数、步行速度以及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每日总时间和单次最长时间低于对照组,而每日总步数和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步行速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HAPA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减少老年HF患者久坐行为,同时提升患者活动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 久坐行为 步行能力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模型对学龄期哮喘患儿护理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弋戈 裴鄂豫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4期1680-1683,1688,共5页
目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提高,其反复发作容易诱发患儿不良情绪及躯体痛苦,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模型(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在学龄期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01-01-2018-10-3... 目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提高,其反复发作容易诱发患儿不良情绪及躯体痛苦,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模型(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在学龄期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01-01-2018-10-31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学龄期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HAPA模型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包括行为信念干预、行为计划干预和自我控制能力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C-ACT)评价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水平。采用COSMED PFT4型肺功能测试仪评价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变化;采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量表评价患儿入院时、出院后6个月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采用儿童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评价患儿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哮喘总控制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4.00%,χ2=13.56,P<0.001。研究组FEV1为(81.7±1.0)%,优于对照组的(80.8±0.3)%,t=6.10,P<0.001。研究组PEF为(82.7±1.2)%,高于对照组的(80.0±1.2)%,t=11.25,P<0.001。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日常生活管理得分为(27.80±2.08)分,高于对照组的(21.20±2.14)分,t=15.64,P<0.001;疾病医学管理得分为(73.00±2.89)分,高于对照组的(63.00±1.92)分,t=20.38,P<0.001;社会心理管理得分为(43.20±3.36)分,高于对照组的(36.90±2.20)分,t=11.09,P<0.001。研究组儿童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中症状得分为(7.25±1.26)分,高于对照组的(5.00±1.08)分,t=9.59,P<0.001;活动受限得分为(6.25±1.55)分,高于对照组的(4.50±1.10)分,t=6.51,P<0.001;情感功能得分为(7.48±1.85)分,高于对照组的(4.80±1.90)分,t=7.15,P<0.001。结论HAPA模型应用于学龄期儿童哮喘自我管理活动中,有助于提高患儿哮喘控制水平,促进其掌握全面的自我管理知识、技能和方法,改善患儿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模型 学龄期儿童 哮喘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廖涔涔 樊露 +2 位作者 王佩 胡思 王亚林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理论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本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4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理论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本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4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每组各52例,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施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HAPA理论应用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健康教育中,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帮助患者取得良好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 健康教育 慢性呼吸衰竭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
5
作者 刘艳洁 张颖 杨爱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3期90-92,96,共4页
目的 观察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检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主体,抽检病例数为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处理方式,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 目的 观察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检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主体,抽检病例数为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处理方式,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占35例,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菜单式护理,护理后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实施后,环境护理、治疗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各项护理满意度评估项目测定数值显示观察组偏高,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评估两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评分,观察组饮食控制、作息规律、戒烟戒酒、疾病认知、治疗态度测定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而言可以提高其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对于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理想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菜单式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模型的山西大学生饮食行为改善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持晨 郑晓 +2 位作者 赵慧宁 苏纯惠 薛雅卿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8-592,627,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模型,对大学生在改善饮食行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4—11月抽取山西省8所高校的大学生1933人(男生613人,女生1320人),利用自制大学生饮食行为量表,大学生所处饮... 目的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模型,对大学生在改善饮食行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4—11月抽取山西省8所高校的大学生1933人(男生613人,女生1320人),利用自制大学生饮食行为量表,大学生所处饮食阶段评定量表及社会认知量表,调查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以及饮食阶段和饮食意向。结果山西省8所高校学生饮食行为均分为118.17±15.27。在各社会认知变量中,积极结果预期(t=-3.98,P<0.001)和行为意向(t=-4.03,P<0.001)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女生高于男生。自我效能、风险感知、结果预期、行为计划及饮食行为在意向前、意向及行动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数山西大学生处于改善饮食行为的行动阶段;不同膳食阶段的大学生社会认知变量不同,提示研究者可以根据饮食行为阶段性特征,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健康管理,从而使得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更加合理、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饮食行为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 社会认知变量
原文传递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发展与前景 被引量:25
7
作者 高雯 杨丽珠 李晓溪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51-1662,共12页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提出源于健康行为社会认知模型的发展和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在HAPA中,健康行为变化被视为一个包括行为产生、保持和恢复在内的连续过程;结果预期、危险感知、三种自我效能感和两类计划被用来解释...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提出源于健康行为社会认知模型的发展和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在HAPA中,健康行为变化被视为一个包括行为产生、保持和恢复在内的连续过程;结果预期、危险感知、三种自我效能感和两类计划被用来解释意图的形成及其向行动的转化;两个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区分三类干预对象,建议实施菜单式干预。HAPA模型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也引发了有关模型实质的争论。当前和未来的研究旨在考察更多的自我调节变量、检验因果模型,在健康行为的多个领域开展应用和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心理学 健康行为社会认知模型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自我效能感 计划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的农村育龄期妇女孕前保健服务利用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杜敏霞 李春阳 +2 位作者 任利华 卢颖 李向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依据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理论分析农村育龄期妇女孕前保健服务利用行为阶段转化机制。方法 2012年6—9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80名河南农村籍医学本科生原籍所在自然村为样本村,每个自然村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0名已... 目的依据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理论分析农村育龄期妇女孕前保健服务利用行为阶段转化机制。方法 2012年6—9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80名河南农村籍医学本科生原籍所在自然村为样本村,每个自然村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0名已婚育龄期妇女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根据HAPA理论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育龄期妇女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及相关社会认知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06例农村育龄期妇女中处于前意向阶段者226例(37.3%)、意向阶段者145例(23.9%)、行动阶段者235例(38.8%)。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育龄期妇女的行动自我效能、应对自我我效能、维持自我效能、积极结果预期、风险感知及行为计划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30、12.800、20.957、3.753、7.044、3.111,P<0.05),消极结果预期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7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动自我效能、积极结果预期对前意向阶段具有负向作用(OR=0.277、0.652,P<0.05);应对自我效能对意向阶段具有正向作用(OR=1.706,P<0.05),维持自我效能对意向阶段具有负向作用(OR=0.449,P<0.05);应对自效能、维持自我效能及行为计划对行动阶段均具有正向作用(OR=1.341、1.660、2.283,P<0.05)。结论农村育龄期妇女孕前保健服务利用行为阶段转化的社会心理学机制与HAPA理论相符,HAPA理论适用于农村育龄期妇女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服务 孕前保健 行为支配 育龄妇女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
下载PDF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在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促进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沈梦英 刘青松 毛志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38,49,共7页
对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理论的结构和阶段的假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了检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久坐少动的中国城市成年人的锻炼参与。采用结构公式模型对336名成年人的样本数据(年龄:28.77±6.10岁)进行了基于HAPA理论的结构... 对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理论的结构和阶段的假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了检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久坐少动的中国城市成年人的锻炼参与。采用结构公式模型对336名成年人的样本数据(年龄:28.77±6.10岁)进行了基于HAPA理论的结构检验;采用事后对比分析和多项式趋势分析对HAPA理论的非连续性模式和非线性趋势进行了检验,即对此理论阶段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的主要结论:1)HAPA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释中国文化背景下成年人的锻炼行为;2)研究结果部分支持了HAPA理论为阶段理论模型。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需加大样本量对HAPA理论模型的结构及阶段的假设进一步验证;并采取纵向的研究设计基于HAPA对人们的锻炼行为进行干预。建议,促进个体规律地参与身体锻炼,需强调锻炼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锻炼行为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 非连续性模式 非线性趋势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晓兵 刘永鑫 洪美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2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包括总产程、...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包括总产程、会阴侧切率、分娩镇痛率、新生儿体重及产后2 h出血量),产后抑郁程度[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结果:干预组总产程时间、分娩镇痛率、会阴侧切率、产后2 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自我效能感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HAPA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产科患者分娩结局和产后抑郁程度,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 健康教育 产科 护理
下载PDF
预先适应过程模型在促进健康行为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凤 张振香 +2 位作者 林蓓蕾 符博 刘清玄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5-67,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1]发现,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60%,因此提高个人对疾病的了解,促进个体的健康行为尤为重要。目前,健康行为的功能从早期预防疾病或发现疾病[2],演进到恢复疾病、促进和维持健康等方面[3],其重要性越...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1]发现,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60%,因此提高个人对疾病的了解,促进个体的健康行为尤为重要。目前,健康行为的功能从早期预防疾病或发现疾病[2],演进到恢复疾病、促进和维持健康等方面[3],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基于健康行为的概念,在促进健康行为的研究中形成了多种健康行为改变理论,预先适应过程模型(precaution adoption process model,PAPM)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 促进健康 过程模型 早期预防 个人行为 应用进展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健康行为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吴正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10期31-34,共4页
探究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健康行为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知信行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进行治疗的1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2018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患者列为对... 探究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健康行为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知信行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进行治疗的1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2018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2020年3月收治的76例患者列为研究组。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健康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知信行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认知、信念及行为维度评分分别为(8.43±0.97)分、(9.25±1.24)分及(8.67±1.1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95.49±3.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2±4.07)分(P<0.001)。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健康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强化其自我管理能力,对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健康行为干预 支气管哮喘 知信行水平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基于HAPA模型的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君丽 孟俊巧 张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自我效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44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自我效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44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HAPA模型的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HPLP-Ⅱ)、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自制冠心病调查量表、自制遵医行为调查表评定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自护能力、知识知晓情况、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PLP-Ⅱ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只有运动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ESCA评分、自制冠心病调查量表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自制遵医行为调查表各项健康行为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基于HAPA模型的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并有效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每日目标化 临床护理路径 自我效能 健康行为
下载PDF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爽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6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HAPA)的菜单式护理应用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风后SHS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HAPA)的菜单式护理应用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风后SHS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HAPA的菜单式护理。对比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干预前后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护理满意度(SERVQUAL)。结果:研究组总依从率95.00%高于对照组76.92%(P<0.05);干预后研究组Fugl-Meyer上肢功能、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可靠性、有形性、反应性、移情性、保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APA的菜单式护理能提高中风后SHS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菜单式护理 肩手综合征
下载PDF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及助推策略相结合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8
15
作者 耿文垚 孙晓方 +4 位作者 李丽 刘恒 杨富国 李梦飞 丁遥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8期1199-1204,共6页
目的 :构建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及助推策略相结合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干预方案。方法 :在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干预方案终稿。结... 目的 :构建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及助推策略相结合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干预方案。方法 :在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干预方案终稿。结果 :2轮专家函询共构建3个一级指标(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9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方案。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4、0.886;2轮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26、0.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构建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方案具有便捷性、完整性、可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相关护理措施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 助推 妊娠糖尿病 饮食管理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的验证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柏乐 颜琬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验证性分析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称为“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哮喘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进行拟合分析... 目的:验证性分析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称为“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哮喘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有效样本量511例,HAPA模型拟合结果良好:χ2/df=1.681,RMSEA=0.043,GFI=0.984,TLI=0.929,CFI=0.949。其中在意向前阶段对意向影响最大的为结果预期(0.580);而在意志阶段对自我管理行为影响较大的则为应对计划(0.750)、维持自我效能(0.669)和恢复自我效能(0.568),计划作为中介变量可促进行为意向转化为自我管理行为(0.653)。结论:HAPA模型可用于解释影响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及次要因素,为下一步临床工作者优化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支气管哮喘 自我管理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模型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家慧 王艳 +3 位作者 陈虹 冒鑫娥 章金晶 沈志梅 《全科护理》 2022年第18期2488-2491,共4页
综述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理论模型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可以运用HAPA理论模型预测、解释、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相关行为,构建基于HAPA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方案及健康教育方案,改善... 综述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理论模型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可以运用HAPA理论模型预测、解释、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相关行为,构建基于HAPA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方案及健康教育方案,改善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结局,为老年糖尿病病人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 理论模型 糖尿病 启示 综述
下载PDF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模型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家慧 王艳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5期124-128,共5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发展及预后有促进作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模型(HAPA)是一种较新的社会认知理论,分动机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该理论可用于...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发展及预后有促进作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模型(HAPA)是一种较新的社会认知理论,分动机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该理论可用于2型糖尿病(T2DM)相关行为的预测、解释、量表的编制、路径分析及干预研究。运用HAPA模型预测、解释、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行为,构建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方案及健康教育方案,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模型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健康行为转变
下载PDF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鹏 杜旭芳 +2 位作者 谢仙萍 姚佳 王雪静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423-428,共6页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至9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8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试验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至9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8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试验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为基本框架的护理干预,包含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的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和行动阶段。比较两组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后3个月计划外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患者计划外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得分逐渐上升,存在时间和组间交互作用(P<0.001)。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的健康行为产生积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患者计划外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 肝硬化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484-2486,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基于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干预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评估患者健康行为;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91.30%(42/46)]较对照组[73.33%(33/45)]高(P<0.05);干预后,两组HPLPⅡ、FM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HPLPⅡ、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实施基于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健康行为,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菜单式护理干预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