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清化颗粒对胃食管反流病脾虚湿热证病证结合大鼠食管黏膜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车慧 王凤云 +2 位作者 张佳琪 谢璟仪 唐旭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81-3188,共8页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颗粒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脾虚湿热证大鼠食管黏膜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增殖活化的调节作用,及对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颗粒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脾虚湿热证大鼠食管黏膜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增殖活化的调节作用,及对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s-2,PAR2),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食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叠加内外因湿热干预法建立GERD脾虚湿热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模型组(60只),模型评价后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健脾清化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给药组连续灌胃14天,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食管黏膜的形态学改变;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食管黏膜MCs的形态和数量;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食管黏膜MCT、PAR2、TRPV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体重、进食量下降(P<0.01),肛温、粪便含水量升高(P<0.01);食管黏膜基底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乳头肌延长;MCs数量增多(P<0.01);免疫组化MCT、PAR2、TRPV1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OD)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健脾清化颗粒各组给药前后大鼠体重、进食量增加,肛温、粪便含水量下降(P<0.05或P<0.01),健脾清化颗粒各组食管黏膜MCs数量减少(P<0.01);MCT、PAR2、TRPV1的表达减少(P<0.05或P<0.01)。结论GERD脾虚湿热证模型大鼠食管黏膜MCs增殖活化,MCT、PAR2、TRPV1的表达增加。健脾清化颗粒能够改善大鼠食管黏膜MCs的增殖活化,下调MCT、PAR2、TRPV1的表达,对改善食管高敏感机制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黏膜 肥大细胞活化 健脾清化颗粒
下载PDF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早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丽娟 余江毅 罗玫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观察内服健脾清化颗粒与外用温通散对糖尿病足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药组20例予健脾清化颗粒口服及温通散熏洗足部,对照组20例予安慰剂,用法同前,共治疗16周,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糖代谢指标、... 目的:观察内服健脾清化颗粒与外用温通散对糖尿病足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药组20例予健脾清化颗粒口服及温通散熏洗足部,对照组20例予安慰剂,用法同前,共治疗16周,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糖代谢指标、足部感觉异常(VAS评分)、踝/肱比指数(ABI)及神经电生理检测的变化。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36.8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FPG、PPG均升高,对照相组FPG稍增加,两组HbA1C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改善肢端麻木感、疼痛感、冷感、感觉减退诸症和踝肱比指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各条神经传导速度及诱发电位波幅均有所提高,对照组仅部分神经传导速度及诱发电位波幅有所改善,组间比较,仅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清化颗粒、温通散内外合治对糖尿病足早期患者疗效佳,是比较规范、有效的糖尿病足早期中医综合防治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早期 中药内外合治 健脾清化颗粒 温通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