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肠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崔亚冬 李堃 +4 位作者 程峰 李万宏 张健 刘江云 葛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建立健肠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健肠止泻合剂中的白芍、陈皮、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健肠止泻合剂中芍药苷、橙皮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osmo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 目的:建立健肠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健肠止泻合剂中的白芍、陈皮、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健肠止泻合剂中芍药苷、橙皮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osmo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法测定芍药苷(230 nm)、橙皮苷(283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按药典方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均与白芍、陈皮、黄连的对照药材及其相应对照品显示相同颜色斑点或荧光斑点。芍药苷、橙皮苷、盐酸小檗碱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12%~98.99%。结论:薄层色谱法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健肠止泻合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肠止泻合剂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橙皮苷 盐酸小檗碱
下载PDF
健肠止泻合剂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和机制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茂秋 卢冬雪 +5 位作者 李堃 刘丽娜 严晶 朱时林 季瑜 葛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02-805,809,共5页
目的:采用随机单盲法研究健肠止泻合剂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及血清脑肠肽水平。方法:将门诊收治的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 目的:采用随机单盲法研究健肠止泻合剂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及血清脑肠肽水平。方法:将门诊收治的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治疗,治疗A组予以健肠止泻合剂治疗,治疗B组在健肠止泻合剂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3组有效率、消化道症状评分、血清5羟色胺、P物质、降钙激素基因相关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B组(96.55%)和治疗A组(86.67%)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均P<0.05);治疗4周后,3组消化道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以治疗B组改善最为显著。3组治疗前脑肠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且以治疗B组下降最为显著。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肠止泻合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西药匹维溴铵,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后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机制可能与干预患者体内5羟色胺、P物质、降钙激素基因相关肽等脑肠肽信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健肠止泻合剂 穴位贴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